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運轉時間為什麼不符
Ⅰ 為什麼太陽系裡各行星年的時間不一樣
因為牛頓萬有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軌道半徑越長(比如天王星海王星),行星受太陽的引力就越小。然後根據圓棗唯碧周運動定律可以計算出,行星的運動速度也會越小。這么一來,軌山沒道更遠,造成運動速度小,而且本身軌道又更長,所以運動周期就自然更長咯。
所以太陽凳舉系裡,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的行星年最短(68天),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的行星年最長(165年)。
事實上,有個著名的開普勒第三定律,行星運轉周期和軌道半徑的1.5次方成正比。
Ⅱ 為什麼現在太陽經過十二宮的時間與星象學中的定義不符
這是因為歲差運動。
由於地球本身有旋轉,它並不是完美的圓球,而是在赤道部分稍有隆起。雖說這里的線度比起兩極之間的線度只多出27公里,但這樣一來,太陽和月亮的引潮力對這隆起部分的作用,就會使地球的自轉軸改變指向。在這種形勢下,地球的運動就象是個轉動的陀螺,其自轉軸描出的是一個圓錐面,這便是進動現象,在天文學上又稱為歲差現象。
由於歲差,天球的軸點便芹陪不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描出一個圓形;每描完一個圓形,大約需耍26000年。伊巴谷能發現這樣的微小運動嫌仿蠢,實在是一個傑出貢獻。歲差運動的後果之一,就是造成了春分點沿黃道的西行,巡行一周的時間也是26000年。因此,黃道諸宮的位置也相對於同名星座緩緩西行著。正因為這樣,如今的白羊宮已不再和白羊星座相一致,倒是和雙魚星座相合。再下去,春分點就會穿出雙魚星座進入寶瓶星座,寶瓶紀便將開始。當然,具體的開始時刻,應視這兩個星座的邊界是如何劃分而定。古人對星座分野的劃分相當合混,直到1928年,國大碰際天文聯合會才給以明確規定——當然,這種劃分仍是任意性的。
摘自《科學與怪異》[美]喬治·O·阿貝爾等
Ⅲ 為什麼現在太陽經過十二宮的時間與星象學定義不符
這是由於地球地軸的指向改變造成逗指的。地球地軸的指向大約以一萬二千年為周期改變,一般通用的黃道十二宮已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臘人時代的了,現在地球地軸的指向已經改變,黃道的軌跡也隨之改變,因而現在太陽經過十二宮的時間與古代星象學定義不符是理所當然的事。事實上,現代可以說是「笑肢黃道十三宮」,黃道又新經碰指世過了蛇夫座的范圍。
第二問我請你參照這里最後部分http://s.eeabc.com/new_page_21.htm
Ⅳ 為什麼日出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各地晝變長,日出時間提前,日落時間推後;南半球各地晝變短,日出時間推後,日落時間提前。
日出的時間會隨季節及各地方緯度的不同而改變。傳統上認為在北半球,冬至時日出的時間最晚,然而事實上日出最晚的時間該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時間並非在夏至時,而是在6月中旬。即使在赤道地區,日出及日落的時間在全年裡亦會有少量的變更。
事實上,對於地球上除赤道與兩極及其附近的絕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都在夏至之前,日落最晚的一天都在夏至之後,日落最早的一天都在冬至之前,日出最晚的一天都在冬至之後。
(4)太陽運轉時間為什麼不符擴展閱讀:
地球每時每刻都圍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根據運動的相對性,我們從地球上也能觀測到太陽陸橡在一年當中圍繞天球黃道自西向東旋轉一圈。由於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使得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大圓對地球的天球赤道是傾斜的,當太陽在兩個分點時,穿越赤道時會有一個角度的,所以平行於赤道的速度分量小於年平均速度。
當太陽在至點時,它的運動方向是完全平行於赤道的,所以運行速度高於年平均速度。這會導早敗旁致在春分、秋分前後,一天當中的白晝時段逐漸提前;夏至、冬至前後,一天當中的白晝時段逐漸推遲。
因為太陽光會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影響而產生折射,所以當太陽仍未升上地平線時,人們已看到日出的景色,這是每天日出時產生的錯覺。中國古枯飢代天文學家曾記錄名為「天再旦」的罕見天文現象,意思是同一天接連出現兩次日出的情況。
由於清晨五點到七點的日全食所引起的天文奇觀,第一次日出時,天色又逐漸暗去,接著又迎接第二次日出。
Ⅳ 為什麼太陽每天在不同的時間升起和落下
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我們認真的觀察,可以發現,太陽每天升起的時間和落下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每當到了夏天,太陽早起晚落,到了冬天,太陽晚起早落。那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我和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
總的來說,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間除了和地球自轉有關,還和其他因素有關系,比如說地球自帶的吸引力等等。而且地球自轉以後,才會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Ⅵ 為什麼太陽每天升起的時間不同
根本原因還是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公轉軌道平面(這個平面叫做黃道面)不垂直(也就是與地球上四季形成的原因相同).第二個原因,地球本身是球體.
