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為什麼晚上都要在草邊上
Ⅰ 草魚生活習性
1.草魚的生活習性
草魚屬於中下層魚,在初春和深秋季節,在中下層活動為主,夏秋季節則游至中上層覓食。在最熱和最冷時候,會躲進水的深處棲息。草魚白天活動較少,夜間會游到水上層和岸邊覓食。草魚性情活潑,游速似箭,也喜群游。水中被淹沒的淺灘和水草區,是草魚愛去的地方。能在0 ~ 38C的范圍內生存,但要求水質清瘦,肥水不適宜草魚生活。
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以水中及岸邊的草本植物為主食,也吃人工飼料,攝食量相當大。特別愛吃苦草莖葉、黑藻、青草,嫩葦芯.南瓜花、浮萍和菜葉。人工投放的混合飼料,如酒糟,菜籽餅,番薯,面團,米飯粒等,也喜歡吃;對葷餌中的田螺、幼蚌、活蚯蚓、活蝦,螻蛄、蟋蟀、油葫蘆、牛類蟲等也很感興趣。在飢餓時,就連蘆葦葉和樹葉都可以吃。在水溫25 ~ 30C時, 草魚的攝食量最大,日攝食量可達體重的40%左右;水溫在25.C時停止攝食。
草魚生長發育快,每年春夏之交產卵,當年魚可長到0.5~1kg,三冬齡魚體重可達3kg。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幾千克重的大草魚很常見,最大個體可達40多干克,是一種大型淡水魚。
Ⅱ 晚上什麼魚喜歡靠岸
首先我們來說說魚類白天為什麼不喜歡靠岸,晚上卻喜歡靠岸呢?
不知大家留意過沒有,在大多數的淡水魚類中,在它們的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有規則的線,從魚腮部一直延續到魚尾部位,那就是魚類的探測超聲波系統!由於白天人類的活動,發出了大量的燥音和振動頻率,魚類正是通過身體兩側的超聲波感應系統,感覺到了如果白天靠近岸邊,會給自己帶來不安全,於是魚兒們白天都選擇在深水區域覓食和休息。
當然在梅雨季節,最好叉的魚,當屬草魚和黑魚了。草魚由於它要吃岸邊水面之上的青草,所以它的身體是浮在水面上的,目標又大,所以最好捕捉了!
其次是黑魚,由於梅雨季節,正是雌雄老黑魚護仔的時候,而晚上所有的小黑魚仔都停止了捕食,都會聚攏在岸邊,而兩條大老黑魚就在魚仔底下,但是它們一發現有燈光,會立刻逃離,其時你只需要站著不動,將燈息滅,等一兩分鍾後,對著聚攏的黑魚仔再次把燈打開,這時候的老黑魚百分百的在黑魚仔底下,只要迅速出叉,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結語:要說晚上什麼魚喜歡靠邊?在平時只有少量的魚喜歡在晚上靠岸!而魚兒最喜歡晚上靠岸的時間是每年的梅雨季節!其時可以說是包含了所有的淡水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