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晉的統一時間短
Ⅰ 西晉結束三國亂世成為大統一王朝,為何存在時間如此之短
東漢滅亡之後,便形成了魏蜀吳三個政權鼎立的現象,最後是由強大的西晉王朝發動了滅吳之戰,才結束了60年的割據現象,但是這樣一個王朝卻在統治了36年之後又走向了滅亡,這確實離不開當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說法,可是為什麼西晉王朝如此強大,卻在36年之內就滅亡了呢?
後來八王之亂爆發,司馬家族的各個宗族趁機開始大舉討伐,一起聯動著南遷的少數民族共同叛亂,結果就使得曾經強盛一時的西晉王朝走向了滅亡,所以不管任何朝代都要謹防其他宗室悄悄摸摸地擴大勢力,也要防止那些真正的邊塞之處的人群作亂,切莫引狼入室。
Ⅱ 為什麼西晉的統一隻有很短的時間
西晉的歷史僅有五十二年,但它卻結束了三國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中國(280年司馬炎滅吳),為當時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機。西晉繼續沿用曹魏時建立的「九品中正制」選官法,但卻弊端百出,成了世家大族壟斷政權的工具,形成了等級性的士族門閥制度。西晉還以法令確定官僚貴族的經濟特權,即官品的占田權和隱客制。西晉雖然只有五十二年,但中間卻有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反映出統治集團內部的激烈矛盾。
參考資料:http://www.ccnt.com.cn/china/history/history/xijin/xijin.htm
Ⅲ 為什麼西晉的統一時間那麼短暫
⑴佔主導的封建小農經濟自身特有的分散性、狹隘性及封閉保守性;⑵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不平衡;⑶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固有弊端及其嚴重削弱,例如漢、唐後期的軍閥割據;⑷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和爭權奪利,譬如西晉的內亂;⑸外部干擾;⑹當局者決策的失誤,如項羽行分封而離心等。然而一旦統一局面的日益加強和形成,就勢不可擋,能促進和確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進步,造福黎民百姓,相反叛亂活動無不落得眾叛親離的境地。安祿山、嗝爾丹之流遭到人民唾棄,況且歷史進程不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簡單重復,總會使統一的基礎更加牢固,條件更為成熟,致使誘發分裂的病毒減弱直至消失。
Ⅳ 歷經幾代人才建立的大一統王朝「西晉」,為何存在時間如此之短
其實提到滅亡的原因,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八王之亂,其實這一個也可以算是西晉非常動盪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到八王之亂的話,其實就不得不講司馬炎他在最開始建立晉朝時候的做法了。
其實很多的人都覺得外人是不靠譜的,也不能夠去掌握主要的權力,而司馬炎當時也是這樣的想法,所以說他在最開始的時候瘋了27個自家的諸王後,並且都是同姓,期待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穩固自己的統治。可是沒想到在司馬炎死之後,他封的這27個侯內諸侯王內部就開始了暴動,紛紛想要奪取政權。其實這樣的一個結局是他沒有想到的,也是最後讓人感到比較驚訝的,所以說晉朝的統治就變得十分的短暫。
Ⅳ 為什麼西晉的統一隻有很短時間
因為奢風之漸和民族壓迫。
1、西晉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則貪暴恣肆,奢侈成風。如何曾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大族王愷、石崇互比奢侈,大臣傅咸上疏說「奢侈之費,甚於天災」;請求皇帝制止,但司馬炎不僅無動於衷,還資助其舅爭富。
2、官僚們不僅奢侈成性,而且公開搶劫、殺人。如石崇做荊州刺史,「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司馬炎也驕奢淫逸起來,由於未能解決政風腐敗、黨派亂起、宗室權力擴張與外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3、西晉占田制明確規定了他們的租調負擔。漢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數民族人為奴婢、佃客。殘酷的民族壓迫,使各少數民族對西晉統治者「怨恨之氣,毒於骨髓」,因而反抗不斷地發生。
結果:建興元年(公元313年),晉懷帝在平陽遇害,在長安的晉愍帝下令司馬睿、劉琨等的共七十萬大軍分三路合擊平陽,結果身為此戰主力的司馬睿在士族的鼓動下竟抗命不遵。建興四年(公元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
(5)為什麼西晉的統一時間短擴展閱讀
西晉開國面臨很多問題:
1、司馬家篡位時間太長
從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政局開始,到司馬炎代魏自立,一共用了16年。之後西晉統一天下又花了15年,一共是耗費三代四人總共31年的時間。所謂夜長夢多,時間拖得越久,權力交接越復雜,造成的消耗就會越大。
2、司馬懿起的示範作用太壞
如果說曹操父子的行為證明了天下大亂之後,拳頭大的人可以借皇帝之名搞事事成後又把皇帝一腳踢開,那麼司馬家族的行為就證明了即使天下沒有大亂也可以這樣做。
3、人丁興旺的優勢變成了劣勢
司馬家在這方面優勢很大,司馬懿有7個兄弟,他自己又有9個兒子2個女兒,司馬師雖然沒有兒子,但有5個女兒,最誇張的是司馬炎,共有26個兒子13個女兒。靠著強大的開枝散葉能力,司馬家幾乎和當時高門大姓通通結成了婚姻關系。
同時,家族裡的男丁又成了司馬祖孫三代奪權的好幫手,司馬望、司馬亮、司馬伷、司馬駿等人都曾經出鎮一方,立下功勞。然而這些皇族們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4、執政過寬頻來的反噬
前面提到了司馬家幾代人為了將大族們的利益和自己綁在一起,進行了大肆封賞。從司馬懿時期開始,他便有意收買人心,例如設立大中正一職,賦予大族特權以獲取支持。
最為著名的故事就是司馬炎讓手下高官鬥富,令整個西晉官場沉浸在一片紙醉金迷的氛圍當中。然而對司馬炎來說,一百個鬥富的高官也不如一個淡泊名利的鍾會來得可怕。
著名的鬥富專家石崇是剛剛提到的石苞的兒子,石苞被誣告謀反時司馬炎嚇得罷了他官,石崇貪污鬥富時司馬炎卻不去指責。但這樣一來,導致整個西晉官場從中央到地方都腐敗到了極點,權貴階層有方方面面的特權,社會風氣又敗壞,對底層的壓榨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