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歐美有時間搞科研

為什麼歐美有時間搞科研

發布時間: 2023-05-24 12:05:06

1. 為什麼很多研究都是國外做的

當今最漂亮又很虛0偽的一句話是什麼?
搞科研、搞項目、搞立項、搞課題、搞關系、搞公關、搞行*賄、搞四化、搞革命、搞教育、搞商業、搞事業、搞工作、搞開發、搞錢、搞創新、搞發展
體現中國人最丑0陋一面的一類話語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唯一詞彙!
惡0俗不0堪、頂惡0俗的就是——「搞」,極為惡0劣的流0氓惡0棍詞彙、荒0誕可0鄙、粗0鄙、低0俗渾0噩、鄙0陋、低0俗無0恥的庸0俗詞彙、卑0鄙下0流的痞0子詞彙、丑0惡無0賴的騙0子詞彙,惡0心至極的口頭禪,很齷0齪,特無0恥,極其丑0陋文化現象的流行語。不0雅,是缺0乏榮辱心、喪0失禮0義廉0恥、不知羞0恥、庸0俗不0堪的一種體現。最最低0賤、卑0鄙齷0齪、邪0惡、惡0劣地反0社會、反0人類、反0動的詞彙。已經被用濫0而「變質」了的無0聊、空0虛、墮0落、蠱0惑 、猥0瑣、荒0謬、卑0劣、可0惡、低0級的詞彙。譫0妄、歇0斯0底0里、恬0不0知0恥、暴0力、野0蠻、反0智。
充分暴露出自我價值取向錯0誤,毫無羞0恥感,自甘受0辱,自尋其0辱,自我作0賤,自巧核甘下0賤墮0落,毫不掩飾自已下0賤狗0樣,自我貶0低人格、人格貶0損,嚴重損0害其代表的政府部門形象和公信力。
說這番話的人根本沒有大腦,是沒有任何獨立思考能力而又貪0圖利益的無0知無0恥之0徒,可0恥可0悲可0嘆,極其不0光彩的口頭禪,公開作自我羞0辱。
國家新聞總署,文化部,你們應該極具民族責任感、站在歷史高度上,興雅滅俗,
你要凈化新聞報道、純潔影視作品!!!!!!!!!!!!!
嚴格禁止這些臭0大街、爛0大街的詞彙出現在官方、政府的發言、文件、報道、談話語言等等之中!!!!
整治當今胡0搞惡0搞的低0俗語言充斥社會、污0染毒0害社會、貽0害天下的派寬纖局面。
其實,什麼創新、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創造、高科技、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專家、教授等等,無不如此
沒興趣、沒時間則是第二號流0氓語言!
中國的「科研」都是剽竊西方、低等級低模仿老外,胡9軍
所以,就一定要在前面冠以「搞」字,所以就完全表明是做壞事。蔣78述8卓。
既然是仿造、追隨,那麼,從本質上來說,是個健全的人就可以勝任了。
那就要在體制內才能夠開展,否則沒有那麼多的錢給你燒,
而且燒完後沒有實際效益,也只有體制內才能夠不追溯法律責任。
所以,「搞科研」的前提是要有國家的資源投入,
將私人的錢燒完了,人家可就不會輕饒你的!!!
縱觀中國的光伏、太陽能、風力發電、半導體照明、基塵仿因工程、生物工程等等,最後都不是開頭發財,再投入啊,私人悉數虧盡了,國家來兜底,國家來消災!
所以,當官、經商都是一樣的道理。

2. 既然國外先進科技都是保密的,那為什麼還有好多所謂的發表科研成果,這些科研成果都是有價值的么

要回渣弊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弄清楚:什麼樣的成果具有保密價值?我覺得答案非常簡單:對某件事物保守秘密的情況下會令己方得獲得利益的話,這件事物就具有保密價值。這里我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把題主提到的所有「先進科技」按照「在較短時間內,能否在保密的前提下令己方獲得利益」分為「科學」和「技術」兩個部分。「科學」更側重於「發現新的,未被人們了解的真實」,結果是直接是推動整個領域的發展。「技術」更側重於「把科學發現的真實改變為己方的利益」,直接結果是令己方得益,然後在各方都爭相發展技術的情況下,再間接推動整個領域的發展。因此,我的觀點是,「科學」具有相對較小的保密價值,而「技術」具有相對較大的保密價值。