如果這兩條線是垂直的,那麼地球上就沒有四季的變化,並且地球上任意一地在全年的任意一天,都是白天黑天各一半,也就是12小時.
但是,因為兩者不垂直,所以當北半球處於夏天時,如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對於北半球的人來說,太陽的高度角比南半球要大,所以升起的時間就要比南半球早,最極端的是北極圈和南極圈裡,在北極圈裡是極晝,南極圈裡是極夜.這是因為南半球的人要想見太陽,還要克服地球本身是球體這樣一個阻擋.
Ⅶ 一年中太陽升落時間不同的成因
夏至日是。。。太陽由東北升起。。正午時太陽直射。。晚上向西北落下
冬至日。。。東南升。。。正午位於正南方向。。晚上向西南落下
我是今年高考結束的文科生
太陽升落方位問題是《地球運動》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地理教育》雜志曾連續刊發多篇文章對此進行討論,本文系其中之一,刊發於93年第4期。本文從緯度、季節、南北半球比較三個方面考察太陽升落方位的變化規律,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適合於中學地理教師及高校地理系學生閱讀,可供《地球概論》教學及《高中地理》教學參考。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天球上的太陽不斷相對於天赤道作回歸運動,其真接結果是造成太陽赤緯(即δ)的周年變化(表現在地面上便是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進而導致太陽周日圈反復地北進南退,伴隨這種北進南退,地面觀察者眼中太陽的升落方位亦出現有規律的變化。
太陽升落方位的變化規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1.隨緯度的變化規律:這種規律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太陽赤緯不為零時,緯度越高(不管南北緯),太陽升落的方位角(以東點、西點為起點,在地平圈上度量,偏北為正,偏南為負,用符號A表示)越大,而且太陽赤緯為正(負)即太陽直射在北(南)半球時,方位角為正(負),亦即太陽升落方位偏北(南)。根據緯度的差異又可分為以下六種情況:
(1)在赤道上看:由於太陽周日圈與地平圈直交,故一年四季太陽都是垂直地升起而又垂直地落下,且太陽赤緯是多少度,太陽升落方位便是多少度,即δ=A。例如:每年11月7日,太陽赤緯約為-16°19′即太陽直射南緯16°19′,此日的太陽升落方位亦為-16°19′,即在赤道上看11月7日這天太陽是從正東偏南16°19′處升起,在正西偏南16°19′處下落。
(2)在開始出現極晝的緯度上看:由於太陽周日圈最低點與地平圈相切,故太陽升落方位最大為90°即與北點或南點重合。例如:6月22日北極圈上開始出現極晝,太陽周日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上,其最低點恰與北點相切,故這天在北極圈上看太陽,是從正東偏北90°即正北方位開始升起,而在正西偏北90°即正北方位下落到最低點,換句話說就是6月22日在北極圈上看太陽升落方位為+90°。
(3)在開始出現極晝的緯度到極點之間看:由於太陽周日圈全部位於地平圈以上而且是傾斜的,故一天中太陽高度仍有變化,太陽開始升起和下落到的最低點方位角均為90°即太陽升落方位亦與北點或南點重合。例如:6月22日在70°N處看太陽,一天中太陽總在地平以上轉圈,只在半夜時下落到最低點,此時太陽位於正北方天空,方位角為+90°。
(4)極晝期間在極點上看:由於太陽周日圈始終平行於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陽高度沒有變化,始終等於該日太陽赤緯,太陽只有方位變化而無所謂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問題。例如:12月22日在南極點上看,太陽周日圈始終高出地平23°26′,且只有方位變化(每日一周)而無所謂升落,故不存在升落方位問題。
(5)在開始出現極夜的緯度上看:由於太陽周日圈最高點與地平圈相切,故太陽只在正午時在方位為900的一點出現,但剛一露臉即已下落。如8月7日太陽赤緯為+16°19′即太陽直射北緯16°19′,該日南緯73°41′的地方出現極夜,這天太陽只在正午時在方位為90°的一點即正北方露一下臉。
(6)在赤道與極晝極夜出現的緯度之間看:由於太陽周日圈與地平圈斜交,且緯度越高,兩者之間的夾角越小,故太陽升落的方位角也就越大,而且普遍地A>δ。方位角的大小可用球面三角正弦公式求得:sinA=sinδ/cosψ( 式中A為方位角,δ為太陽赤緯,ψ為當地緯度 )。例如:12月22日太陽赤緯為-23°26′,赤道上方位為-23°26′,南北回歸線上為-25°41′,南北緯45°為-34°13′,極圈上為-90°。
2.隨季節的變化規律:這種規律也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太陽赤緯值越大(小),方位角越大(小),而且赤緯為正(負)方位為正(負)即太陽升落方位偏北(南)。例如:
