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突然有一段時間特別害怕

為什麼突然有一段時間特別害怕

發布時間: 2022-01-22 15:17:11

① 我為什麼突然會有莫名的恐懼感

[第1次咨詢]↑收起Top意外的你 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偶爾就是會有莫名的恐懼感,比如:別人開車載我,一路上,在車上,我會突然覺得很恐懼,心裡非常難受非常害怕,很恐懼,巴不得馬上停車走出車外面,有幾次剛好在高速,我只好一直忍著,一直 在心裡勸自己別害怕,結果必須有很長的時間我才會好受些,但我不敢說,或者在電影院,看電影看一半,並不是看什麼恐怖片,就是看著看著,突然就有那種恐懼感,很想馬上逃開,跑出去,有點呼吸困難,心理非常非常恐懼難受,我想請問我這到底是怎麼了??並不是經常會,就是好像隔一段時間就會這樣,每次都是莫名其妙這樣,我是不是心裡出什麼問題了?還有,每次這樣發作好像都是我比較累,或者困的時候,這個有關系嗎?

② 有時候突然感覺很害怕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不要想他。可以買點七葉安神片。幫助睡眠

③ 為什麼有時候會突然心慌,很恐懼很害怕的感覺

有時醒來???
一般是什麼情況下醒來就會這樣呢?

④ 為什麼心裡總莫名其妙的害怕緊張感覺自己快不行了

心裡緊張不是焦慮症,緊張是因為缺少自信和心理承受力弱一些,只有自信了,才不會緊張。提高自信的辦法主要是多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從小事做起,每成功一次就增加一份自信。同時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才能有效克服緊張的心理。
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
1、生活多經挫折。要在挫折中鍛煉成長,在大風大浪中成長。
2、思維不要絕對。要多渠道思考問題,不要讓「必須」,「一定」等絕對化的信念左右。莊子說:「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看問題要一分為二,要兩點論。
3、遇事常想別人。只想個人利益,就會患得患失,心理失去平衡;多想別人的人,心底無私天地寬,就會永遠快樂。
4、平時廣交朋友。沒有朋友,遇事悶悶不樂,冥思苦想,沒有交流,無處發泄那怎麼行?性格開朗的人就能多渠道交流,提高心理承受力。通過別人看自己,了解別人更大的不幸是治療自己不幸的良方。

⑤ 為什麼有時候會突然感到很恐懼

有天晚上我睡著了,夢到我睡在屋裡,被兩個黑衣人拖出,爆打,還准備截肢,鮮血直流,我恐叫讓他們放過我,可他們的神情很惡毒,用翻白的眼睛看著我,繼續狠狠刺我,我阿阿阿的叫著,一個黑衣人說要把我心挖出來,他兩拿著刀子越來越近,就快了。就快了。嚇死了,突然驚醒,一身冷汗,我居然跟夢里一樣,一個人躺著,姿勢都一樣,我突然感到很恐懼,我不敢入睡,靜靜坐到大天亮。

⑥ 為什麼有時候會突然心慌,很恐懼很害怕

有具體的害怕對象嗎?
如果沒有具體對象,莫名地恐懼、緊張,那可能是「焦慮症」的驚恐發作。

關於焦慮症狀,我有如下建議:

一,首先,要承認輕度的焦慮,適度的小心、憂患,有助於人類的自我保護與提高進步。不要一味地、過度地排斥焦慮,而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

二,擅於找到並消除引起焦慮的原因。如果有明確原因的話,就直面它,解決它,或者和其他親友們一起解決它。比如考試焦慮的話,與其焦慮不安,那還不如實實在在地好好學習,包括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求助。而有的事情(包括一些外因)也許一時解決不了,那就先接納它、適應它,慢慢兒想辦法。

三,學會底線思維,即:做好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有的時候,太擔心出錯了,過分誇大後果的嚴重性了,才會越發地焦慮、不安。而你如果勇敢、豁達一點,直面並接受最壞結果的話(也許它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那你將會更加淡定、坦然。然後更加從容、理性地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四,不斷開闊心胸、視野,爭取樂觀、豁達一些。要有全局眼光(看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等),長遠眼光(知道「一切都會過去」這個道理),而不要斤斤計較某一件事情(特別是不重要、非原則的事情)。另外,讀一些勵志類、文學類、傳記類書籍,應該對人格完善,會有幫助的。