對於「科學」而言,也就是你所提到的「發表在各學術期刊上的文獻」,這些絕大部分都不是保密的如顫族。因為對於科學研究而言,「可重復性」是極其重要的因素。近到小保方晴子的STAP細胞研究,遠到黃禹錫教授的胚胎幹細胞研究,在一個極其重要的工作發表之後,會有無數同領域的研究者嘗試重復和拓展這份工作,並且確定你工作的真實性。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科研成果需要保密」的情況。恰恰相反的是,一個科學工作者需要提供他成果的所有細節,使得這個成果可以被重復驗證,進而得到發展。同時,科學研究成果的保密在很多情況下也不具有現實意義。科學研究的成果,往往是理論上的,在很多情況下離現實生活工業生產軍工航天都還有很大的距離。而蓄意的隱瞞成果,也是一件對科學研究有害無益的事情。
而對於「技術」而言,像轉基因原子彈航天航空飛機大炮航空母艦,這些都是與己方利益息息相關的,發展技術的直接目的是為己方提供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洞毀,對技術進行保密可以最大限度的令己方獲益,大家自然會千方百計的藏著掖著,就算要交流也更多的是以「交換」的形式。

3. 請從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談談為何近現代科學技術萌生於歐美,

請從東、西方兩種文化的游段磨差異,談談為何近現代科學技術萌生於歐
美?

近代科學指的是
400
年來使西方工業革命稱霸世界的以
「牛頓經典力學」
為代表的西方科
學。
西方因為先產生了近代燃核科學從而領先於東方,
中國未能自發產生近代科學是中國科技史
研究中長期受到關注的核心問題,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是其歐美所不具備的,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當時遠遠領超歐美各國的科技水平,但是
5000
多年的歷史與文化積
淀卻未能產生近代科學,
這就是這成為了所有人的疑惑。
這個問題也廣受國際關注,
被稱為
「李約瑟難題神斗」


作為近代科學萌生的西方,
因為其實行了資本主義,

從而加速了近代科學的產生,
馬克
斯·
韋伯在分析工業資本主義在世界興起的歷史時認為:
雖然帝制時代的中國存在資本主義
萌生的物質條件
(
市場、
勞動分工、
貨幣經濟、
對外貿易等
)

但當時中國沒有形成追求進步
的文化及合理的制度,以及系統追求科學知識的體制,因此,資本主義最終只在西方出現。
而制度的產生與實行是文化的產物,
所以,
近現代科學技術萌生於歐美,
而不是產生於東方,
是因為東、
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所導致的。
而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
地理、
風土
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中國文化在西周時期創造出了中華文明的雛形。這一時期建立了「餘一人「的專制王權
思想,
敬德與重民思想開始萌芽,
西周時期我國宗法社會與宗法文化開始成型,
並且對後世
中國文化脈絡和思潮的演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隨後,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韓非子等
為傑出代表出現並引領我國出現百家鳴的文化發展狀況。
之後歷經些許波折,
最終儒家思想
成為了中國的主要思想,
它對於中國從古到今的影響都是極其深刻而廣泛的,
儒家宣傳
「萬
般皆下品思想,
唯有讀書高」

它所宣揚的書是四書五經,
對那些愛搞發明創造的人稱做是
奇技淫巧,
並被歸類到地位低下的工匠行列中去,
對於那時處於封建時代的人們,
希望自己
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
所以不願成為地位低下的工匠,
而對於那些有文化和才智的人,
他們
所追求的是儒家的高尚精神境界,
不會去浪費時間去研究科學,
這就阻止了科學的產生,

朝時出現了科舉制,
這是個非常先進並有效的制度,
唐朝從進行科舉以後,
國力強盛,
貧窮
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有出路,
這更激發了人民的上進心,
但之後的科舉制卻被慢慢改變成為入
仕的途徑,越到後來,清朝實行八股文,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扼殺了創造精神;之後,中國
被西方列強入侵,
完全處於停滯時期。
而西方的文化發展卻不同,
西方文化經過中世紀基督
教文化的長期統治,
阿拉伯文化的融入,
基督教講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並施捨幫助窮人。
這種勞動與知識的結合、
以及沒有權威、
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世紀城
市的出現,
帶動了商業的發展為科學的研究提供了資金,
同時帶動了人口的移動,
促進了文
化的交流與融合帶動了文化的發展,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出現,
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文藝
復興和宗教改革。經過
17
世紀的科學革命,
18
世紀的啟蒙運動,現代西方文化到
19
世紀
臻於成熟,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爭」為核心的文化思想觀、以自然

科學和科研為核心的文化發展觀。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
國土遼闊,
河流縱橫,
土壤肥沃,
這給中國社會的穩定帶來了極大
的好處,
人民只要安心在土地上耕作,
就可以保證一家人的溫飽,這使得人民不思改變,

