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鬧為什麼是晚上
㈠ 二月哭鬧怎麼回事
嬰兒一月睡二月哭是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話,這也是常見的現象,二月的寶寶此時會減少睡眠時間,多與外界環境有了接觸,會因為缺乏安全感哭鬧,也有許多其他原因。有可能是寶寶過敏了,有皮膚炎症,或者腸胃不舒服,肚子痛等情況。建議應當給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避免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注意飲食清淡,特別是母乳喂養的母親,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者寒涼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注意保暖。
都說「一月睡二月哭」,月子期的寶寶往往是很乖巧的,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就吃,扣除吃奶、換尿布和洗澡的時間,剩下來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睡。可等到寶媽出了月子,就會慢慢發現寶寶越來越愛哭鬧了。這感受,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有的寶寶只能一直抱著,一放下就號啕大哭,家人只能輪流吃飯輪流抱;
有的寶寶一到傍晚就開始哭鬧,怎麼哄都不行,無計可施又心力交瘁;
有的寶寶是晚上總要起來玩,寶爸寶媽頂著黑眼圈還只能無奈陪玩
……
很多新手爸媽十分不理解:「為什麼月子期安靜乖巧的寶寶,出了月子期就性情大變呢?」事實上,寶寶的二月哭是有科學原因的。
寶寶的感官更敏感。出了月子期,寶寶不僅體重和身高都成長了,其實感官也更敏感了。相比於月子期的遲鈍,寶寶這時候更加「知冷知熱」,對不適感的感覺也會更明顯。比如尿不濕濕了,雖然只濕了一小部分,就可能直接導致寶寶抗議。
受腸絞痛困擾。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前三個月的生長速度是最快的,生長速度快就可能伴隨著「成長痛」的煩惱,也就是腸絞痛,因為寶寶腸壁神經不成熟,胃腸蠕動時容易糾結在一起,讓寶寶覺得疼痛難忍。
對安全感有了意識。寶寶剛剛脫離母體的時候,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還是一片空白的陌生。等到一個月過去,寶寶的安全感意識逐漸萌芽,當他覺得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比如找不到媽媽、覺得餓了,就會忍不住大哭。
那麼,面對性情大變的寶寶,最好的做法是怎樣呢?
有的家長不懂哪裡學來的育兒知識,說寶寶哭鬧時要盡可能地不去管他,至少要等到哭鬧一段時間之後才去理他。這樣寶寶就會懂得哭鬧沒有用,漸漸地就不哭了。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對於小嬰兒來說,安全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寶寶感受到了充足的安全感,感受到了父母滿滿的愛,才能讓寶寶以後更獨立!
當寶寶正在經歷「二月哭」,家長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安撫。不管是你在寶寶耳邊輕輕安慰「別怕別怕,媽媽在呢。」;是輕拍寶寶,讓寶寶感覺你就在身邊;還是抱起寶寶,讓寶寶立馬感覺到襁褓的溫暖……總之,一定不要不理寶寶,而要讓寶寶感覺到他的哭聲是有得到回應的。
安撫寶寶,讓寶寶的情緒稍作穩定之後,家長就要試著排除原因。看看是尿不濕該換了,還是寶寶餓了,亦或是寶寶找不到媽媽害怕了,及時地滿足寶寶的需求。家長和孩子,其實也是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孩子試著給家長提供信息,家長試著理解孩子表達的意思,雖然一開始可能家長往往會錯意,但只要你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你一定可以很快度過磨合期,跟寶寶變得越來越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