為什麼晚上通宵之後白天睡得少
『壹』 熬夜通宵,白天睡不著了咋辦
如果你無法入睡,也可以試試以下這9種方法:
No.1 盡可能久地清除雜念
這是你的首要選擇,尤其是當你很懶,不想移動你現在在床上的位置時。如果你很累,但由於某種原因無法入睡,有可能是因為你的大腦在飛速運轉,而你無法關閉它。
如果你在凌晨2點或3點醒來,無法再次入睡,則尤其如此。你會發現自己正在思考接下來一天或一周中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然後忘記了要睡覺,一直清醒著。你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想立即開始日常工作,即使現在為時過早,而且你應該至少再睡上幾個小時。
當你的大腦飛速運轉時,你需要想辦法把它關掉,哪怕只有一兩分鍾。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摒除雜念,你很快就會睡著的。如果我很累了,這第一個方法通常有效。但是,如果你已經醒了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而且你不太累,你可能需要嘗試以下更多方法。
No.2 關注你的呼吸
這一方法通常伴隨著清除雜念。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明天要做的每件事上,盡可能地清空你的大腦,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只想著你的呼吸。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然後呼氣。重復這樣的步驟。
這是一個你每天都應該做的練習,尤其是壓力更大的那群人。幾年前,我的一個朋友教我這個技巧,以緩解我在社交場合的焦慮,當我想放鬆一下時,我就會一直使用這個方法。專注於你的呼吸能將你帶回內心,讓你保持平靜。
這種平靜會幫助你更快地入睡。關鍵是要「欺騙」你的大腦,讓它忘記所有雜七雜八的想法,只專注於呼吸。長時間這樣做,通常你很快就會睡著。
No.3 換一種完全不同的姿勢睡覺有時候,
有時候,想要再次入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完全改變你躺在床上的姿勢。你晚上通常怎麼睡覺?是趴著睡,仰著睡,還是側睡?也許你的身體已經習慣了你平時的睡眠方式,所以你要混合著來。
我通常是仰卧著睡覺的。這是我晚上睡覺通常使用的姿勢,但當我在凌晨2點醒來,無法再次入睡時,如果我想回到夢鄉,就總是不得不嘗試不同的姿勢。
所以,花上十分鍾,嘗試一個你的身體也許並沒習慣的新姿勢。改變你手臂的位置,腿的位置,或者你枕頭的數量。看看是否有幫助。
No.4 打開夜燈看書
當前三種方法都不管用時,我通常會打開夜燈,從床邊的抽屜里拿出一本書(我身邊至少有三本書),閱讀五到十分鍾。我告訴你,讀實體書很快就會讓你疲憊。這個策略對我來說幾乎屢試不爽。
你可能不得不打開卧室的電視,看你一直在追的節目的下一集;你也有可能想看一部你還沒機會看的電影。但是,要避免做這兩件事,尤其是如果你打算在手機上看這些。為什麼?因為電子產品會讓你持續清醒,而不是幫助你入睡。你要將所有的電子設備都收起來,讓房間盡可能黑一些。一旦你開始看點什麼東西,就可能會熬通宵,接下來的一天你會特別累。
選擇一本書吧。你不會像看電影或電視節目時被動地接受信息那樣讀書,因為讀書時,你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單詞和句子上,你會更多地使用你的大腦,而這樣使用思維會讓你很快地感到疲憊。
No.5 拿出一本日記,記下你的所思所想
幾個星期前,我嘗試了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我放在床邊抽屜里的日記拿出來,並在上面寫點東西。不要用這段時間來寫長篇大論的想法,只要記下你頭腦中出現的任何小事即可。
如果你的腦子里塞滿了第二天要完成的上百個任務,那就把你能想到的都寫下來。記重點,你並不需要使用完整的句子。你的大腦一片混亂,所以你想要釋放它。當你的記憶基本被清理干凈的時候,就可以把你的頭靠在枕頭上放鬆了。