想冒險,緊守先人的經驗。而西方從最早的希臘文化開始,它地處交通要沖,多山,土地貧
瘠,
這使得希臘人不得不早早就開始經營海上貿易,
以補土地的不足,
這樣他們接受了許多
外來文化,
也造就了他們容易接受各方文化的習性,
同時海上生涯的冒險性質又造就了他們
愛冒險,
能創新,
喜探索的特點。
而且中西方文化對人與自然的基本觀點不同,
中國文化關
注的對象是人,
人與人關系是中國文化關心的核心與基礎問題,
而西方文化較多關注的是自
然,
在對自然的探索與發現中認識了一些道理,
這便是科學的雛形,
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國在解釋自然現象時,
往往利用陰陽五行學來解釋,
例如:
電被解釋為,
「陰陽相激為電」

地震被認為是「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磁石吸鐵是「陰陽相感、隔礙相通」;氣
候與溫度的變化被比喻為人類心情的變化。
這些看似合理的解釋阻礙中國自然哲學家去探究
現象的本質和真正動因。
西方自古以來便探索自然奧秘,
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就
成為了歐洲思想的主流。
同時為了解釋自然現象,
他們建立提出問題
--
假設
--
實驗的較為完
整的科學研究制度,
這使得西方成功的建立起了近代科學的框架,
為後來的科學發展奠定了
基礎。
歸納法的出現更是促進了近代科學的產生,
並且,
牛頓也說他的科學體系是建立在歸
納法的基礎上的。
然而,
中國卻沒有產生這樣的系統的科學框架與研究制度,
應為中國傳統
的思想當中就沒有關於推演式的思維,
無法總結出演繹法。
科學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的,
沒有較為完整的科學實驗的方法是無法進行研究科學的,
所以,
演繹法、
歸納法對科學的產
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楊振寧先生在「《易經》對中華文化的影響」的演講中,對「李約瑟難題」提出了這樣
一個極有爭議的解釋——
《易經》
影響了中華文化中的思維方式,
而這個影響是近代科學沒
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易經的出現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
使得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
出現,
但是我們通過楊振寧先生的演講可知:
這個問題不會有一個明確的的結論,
因為我們
不是在討論一個歷史上已經發生的現象,
而是討論一個現象為什麼沒有發生?不同的視角必
定看到不同的原意,
重要的是讓不同的意見都提出來,
以便集思廣益,
吸取歷史教訓,
以有
利於促進我國當代科學的發展!

4. 為什麼科學上取得成就的大多是外國人

第一點需要說明,中國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有很好的科學傳統,到明清後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是誤傳。誤傳含有善意的原因。鴉片戰爭後,中國內憂外患,國人希望中國強大,提出我們「古代行,現代不行」以鼓勵自己。這種的說法傳給外國人,特別是由英國的李約瑟再用英文說一遍以後「出口轉內銷」,對我們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慰作用。這是在我國普遍自信比較低的時代誕生的一個迷思。

這一說法違反基本事實。中國在古代有沒有過科學?有,但很弱,而且特別缺乏抽象、系統、深刻的科學,有的主要是比較簡單的、接近實用和實用的,如與天文、農業、醫學相關的科學。以古希臘為重要起源的科學,經歐洲傳入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回西方,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很長的歷史過程,而中國極少參與。看過歐明早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就系統性、深刻性、准確性而言,會感慨兩百凳頌年前的中國是否達到西方科學兩千多年前的程度?

中國傳統在科學方面不如西方,但我們並非愚蠢的民族,而是我們的智力主要沒用於自然科學。我們的人文,例如中文的詩歌,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是比英文的詩歌要美很多,包括結構上的巧妙。在兩千多年前、甚至一千年前,很難看出選擇科學、還是人文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最近幾百年,人類才認識到自然科學傳統的巨大意義。我們的文化對真理的追求相當弱,對自然的好奇整體上也是相當差。不僅以前差,現在恐怕還是不能盲目樂觀。對真理和自然的態度成為文化傳統的重要短板,今天可能不僅影響我們的科學技術,而且對我們的社會也有影響。

2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很短

我們的科學主要是從國外、特別是西方引進,西學東漸最初很慢。幾百年前一般人包括大多數中國人看不到科學的意義。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教而用科學技術來向我們展示西方文化,用科學技術作為例子,而中國人還稱之為「奇技淫巧」。當時只有很少數的中國知識分子在翻譯西方科學著作的時候,深刻地體會到西方的科學很強,而且遠優於我們,但中國人普遍不了解。

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槍炮打開中國大門以後,中國才有共識:我們的科學技術不如人,而科技對國家整體發展很重要。此後,我們引進科學的速度加快,同時我們國家小學、中學、大學逐漸普遍採用西方模式,替代了中國原來以文科為主的教育。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學逐漸建立,西方的理科教育引進中國。理工科大面積引進西方教學的模式和內容。迄今絕大部分的中小學和大學的理工科教材,以西方科學的體系和成就為內容,教科書以翻譯西方的教科書為主,有少數編譯在翻譯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說法。偶爾出現過中國寫書西方用的情況。

