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的出現時間被稱為什麼時代
㈠ 青銅器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青銅器的使用開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土耳其和伊拉克地區,及敘利亞古代TellRamad遺址出土的銅珠等。中國青銅器開始於馬家窯至秦漢時期,以商周時期的器物最為精美。在中國仰韶文化早期和馬家窯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
中國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拍告廣使用,銅制襲如明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橡指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至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不僅數量上大減,而且也由原來禮樂兵器及使用在禮儀祭祀,戰爭活動等等重要場合變成日常用具,其相應的器別種類、構造特徵、裝飾藝術也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㈡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青銅器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青銅器在2000多年前逐漸由鐵器所取代。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請參考!
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
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時期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製品。
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4000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
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隨後,青銅器胎體開始變薄,紋飾逐漸簡化。春秋晚期至戰國,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工具越來越少。秦漢時期,隨著陶器和漆器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容器品種減少,裝飾簡單,多為素麵,胎體也更為輕薄。
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雖然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銅器的出現,晚於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銅器的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這也是中國古代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並引起普遍重視的原因之一。
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裡生銹才一點一點變成綠雹塌色的。由於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製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隨著原始社會的發展,鼎由最初的燒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變為一種禮器,成為權利與財富的象徵。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輕重,標志著權力的大小。在商周時期,中國的青銅器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系列:容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等等。青銅器上布滿了饕餮紋,夔紋或人形與獸面結合的紋飾,形成神靈的圖紋,反映了人類從原始的愚昧狀態向文明的一種過渡。
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鑒定距今約5000年。
此刀長12.5厘米,為單范鑄成。沒有血檔及繯首等成熟的後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夏朝是我國已認定的最早奴隸制王朝,經夏商周斷代工程認定,其開始於約公元前2070年(禹傳啟家天夏朝時代下),滅亡於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鳴條滅夏)。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般被考古學界認定為夏朝都城所在位置。
夏朝青銅器是我國青銅歷史上的快速發展時期,偃師二里頭遺址青銅鑄造作坊面積超過1萬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煉青銅器的出土,一期青銅鑄造遺跡里也有冶煉痕跡。
