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十以後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⑴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覺得時間過得快
主觀心理體驗
最先,要區別「鍾表時間」與主觀體驗到的「心理時間(psychologicaltime)」,這也是2個根本不一樣的定義。「鍾表時間」是理性的標量,是勻速運動不會改變的。不一樣的人,在不同的條件下,針對時間速度的認知是不一樣的,造成心理時間不定距。
另一方面,針對時間速度的主觀心理體會,與大家所選定的參考點(anchorpoint)相關。例如,在我們年齡尚小的時候,只有與以往兩年的追憶做比照,僅有幾個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事,就會感覺時間過得比較慢。
而越往後,每每大家回望往日的情況下,所參考的時間軸愈來愈長,我們可以見到自身往日幾十年的過程。當參考的時間過程被變長了以後,當然會感到最近的歷經僅僅在其中較小的一部分,看起來有一些無足輕重了。
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不是更有意義,也會影響到大家針對時間的主觀心理體驗
在我們從業著自身喜愛的工作時,會感到每日是新的考驗,自身的每一份勤奮都是會推動事兒的過程。在這個情況下,廣泛會感到時間過得較慢,每一天也沒有荒度,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更有意義。
而如果你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定形,欠缺新的人生規劃時,你就會每日反復著同樣的工作任務與生活的節奏,欠缺實際意義感,便會感到時間流逝,好像懷念過去,沒什麼印象深刻的歷經,沒有非常值得懷念的事兒。
⑵ 為什麼會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今天中午,同事問我:你有沒有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一眨眼功夫半天就過去了。還真是,上午好像沒做多少事情,時間就這樣偷偷溜走了。
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固定24小時,不會增加,不會減少。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候又會感覺很慢。
為什麼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呢?我想大部分是這兩種情況:一種是當我們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是,忘記了時間的存在。另一種情況是虛度時光,感覺沒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對於第一種情況,雖然我們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但是我們的心情是愉悅的,因為時間是被有效利用了。而對於第二種情況,我們往往會自責:啥事沒做,時間就這樣被浪費了。所以,這種情況下的「時間過得很快」,讓人心情很不爽。
怎樣避免這種情況呢? 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個詞「時間顆粒度」。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時間在我們不會不覺中溜走了,就是因為沒有設定自己的時間顆粒度。
時間顆粒度,是我們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時間利用率越高的人,他的時間顆粒度數值越小,比如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度是15分鍾,比爾·蓋茨的時間顆粒度是5分鍾,而我們大部分人的時間顆粒度可能要以小時計算。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時間顆粒度這個概念的。
為什麼要提時間顆粒度呢?因為,設定自己的時間顆粒度,每一段時間,對應完成某一件事情,就能感知時間的存在,就不會覺得:啥事沒做,時間就這樣滑走了。
比如將時間顆粒度設為15分鍾,15分鍾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可以吃一份早餐,可以看一篇文章,也可以刷一下朋友圈。不管是學習還是娛樂,也不管是做積極還是消極的事情,我們都要有時間顆粒度這個概念,因為這個概念,能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能讓我們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將自己時間顆粒度設為15分鍾,按一天工作8小時算,那一天就有32個15分鍾,就可以完成32件事情。如果是這樣,你還會覺時間過得太快,啥事沒做嗎。
當然,時間顆粒度並不是我們想設多少就是多少。每個人對時間的掌控能力不一樣,適合自己的時間顆粒度值也不一樣。我們需要反復實踐,找出適合自己的時間顆粒度。平時,我們要多留意,一個小時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半個小時能做的事情有哪些,15分鍾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這些我們了解得越多,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就會越精準,就不會總有時光易逝的感慨了。
⑶ 人到了什麼年紀會感覺時間過的特別快
人到四十多歲就只是感覺時間過的快,那是因為忙工作,忙家庭。人到五十多歲就體會到時間過的特別快了,那是因為頭發白了,人也在變老了,孩子也成家了,做什麼事也力不從心了,回過頭來看看,還有很多的心願沒了,轉眼就要退休了。我想年紀越大感覺時間過的越快吧,所以老年人更珍惜時間。
⑷ 為什麼說老了感覺時間過的很快
人老了為什麼會覺得時間變快?
最佳答案
美國科普作家、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生喬丹·劉易斯介紹了目前心理學界對這種現象的幾種解釋:
1.你通過值得紀念的事件來衡量時間。美國本土第一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稱,人們用「第一次」來衡量時間,例如初吻、第一天上學等,但成年後這些初體驗越來越少,生活變得平淡無奇,日子過得越來越空洞。心理學家擴展了詹姆斯的理論,認為人們用一段時間內記得的事情數量來衡量時間流逝的速度。例如,一位40多歲的大媽每天重復著繁重而單調的家務活,回想起自己上大學的4年裡開學、畢業、戀愛等難忘的經歷,拿現在的4年跟大學時代相比,自然過得快了很多。
2.你把流逝的時間與經歷過的人生進行比較。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1年就占其年歲的20%,而對於一個50歲的中年人來說,1年僅占其年歲的2%。我們總是把一段時間和自己度過的人生相比較,於是便覺得這段時間越來越短,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3.你體內的生物鍾隨著年齡增長而變慢。在衰老的過程中,人體內的某種節律在變慢,而客觀的時間沒有變慢,就感覺好像快了。
4.你的年歲漸長,對時間的關注減少。如果你是一個孩子,在12月會掰著手指頭數日子,日夜盼望聖誕節那天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如果你是一個大人,就會更關注工作、生活開銷、家庭關系、旅遊計劃、節日購物等煩心事,沒留意時間悄悄流逝——驀然回首,你突然覺得去年的聖誕節彷彿是上星期的事情。
5.你承受著越來越沉重的壓力。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研究發現,時間壓力大的人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慕尼黑大學的研究發現,年齡在20~59歲的人普遍感到無法在既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研究者惠特曼估計,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處於職業生涯之中,需要承擔家庭責任,容易感到不勝負荷。做事的時間不夠,就容易產生時間過得快的錯覺。
時間過得快的感覺也許很難消除,劉易斯建議,在節假日可放慢生活的節奏,享受和親友在一起的時光,告訴自己時間其實沒有變快。
⑸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感覺時間過得快呢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嘆,25歲之前,總覺得時間過得太慢,希望快點長大,而到了25歲之後,時間彷彿上了馬達一般,過得飛快。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感覺時間過得更快呢?
當我們從事著自己熱愛的事業時,會感到每天都是新的挑戰,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會促進事情的進程。在這種狀態下,普遍會感到時間過得比較慢,每一天都沒有虛度,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有意義。而當你的生活基本定型,缺乏新的人生目標時,你就會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內容與生活節奏,缺乏意義感,便會感到時間飛逝,彷彿回憶過去,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經歷,沒有值得留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