1940年代,北京大學生物系的李景鈞教授,用英文撰寫《群體遺傳學》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在50年代初,因為李森科主義在中國流行,李景鈞被迫離國出走,通過香港轉至美國,在美國重新出版了這本書,且再版幾次,成為全世界的群體遺傳學教科書。當然,李景鈞在北大寫書的內容仍為西方科學成果。

1949年以前中國條件很差、科學研究規模小。我們經常講西南聯大或北平協和醫學院,她們確實在一些學科取得了重要成就,程度相當高,有可能清華大學數學系同時擁有陳省身和華羅庚的時候,是迄今為止我國數學離世界數學高峰最近的時候,當然今天中國的數學做得好的人比那時多,但要超過陳省身和華羅庚這樣的組合,恐怕今天尚不敢確定,以後應該會出現。

協和醫學院在1920、1930年代的醫學科學研究做得非常好。協和醫學院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建立,且非教會學校。建校原則要求研究、教學和醫療服務,三頭並進。這種方針和政策在當時是很獨特的。1920年代的中國,相當多的人飯都吃不飽,協和醫學院居然要研究、教學、醫療並重,且研究做得非常好。我最近看到有一個例子,有一位鮮為人知的微生物學家——謝和平,他在北平做的研究工作、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在微生物方面,以後幾十年協和醫學院其他人全部加起來,可能也不如他當時的工作。

國民政府主要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任院長。一方面經費有限,另外一棗槐鄭方面,中央研究院和北京的北平研究院在建立以後不久,特別是當其房子建好不久,抗戰就開始了,投入後得到的回報有限。當時做科學的人少、規模小,談不上蓬勃發展。

《知識分子》的新書《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不僅介紹了屠呦呦的工作,還介紹了1940年代從中葯獲得抗瘧化學分子常山鹼的先驅科學家張昌紹。他從西方留學回國後為我國找抗瘧葯,他和他同代的留學西方回國的科學家從科學研究到人才培養做的工作,為1950年代屠呦呦等大學生做了必要的鋪墊。可惜張昌紹1967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

1949年以前,除了國家內憂外患、經濟情況不能支持大規模的科學技術研究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中國人並不很喜歡自然科學,中國人真正願意學自然科學的很少。北京大學生物系在創辦的前幾年,一共只有三個學生,其中之一是現在中國科學院物理學家郝柏林的父親郝景盛。其他學科比生物可能好一些,但好不了很多,學科學的學生人數相當少。

從1949年到也許是2000年左右的50年間,因為不敢做官發財,中國人願意做自然科學的較多,也許是中國歷史上不僅空前、還絕後的對科學興趣最高的年代。但是,中國的經濟情況並不允許支持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中國科學院多個研究所在19世紀50年代建立,與民國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有承接關系,帶動中國科學。曾定位科學院做研究,高校做教育,出現爭議。熱情最高的年代經費局限,兩彈一星以及相關的學科得到支持。在非軍事目的的科學方面,投入有限。生物學方面,1950後期到1960年代中期,胰島素的工作做得很漂亮。

袁隆平作為個人,在農業研究方面獲得突出成就。袁隆平於1930年出生於協和醫院,他的出生證現在還存有,有他的小腳丫,更有趣的是負責的醫生是林巧稚,所以袁隆平遠非一般人誤認為有農民背景,而是民國政府的官二代,他報考重慶的大學也是因為那時重慶是「國統區」。袁隆平一個人開始做研究,後來才得到支持。他做科研從1956年開始、研究水稻從1960年開始、雜交水稻是1964年開始。雜交水稻成功是1974年。

2015年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參加的523計劃,早期由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參加,以後主要直接主持的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和衛生部為行政主管,協調全國多個單位。文革期間,以前的留學生很難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張昌紹等含冤去世、有一些人被打進牛棚、另一些人靠邊站。屠呦呦這一輩人的老師主要是西方留學生。屠呦呦和她的課題組在青蒿素方面做得很漂亮,她獲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的。需要仔細知道可以看我們寫的書:《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是比較客觀的有關青蒿素歷史的書。

《辛酸和榮耀》介紹了兩代科學家的工作,從自殺的科學家,到得諾獎的科學家,這個歷程非常令人感懷。抗瘧的523任務並非1970年代唯一的大項目。比如參與過屠呦呦課題組工作、在屠呦呦以前注意到青蒿的余亞綱,他很快被調離抗瘧研究是因為安排他參加支氣管炎研究,其目的是為毛澤東的疾患找到治療辦法。70年代受文革影響很嚴重,還有很多人不從事科研工作、上班看報紙,大量才華被浪費。