現已清理出二至四期的鑄造工場遺址,其周圍遺留不少陶范、坩堝、爐壁、銅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銅器、少量大件銅器。青銅器是二里頭遺址出土的主要遺物之一,有禮器、工具、兵器等。[1]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相當於商二里岡文化期。鄭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測定碳14年代為公元前1620年,正合於商湯立國的時期,但是二里岡文化的下限還不大清楚。二里岡遺存分上下兩層,上下層青銅器的差別不是屬於風格方面,而是上層比下層的器類有更多的發展。商代早期青銅器在鄭州出土很多,這是由於鄭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岡、白家莊、張寨南街、楊源歷圓庄,南關外、銘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體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東南角爛襲。在城的東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銅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發現了商代早期青銅器多起。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安徽嘉山泊崗、江西清江吳城等地也有重要的發現。以上遺址和墓葬中發現的商代早期青銅器,以二里岡上層的居多。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類比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現。二里岡上層青銅器的器形更為發展,商代青銅禮器的體制業已形成。屬於二里岡下層的青銅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岡上層的青銅器,有的器壁巳相當厚重。
商代早期青銅器具有獨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中必有一足與一耳成垂直線,在視覺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狀足成錐狀足和器腹相通,這是由於當時還沒有掌握對范芯的澆鑄全封閉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與殷墟時期長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狀承繼二里頭文化式樣,—律為扁體平底。流甚狹而長。青銅斝除平底型的以外,還出現了袋足斝。觚、尊、瓿、罍等圈足器皆有+形大孔,相當二里岡上層的器,+字形有成為大方孔的。有的更在圈足的邊沿,留有數道缺口,鄭州和黃陂盤龍城都出土過這種實例。管流斜置於頂上的`半封頂袋足盉,後側有一大鋬可執,在本期內頗具特色。罍皆狹唇高頸有肩,形體亦偏高。商代早期壺有提梁的有長頸小口鼓腹形和小口體呈懸瓠形的兩種,也有小口器頸不高不設提梁的。
商代早期青銅器紋飾主體已是獸面紋,以粗獷的勾曲迴旋的線條構成,全是變形紋樣,除獸目圓大,以為象徵外,其餘條紋並不具體表現物象的各個部位,紋飾多平雕,個別主紋出現了浮雕,二里岡上層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犧首裝飾。所有的獸面紋或其它動物紋都不以雷紋為地,是這一時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幾何紋極其簡單,有一些粗率的雷紋,也有單列或多列的連珠紋,乳釘紋也已經出現。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極少有銘文,以前認為個別上的龜形是文字,實際上仍是紋飾而不是文字。商代早期青銅器的合金成分經測定:含銅量在67.01~91.99%之間,含錫量在3.48~13.64%之間,含鉛量在 0.1~24.76%之間,成分不甚穩定。但含鉛量較高,使銅液保持良好的流動性能,與商代早期青銅器器壁很薄的工藝要求是相適合的。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在商二里岡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間,有幾批青銅器出土。這些器物有某種商代早期的特點,然而已有較多的演變;也有某些殷墟時期青銅器特點的肇始。比較典型的是河北地區藁城台西下層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銅器,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在豫西的靈寶東橋,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這類器物發現,如小屯232號墓所出土的一組青銅器,和小屯331、333號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銅器。但這一類器物在殷墟發現並不多,而在其它地區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為典型而精好,如今還找不出像二里岡或殷墟那樣生產這類青銅器的商代大都邑。盤庚遷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岡期之後,殷墟期之前這批青銅器是客觀存在。由於這類青銅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過渡特點,所以有的將之斷在二里岡期,有的斷為殷墟文化早期。這類青銅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而其時生產它們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岡文化期之後,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劃出一個稱之為商代中期的階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確定,下限約在武丁之前。
這一時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雖然與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寬,出現的圓體爵是放所未見的。斝在空椎狀足之外,出現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較少見。早期雖已出現了寬肩的大口尊,這類器形在此時有較大的發展,像阜南的龍虎尊和獸面紋尊這樣厚重雄偉的造型,在商代早期是從未出現的。瓿這類器形,也是這個時期發展 起來的,藁城的獸面紋瓿是其典型。早期體型較高的罍,在這時發展為體型比例較低而肩部寬闊的式樣,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巨型獸面紋罍是其典型。這時的圈足器上的+形和方形的孔,與早期相比,有所縮小。鼎、鬲類器比較突出的變化是一耳不再與—足對立,形成不平衡狀,而是三足與兩耳對稱,成為以後所有鼎的固定格式,但這時澆鑄時芯范懸封的方法還沒有完全解決,因而中空的鼎足還有與器腹相通的情形。
