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到吃飯時間就耍賴
㈠ 孩子總是吃飯不認真,也吃不幹凈,請問有什麼好的辦法去引導嗎
1、讓寶寶習慣像大人一樣吃飯
為寶寶做好就餐准備,比如為寶寶准備特定的兒童就餐椅,以免他吃飯時跑來跑去,幫助寶寶養成安安靜靜坐下來吃飯的好習慣。這樣,寶寶就會在吃飯的時候比較專心。寶寶吃飯時,父母不要追著喂,以免寶寶將父母喂飯當成一種有趣的親子游戲,甚至成為控制父母的有效方式。
2、讓寶寶明白就餐不是游戲
如果寶寶已經養成這樣的習慣,可以通過限制寶寶零食,嚴格控制就餐時間等方式來進行調整,一旦寶寶耍賴,父母一定要堅持,即便讓寶寶餓上一兩頓也無妨。只有這樣,他才會明白,就餐不是他想像的那樣是一種游戲。
3、餐桌上不要訓斥寶寶
就餐時切記不要訓斥寶寶,而應該談論一些與食品有關的有趣的話題,勾起寶寶的食慾。父母要調整就餐氣氛,無論吃什麼都表現出吃得很香很滿足的樣子。父母的這種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態度,讓寶寶逐漸學習好好吃飯。
4、不要強迫寶寶吃飯
如果寶寶實在沒有胃口,不要強迫寶寶吃飯,讓他歇歇,下頓再吃也無妨。強迫寶寶吃飯可能讓寶寶對吃飯產生厭惡情緒,繼而養成不好好吃飯的習慣。
5、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寶寶吃飯時可能搞得一團糟,但是這不是寶寶的錯,僅僅因為寶寶動作發展水平不成熟的緣故。握勺、用勺盛飯、扶碗、往嘴裡送飯等吃飯環節都是精細動作發展的結果,需要經常練習才能准確到位,因此,父母可以通過游戲訓練寶寶。比如讓寶寶用小手拾豆豆,或者用筷子夾豆豆,來鍛煉寶寶手的靈活性。此外,父母還可以利用故事、兒歌等教育寶寶要想身體健康就得好好吃飯,讓寶寶自己意識到好好吃飯的必要性。
㈡ 孩子吃飯習慣不好,怎麼辦
在幼兒園里不會自己吃飯或不好好吃飯的現象比比皆是,幼兒不好好吃飯,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已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應當引起我們大家的重視。為什麼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哪?因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的發展有著良好的幫助。據美國最新研究表明:孩子的飲食習慣到二歲時已基本定性,所以父母應從孩子剛出生時就培養其良好的飲食習慣,因為0到6歲是孩子各種習慣的關鍵養成期,習慣的養成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健康的身體需要均衡的飲食來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促使身體獲得均衡營養的關鍵。我們都知道,幼兒期是人體生長發育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幼兒的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世界衛生總幹事哈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