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中國的上班時間那麼的長

為什麼中國的上班時間那麼的長

發布時間: 2023-07-30 13:15:23

1. 聽說外國的一天工作5個小時,為什麼中國的要十幾個小時

這個國外的范圍就太廣了!在中國,也有很多工作只需要做一兩個小時一天。而且,中國就沒有要做十幾個小時一天的工作,除非是你加班!

2. 文摘: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

中國社科院曾經發布過一個報告,說2017年我國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人,佔了42.2%。而且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情況,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也普遍存在過勞。

這種現象雖然普遍,而且我們都身在其中。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過勞」這件事,不太符合邏輯。

我們都知道,近兩百年,人類整體的生產效率,那是一飛沖天啊。按說,生產效率上去了,單位工作時間的產出高了,那相應的工作時間應該減少才對啊。所以經濟學家凱恩斯在1930年曾經做出一個有名的預測,他認為到2030年,人類的勞動時間每周15小時,就足夠了。

現實是,很多互聯網公司甚至開創了996模式,上午9點上班,下午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我們還有724模式,一周7天24小時隨時待命。你看,凱恩斯在1930年的預測錯了。錯的離譜,方向都錯了。

問題是:他為什麼錯了?工具越高級,應該幹活越省力才對。那為什麼我們反而更累了呢?

《過勞時代》這本書里提供了很多解釋。比如,全球化把所有人拉到了同一個競爭平面上。你是在一個地方工作,但你不是在和一個地方的人競爭。一個美國的工人是和一個中國的工人,甚至是非洲的工人在競爭。所以,競爭強度增大了。再比如,消費主義盛行。你和身邊的人雀迅歷越來越多的攀比,比房子比車比包包比度假酒店,你想掙錢的慾望就越大,所以只能拚命幹活。等等。

但是,我覺得最有說服力的解釋,不是這些。問題的根子不在別的,就在於生產工具本身。它越進化、越高級、效率越高、越好用,我們就用得越多,所以工作時間就越長。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悖論。舉個例子,過去我們上班,必須得到單位才行,和同事見了面,才能展開協作。很不方便,後來有了電腦,有了郵件,有了微信,按說是更方便、更省時間了。但是結果呢?你知道的,老闆能隨時在微信群里抓到我們說事,周末也行,深更半夜也行。你上班的時間能不更長嗎?

表面上看,工具的發明,總是解決一個現實問題的。有了斧頭,砍樹就更快。有了汽車,走得就更遠。這是工具給我們提供的第一樣東西,叫便利性。

但是,如果你只看到這一面,就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東西,這也是工具帶來的。你要解決問題,任何問題都是有它的時間空間邊界的,工具一升級,邊界內的問題,是被更高效的解決了,但是,這個時空邊界本身也被打破了。於是,會出現新的問題,而且是更大的問題。

比如說,當年人們用馬車,非常慢。後來,給車裝上了發動機,這就成了汽車,速度提上去了。在有限的時空邊界內,這就是一項改善。確定無疑的改善吧?那你說,會因為速度提上去了,所以,人旅行用的時間少了,所以車就會變少嗎?當然不是啊。因為汽車打破了原來的時空限制,出現了全新的可能性。你就想,原來坐馬車,你至少要帶一個馬車夫。現在呢?可以開汽車,一個人就可以開車,沒有馬車夫打擾了。車不僅是交通工具,它還是一個移動的私人空間了。所以就出現了一種新的行為方式,沒有確定目的的開車兜風,這種行為模式就出現了。不去哪兒,就是帶上頃搜女朋友開車去看看詩和遠方。車的使用當然就越來越多。

當然,現實中遠遠不止是這一種情況了。因為車可以走得更遠,所以,就一定會走得更遠。因為可以走得更遠,所以,整個社會的假設就變了,汽車旅館就出現了,郊區景點和度假村就出現了,遠離城區的購物中心,像奧特萊斯就出現了。這就反過來逼迫,你如果不能有汽車,你不能走得更遠,你就沒有辦法享受社會基礎設施提供的便利。它就會走到這個程度。