五,凡事都要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即使是小心、謹慎,也需要掌握好這個「度」。另外,關於一些名、利慾望(特別是某些不合理的、過分的欲求),也要適當有所收斂,不然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話,難免心理出現問題。

六,平時適當戶外活動、體育運動,包括約親友打打球什麼的。這是很好的釋放焦慮、壓力的方法。養成習慣的話,對身體、心理,都很有幫助的。

七,有機會看看心理醫生。症狀嚴重的話,可以開點兒葯。

⑦ 突然間莫名的特別恐懼與害怕怎麼回事

現代心理學家發現,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人對不存在的東西會產生恐懼——他們自己也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因為他們不知這種恐懼從何而來。探查這個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它可以比我們探查一部作品更為有效地觸及心靈的秘密通道。照英國神學家詹姆士·里德的說法「許多恐懼都是來自我們對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的不理解,來自這個世界對我們的控制。」、「為了實現完滿的人生,需要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獲得控制恐懼的力量。」在現代社會,恐懼越來越有力地折磨著我們,到了每一個人都無法規避的地步,這讓我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詩人和散文家麥爾慈說,他將提這樣一個問題:「宇宙對人類是友好
的嗎?」這個懸而未解的問題,困擾著許多自恃聰明的人,讓人倍感世界的無常。正是由於人的有限與渺小,比之於宇宙與世界的深不可測,差距太大,才使人對許多無法理解的事物生出恐懼。比如,直到今天,在有很多人都幼稚地認為「四」、「十三」這些數字會給他們帶來不祥,可見,面對世界的無常,人是多麼脆弱而無助。

還有許多具體的事物,也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使人不得不恐懼。比如,苦難,或者說精神創傷,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不說人類歷史上那些血腥、黑暗的段落,就是現在,思想貧困,情感頹廢,愛情正走向慾望,高貴的精神正在世俗化的生活中退席,暴力增加,無處不在的核威脅,等等,都已經把人類推向了危險的邊緣。這個問題重重的世界,不是人類所能輕易承擔的了。尼采所預言的「超人」並沒有誕生,而現代人卻承受著「超人」才能承受得起的重負,這就是他們為何恐懼和絕望的原因。讓我們回想一下古典神話中那個亞特拉斯吧!他可以把世界扛在肩頭在北非海岸邊的亞特拉斯山上散步,他這樣做並不費力,因為他是亞特拉斯!但是,如果他將這個世界放在肩我們的肩上,我們就會立刻被壓垮,因為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無法承受這個重擔。精神問題也是如此。人從文藝復興之後被確立為宇宙的中心,存在的終極,人便開始要為自己的生存負責,這就好比把亞特拉斯肩上的世界扛在人的肩上一樣,最終會被壓垮。人要為自己所作的付出代價,如同猶太人殺害了撒勒人耶穌要付出集中營的代價一樣,每個人可以說都在付出代價。一次又一次存在的挫折,把生存的嚴峻性擺到了每個人的面前。在弗洛伊德時代,人類遭遇的還只是性受挫,到現在,成了生存的受挫,顯得更加嚴重了。悲劇也許正是這樣開始的:人作為有限的存在,根本無力為自己承擔一切。我現在回憶古代聖徒跪在神面前禱告的情形,他們可以將心中一切的煩惱、痛苦、不幸向那位至高者傾訴,傷心的眼淚可以向他而流,難以負荷的生存重擔可以交託給他,是多麼幸福啊!

可是,二十世紀的人類選擇了自我承擔的道路,這樣,離棄了神聖的信仰,除了人的顧影自憐之外,在有誰來安慰我們呢?當我讀著梵高寫給他的戀人的書信時,我感到這個孤獨的畫家是那樣地需要愛與慰藉;立體主義繪畫大師畢加索,一生都用立體法繪畫,將人抽象成一些線條和方塊,可是,他將他的妻子與情人卻畫得充滿人性,這說明畢加索希望在這些情人的肖像中找到安慰;弗洛伊德在寫給戀人的信中說:「小公主,當你來到我身邊時,請無理性地愛我吧!」這說明弗洛伊德也渴望在愛中得到安慰,只是,他說出這樣的話來,是太可怕了。弗洛伊德認為性是一切事情的最終目的,他在理論上並不相信有愛的存在。因著他作為一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原初的渴望真愛的本質,這個本質將咒詛弗洛伊德那種以性為中心的思想。當他說出「請無理性地愛我吧」這句話時,他裡面所受到的沖擊大概可以用恐懼顫栗來形容了。