紋飾分為兩類,一類是二里岡期變形動物紋的改進,原來粗獷的線條變得較細而密集,一股如平谷的獸面紋鼎和肥西的斝與爵,而阜南龍虎尊和嘉山泊崗的主紋獸面紋已較精細,圈足上的獸面紋仍保持早期的結構和風格。第二類是出現了用繁密的雷紋和排列整齊的羽狀紋構成的獸面紋。這類獸面紋雙目往往突出。如果不是浮雕,則無論是頭像還是體軀都沒有明顯的區分。這方面的實例如藁城的瓿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罍,已採用較多的高浮雕附飾,但線條輪廓有渾圓感,與晚期浮雕輪廓線峻直銳利的風格不同。
商代中期青銅器一般仍保持著不鑄銘文的習慣,但個別器上發現鑄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記,但是沒有發現被祭祖考的日干之稱。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紀至前11世紀)
自武丁至於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採用鄒衡的四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後的發現,大體上都沒有越過這個界限。而殷墟的青銅器分期則有張長壽的三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還有—些其它的說法。
商代晚期如以武丁後期起計,至帝辛可能接近二百年或不足二百年,在這樣長的時期內,按照具體情形, 又可區別為前後兩個階段。
1、商代晚期前段:本期新出現的器類有方彝、觶、觥等。方形器大為發展,幾乎所有的酒器都為方形。紋飾方面,動物形象比較具體,有的甚至有寫實感,主體花紋和地紋明顯區分,地紋常為細雷紋,與主體花紋構成強烈對比。主體花紋多採用浮雕手法,風格有渾圓、峻銳兩種。銘文多為一二字,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器形方面,鼎的變化較大,除通常樣式外還出現了分檔鼎。方鼎都是槽形長方,柱足粗而偏短。簋仍為無耳,腹變淺,最大腹徑上移。觚的造型向細長發展,喇叭口擴展,大十字架鏤孔退化為十字孔,或穿透或不透。扁體爵大減,圓體爵盛行。斝的變化是斝板上始見獸頭裝飾。三足明顯增高。戈出現了帶胡帶穿。
2、商代晚期後段:器類方面,無肩尊和扁體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始見馬銜等車馬器。多沿用商代晚期前端的器類。這一期紋飾最為發達,藝術裝飾水平達到高峰,以動物和神怪為主體的獸面紋空前發展。紋飾不僅僅施在器身,有些視線不及的底部也裝飾花紋。花紋總體風格森嚴莊重。這一期出現了記事形式的較長銘文。但最多不過三四十字。銘文鑄工精細,內容有族徽、祭祀祖先、賞賜、征伐等。器形方面鼎除柱足外,出現了蹄形足;圓鼎較多,直耳略向外撇。簋最大變化是雙耳簋急劇流行觚基本似前段,仍為細長身喇叭口。爵的變化不大,仍為圓體爵,平底爵消失,爵柱後移。斝仍見獸頭裝飾,繼續流行袋足斝,但體較低而寬,柱飾粗壯。戈多有胡,胡上有一二穿。
中國青銅器不但數量多,而且造型豐富、品種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農具與工具、車馬器、生活用具、貨幣、璽印,等等。單在酒器類中又有爵。角、觶、斝、尊、壺、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個器種,而每一器種在每個時代都呈現不同的風采,同一時代的同一器種的式樣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區的青銅器也有所差異,猶如百花齊放,五彩繽紛,因而使青銅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從文物鑒定的角度來說,無疑增加了鑒定的難度,鑒定難度大,反過來又使研究賞析更富有情趣,青銅器也更具有吸引力。
即中國青銅器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圖為東周早期的青銅鴞首提梁壺由終身獨身日籍名醫森承一郎傳承人呂默齋(志強)持有,日本傳奇古董商坂本五郎代為操作。本件青銅屬私家藏品且據合法性,青銅器是資深藏家最認可的板塊之一,但青銅器屬珍貴文物,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加以保護,對青銅器流通有嚴格管制。可以在市場上合法流通的青銅器大致有如下兩類:1949年以前出土,流傳有序,並有明確著錄可以佐證的青銅器;從海外迴流的青銅器。因此,青銅器在國內市場上一直不溫不火,大多屬於私下交易,而中國藏家進入國際拍賣圈也不過5年左右。一般指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隋唐時期的銅器主要是各類精美的銅鏡,一般均有各種銘文。自此以後,青銅器除了銅鏡外,可以說不再有什麼發展了。
㈢ 中國最早出現的青銅器在哪個朝代
我國青銅器貫穿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史,形成了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青銅文化,在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
夏代青銅器已經開始走出新石器時代青銅器製造的原始階段,其大量的禮器和兵器形成了我國青銅器造型的基本格局,神秘的獸面紋開啟了我國青銅器紋飾的主體圖案,庄嚴厚重的審美感受更是代表了我國青銅器的整體藝術風格,這些均為商周青銅器藝術鼎盛時期的到來作了必要的鋪墊。
我國使用青銅器的歷史相當久遠,可以遠溯至夏商周之前。青銅器古樸凝重,造型典雅,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青銅器在鑄造工藝方面有自己的特殊傳統,造型豐富、品種繁多、面貌各異、精品迭出,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早在6500多年前,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先民鑄造出了第一塊