你看,這個過程就是:工具不僅為你解決了問題。工具還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推開了一扇新的可能性的大門。這扇大門一旦推開,就再也關不上了,後面的人就會一涌而出,只會把門撐得越昌信來越寬。這就是工具對人的反向塑造。

有句話叫,身懷利刃殺心自起。你身上有把刀,看見什麼都想用上。對,工具雖然只是提供了某種可能,但是人性使然,我們總是傾向於要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工具在可能性上推開了多大的空間,我們就一定會傾向於把這個空間填滿。

理解了這個邏輯,再回到今天的主題,為什麼勞動工具效率越來越高,我們卻越來越忙呢?這么看來,答案就非常簡單了。和全球化,消費主義有關,但關系沒那麼大。因為勞動工具讓我們工作的可能性越來越高,我們就一定會把這個可能性填滿,我們當然就會一直工作,所以越來越忙。

《過勞時代》這本書的解讀人,李南南老師還開了一個腦洞。他說,假如未來,你的工資不是按月計算,而是按秒計算。在你的面前,有一個計時器,你每多工作一秒,你的賬上馬上就會多一毛錢。結果會是什麼?表面看起來,這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首先,每天工作8小時,這就是一天2880塊錢,不少吧?你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你碎片時間的工作,比如,吃飯間歇、睡覺前給同事回個工作微信,也能計算報酬了,對你更公平了。好事吧?好工具。

但這是在你現在的時空邊界下看問題。真實情況可能是,這個可能性的大門一旦打開,大多數人因為碎片時間也能掙錢,會工作到筋疲力盡才會停。如果不信,你現在到網吧里去看看那些打游戲掙積分通宵不睡的人,你就知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工作到筋疲力盡那就是我們的未來。

3. 為什麼中國還有很多企業在每天上12小時的班

因為工廠運行很多大型的機器設備,設備開起來的時候是最麻煩的,要調節很多東西讓機器平穩的運行,一旦機器開起來,達到較好的穩定狀態了,就可以生產了,此時機器運轉平穩,不會產生次品。所以,一般工廠都會盡量多保持這個平穩狀態,而不希望一直開開停停。所以機器設備是24小時連續工作的,那麼人也需要24小時不停的,所以工人一般要麼12小時兩班工作制,要麼8小時三班工作制。

4. 中國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原因和意義是什麼

在當今的中國,八小時工作制依然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工作制度。這種制度是對員工的勞動時間進行限制,保護員工的權益,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員工的生產效率和工作質量。八小時工作制可以避免員工過度工作導致身體和心理的負擔,從而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它還有助於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和自己的愛好中,提高生活質量。此外,八小時工作制也有利於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由於員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精力,他們在工作時更加專注和高效,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當然,不同的行業和職業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時間要求,因此具體情況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來確定工作時間。但總的來說,八小時工作制對於保障員工權益和提高生產效率仍然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工作制度
八小時工作制是合理的,我們要明白八小時工作制是指員工一天的工作時間為8小時,每周工作5天,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這一工作制度在保護員工權益和提高生產效率方面有一定的優點,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爭議。下面將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優點:1.保護員工身體健康。長期超時工作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如睡眠不足、身體疲勞、免疫力下降等。通過規定工作時間,員工能夠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有利於身體健康。2.提高生產效率。規定工作時間可以使員工更有規律地進行工作,不會出現加班疲勞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的情況。同時,也可以提高員工對工作時間的利用率,避免浪費時間。3.保障工作與生活平衡。八小時工作制可以讓員工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學習或者進行娛樂活動,提高生活質量,緩解工作與生活之間的沖突。局限性和爭議:1.部分企業存在加班文化。一些企業存在長時間加班的現象,導致員工加班費不足或者沒有加班費的情況。這會讓員工感到不公平和壓力過大,也會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2.對於創意型和知識型工作不適用。對於一些需要更多靈活性的工作,如藝術創作、文案策劃等,八小時工作制可能並不適用,因為這些工作的創作靈感和效率往往無法按照固定的工作時間來規劃。3.對於工資的要求較高。八小時工作制需要企業支付員工的勞動時間,這對於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可能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對企業的經營造成負擔。4.存在適用兄桐難度。對於一些特殊的職業和行業,如醫護人員、交通運輸工作者等,工作制度需要更加靈活。因此,八小時工作制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行業和職業。總體來說,國內八小時工作制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工作制度羨豎坦,能夠保護員工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但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解決加班文化、適用性難度、工資負擔等問題。同時,在特殊情況下,也需要考慮調整工作時間的靈活性。對於員工而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質和個人情況,確定是否適合八小時工作制。如果工作內容需要更多的創意和靈活性,可以考慮更加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同時,要根據個人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習慣,合理規劃工作和休息時間,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於企業而言,要重視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工作效率,避免長時間加班和壓榨員工。同時,要根據自身情況和行業特點,合理規纖賀劃工作時間和工資待遇,提高員工滿意度和企業競爭力。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八小時工作製作為一種工作制度,是為了保障員工權益和提高生產效率,而不是單純的機械限制工作時間。在實踐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和雙方的共贏。

