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時間為什麼不讓進球
1. 籃球比賽中的「垃圾時間」是啥
這是籃球場上誕生的體育術語,指的是在美國NBA的比賽中,雙方分差懸殊,落後方已經不可能將比分追趕上來,這時可能會把主力換下來,雙方用替補隊員把比賽打完的時間。
進入垃圾時間後,若落後的球隊換下了主力,大比分領先的球隊也同樣會讓替補球員上場,落後隊伍換下主力隊員表示放棄這場比賽,在勝券在握的局面下對方也會照顧落後方的心理狀態,讓替補球員上場打球。
垃圾時間並不等同於野球場上的比賽,到處都是不設防的扣籃和超遠的三分球嘗試。雖然不少球迷都已經開始離場,不過在場上剩下的球員還得為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而努力。
(1)垃圾時間為什麼不讓進球擴展閱讀
籃球比賽中垃圾時間內的規矩。
1、領先的球隊不能繼續讓自己的主力球員出場,並希望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
2、領先球隊的球員不能在場上做出高難度,或者是精彩的動作。
3、領先球隊的教練不能在垃圾時間主動叫暫停。
4、球員不能在比賽最後進攻時間不足24秒的時候仍想要投籃拿分。
2. 比賽進入垃圾時間是什麼意思是誰發明的這個說法
體育比賽已經進入了勝負毫無懸念的階段,因此,雙方球隊繼續競爭下去根本毫無意義,他們往往會在這段時間內撤下自己的主力陣容,轉而用“替補”來練兵。此時,觀眾也往往離開了屏幕,比賽變得乏善可陳。因此,這被我們稱為“垃圾時間”,最早是美國的籃球解說評論員在直播的時候發明的。
我們都知道,NBA,是如今世界體壇中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頂級商業聯賽之一,放眼全世界,它的擁躉和粉絲可以說無有時歇,非常眾多。在籃球迷口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個術語,叫做“垃圾時間”。
不過,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於沒有絕對,一些本該進入“垃圾時間”的比賽,也未嘗不會有驚天逆轉。
3. 足球也像籃球一樣有「垃圾時間」嗎
首先足球比賽和籃球比賽一樣也有「垃圾時間」,只不過在足球中並不是叫這個稱呼,更加含蓄。
所以,足球實際上是有很多垃圾時間、垃圾比賽的,只不過要麼是用紳士風度包裝,要麼是用戰略選擇包裝,不會像美國人叫的那麼難聽而已。
4. 籃球比賽中垃圾時間指的是什麼
垃圾時間是雙方分差懸殊,落後方已經不可能將比分追趕上來,這段時間稱為垃圾時間。
在美國NBA的比賽中,雙方分差懸殊,落後方已經不可能將比分追趕上來,這時可能會把主力換下來,雙方用替補隊員把比賽打完,這段時間稱為垃圾時間。
(如果前三節打完後落後方比分一直無法迫近,第四節往往會過早地進入垃圾時間。)受NBA影響,這個詞也被其他體育比賽採用。
(4)垃圾時間為什麼不讓進球擴展閱讀:
籃球比在中關於時間的規則有:
3秒鍾規則:某隊控制球時,同隊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不得超過3秒鍾。在比賽過程中或控球後在界外擲界外球的情況下,只要同方隊員在對方禁區內停留超過3秒鍾,裁判員會立即鳴哨,判罰3秒違例。
2.5秒鍾規則:當一個持球隊員被嚴密防守,在5秒鍾內沒有傳球、投球、滾球或運球時,也將宣判違例。過去5秒違例判爭球,現在則由對方隊員就近擲界外球。
3.8秒鍾規則:一個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將球推進到前場,否則判8秒鍾違例,由對方擲界外球。
4.24秒鍾規則:一個隊在場上控制球後,必須在24秒鍾內出手投籃,否則判24秒違例。過去如在24秒鍾內球被對方擊出界外後將重新計算24秒,現在則從邊線擲界外球後不再重新計算24秒,而是在24秒鍾中的剩餘時間內必須出手投籃,否則仍被判為24秒違例,判由對方擲界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