梵高、畢加索、弗洛伊德的例子指明了一個共同的事實:人與自我分離了,即存在與本質的分離。就如卡夫卡所說的那樣,我說的與我想的不一樣,我想的又與我願意想的不一樣。這些分離的事實使梵高、畢加索、卡夫卡、弗洛伊德等人深深地陷於恐懼和絕望之中。他們無法使自己成為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更嚴重的是,每個人所生活的文化境遇彷彿都是一個巨大的繭,把自我囚禁在裡面。這個繭導致人不單不能順暢地與他人交流,甚至與自我的交流都疏離了。交流的不可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交流,而是人格與人格之間的交流)所帶來的一個結果是:每個人的我都成了孤獨的我。孤獨,真正的孤獨。我想起安東尼奧尼的電影
《放大》,整部影片充滿的是按照像機快門的聲音,幾乎沒有什麼對白,即便那幾個模特非理性的表演場面,也沒有任何交流的暗示,最後,在網球場上,一個戴著面具的人孤獨地打著網球,沒有對手,這時,鏡頭不斷地拉遠,畫面中的人不斷縮小,直到剩下一個空曠的球場。這部電影與安東尼奧尼的另一部影片《紅色沙漠》一樣,充分表達出了現代人的孤獨、冷漠、毫無交流與慰藉的空洞的景象。同一時期的電影大師費里尼、英格瑪·伯格曼,幾乎都在表達這一主題,以揭示人類普遍的精神困境。

人以這樣的面目出現在藝術家的視野中,裡面一定包含著藝術家對世界、對人自身的深深的恐懼。鮑斯威爾說:「沒有比恐懼更讓人苦惱的情緒了;恐懼使我們痛苦不堪,並使我們在自己眼中也可鄙到了極點。」蒙田則說:「恐懼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憎,也更難以忍受。」在這里,恐懼意味著尊嚴的喪失。當卡夫卡在《地洞》這部小說中寫到那隻小動物豎起耳朵緊張地諦聽著地洞外的動靜時,他已走到了孤獨與恐懼的深淵。英格瑪·伯格曼在1962年拍完了著名影片《沉默》,並說他發現了一個重要事實:神已經不在,現在這個世界只有沉默。在這個事實面前,伯格曼非常恐懼。事後他對記者說,他是一邊聽著巴赫的音樂,一邊寫完《沉默》這個劇本的。我想,伯格曼是在用巴赫的音樂來抵擋他內心的恐懼。讓我們再回想一下科波拉的著名影片《現代啟示錄》吧,「我」行走在彷彿永遠走不完的河流上,越來越對將要面臨的事實感到恐懼,當「我」見到那個隱藏在森林中拒絕作戰的軍官(馬龍·白蘭度飾)時,恐懼驅使「我」舉刀向那個軍官砍去,想以此來解除內心壓力,這時,畫面上只有軍官在血泊中痛苦地翻滾,以及他低沉的、絕望的叫聲:「恐懼!恐懼!」這裡面,科波拉讓我們看到戰爭把人性傷害到了什麼程度。

恐懼,它比害怕更深刻。害怕是面對一個具體對象的,恐懼與焦慮一樣,可能是沒有具體對象,無邊無際的。肉體遭到攻擊(如一隻老虎朝你撲來)會害怕,精神的傷害卻產生恐懼,最終帶進絕望。害怕是現在的,恐懼則可以針對未來和不可知的事而發生。那麼,恐懼是如何發生的呢?或者說,人為什麼會恐懼?一隻豬晚上要被殺了,中午它照樣可以很快樂地進食,人卻做不到這一點,原因在於人會為未來的事而憂慮。未來如果沒有安全,沒有因慰藉帶來的幸福,沒有人格與人格之間的交流,人就無法為自身的存在找到合適的位置。他一旦跨出存在的本位,任何的事物都可能給他帶來威脅。沒有了更大有保護者,自身又不可靠,慰藉從何而來呢?人把自己抬高到了宇宙的中心位置,卻又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在這種嚴重的生存境遇面前,恐懼是在所難免的了。