寫日記就像讀書一樣,因為它是主動的行為(不同於看電視和電影),會讓你很快疲憊。在凌晨2點寫日記可能並不會讓你變得最具創造力和想像力,甚至第二天你都無需閱讀你昨晚寫的東西。但只要寫上五到十分鍾,你就可以接著睡覺了。
No.6 去另一個房間坐幾分鍾
如果任何事情都沒起作用,你已經醒了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這時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床上起來,到屋子裡另一個房間去坐坐。不一定要有另一張床。你可以坐在家裡的沙發上,帶上一本書或一本雜志來讀上幾分鍾。有時風景的改變會產生神奇的效果。
現在,當你去屋子的另一個地方時,你要小心。你可能會忍不住打開家庭活動室里75英寸的電視,一旦打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直到早上都清醒。同樣,你還應該避免離廚房太近。一旦你靠近廚房,你可能會忍不住打開食品櫃,然後你很可能會吃點零食,甚至給自己做頓飯。你不會希望這種情況發生的。如果你在那時吃東西,你會向你的大腦傳達你想要熬夜,而不是入睡。
所以我建議你去另一個房間,只呆10到20分鍾,帶點東西來讀。清除你的雜念,專注於你的呼吸,試著放鬆。一旦你開始打哈欠,有點累了,就回到床上,試著入睡。大多數時候,這種特殊的方法會產生奇跡般的效果!
No.7 降低你卧室的溫度
你的卧室是不是太熱了?有時問題可能主要出在這里。有的時候,我在幾分鍾內就睡著了,因為卧室很涼爽,但當我在凌晨2點或3點醒來時,我出汗了,而且無法再涼快下來。你可以嘗試我前面談論過的各種方法,但有時只要簡單地調低卧室的溫度就能讓你更快入睡。
建議你晚上把卧室的溫度控制在26℃以下,這樣你才能睡得更安穩,更香。我聽說有些人,尤其是那些晚上會很熱的人,他們把卧室控制在20℃以下,這可能太誇張了,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有時半夜醒來滿身大汗,那麼你可以嘗試把卧室溫度調低一些。
這在冬天對你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問題,但尤其當夏天來臨的時候,外面很熱,甚至在深夜,如果在床上感到有不舒服的溫熱,你會一直睡不著。你也不想把被子掀開。你在整個晚上都應該保持舒適涼爽,這樣就能盡可能長時間地處在睡眠狀態。
No.8 避免看時鍾,並刪除一切時間提醒
當你想再次入睡時,還有其他簡單的事可以做嗎?盡可能避免看時鍾。如果每隔五分鍾你的眼睛就不停地掃視時間,會讓你保持清醒,因為你會發現自己很恐慌,或至少會感到煩惱。
為什麼?因為每次你看鍾的時候,時間都晚了幾分鍾,意味著你睡覺的時間又變少了。如果你需要在早上7點起床,然後你看了看時鍾,它顯示的是凌晨2點,好吧,還有5個小時。但是你繼續看鍾,它顯示著2:30,3:15,4:00,4:30。接著,你在心裡算出你只剩下三個小時睡覺了,接著是兩個小時,然後一個小時。但這是一個你很容易就可以避免的生活噩夢。
當你睜開眼睛時,你的卧室里不應該有任何你能看到的時鍾。一定要把你的手機放在一邊,確保電視或房間另一頭沒有任何東西把時間照亮。當然,有時鍾的話,在你白天完全清醒時可能很方便,但在凌晨2點你想繼續睡覺的時候,這將是你最大的敵人之一,相信我。
No.9 放一些輕松的音樂
如果你嘗試了一切仍然無果,最後一個可能奏效的方法是什麼?播放一些輕松的氛圍音樂10到20分鍾,同時使用一些我說過的其他方法。我喜歡在深夜聽Moby的曲子放鬆自己,好讓我准備睡覺。如果我在半夜醒來,有時我只需要再多花這幾分鍾的時間讓自己平靜下來,就能重新入睡。
如果你已經試著睡了一個多小時,但似乎沒有任何效果,可以嘗試混合方法。放一些輕松的氛圍音樂,同時確保沒有電子設備照亮房間。當音樂響起的時候,盡可能地清理你的大腦,接著專注於你的呼吸。確保卧室是涼爽的,並且你正在嘗試一個新的睡姿。
如果你同時做這五件事,並且選擇了讓你感到輕松自在的完美氛圍音樂,那麼你都無法想像你會多快入睡。有時這可能並不像只使用一種方法那麼簡單,但你可以不時地使用這五種或更多種方式來助你入眠!