毛澤東去世之後,鄧小平對中國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他支持中國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1970年代中晚期很多年輕人投身科學技術與那時風氣分不開。不過很快大家意識到中國科學技術與西方有很大差別,很多人出國留學。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雖然中國人對科學感興趣,但出國造成了中國國內自然科學人才的缺乏,雖然有少部分人回國、還有更少部分人在中國也做了重要工作,但留學對中國國內科學技術在短時間造成的直接問題是負面為主,長期也許還是帶來了更多正面。

中國投入自然科學的經費直到90年代都非常有限。經費的增加主要是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聯合清華大學向國家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也就是所謂「985」計劃,而同期中國科學院向國家提出「知識創新計劃」,兩個計劃為高校和科學院帶來了新的資源。但1998年高校和科學院都不清楚支持能持續多久,當時主要目的是救窮救急。

985和知識創新計劃到2003年得以延續第二期,大家也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會持續,所以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普遍能夠真正、而非口頭上考慮如何發展科學。在之前都是某個特殊計劃按某個當時的情況投入,而2003年以後大家共同認識到中國可以穩定地發展科學,真正能擺脫當時的問題,用心思來想發展,如果說主要是這十幾年,也有一定的道理。

5. 美國科研環境很好嗎為什麼那麼多高材生會去美國搞科研

美國科研環境整體是很好的,第一點應該是合冊物作的氛昌配圍。可以這么說,如果你遇到了實驗耐姿指上的困難,可以給很多素不相識的教授或學生發郵件咨詢,也可以敲開很多人的門。這種底氣來自於上課時每一個教授說,有問題發郵件給我。然後發的郵件總是能很快收到回復。也來自於參加學術會議時,遇到的人交換個名片,之後就可以在郵件中討論問題。