在探查恐懼發生的原因以先,我首先要說到恐懼的基本形式是什麼。恐懼有許多種面貌,但歸納起來大概有三種形式:一、對不具人格的東西有所恐懼;二、對「不存在」這件事感到恐懼;三、對死亡的恐懼。也許我們還可以想出一些恐懼的其他形式,但以上的三種實際上涵括了絕大多數的恐懼類型。恐懼的強度也有不一樣,有的較弱,有的強烈到足以導致絕望的地步,有的則在這二者之間。許多現代人經歷了這種可怕的黑暗,並由此發出絕望的哲學,而恐懼又說以顫栗為心理特徵的,他表明人承受了過於他們所能承受的東西,以致心理行動了安全感,失去了依靠。在存在的威脅面前,人是需要一個更大的保護者的。

人為什麼會對「不具人格的東西」感到恐懼呢?原因在於,自從每個人的自我成了一個繭,把自己與他人之間封閉起來之後,人就無法再了解自身之外的存在,他漠視神聖的存在,了不再想像人存在中的完美性。事實上,人自身的存在是開放性的,他渴望與更高的存在聯合在一起,以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東方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有「神人相調」的啟示。古代中國人強調「人」必須與「天」相統一、協調、一致、和睦,所謂「參天地,贊育化」,但中國思想中並沒有哪一個神聖實在與「天」相對應,「天」顯得非常空洞,最終就把「天人合一」理解成了「自然的人化」,結果是「人」,而不是「天」;西方思想中的「天」就是神,基督,賜生命的聖靈,「神人相調」是指三一神的神性與它所救贖的人性在時間里相遇,但不產生第三性,是神人二性,以「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為代表,其最終的合一是合一於「天」(神)——「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如今,在這個瀆神的物質主義時代,東西方都不再崇尚「天」了,而是熱烈地去追求屬地的事物,人的存在徹底地向神聖存在關閉。這種存在的閉抑性使得人像戴上了眼罩一樣,開始用人的立場來認識人自己。結果,現代人越認識自身的人性,就越發現它難以辯認,毫無內涵,於是開始對人的「不具人格的」事物產生恐懼,他們的恐懼是有道理的。這就是現代的藝術家們越想認識人,人在他們的作品中就越沒有地位的原因。其實,古希臘的名言「認識你自己」的本來意思是「記住:你將死去!」可是,現代人理解錯了這句話。

有一個例子或許可以說明問題。小孩通常很害怕被單獨留在黑暗而「不具人格」的房間里,人怎樣安慰他都無濟於事,但在有基督教傳統的西方國家,父母會對孩子說說:「不必怕,因為神也在這里。」這是個簡單而奇妙的真理,因著有位格的、無限大的、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神是真實存在的,同樣有人格的人就不必再懼怕「不具人格」的東西了。許多的心理學家,都用這個辦法,實用主義式地表現出相伴信「神存在」的模樣,卻能對患病者有某種程度的幫助。卡爾·榮格就經常告訴他的病患者,在一切生活中要「好像」神是存在一樣,就可以對付心理上的恐懼。在榮格去世的前八天,他在記者對他的最後一次訪問中談到他
所認為的神是;「凡是從我外面切入我意志的東西,或是由我的集體潛意識中涌現的東西。」他的建議是,姑且把它稱作「神」,並且向「他」投降,為什麼榮格用這種方式能夠治癒許多人呢?因為神的存在消彌了人心裡那種對「不具人格的東西」恐懼,它太真實了。

第二種基本的恐懼是針對「不存在」這件事而言的。為什麼今天會有許多人對「不存在」感到恐懼呢?既然它不存在,又用什麼來引發人的恐懼呢?因為現代人普遍不知道萬物的起源和終結,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變幻莫測的學說以及存在本身,使他們感到無所適從。並且,現代人大多相信萬物、世界、人都是在偶然和機緣中產生的,這樣就否定了必然和主宰,自然會帶進認識上的混亂。既然一切都是偶然而成的,那每件事就有了無窮的可能性:存在的可能在一個瞬間會變成不存在,不存在的也可能在另外一個瞬間變為存在的,這哪裡還會有安全感呢?存在也因為缺乏一個不動的根基,毫無意義可言,人自然就會對
「不存在」感到恐懼了。