銅片。隨後,從馬家窯文化到龍山文化時代,先民們又遺留下來了陶寺遺址的銅鈴,登封王城崗遺址的殘銅片、坩堝殘片等。
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器是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刀,距今約4800年。
在甘肅青海距今4000年的齊家文化時代,他們則開始冶鑄或冷鍛出銅刀、鑿、錐、鑽頭、斧、匕、指環以及小飾件和鏡子等銅器。被確認最早的3件銅鏡屬齊家文化,它們的製作較粗糙,但是青銅鏡已無疑問。
這些均顯示了我國文化由「銅石並用時代」向「青銅時代」的緩慢過渡。
夏代是我國第一個進入階級社會的奴隸制國家,人類文明已由石器時代步入了青銅時代。
這時,青銅器工藝在總結新石器時代器物製造經驗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偃師二里頭遺址和夏縣東下馮遺址這一片獨特面貌的早期青銅文化區域,同我國歷史記載的夏王朝統治的范圍大致吻合。
根據偃師二里頭夏代遺址所發現的夏代鑄銅作坊和青銅器物來看,這一時期的青銅二里頭文化中的銅牌飾器已經出現了禮器、兵器、生產工具、樂器和裝飾器等五大類型,而在貴族墓中發現的青銅器主要是禮器和兵器。
可以說,夏代貴族墓中出現的禮器和兵器,奠定了我國青銅器以禮器和兵器為主的構架模式。傳說夏禹鑄九鼎,從此我國歷史上才有了「定鼎」「問鼎天下」和「一言九鼎」等說法。
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時間長了,有些諸侯不免離心離德。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系,大禹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住。
祭畢,諸侯紛紛散開,然後又聚攏到一起。大家對大禹不滿。一個諸侯說:「真是好笑,他向上天推薦皋陶,可是皋陶已經老病垂危,朝不保夕,哪個不知道?他要禪位於他,豈不是虛領人情嗎?」
一個諸侯接著說道:「我聽說,夏禹的兒子啟糾合了無數心腹之臣,想承襲王位。大禹哪裡肯傳賢人呢?」
後來不太滿意的諸侯就都紛紛歸去。
大禹郊祭之後,看見諸侯不服而去的有33國之多,心中不免納悶。計算起來,不服之國以東南兩方為多。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盡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到缺塵歲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照他們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兄戚,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也稽首答禮。
禮畢,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誡、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賓士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
「舜帝也經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大禹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並申明貢法,要求必須按照規則繳納。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皋陶去世了,大禹聽了,非常傷心,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就在堅決擁護大禹的同時,也積極進獻各類貢品。
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伏睜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
大會,就准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青銅,鑄造成幾個大鼎。
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
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並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個月,大禹已在位5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是5年就巡視天下一次。巡視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異獸。
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
66037209596
66037007246
㈣ 中國的青銅時代是什麼時候啊
夏商周號梁輪猜稱「青銅時代」
夏朝的青銅器目前發現較少,且較零碎
商代是青銅器的繁盛時代,青銅器多見於禮器或兵器。最大的是司母戊鼎(迄今為止),最精緻的的四羊方尊(當時桐悔)。同時期的還有四川的三星堆青銅器
西周時青銅器平民化、日用化
春秋時,青銅器有了金銀錯技術和雕鑄技術,青銅器極品是蓮鶴方壺(出土一對,一個上交國家,一個現存河南博物院,是鎮館之寶),代表了中國青銅器的最高工藝水平,還有後來湖北出土的曾侯乙青銅編鍾,是青銅工藝和音樂技術的完美結合,歷經千年依然能演奏
春秋時已出現鐵器橡型,開始取代青銅器,並使其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㈤ 青銅器時代是哪個朝代