5. 中國人工作時間為什麼辣麼長呢

中國人工作時間為什麼這么長?
從2010年至2011年3月底,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07億美元,佔全球份額的四分之一,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

2013年高盛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38%的奢侈品消費是由中產階級買單的。而購買奢侈品的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已經從1995年的100萬增加至目前的3700萬。

而另一方面,一個奢侈品消費大國,近年來它的消費佔GDP的比率卻只有30%左右。按照這個數據來看的話,中國其實是個消費力嚴重不足的國家。

為什麼消費不足?我認為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於中國人太貧窮,收入太低;另一方面,我們的物價卻居高不下,存在太多的泡沫。

我們的收入為什麼這么低?舉個例子,把各個國家的薪資收入加到一起,除以這個國家的GDP,然後來作個比較。

這個比例歐美最高,平均是55%,日本是53%,澳大利亞是47%,韓國是44%,南美洲的阿根廷、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平均是33%,東南亞包括菲律賓、泰國平均是28%,中東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平均是25%,很可惜我們沒有詳細的非洲數據,應該是20%以下。

那麼你們以為中國會和誰比較接近?歐美?南美?東南亞?中東?還是非洲?我告訴你們,你們都太樂觀了,我們的這個比例只有8%,是全世界最低的!

那麼人均工資呢?每小時人均工資第一名是德國,大概是30美金,第二名是美國,大概是22美金,我們比泰國還差,泰國還接近2美金呢,我們才0.8美金一小時,位列全世界最後一名。

然而,雖然我們的工資水平不行,在全世界墊底,但我們是有排第一名的,那就是我們的工作時間。我們一年的工作時間竟然高達2200小時,美國跟我們比差遠了,它們只有1610小時,荷蘭最低,只有1389小時。

你看看中國的工人,拿的是全世界最少的工資,工作時間卻是全世界最長的!多麼勤勞的民族!

我們的收入既跑不贏GDP,也跑不贏CPI。是誰讓我們如此辛苦?第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歐美對我們的剝削。

對於我們中國的製造業而言,我們購買原材料的價格是華爾街控制的,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又被美國的大公司控制著。

我們的製造業可以說是:前有狼、後有虎。「金融資本」華爾街好比是狼,「產業資本」大公司好比是虎,具體點說,就是購買原材料時,是金融資本在控制著我們的價格,銷售時,是產業資本控制著我們的價格。

我們就這樣被夾在了中間,它們一起把我們剝削的乾乾凈凈。其實話說回來,它們為什麼把製造業放在中國?

因為製造業有個特性——「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剝削勞工」,它們才不願意要這種爛東西,所以,它們就把除製造業以外其他產業鏈的環節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上。

歐美各國透過金融資本、產業資本控制原材料和銷售的定價權,然後把製造業放在中國,破壞我們的環境,浪費我們的資源,剝削我們的勞工,到最後再透過這兩端,把我們吸得乾乾凈凈。因此中國越改革,中國越開放,中國越製造,歐美就越富裕。

第二個原因,和其他國家相比,比如印度,我們同樣是被剝削的人民,可為什麼我們比他們還差呢?原因在於這幾年我們的產業政策搞偏了。

我們把社會的大量資源拿去修橋鋪路了,所以我們的GDP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但這種增長並不代表我們的經濟有什麼了不起的增長,真正拉動GDP的是鋼筋水泥。