第三種基本的恐懼是對死亡的恐懼。這種恐懼是最明顯的,也是最具摧毀性的。「記住:你將死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死是那樣的不容置疑。奧古斯丁說:「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是確定的。」死的權勢將注銷一切生者的意義: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是在死,准備死,最終無一例外地進到死的懷抱中。既然我註定要死去,而且死不由我主宰,它隨時都可能臨到我,那我活著的意義在哪裡呢?對死亡的恐懼實際上就是對生之意義的質疑,它幾乎是困惑所有哲人最根本的問題。那種像蘇格拉底那樣將死當作一種福樂來期待的人必竟太少了,因這它需要的是為真理獻身的勇氣。柏拉圖的思想就是起源於蘇格
拉底的不妥協之死。對蘇格拉底來說,與真理的對話——言說「道」(邏各斯)——能使他無視死亡的某種可怕本質,甚至當掌管鴆毒的人告誡蘇格拉底盡量少說話,否則毒性會發作較慢,須服食二至三份時,蘇格拉底在回答說,且准備鴆酒,「不妨二至三份」。蘇格拉底戰勝了對死亡的恐懼,可是,今時代的人已經失去了對「道」的追尋,他還能夠用什麼來抵擋這一恐懼呢?恐懼意味著一種威脅,時間對我們的威脅,以及自我的缺陷所帶來的自我威脅,這與罪有關,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創世紀》一書中,亞當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他就承受了神的詛咒:「你必定死!」這里表明人的墮落是墮落到了時間的制約
裡面,死即意味著時間對人構成限制。時間的威脅還不僅在於它將終結我們的一生,更可怕的是,它還可能提前用一種強暴的方式來執行這種終結,如疾病、災禍等。因著每個人裡面都有一個渴望無限、達到永遠的願望(生兒育女、著書立說就是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使得人都希望死遲一點到來,事實上人又無力做到這一點,對死亡的恐懼就產生了,因為它是一個隨時都可能來敲門的不速之客。恐懼死的另一個原因是,人無力對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負責。人的良知渴望公義、聖潔,而在人肉體里又沒有良善,活在罪中,人就有了一種為義自責的痛苦。因著人無法帶著自己聖潔的一知動面對死亡,恐懼死實際上就是恐懼死後有審判。

如何才能緩解恐懼並獲得控制恐懼的力量呢?我想,首要的是人必須認識到自己的有限及不足,從而保持對未知世界的敬畏,而不是草率地把自己看作終極,以為自己能夠承擔一切。真正的情形是,人被置身於一個他自己無法左右的世界中,再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從恐懼的繭中突破出來,他必須承認人不是自己生存,他必須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比自己更大的存在者,只有這位更大的生存者來守護人的生存,人活著的意義才能得到證實,我們也才能以此來克服對「不具人格的東西」,對「不存在」,對「死亡」的恐懼。這個事實將變得越來越尖銳,因為人類在世紀末已經來到了一個極其脆弱的境地,他對自己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年代裡那種自信了,或者說,歷史上許多殘酷的事實業已證明,人類在失去了一個更大的存在者的守護時,是有可能變得像動物一樣野蠻和為所欲為的。在這種情形趟,人感到恐懼並不奇怪,而要徹底消除一個人內心裡的恐懼與不安,除非使這個人成為另一個世界的公民——永恆世界的公民。這個世界將給他新的更有價值的力量,給他信心,給他勇氣,使他成功地從恐懼的世界中解放出來。這的確是一個秘密,我願意再次引用詹姆士·里德的話:「正是在這個永恆的世界中,基督發現了無畏的秘密。他知道不管是自然的災害,還是人類的殘酷,都不能觸及到他生活於其中的那個永恆世界裡面的事情。在這個永恆的世界裡面,沒有什麼東西會受到水與火的威脅,因為水與火的威力永遠也達不到這個領域。」而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似乎說得更為明白:「真正的恐懼來自信念;虛假的恐懼來自疑慮。真正的恐懼是伴隨著希望的,因為它來源於信念,而且因為人們對自己所信仰的神懷著恐懼。前者怕失去神,後者怕找到神。」確實,終極意義上的恐懼,不是簡單的害怕,也不是一種情緒,它關涉著我們生存的本源,只要有存在感的人,只要不願苟活的人,只要還沒有終止思索的人,遲早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因為它是那麼的真實而不容迴避。哲學家馬克斯·舍勒說,人相對他自己已經完全徹底成問題了——解決這些問題的開端,就在於對這些問題的認識與估計,而我開始正視和探查自己所面臨的恐懼及其基本形式,也許可以說明我正在擺脫恐懼折磨的途中。