(1)每年的3月21日與9月23日即二分日:太陽赤緯為0°即太陽直射赤道,太陽周日圈與天赤道重合。由於天赤道在當地天空中的位置乃東點、西點、Q點(又稱上點,其位置在赤道上與當地天頂重合,北半球在天頂正南相當當地緯度的一點,南半球在當地天頂正北相當當地緯度的一點)的連線,故全球各緯度看太陽都是從正東方位升起,在正西方位下落,其中正午時的太陽位置在赤道上位於天頂,北(南)半球位於天頂以南(北)相當當地緯度的一點。
(2)每年的6月22日與12月22日即二至日:6月22日太陽赤緯為+23°26′,達一年中最大值,各緯度方位角皆為正(北偏)且亦達一年中最大值;12月22日太陽赤緯為-23°26′,絕對值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故各緯度方位角皆為負(南偏)且亦達到最大值。
(3)夏半年與冬半年的情況是:3月21日以後到9月23日以前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太陽赤緯為正,各地方位角均為正,這段時間內太陽升落方位均偏北即從東偏北方向升起在西偏北方向落下;9月23日以後到次年3月21日以前,太陽赤緯為負,直射點在南半球,各地方位角均為負,這段時間內太陽升落方位均偏南即從東偏南的方向升起在西偏南方向落下。
(4)據太陽赤緯隨季節的變化情況可知:6月22日以後到12月22日,太陽周日圈不斷南退,太陽赤緯由+23°26′逐漸變化為-23°26′,太陽升落方位在各緯度都將是由最偏北逐漸過渡為最偏南;12月22日以後到次年6月22日,太陽周日圈不斷北進,太陽赤緯由-23°26′逐漸變化為-23°26′,這期間太陽升落方位在各緯度亦由最偏南逐漸過渡為最偏北。
3.南北半球比較也有幾條規律可循:
(1)太陽升落方位是偏北還是偏南在全球各緯度都是一致的,與所處哪個半球無關,所不同的僅是因為緯度不同偏北偏南的程度不同。原因是各緯度的東點與西點是共同的,都是當地地平圈與天赤道的兩個交點。例如:12月22日,全球各緯度看太陽升落方位都是偏南,北半球是如此,南半球亦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因為各地緯度不同看到太陽升落方位偏南的程度不同,在赤道上為-23°26′,15°N、S處為 -24°18′,23°26′N、S處為-25°41′,45°N、S處為-34°13′,66°34′N、S處為-90°。
(2)南北半球緯度相同的地方,同一日期的太陽升落方位亦相同,但晝夜長短狀況剛好相反。例如:6月22日,15°N、S處看太陽升落方位都是+24°18′即從東偏北24°18′處升起,在西偏北24°18′處下落,但在15°N看太陽周日圈向南傾斜,地平以上部分大於地平以下部分,晝夜長短狀況表現為晝長夜短,而在15°S處看則太陽周日圈向北傾斜,地平以上部分小於地平以下部分,晝夜長短狀況表現為晝短夜長。
(3)不管哪個半球,只要太陽赤緯值的絕對值相同,則同一緯度上看太陽升落方位的絕對值亦相同,但表現在晝夜長短狀況上則可能有晝長和夜長兩種情況。例如:太陽赤緯值的絕對值均為23°26′,在45°N處各地看太陽升落方位的絕對值均為34°13′,但這可能有以下二種情況:一是太陽赤緯值為+23°26′,此時太陽是從東偏北34°13′處升起在西偏北34°13′處下落,晝夜長短狀況表現為晝長夜短;二是太陽赤緯值為-23°26′,此時太陽是從東偏南34°13′處升起在西偏南34°13′處下落,晝夜長短狀況表現為晝短夜長。
總之,太陽升落方位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因緯度而不同,隨季節而變化,它是太陽回歸運動在地面上的反映。只要掌握了太陽回歸運動或太陽直射點在地面上的移動規律,太陽升落方位的變化規律便可迎刃而解。只是要注意:除赤道外,太陽周日圈與地平圈並不垂直相交,因而只有在赤道上A=δ,而在其它緯度上都是A>δ;極夜期間不存在太陽升落亦無所謂太陽升落方位;極晝期間(除極點外)太陽升落方位均為90°,只有極點上太陽周日圈平行於地平圈,太陽高度始終等於太陽赤緯,不存在太陽升落方位問題。
Ⅷ 為什麼太陽系裡各行星年的時間會不一樣
太陽系中,各大行星距太陽距離不一,公轉時間不一所以太陽系裡各行星年的時間不一樣 。從根本上講是因為九大行星的軌道半徑和自身質量各不相同,可以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算出各自動軌道周期,即各行星年的時間。
因 此,各行星年的時間也就不一樣。水星公轉一周的時間為地球上的68天; 金星公轉一周為地球上的225天;火星上1 年約等於地球上2年;木星上1年約等於地球上12年;土星上1年約等於地球上29年; 天王星上1年約等於地球上84年;海王星上 1年約等於地球上165年;而遠離太陽的冥王星繞太陽一周需要地球上的248.4年,不過 現在它已經不算是太陽系的大行星了,而是一顆矮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