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間不對肚子里都是氣為什麼
1. 一吃東西就脹氣一般是六種原因導致的,應該注意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出現過吃完飯以後,總是感覺肚子里漲漲的,就像是個充氣皮球一般,不僅難受肚子看起來也大,確實是一件很糟心的事情。雖然一次兩次還好,但是每次吃飯都出現這樣的問題,肯定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這種情況一般就是脹氣了,其實脹氣並不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只要我們做好預防工作, 就能夠有明顯的改善。
1、腸道細菌導致的問題
很多腸胃炎患者以及部分其他的腸胃疾病患者在病情改善之後,吃東西往往會容易出現脹氣的症狀,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小腸內細菌過度繁殖,大量的細菌繁殖就會生成大量的氣體,就容易導致出現脹氣。
2、食物的問題
一些食物本身就容易和腸道內的菌群發生反應,出現大量的氣體,例如紅薯,蘿卜等等,這些食物大量食用,都容易產生很多的氣體,除了容易出現脹氣的情況,也有可能導致經常放屁,因此吃這類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還是應該控制量。
3,果糖代謝問題
有些人一吃水果就容易出現脹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這類人群攝入果糖之後,就容易在胃中產生大量的氣體,容易引起脹氣。一般情況下,含有果糖成分比較多 的食物,都更容易出現胃脹氣的可能,常見的有蘋果,草莓,芒果等等。
4,生活習慣突然改變
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生活習慣按時吃飯,按時排便,那是睡覺等等。但如果突然出現生活習慣的明顯改變,就很容易出現胃腸脹氣的可能,有可能是因為人體器官也產生了習慣,一時間不適應就有可能產生氣體。因此很多人出差,或者 旅遊 等外出導致生活習慣突然改變,就有可能引起胃腸道脹氣。
5、長期久坐
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也能夠幫助我們加速排出胃腸道內的氣體。相反的,如果長期不進行鍛煉,長期坐著不動就容易導致胃腸道蠕動變慢,氣體不容易排出的情況,這也有可能是導致脹氣的原因。
6、老年性便秘
老年人本身就因為年齡的增長,導致新陳代謝降低,腸胃蠕動就容易變慢經常會出現老年性便秘,並且加上老年人活動量比較少,也很容易因此而出現脹氣的狀況。
綜上所述,我們出現胃腸脹氣,一般都是因為這幾種原因導致的,想要盡量減少胃腸脹氣, 只要做好以下四點,就能夠有效地改善。
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便秘和消化不良,都容易導致出現胃脹氣或者腸脹氣,這時候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就很重要了。一般情況下建議選擇米粥,面條,還有一些常見的能夠促進腸道蠕動的綠色蔬菜,例 如韭菜,芹菜等等 ,這些食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的問題,也能夠減少脹氣出現的問題。為了預防脹氣,還應該少吃容易引起胃腸反應,出現大量氣體的食物, 常見的有:土豆、豆類、紅薯等,還應該注意少喝一些帶氣的飲品,例如啤酒,碳酸飲料,帶氣蘇打水等。
每周運動三到五次
運動能夠幫助我們促進腸道的蠕動,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促進食物的消化,也能夠改善胃腸脹氣,幫助氣體排出。為了我們本身的身體 健康 ,也應該加強運動, 每天運動三十分鍾以上,一周運動三次到五次 ,是一個比較適宜的強度,老少皆宜。
調整生活節奏
生活習慣的改變還有經常性的壓力刺激,都容易導致出現胃腸脹氣的原因,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做到規律作息,每天按時吃飯睡覺,減少熬夜的次數,並且一日三餐要吃全,不能夠因為減肥就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可以少吃但是不能夠不吃,容易對我們的胃腸道的產生不良的影響。
補充膳食纖維