青銅時代(或雀告稱青銅器時代或青頃豎明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青銅器時代是哪個朝代,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始於公元前21世紀,止於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於文獻記載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這與中國奴隸制國家的產生、發展及衰亡相始終。有學者把中國青銅時代從商周至戰國劃分為鼎盛期、頹敗期、中興期、衰落期4個階段。也有學者將這一時期劃分為殷商前期、殷商後期、西周期、東周前期、東周後期5個階段。中國各地的青銅文化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可以分作不同的地區類型。中國步入青銅時代,大體經歷了早、中、晚期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1、早期。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為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間。加上山西夏縣東下馮、山東岳石文化、遼寧長城東邊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黃河上游的四壩文化等,都相繼出現了品類繁雜的青銅製品,在一些墓葬中纖悉還發現了人殉和人牲。上述遺址的放射性碳素斷代(見考古年代學)年代,正好在歷史記載的夏王朝紀年范圍內,這些遺址應是夏王朝時期的奴隸制文化類型,標志著中國奴隸制國家已經形成。
2、中期。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此時期的前一段,是商代早期,約當公元前16至13世紀,以河南鄭州二里岡文化為代表。此時期奴隸制國家進一步發展,青銅器數量大增,常伴有成套禮器,貝幣大量出現,人殉、人牲更為普遍。後一階段,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約當公元前13~前10世紀(穆王以前)。此時中國青銅時代達於鼎盛,也是奴隸制發展的典型時期。青銅鑄造工藝相當成熟,出土大量的精美青銅禮器、武器與工具。這時的青銅文化以安陽殷墟為代表,這里是商王朝的政治統治中心,也是青銅鑄造業的中心。此時興建了大規模的宮殿及陵墓,有發達的金文與甲骨文,人殉與人牲成為一種制度極為盛行,凡此種種反映出奴隸制社會的繁榮。西周的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中,發掘出周王朝的宮殿、宗廟和墓葬,發現了大量的青銅禮器,反映出中國古代社會的禮制已成熟。
3、晚期。從西周後期至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逐漸走向衰落的階段。此時期列國都城形成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屬貨幣大量流通。青銅鑄造工藝取得突出發展,出現了分鑄法、失蠟法等先進工藝技術。湖北銅綠山發現的古銅礦,證明當時在采礦、配礦、冶爐砌築及冶煉方面均達較高水平(見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到戰國時期,隨著鐵器的推廣,青銅製造業才逐漸衰落。
㈥ 中國青銅器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
中枝此國最早的青銅器記載產於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猛褲迅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純指,轉變時期指戰國末期秦漢時期,青銅器已逐步被鐵器取代。
㈦ 青銅器時代是什麼時候
問題一:人類什麼時候進入青銅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 考古學分期法的一個時期,指主要以青銅為材料製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處於新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進入青銅器時代,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大約發展了15個世紀。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溶點在700~900℃之間,具有優良的鑄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較好的化學穩定性。鑄造青銅器必須解決采礦、熔煉、制模、翻范、銅錫鉛合金成份的比例配製、熔爐和坩鍋的製造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從使用石器到鑄造青銅器是人類技術發展史上的飛躍,是社會變革和進步的巨大動力。青銅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各地發展不平衡。中國的青銅器時代以大量使用青銅禮器和生產工具、兵器為特徵。古代先民對銅的認識歷史非常悠久。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都個別地發現了成份不純的黃銅片;甘肅東鄉林家和甘肅永登蔣家坪的馬家窯文化遺址中,都出土了青銅小刀;山東膠縣三里河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過兩件銅鋅合金錐。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國典型青銅卜模文化為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出土的生產工具、兵器、工具和樂器等青銅器,鑄造技術相當成熟,已非初始的形態。經過商代早、中期的發展,到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銅冶鑄業達到高峰,製作精湛的成套禮器和樂器數量、品種之多空前絕後。青銅器上所飾獸面紋和各種動物紋,體現了辯襪對自然力量的崇拜。從西周早期始,禮器上普遍鑄有長篇銘文,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為重要的歷史資料。走向鐵器時代的春秋晚期和戰國時代,早期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青銅鑄造技術的提高;舊禮制的衰落消除了種種束縛,鼎現出式樣精巧新奇,紋飾細密華麗的一代青銅器,其禮器特性逐漸消失,有相當一部分轉化為日常生活器用。整個時代,青銅工農具的使用呈逐年增多的趨勢,但未完全排除石器、木器等工具的使用。至漢代,青銅器為鐵器、漆器所取代攜弊激。