6. 結合歐美日科技發展狀況談談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基礎研究及其重要性 什麼是「基礎研究」呢 ? 美國科學研究發展局( OSRD )局長 V .布希在 1945 年 7 月向羅斯福總統提交的《科學亂兆:永無止境的前沿》的研究報告中這樣寫道:「基礎研究並不考慮實用的目的,它產生的是普遍的知識和對自然及其規律的理解。這種普遍的知識提供了解答大量重要實用問題的方法,但是它不能給出任何一個問題的完全具體的答案。提供這種圓滿答案是應用研究的職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基礎研究所下的定義是:「發展科學知識的獨創性研究,……它沒有直接的商業目的。」而現在看來這兩個定義以及其它一些類似的定義,都有一做察定的局限性,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基礎研究和與之對應的應用研究的劃分,越來越具有相對性。以往人們公認的「傳統的」基礎科學 ( 例如物理學和數學 ) ,今天也具有相當復雜的結構 ( 比如物理學有理論物理學、實驗物理學和應用物理學之分,數學有理論數學與應用數學之分 ) ;而且,今天視為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的學科分支或課題,隨時間的推移也可能發生變化。 如果我們能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做一下比較,尤其是在其性質和特點方面,將會有利於我們對其概念的理解。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差別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 .在研究的動機和目的方面。基礎研究主要是以求知慾為引導的,其目的在於增加人類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是「為科學而科學」的研究。應用研究是以某一預先確定的目標為導向,即為某一實用的目的而進行的研究。基礎研究是所謂的「好奇取向」 (curiosity-oriented) ,應用研究則是所謂的「任務取向」 (misson-oriented) 。前者無直接的商用目的,而後者一般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利益。這也許是兩者的本質差別。 2 .在應用的時間先後上。一般是先有基礎研究,然後才被應用到具體領域,而且其間相差的時間間隔可能會很長。基礎研究不論多麼深奧、多麼抽象、多麼「脫離實際」,一般來說都會找到其用武之地。但是,越為「基礎」的研究,其用途的發現所花費的時間越長。麥克斯韋通過對電動力學的數學研究,於1864年確立了電動力學的基本方程式並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赫茲在1887成功的證實了電磁波;而直到1895年馬可尼才將電磁波用於通信。黎曼和哈密頓在19世紀所做的深奧的數學研究嘩胡租,在大半個世紀後才在物理學中得到應用。從古希臘就開始研究的素數問題,直到幾千年後才被應用到密碼學中。與之相比應用研究必須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把研究成果變為實際技術,從而獲取經濟利益。這是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顯著的差別。 3 .在研究者的自由程度方面。由於基礎研究是以興趣為導向的及研究過程的探索性、獨創性和結果不可預測性,研究者在課題選擇、興趣變換、研究進程、計劃安排等方面具有較大的自由度,這種自由度對於基礎研究人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布希在《科學:永無止境的前沿》的研究報告中所指出的:「由於純科學無法預測的性質,使得為其研究提供一種頗為特殊的環境是合乎需要的。純科學需要研究人員思想的自由,以新的觀點來看熟悉的事實。純科學研究始終不宜於被組織計劃,並且它對於來自上述組織計劃的指令是麻木的。事實上,對於有重要意義的成就來說,再也沒有比自由的原則更加重要了。」由於應用研究往往事先能夠明確確定目標和制定計劃,因而適宜有組織地進行,研究者的自由度相對地要少得多。而且基礎研究所獲得的成果一般會及時的公布於眾,不具有保密性;於之對應的應用研究往往會因為商業或軍事目的而採取申請專利或封鎖等措施加以保護。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應用研究者的自由程度。 4 .在取得成果的時間長短方面。應用研究取得成果的時間一般不會很長,因為它是按照預定的目標和周密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的,而且實用的商業目的也不容許研究計劃拖長,否則便難以即時取得經濟效益或在商業競爭中獲勝。相比之下,基礎研究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有的甚至要耗費一個人的畢生精力或要經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麥克斯韋為探索電磁場理論,整整用去了十多年時間。愛因斯坦思索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各花費了近十年時間,他把自己的後半生全部奉獻給了統一場論的研究,可至今仍沒有結果。為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問題,幾代人為之奮斗,但至今仍未攻克這個「堡壘」。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員,必須要有「十年磨一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要學會「享受寂寞」,漠視金錢,不為名利所動。當然,社會應該理解他們,給他們以鼓勵和幫助,不要動不動就指責他們脫離實際,更不要以各種誘惑來擾亂他們自由而寧靜的心境。 由於基礎研究不能迅速的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商業利潤,因而它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發達國家由於市場導向和經濟價值規律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將資金更多的投入到應用科學的研究。發展中國家則苦於資金不足,不得不把資金投向與國計民生有關的部門,被視為「陽春白雪」的基礎研究則少人問津。政治家為了贏得選票或顯示政績,也不得不制定或執行為期四、五年不等的短期計劃,而科學和基礎研究對於如此短暫的周期並不適應。結果是,在立即要得到實用結果的壓力下,應用研究總是要排斥純科學的基礎研究的。 這一結果的寓意是十分清楚的:純科學的基礎研究需要有特別的保護。為此,除了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法規、建立相應的基金和管理機構外,尤其不可忽略的是,要從人們的思想深處解決問題,使社會和公眾充分認識到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那麼基礎研究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呢?從以下幾個方面可見一斑。 1 .基礎研究是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先鋒。基礎研究導致新知識的儲備,這是向未來投入的科學資本。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產品都是建立在新知識基礎上的,都必須從新知識的儲備中提取「資本」。沒有法拉第、麥克斯韋、赫茲等人大半個世紀的持續的理論研究,人類哪能進入電氣時代 ? 沒有本世紀初的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成果,哪有本世紀中期高技術產業 ?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由基礎研究向應用研究或直接生產力的轉化的周期大大縮短了。上世紀 20 年代盧瑟福還大聲宣稱他關於原子結構的研究毫無用處,可是第一座原子反應堆竟奇跡般地在 1942 年投入運行了。現在一些基礎醫學和遺傳工程的理論研究項目,更是不用很長時間就用於臨床醫療和醫葯生產了。數學的基礎研究也被廣泛應用到金融、保險等行業中,甚至被應用到國家在政策的決策上了。基礎研究是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先鋒,這一點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確定。在這種意義上也許可以說,基礎研究是現代社會的基礎。 2 .基礎研究可以提高國家的 ( 潛在的 ) 綜合國力和國際威望。當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力量或經濟力量的競爭,而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必須有效地支持基礎研究。因為一個國家若沒有原創性的基礎研究,基礎知識全部依靠外國,它的技術和工業的進步將是緩慢的,它在世界貿易中的競爭地位將是虛弱的,它也很難吸收和消化外來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從而在全球角逐中失利。而且,一個國家的國際威望在某種程度上依據於它對基礎知識的貢獻,盡管這種威望主要局限在科學共同體內。在科學史上,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都扮演了科學中心的角色,它們「各領風騷」數十年乃至百餘年。美國從上世紀 20 年代至今,一直獨占基礎科學的鰲頭,這顯然有助於提高其國際威望。科學具有普遍性,其成果是屬於全人類的,可以無償地為每一個社會成員享用。另一方面,若不生產知識,也難以從別人那「進口」知識。 3 .基礎研究有助於培養專門人才,並進而提高國民的智力水平。要建設發達的現代化社會,沒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專門人才,沒有國民智力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很難成功的。通過嚴格的基礎研究的訓練,可以培養和集結一批專門人才,他們既可以成為本國研究和開發事業中的創新的中堅力量,也可以成為引進國外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橋梁。基礎研究也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培養較高水準的科學技術後備力量,不搞基礎研究的大學其科學教育水平是難以提高的,其國際威望也很難建立。此外,學習純粹科學和從事一定時間的基礎研究,也大大有助於提高國民的智力水準,並從中受到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熏陶,陶冶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4 .基礎研究是可以稱為一種文化。科學 ( 尤指純粹科學 ) 不僅是智力意義上的文化,也是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它可以被視為人類文化最高、最獨特的成就。以增進科學知識為目標的基礎研究是人類活動的頂點和極致,它充分體現了科學的文化價值,是一項有價值的文化活動。作為基礎研究過程的研究活動,它以追求真理為最終目標,顯示並實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所運用的科學方法不僅保證了科學理論的客觀性、合理性和完美性,而且也使人們養成求真、務實、尚理的習慣和品格,從而有助於削弱教條、破除迷信、陶冶心智。由於基礎研究的文化價值是無形的、抽象的、難以察覺的,因而有必要加以強調,使之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意識。 如果說在控制應用研究時,我們必須認清科學對社會所負的責任的話,那麼在控制基礎研究時,我們必須認清社會對科學所負的責任。我們的社會把大量的價值的實現歸功於科學的應用,而很少歸功於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的精神氣質這些科學精神價值的負載者。要使社會公眾尤其是決策者明白,要求所有研究都應該與我們的社會需要密切相關,這種流行的要求表面看來是公正的、善良的、無害的,實際上對科學進展來說卻是最大的危險之一,從而對於社會需要的長期滿足來說也是最大的危險。

