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走一段時間路腳就痛
A. 走路的時候腳痛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平時如何緩解腳痛
有路的時候突然腳痛,原因可能是有很多的。比如說我們在行走的時候,由於踩到了比較硬的石塊或者腳觸地過於猛烈,就可能導致你的腳部組織受損造成疼痛。但如果你行走過久,導致你的腳步長時間的負載,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導致你的關節承受的地方發生變化,對你腳部造成損傷,這種情況也會出現腳步疼痛,嚴重的還會引發炎症。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骨質增生,或者說腿骨產生了骨刺,這樣也會給予你的腿部組織一定的刺激性給你帶來疼痛。
如果由於骨質增生,或者說腳部形成了骨刺的情況感受到疼痛,那麼就需要到醫院進行一個X光拍攝,來檢驗一下自己受傷的程度,然後再咨詢醫生治療。如果你是由於其他的外部原因,比如說鞋子不合適,那麼你就可以在平時購買的時候選擇一些厚實防震的鞋子,這樣也就會避免你的腳過度的受到粗糙路面的傷害。
B. 走路腳疼是怎麼回事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同時它也是引起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症狀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現。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1.敷緩解疼痛:若是久站後或運動後急性足跟疼痛,可在足跟部冰敷。方法為將熱水袋中加入冰水,坐位,將足跟踏在熱水袋上10~15分鍾。如果是慢性痛則可用同樣方法熱敷。2.善足底筋膜炎的伸展運動:①面對牆壁,將手臂向前舉起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推著牆,彎曲一膝蓋往牆壁靠攏,保持另一膝蓋伸直。而在彎曲膝蓋慢慢地向前靠時,嘗試保持另一腳後跟貼平在地上,在感覺到跟腱和腳弓有牽拉時,保持這個姿勢10秒鍾,然後放鬆和直立起來,這個運動每個腳後跟應重復20次。 ②向前靠在一張桌子、椅子或櫃台上,慢慢地蹲下,在蹲下時盡量伸展兩後跟並貼在地上,感覺跟腱和足弓被牽拉時,保持這個姿勢10秒鍾然後直立,重復20次。③站立在一樓梯的最底階,用前腳掌站著,保持平衡,然後慢慢降低後跟,直到感到小腿肌肉牽拉,保持這個姿勢10秒鍾,然後站起來,重復20次。3.可以選擇中醫針灸,和按摩,但得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不適合所有的患者人群,4.使用膏葯貼劑,相對於第一條緩解疼痛,膏葯治療可以做到標本兼治,並且見效快,不易復發等優點,相對於針灸按摩使用更方便。比較常見的治療足底筋膜炎的膏葯有「苗方跟痛貼」效果很不錯。5.熱湯外洗方子<桂枝30克赤勺30克桑枝20克>一日三洗劑兩天.三劑,這個比較麻煩,有時間的話也可以試一試
C. 為什麼走時間長的路(晚上睡覺腳就特別的疼啊)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治療方面:1、理療;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物治療;3、局部封閉治療;4、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希望採納
D. 走路走時間長腳疼應該怎麼辦
你這種情況是足底筋膜炎。足部的運動系統超出負荷就會出現酸痛的。和長期站立有關。
建議:
一:泡熱水一天2次,每次二十分鍾,水溫50度。
二:鞋底墊足弓墊保證足底筋膜的支撐。
三:避免長期站立或負重運動,避免勞累。
四:可以口服三七片促進血液循環。
五:盡量不要穿著帶跟的鞋子。
這樣做一般都會好轉的。堅持是處理這種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