很多人說到膳食纖維,很容易就想到各種粗糧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但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膳食纖維的補充並不是完全依靠這類食物,也有很多可溶性膳食纖維,例如果膠或者麥芽糊精等等。多補充膳食纖維能夠緩解便秘和腹瀉的症狀,對於改善胃腸脹氣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我們常見的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進行合理的補充。
脹氣一般都是一個較短時間的症狀,並且很多時候都可以通過飲食和生活調節得到明顯的改善。但如果長期出現腸胃脹氣,並且使用飲食調理也不見好的情況,建議盡快去醫院進行身體檢測,可能是因為一些胃腸道消化疾病引起的。並且一些葯物也容易導致胃腸脹氣,如果近期需要服用一些葯物,可以向醫生進行相關咨詢,合理調整治療方案。
脹氣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我們只需要通過合理的生活習慣,飲食調理一般就能夠得到改善,如果長期出現脹氣的情況,應該考慮是否是因為疾病導致的,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早發現早治療。
2. 肚子里有氣怎麼回事
胃腸道脹氣在臨床上是十分常見的,常表現為噯氣、腹脹腹痛和矢氣(放屁)。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胃腸道脹氣的有關知識。
胃腸道氣體的來源:
正常成人每天胃腸道瀦留約100-150ml少量的氣體,當氣體量增多時,就形成胃腸道脹氣。一是隨吞咽或飲水等將空氣吞入胃腸道,二是食物在腸道內被細菌酵解產生氣體,三是氣體從血管內彌散至腸腔。
胃腸道氣體的排出:
經口排出為噯氣,經肛門排出為失氣,而大部分被腸壁吸收。
胃腸道脹氣的機理:
1. 大量吞入空氣:吞氣症可吞入大量氣體;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腸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時,也可隨唾液吞入較多氣體;大量飲水或飲進飲料時,也易吞入空氣。
2. 腸道排空障礙:腸梗阻或腸壁張力減弱時,腸道內可積聚過量氣體和液體。
3. 消化不良:含纖維素較多的粗糙食物可增加腸腔容量並影響正常蠕動而產生腹脹;長期應用廣譜抗菌素,可抑制腸道正常菌群而致食物發酵產生氣體。
很多胃腸道疾病,以及肝膽胰、腹膜等疾病都可產生胃腸道脹氣。
容易引起胃腸道脹氣的產氣食品:
含高澱粉的產氣類食物,如蘿卜、土豆、紅薯、芋頭、南瓜、板栗等,這些豐富的澱粉、糖類、纖維素,外加吃進去的肉食,經腸道細菌充分發酵之後,會產生多量的硫化氫、氨氣,如一時排不出去,蓄積在腸道之中,便會引起胃腸道脹氣。
豆製品(包括豆腐、豆漿、豆腐腦等)中有數種抗營養因子,其中兩種是與胃腸道有關的,一種是胰蛋白酶抑制素,是能抑制體內蛋白酶活動的一種物質,如攝入過多,會影響對蛋白質的消化,井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出現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另一種是腸胃脹氣因子,它能使人產生胃腸道脹氣、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等現象。請參看豆製品利弊談
胃腸道脹氣的中醫治療(僅供參考):
1. 寒熱錯雜型:我在臨床上遇見的胃腸道脹氣患者最多的就是這一型。症狀:胃脘飽脹或腹部脹滿,午後、晚上較重,稍進食即覺脹滿;伴有口苦或口臭,或有惡心、噯氣,胃腹怕寒,欲進冷飲食而又不敢,大便不暢或便秘或便稀,或矢氣(放屁)較多;舌苔白膩或黃膩。治療:我經常用加減半夏瀉心湯,加用促進胃腸排氣的中葯,效果很好。欲索取胡醫生的這個中醫經驗方者,請看方法。
2. 食積停滯型:症狀:腹滿脹痛,噯腐吞酸(打嗝酸腐臭味,吐酸水),或厭聞食臭,或矢氣、大便臭如敗卵;舌苔厚膩,脈沉滑。治療:保和丸、山楂丸。
3. 脾胃虛寒型:症狀:胃腹滿脹,時作時止,時輕時重,喜暖喜按,進熱飲、熱食則舒,神疲乏力,食慾不振;舌胖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遲。治療:理中湯或厚姜半甘參湯。
4. 濕熱蘊結型:症狀:胃腹脹滿,惡心欲嘔,心中煩悶,口渴不欲多飲,時時汗出,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治療:王氏連朴飲。
5. 實熱內結:腹滿持續,或腹部硬痛,或繞臍痛,大便秘結,手足汗出,潮熱譫語;脈沉實,或遲而有力,舌苔黃燥或焦裂起刺。治療:大承氣湯。注意:有些急腹症(如腸梗阻)可見到本型症狀,需要迅速看急診或住院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