7. 國外教授說:你這么窮,為什麼搞科研

留學的時候,我下飛機的第二天就去找我的指導教授。我的指導教授是JohnHopkins畢業的,在貝爾實驗室作過科學家,後來來到大學任教,很年輕就當了正教授,後來又當了系主任,人到中年的時候,離開大學,自己創業,幾年以後以失敗告終,然後又回大學任教。

第一次見到老闆,又是個老外教授,我當然是畢恭畢敬,說:教授,我是中國來的留學生,來讀博士,我對您的研究方向很感興趣,能不能告訴我現在需要看什麼書,我可以馬上回去看,以便可以很快上手,開始和你一起搞研究。

教授聽完上下打量了一下我。然後不緊不慢地說:你很有錢嗎?最少是百萬富翁嗎?

我非常吃驚,我想一定得說沒有,有錢的話他就不會給我助研,如果這樣我就沒有錢讀書。就得卷鋪蓋回中國去。所以我說:我是一個中國來的留學生,我沒什麼錢,但是很想學習東西,特別是對研究有興趣。

教授又問:你家裡很有錢嗎?

這回我反正鐵定心了,我回答:沒有,我是中國來的,中國很窮,我家裡也沒旅芹段有錢。

教授聽完,說:你既然這么窮,為什麼不去賺錢,來搞什麼研究?研究是有錢,有閑,吃飽沒事乾的人乾的事,只有有興趣,又有錢的人,才能真正搞點研究。你說你對我的研究方向感興趣,我看你根本沒有興趣,不過是你想為我打工賺錢而已,完全不是你想搞什麼研究。

我聽了滿臉通紅,說老實話,我更本不知道這個教授搞的研究方向,說感興趣是因為不幹這個廉價的勞工,教授不給我助研,我就沒錢讀書,所以為了錢,不得不說感興趣。

教授見的學生多了,什麼人對研究感興趣,什麼人對錢感興趣,一拆譽看便知道。當然教授還是讓我幹了他的助研,我也很努力,雖然沒有任何研究的天賦,還是任勞任怨的在實驗室干苦力。教授的研究經費一直資助我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典禮以後,我又去見我的教授,我當然是非常感激,沒有這么多年他的助研經費的資助,我不可能拿到我的學位。而且中國人講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所以我去看望他,想得到幾句人生真諦得指點。他說:你現在已經拿到博士學位了,你來美國的第一天我就看出來,你來的目的是掙錢,現在你已經有了學位,是該出去掙錢的時候了。

Go and make some real money!這就是他給我的人生指南。

多年以後,我逐漸對我的教授說的話有了較深的認識。說到底,研究就是有錢,有閑的人乾的事。要搞比較深的研究(在實驗室干苦力不是什麼研究),一定要有兩個條件:

1、要對這個東西感興趣,非常感興趣(就象我沒事寫這個文章一樣)。沒有任何錢,沒有鮮花和美女,沒有別人的贊賞,也要不停地鑽研。2、要排開經濟的壓力,吃喝不愁,衣食無憂的人才能搞研究。

美國的大學的終身教授(tenure)系統,基本就是這個理論。首先一個新科博士(freshmintedPhD)要經過5年的磨練,然後評選終身教授,一旦通過,一輩子就可以無飯碗的憂慮,可以一心一意地搞研究。當然學校也知道:這些終身教授裡面絕大多數人是沒有什麼研究的潛力的。也搞不出什麼東西來,就是一些實驗室的苦力。不過,只要千千萬萬終身教授中有幾個真有天分的人,加首汪上良好的經濟條件,自然可以搞出些東西來。

8. 為什麼要搞科研

現我們國家搞科研的主要目的是,想在我國出現新的應該技術,有一些應該技術可以有很好前景,現國外,例如產美蠢纖沖國為什麼他有這么多前沿的技術,多數都由他們國家非常支持這些帶殲,才有的這些好的科技產品。中國也想成為一個豎芹在科技上為領先水平的國家,所以這才要有自己的科學研究地就是科研。

9. 為什麼歐美日的創新能力遠高於大陸啊是外國人聰明嗎

1.教育體制問題,我認為是主要原因,國外尤其是歐美學習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

老師布置的任務少,學生的自主時間多,可調用的學習材料也比國內多,比如美

國高中生能在家後院制出「臟彈」(就是低鈾的核彈),可以用感尺晌歷冒葯等各種常

見葯物制出冰毒。國內就不行,你看看,從小學到大學也幾個實驗課?有的還是

老師設計好步驟,你按書做就行了。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人謹猛口多,競爭大,教育

部也有過素質教育之類的改革,但是社會大環境不變,結果城市裡的素質教育不

敵縣中模式,後來被迫取消了。

2.科研環境不行,這個方面就多了,LZ有沒親朋好友在醫科學校,他們幾個人解

剖一具?我同學那都是幾個班解剖一具的,國外是起碼1年2人一具。

國內資金科研資金緊缺,陵搜不可能放任一個科研組長期研究,都是領導要效率要產

品,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華人諾貝爾獎沒有中國人諾貝爾獎的一個重要原因

3。人種方面不存在問題,但是民間的科學氣氛太差,報紙也經常登一些民間搞

發明的學者,常看報紙就會發現,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在剛起步時周邊的

人都會說「你把你老婆孩子養好就行了,沒文化還XXXXX」,出了名之後也會說

「你弄這個有什麼用阿,你這個飛機能上天幾分鍾?你這個汽車開出去就被交警

抓了哦」。民間,社會的浮躁氣氛使得很多有才能的人埋沒

沒有引用權威,只是個人觀點,請LZ有選擇性接受

10. 歐美的科研成果為何都那麼先進

你們老師也是沒文化,天天瞎扯淡誤人啟高子弟。

全世界的iphone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基本別人能造的中國都能造。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中國豎旁肢難道每項都要跟全世界爭第一嗎?逗比不逗比。

歐美基礎余世教育非常差,富二代都是上的私立學校,考大學沒高考靠推薦,在美國做研究的很多都是外國人。做科研是需要錢的,中國以前是沒錢,所以做的慢一點。現在有錢了,但是學院體系建設的還不完善。

什麼叫學院體系,我一句話給你講明白。做科研是需要錢的,但是光有錢還不行,這錢得到做研究的人手裡,這你應該懂的。所以說,這還是體制問題,中國科研經費不少,但是都被領導黑了,科研人員又辛苦又沒錢,自然不願意再幹了。

熱點內容
趙姬為什麼又有孩子 發布:2025-01-11 13:24:08 瀏覽:410
斯諾克為什麼對這么多人說不好 發布:2025-01-11 13:19:09 瀏覽:549
為什麼微信朋友圈只可以看三天 發布:2025-01-11 13:18:09 瀏覽:561
為什麼蘋果不能充值抖幣 發布:2025-01-11 13:10:09 瀏覽:46
液晶屏內異物為什麼有顏色 發布:2025-01-11 13:07:04 瀏覽:249
奧王為什麼眼睛是紅的 發布:2025-01-11 13:05:50 瀏覽:431
手機為什麼一晚上充電就燙 發布:2025-01-11 12:52:37 瀏覽:659
蘋果手機安裝軟體為什麼刪除不掉 發布:2025-01-11 12:28:43 瀏覽:878
為什麼找不到以前的群了 發布:2025-01-11 12:20:21 瀏覽:564
為什麼蘋果手機可以打開一直閃 發布:2025-01-11 12:10:25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