只要有用,就一直做下去
隨著你的心情,壓力水平,或是一年中時段的改變,你可能不得不時常改變方法,嘗試不同事情。如果你比較累,你可以在幾分鍾內通過清理大腦和側身睡(而不是仰卧)來入睡。也有些其他時候,你可能得拿出一本書來讀幾分鍾,或者你可能不得不離開房間呆一小會兒。
如果一個方法對你一次有效,它可能還會對你再一次有效。但如果第二次仍是不管用,那就混合使用一下,試試三種或更多的方法。盡你所能再次入睡,因為我們都知道晚上睡個好覺有多重要。我在很少的情況下會幾乎徹夜不眠,第二天我就像行屍走肉一樣,毫無效率可言。
你必須每天晚上盡可能多睡,所以請使用這九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或全部,來確保你有一個良好的睡眠,這樣你才能擁有快樂且富有成效的一天。
『貳』 晚上經常上網上通宵白天為什麼睡不著覺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您好
熬夜會損害身體健康。因為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進人體糖類代謝、保障肌肉發育的功能;後者在入睡後方才產生,既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能延緩中老年人衰老。
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
1.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人經常熬夜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出現。
2.頭痛: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課時經常會頭痛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頭痛的現象,長期熬夜、失眠對記憶力也有無形的損傷。
3.黑眼圈、眼袋:夜晚是人體的生理休息時間,該休息而沒有休息,就會因為過度疲勞,造成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不良,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布滿血絲。
4.皮膚乾燥、長黑斑和青春痘: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3時是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對於習慣早睡的人來說,最遲也要在凌晨1時的養肝時間進入熟睡期。而且,更糟糕的是,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
5.影響生育力:正值育齡的男女,若經常熬夜,會影響男性精蟲的活動力與數量;也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及卵子的品質,也容易影響月經周期。
女性長期熬夜或者失眠會改變身體原有的生物鍾,從而引發機體生命節律發生紊亂。這種紊亂將導致一系列內分泌功能的失調,進而影響女性的排卵周期。一旦排卵周期被打亂,就可能出現月經不規律,隨之會使孕激素分泌不平衡。而一些女性高發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病變、乳腺病變等,都與雌、孕激素的分泌異常有著密切關系。經常上夜班的女性患腫瘤的比例是白班女性的1.5倍;而且上夜班次數越多,風險越大。
6.肝功能異常的比例較一般人高。
7.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增加:熬夜族的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也比一般人高,使新陳代謝的壓力增加,進而產生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8.視力危害最大,建議每熬夜(23:00以後)1小時,做一次眼保健操。否則後果嚴重。一定要注意,戴眼鏡是很痛苦的.如果長期熬夜,更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症狀。過度勞累使身體的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體內主要的器官和系統失衡,比如發生心律不齊、內分泌失調等等,嚴重的就會導致全身的應激狀態、感染疾病的幾率相應提高。疲勞症狀強烈的人比一般人患上呼吸、消化系統、循環器官等各種感染症的機會也增加許多。
『叄』 為什麼晚上熬夜,到白天怎麼睡也不如晚上睡覺效果好
睡眠時間過長與睡眠不足一樣,都可導致神疲、體倦、代謝率降低,睡眠不宜過長,睡的時間過長後,心臟的跳動便會減慢,新陳代謝率亦會降得很低,肌肉組織鬆弛下來,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起來,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人的睡眠時間不宜過長,成年人晝夜7-8小時也就足夠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時間來獲得健康,那將會適得其反,增加疾病,縮短壽命。
新生兒 20-22小時 2月嬰兒 18-20小時 1歲 15小時 2歲 14小時 3-4歲 13 小時 5-7歲 12 小時 8-12歲 10 小時 12-18歲 9 小時 成年人 7-8 小時(不宜少於6小時) 60-70歲 9小時 70-90歲 10小時 90歲以上 不宜少於10小時