⑧ 有時候為什麼會突然恐懼

您好,從您所說的資料來看,您有焦慮症的傾向,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病得心醫,最好的治療方式是心理咨詢與治療,葯物治標不治本,有副作用與依賴性,我們建議您進行系統的心理咨詢與治療,以免影響您的生活

焦慮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焦慮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卧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嚴重時有恐懼情緒,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定現象,如入睡困難、做惡夢,易驚醒,面色蒼白或潮紅,易出汗,四肢發冷,手指發麻,肌肉跳動,眩暈、心悸,胸部有緊壓或窒息感,食慾不振,口乾,腹部發脹並有灼熱感,便秘或腹瀉,尿頻,月經不調,性慾缺乏等。有些患者為上述軀體不適感而焦慮不安。常自捫脈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還有,皮膚顏色是否已經改變,為此而情緒緊張。檢查時患者焦慮,雙眉緊鎖,肌張力增加,反射活躍,常伴有不安的動作,如不斷的眨眼,敲打手指或捶手頓足等。
所謂焦慮性歇斯底里,見於部分焦慮症患者,可有陣發性恐懼發作,表現心情極度緊張恐懼,心慌,呼吸困難,喉部有窒息感,出冷汗,全身顫抖以及暈眩和飄浮不穩感等。患者往往認為這是一種瀕死的感覺,它與歇斯底里的區別,在於發作間期仍有上述焦慮,緊張情緒存在。

⑨ 有時候一個人在家突然出現特別害怕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因為人是群居動物,當一個人獨自呆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就容易胡思亂想,因為在身邊沒家人沒有朋友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經常會自己在心裏面想很多恐怖的畫面,顧產生了害怕的念頭。

就比如有時候一個人獨處一室的時候突然感覺好害怕,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怕,會想起一些電視劇裡面恐怖的畫面,嚴重的會連臉都不敢洗也不敢長時間的看鏡子。


我自己也是一個人在家也會害怕,下意識沒有安全感,一聽見什麼聲音就會給自己腦補一些畫面出來嚇自己,所以會有種想也許太孤獨了吧,出現這種一定要做點事分散注意力,這樣可以防止自己亂想,也可以保持好的心情。所以啊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正常的不用覺得奇怪緊張。

⑩ 我突然在這一段時間我每天都提心吊膽,心裡緊張害怕,身體也緊張,焦慮特別是晚上心特別慌,害怕焦慮就是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上述情況,你可能心臟有問題。
指導意見:
你好,你可以去醫院做個心電圖檢查,查清病因對症處理,祝你好運!

熱點內容
為什麼現在的蘋果又酸又甜 發布:2024-12-26 14:26:57 瀏覽:231
tpu膜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4-12-26 14:21:52 瀏覽:8
為什麼cf會員名字是別的顏色 發布:2024-12-26 14:12:24 瀏覽:155
抗體時間為什麼有長有短 發布:2024-12-26 14:06:42 瀏覽:670
為什麼蘋果晚上拍照總延時3秒 發布:2024-12-26 13:56:32 瀏覽:146
為什麼手機充氣卡上沒氣 發布:2024-12-26 13:52:32 瀏覽:913
為什麼肝病病人會睡眠不好 發布:2024-12-26 13:52:26 瀏覽:126
男人抱女人睡為什麼睡得香 發布:2024-12-26 13:52:25 瀏覽:231
為什麼電腦版抖音登陸不 發布:2024-12-26 13:48:45 瀏覽:785
為什麼視頻可以投屏卻找不到設備 發布:2024-12-26 13:48:41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