原本可以替老百姓創造更多財富的生產性資源,卻都被我們拿來做鋼筋水泥了,鋼筋水泥越多,老百姓就越窮。更讓人擔憂的是,整個社會的貧富分化正在嚴重加劇。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當財富集中到極少數人手裡的時候,社會矛盾就會越來越嚴重,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警醒的問題。

和低迷的收入截然對立的,是我國高昂的物價。美國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人均月收入的1/400,韓國的電影票相當於月收入的1/350,而中國的電影票卻相當於人均月收入的1/20,這樣算下來,中國的電影票比美國幾乎貴了20倍。

相同的一件阿瑪尼西服,在中國差不多要3萬塊人民幣,在美國摺合成人民幣,卻只要1.5萬塊。在中國買一部品牌手機大概需要300美金,在美國買卻只要85美金,差了近4倍。中國的房價收入比達到了發達國家的3至6倍。

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人均收入不及日本東京1/10的情況下,房價已和東京不相上下,有些地區的房價收入比已超過30倍。

你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每個月能賺4000美金的話,花1美金可以喝杯咖啡,500美金可以買個筆記本電腦,50美金就可以請幾個朋友吃一頓,這種日子該多好?這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像個遙不可及的夢,但卻是美國大眾的真實生活。

那麼我就要問了,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時間比他們長,日子卻過得這么苦?我給出的答案一定出於大家的意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藏富於民。

所以我們除了一般的產品,比如說大米、小麥、豬肉這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價格和美國的差不多之外,其他稍微奢侈一點的東西都比人家貴。

如今我們已經做錯了選擇。2008年金融海嘯,政府決定提列4萬億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可是,我就以中西部建高速公路為例,路建好之後,有沒有車在上面跑?基本沒有。

大家要清楚,沒有車在上面跑的高速公路就叫做產能過剩的高速公路。政府投資4萬億的結果就是從鋼材的產能過剩變成公路的產能過剩,成為了一個更加產能過剩的國家。

我們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嗎?沒有。因此我建議我們一定要把這些錢給老百姓,真正做到藏富於民。希望政府能夠幫助企業賺更多的錢,它才會進行轉投資,透過乘數效果,企業可以賺更多的錢,然後再轉投資,最終透過企業利潤長期拉動中國經濟。

鋼筋水泥只是一錘子買賣,而如果我們的企業家能夠賺很多錢的話,政府就可以透過立法等機制,讓企業提高員工薪水,這樣員工就有更多的錢用來消費,我們的內需不就跟著增長了嗎?這就是藏富於民的鏈條,透過利潤反映到消費,以此長期拉動中國經濟。

6.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工人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

熱愛烘焙的人聖誕節都值得嘗試的一款麵包~雪花麵包
容易做,高顏值,還可以一層層撕著吃,超好玩
這個食譜我開始是沒有打算寫的,所以沒有認真拍過程圖,但是成品驚艷到我了,所以覺得一定要來分享一下,記錄起來以便自己以後查看,喜歡的朋友也可以試試,不懂可以提問
用料
高筋粉 285克
牛奶 160克
雞蛋液 23克
白糖 30克
酵母 3克
黃油 23克
餡料~紫薯泥 90克

出黃油外,其他所有材料放廚師機
低速揉面2分鍾,再轉中速揉面3分鍾,揉制出粗膜

步驟1
加入軟化的黃油,中速揉面模式定時3分鍾,再轉高速揉面3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步驟2
廚師機12分鍾揉好的手套膜,非常完美~
可以清晰看到指紋喔
要做出放幾天也不會硬的麵包,揉面是關鍵之一

步驟3
揉好的面團直接放進蒸烤箱,開啟發酵模式

步驟4
發酵好的面團組織非常輕盈,拉開可以看到有漂亮的蜂窩狀

步驟5
在這一步前的步驟圖沒有拍
簡單講一下~
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按壓排氣後,平均分成4份,滾圓後再擀成4片大小差不多的面片
在一片麵皮上均勻鋪上紫薯餡後,再鋪上一張麵皮在麵皮上鋪紫薯餡,依次完成三次餡料,剛好四張麵皮用完
用刀先切十字,再切米字,最後再米字中間各切一刀,就有了上圖這樣的面團