一般情況一天有得6-8小時的正常睡泯就很充足了。如果由於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誤了睡泯,視耽誤的多少可以適當彌補一些,一般總的彌補量不宜超過兩小時。起床後做些平常所做的活動,便能精力充沛一切恢復正常。過多的彌補了非但無益,反會更加精神恍忽,甚致還會頭昏腦脹出出現類似你問題所述狀況。這是由於全身過長時間處於大腦鬆弛和各器官抑制狀態對身體的血液循環及器官可以造成缺氧或營養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所致。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去,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於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為「世界睡眠日」,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進社區」。可能有人覺得奇怪,這睡眠怎麼還分健康和不健康的,不都是閉上眼睛睡覺嗎?其實,很多人習以為常的睡眠習慣恰恰是不科學的。
不健康睡眠一:
平時通宵,周末狂睡
誤區:有些人平時工作很辛苦,有時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還是得六七點爬起來去上班。睡眠嚴重不足,怎麼辦?周末在家惡補睡眠,睡它個20小時,把平時的都補回來。還有些人今天聽說8小時睡眠足夠,明天聽說7小時睡眠長壽,到底多少小時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過據說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養顏,那就睡它個10小時。
專家分析:保證每天正常睡眠時間
每天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應該在6-9個小時。比如晚上10-11點睡覺,早上6-7點起床,這樣可以使人維持一個較穩定的生物節律,對人體身心都是有益的。
對於睡眠時間的長短,沒有統一的說法。因人而異可以分為長睡眠型(8小時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時左右),其實4-10小時都屬於正常范圍,主要以第二天醒後精神飽滿為准。實際上,各種人群對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歲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18-5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時的睡眠時間,50-70歲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時。特別對於上了年紀的人,睡眠質量比不上年輕人是自然規律,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就好。關於每天應該睡多少小時,因個人體質存在差異,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習慣、能夠保證白天精力充沛、醒後沒有疲乏感即可。很多偉人,他們睡得很少,但卻精力旺盛,原因在於他們補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雖少、質卻高。
不健康睡眠二:睡前保持安靜少運動
誤區: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動,就會睡覺時興奮得睡不著。所以,他們認為吃完飯就應保持安靜,連一些正常的低運動量活動也拒絕參與。本來白天就在單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後繼續坐著,坐到睡覺前反而睡不著了。
專家分析:適量運動促睡眠
臨睡前的過量運動,會令大腦興奮,不利於提高睡眠質量。但適量的體育運動,能夠促進人的大腦分泌出抑制興奮的物質,促進深度睡眠,迅速緩解疲勞,並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特別是腦力工作者,一天下來可能都沒什麼活動,而晚飯後的輕微活動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發現,臨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可以促進體溫升高。當慢跑後身體微微出汗時(一般來講在20-30分鍾為宜),隨即停止。這時,體溫開始下降。當30-40分鍾後睡覺時,人將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鐵上補睡眠
誤區:有些人晚上喜歡熬夜工作,覺得好在公司與家距離甚遠,無論是坐地鐵,還是坐公交車,只要一坐下來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認為這樣的補眠方式,既沒影響工作,又不耽誤睡覺。專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復
人的睡眠大致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中,又可以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過程,這兩個過程在睡眠中循環多次。人們只有在睡眠中經歷了幾個「深睡眠」過程後,才能使疲勞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車上睡覺、打盹、補覺,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汽車的晃動、光線的刺激、聲音的影響、空間的狹窄等都不容易使人進入「深睡眠」狀態,而在「淺睡眠」狀態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復。我們經常聽到有同事抱怨,車里睡了一覺後,反而覺得腰酸腿疼、疲乏無力。另外,在車上睡覺,還容易導致生病。比如車上小睡後,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邊睡覺,容易使一側的脖子肌肉疲勞,所以很容易落枕。還有,在車上睡覺,車門開關、風扇吹動,一不小心就容易著涼。白天疲勞的時候小睡一段有助於體能的恢復,但是盡量不要選擇在車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來補