步驟6
上一個步驟沒有拍,表述的不完整,網上找了一張製作圖,不明白的可以看看

步驟7
切好的面團,依次兩條旋轉兩次,尾部收緊
就有了這樣的雪花雛形

步驟8
尾部一定要捏緊,避免二次發酵中,或者烤制的時候又爆開了

步驟9
篩一層薄薄的高筋粉

步驟10
放蒸烤箱二次發酵30分鍾左右

步驟11
烤箱190度預熱十分鍾,把二發好的麵包放中層,設置純烤模式,溫度160,時間30分鍾,進行烤制

步驟12
當當當,時間到
雪花麵包出爐

7. 中國的工廠,上班時間為什麼那麼長。

因為中國的國情 不允許你上一天班玩兩天 我們說白了就是他發展的犧牲品而已

8. 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

為什麼我們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為什麼總是過著996的生活?

記得中國社科院曾經發布過一個報告,說2017年我國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的人,佔了42.2%。而且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情況,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也普遍存在過勞的情況。

現象雖然普遍,而且我們都身在其中。但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過勞」這件事,不太符合邏輯。

我們都知道,近兩百年,人類整體的生產效率,那是一飛沖天啊。按說,生產效率上去了,單位工作時間的產出高了,那相應的工作時間就應該減少才對啊。所以經濟學家凱恩斯在1930年的時候陸御曾經做出一個有名的預測,他首讓認為到2030年,人類的勞動時間每周15小時,就足夠了。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15個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3個小時就夠了,下午2點來上班,5點就早芹岩可以下班了。

但是,沒有這樣的好事啊。

現實是,很多互聯網公司甚至開創了996模式,上午9點上班,下午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我們還有724模式,一周7天24小時隨時待命。凱恩斯在1930年的預測錯了。錯的離譜,方向都錯了。偉大的凱恩斯爺爺也有錯的時候呀!

問題是:他為什麼錯了?工具越高級,應該幹活越省力才對。那為什麼我們反而更累了呢?

問題的根子不在別的,就在於生產工具本身它越進化、越高級、效率越高、越好用,我們就用得越多,所以工作時間就越長。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悖論。

舉個例子,過去我們上班,必須得到單位才行,和同事見了面,才能展開協作。很不方便,後來有了電腦,有了郵件,有了微信,按說是更方便、更省時間了。但是結果呢?你知道的,老闆能隨時在微信群里抓到我們說事,周末也行,深更半夜也行。你上班的時間能不更長嗎?

工具不僅為你解決了問題。工具還在你始料未及的地方,推開了一扇新的可能性的大門。這扇大門一旦推開,就再也關不上了,後面的人就會一涌而出,只會把門撐得越來越寬。這就是工具對人的反向塑造。

因為勞動工具讓我們工作的可能性越來越高,我們就一定會把這個可能性填滿,我們當然就會一直工作,所以越來越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看見某些東西能記起一些事 發布:2025-02-08 17:41:40 瀏覽:603
華為折疊屏微信視頻為什麼倒過來 發布:2025-02-08 17:15:32 瀏覽:97
為什麼貓的眼睛在白天會眯成一條縫 發布:2025-02-08 17:10:10 瀏覽:902
為什麼動物派對找不到 發布:2025-02-08 17:02:08 瀏覽:349
門前有楊樹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5-02-08 17:00:37 瀏覽:434
為什麼大盤現在走不好 發布:2025-02-08 17:00:00 瀏覽:837
小米手機拍視頻為什麼照片里沒有 發布:2025-02-08 16:59:42 瀏覽:339
為什麼在草稿里找不到了 發布:2025-02-08 16:59:09 瀏覽:180
為什麼吃雞皮膚不一樣 發布:2025-02-08 16:58:53 瀏覽:409
刷抖音時為什麼接收不到微信視頻 發布:2025-02-08 16:58:21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