誤區:有些人覺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參、鹿茸等補品,不但有益於提高睡眠質量,而且補得好了,就是適當減少些睡眠時間,問題也不大。
專家分析:學會睡個「子午覺」
美國醫學教授威廉·德門特說:「睡眠是抵禦疾病的第一道防線。」他發現,凡是在凌晨3點鍾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會減弱,血液中有保護作用的殺病菌細胞也會減少1/3。所以,我國民間流傳的「吃人參不如睡五更」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國傳統養生學提倡睡「子午覺」。「子」是指夜間的23-1點,「午」是指白天的11-13點。認為睡「子時」可以養精蓄銳,而睡「午時」則可以順應陽氣的開發。
為了保證深睡眠,應該盡量做到早睡早起。雖然很多白領工作繁忙,但寧可把工作時間提前開始,也不宜推遲結束。晚上10點至凌晨4點,是最佳睡眠時間,入睡的最晚極限不能超過11點。過了11點後,人反而會變得興奮,更難入睡。凌晨兩三點,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時候,而天亮後,人就開始進入淺睡眠期,這時候開始多夢、易醒。有些人喜歡睡「回籠覺」,來增加睡眠時間。當然,這不失為補充睡眠不足的一個辦法,要提醒的是,「回籠覺」補充的主要是淺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獲得的深睡眠更好,寧可早上5點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點才睡覺。
此外,睡午覺也是個很好的睡眠習慣。臨床基礎研究已經證實,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幾個階段,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之間,有半小時的深睡眠期,但具體從哪個時段開始,因個人情況而異。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爭取半小時深睡眠,幫助人體機能的自行修復。從人的能量消耗和補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為從清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入睡前,這兩個時段都有七八個小時,持續運作會讓人體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午睡是有效的「充電」手段,小睡片刻換來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並不需要過久,半小時足夠,最多不超過1小時,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肆』 為什麼晚上熬夜,白天睡覺身體會不好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經常會熬夜到凌晨一兩點,甚至到三四點,但通常會第二天睡到很晚把覺給補回來。我們通常會這樣認為:平時累積的勞累可通過一次長長的睡眠彌補回來。其實這是一個不小的誤區,適當的睡眠可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但如果睡眠過多,不僅消除不了疲勞,反而會影響健康。
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應保證6-8小時。但有些人對這個6-8小時存在誤解,認為就算凌晨2點睡,只要睡到第二天上午10點也同樣睡夠了8個小時,對身體不會有影響。其實,這樣違背了人體的生物鍾規律,不僅不能使身體、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反而會危害健康。
首先,白天睡的時間再長,也不如晚上睡得安穩,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醒後易疲勞,引發失眠等;
其次,中醫認為,23點至凌晨5點是各個臟器的排毒時間,若這個時間不休息,即便在白天補足了睡眠,但已經錯過了排毒的最佳時間。
那麼,是否能多「存儲」一些睡眠呢?也是不行的。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或超過10小時,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睡眠時間過短會降低新陳代謝速度,影響體內堆積的廢物排出,而睡眠時間過長則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中老年人中風的幾率。
補覺是萬不得已的做法,只限於短時間睡眠缺乏,如果持續數十天睡眠不足,會使身體處於超負荷狀態,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補不回來的。
總之熬夜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長期熬夜會導致抵抗力下降,生物鍾紊亂。
指導意見:
調理身體的方法有:1.多喝水,促進體內代謝物排泄;2.補充優質蛋白質,如喝牛奶;補充多種維生素;3.要加強運動,提升氣血循環;4.可以適當的煲一些調理氣血的湯喝,如補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