問題二:青銅時代何時開始 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弗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問題三: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是什麼時候? 商周吖...樹瑩瑩...比我+分...^-^
問題四:古代中國的青銅器時代是什麼時候 商周時期,青銅器最多
問題五:最早出現銅器是什麼時候 銅器,在找國古代多指青銅器,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 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初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
青銅器時代開始於夏代,二里頭文化地域分布和夏代版圖相符合,二里頭文化的碳14年代測定都在夏紀年的范圍之中,這導致了許多學者以二里頭文化為夏文化的共識。
問題六:青銅器的推廣和在什麼時候進入鼎盛時期 青銅器形成是在距今48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鼎盛時期就是中國的青銅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戰國末年至秦漢末年這一時期,傳統的禮儀制度已徹底瓦解,鐵製品已廣泛使用,到了東漢末年,陶瓷器得到較大發展,把日用青銅器皿進一步從生活中排擠出去,至於兵器,工具等方面,這時鐵器早已佔了主導地位,至此青銅製造工藝沒落。
問題七:我國青銅器的出現和繁榮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 夏商周時期,中國的青銅就非常發達,因此稱三代為青銅時代.
但是真正繁榮還是從商朝開始呢,比如:司母戊鼎.
青銅器起源於夏,興盛於商代中期即武丁以後,鼎盛於商末西周,春秋和戰國開始逐漸衰落,戰漢已是式微期。
以後,除裝飾件和生活用品小件青銅仍傳於世,禮器、飪食器、兵器基本為其他形式所代替。此外,研究青銅器,不可簡單用興起、繁盛和衰落來概括,因為,青銅器所包涵的內容可以說包羅萬象。青銅的組成,禮制的內容,鑄造的工藝,使用的范圍等等,因時期無不因時而進,因世而遷,學習青銅器萬不可管中窺豹,而是要庖丁解牛,精益求精。
問題八: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出現什麼時期 中國青銅器時代始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4000左右,經夏、商、周,跨越十五個世紀歷程。?禹是啟的父親,啟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的建立者,夏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到約前17世紀初),也就是說夏朝距今約4100年左右,大禹治水也就是估計距今約4150年左右吧。大禹其實也是一個王者,其治水應在為王的當時。青銅器的出現的時間也就在大禹治水之前不久的時期。
㈧ 青銅器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
中國最早的青銅器記載產於距今5000-4000年,相當姿森兆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春哪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8)青銅器的出現時間被稱為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目前中國已知的最古老的青銅器,是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秦銅刀,經鑒定距今5000多年,相當於堯舜禹的傳說時代。青銅器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其銅銹呈青綠色。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跡租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鉤、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現並流行於4000年前直到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國最古老青銅器,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銅刀。經碳14鑒定距今約5000年。㈨ 我國歷史上哪一時期被稱為青銅器時代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於黃河、長江、珠江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於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於考古上的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時代,及文獻上記載的中原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
關於中國青銅時代的肇始時間,則眾說紛紜。部分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晚期或龍山時代已進入青銅時代,年代約當公元前3000年或稍晚。因用銅遺存僅有零星的發現,並不符合上述青銅時代的特點,故可以不考慮其可能性。
1980年代以降,一般把成批出土青銅禮容器、兵器、工具、飾物等的二里頭文化,作為中國青銅時代早期文化。由於1980年代當時二里頭文化碳素測年的數據落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所以一般認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上限 。
嗣後,有研究者將西北地區的早期用銅遺存納入青銅時代,認為存在西北地區和中原地區兩大獨立起源地,但在絕對年代上,仍認為二者大體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進入青銅時代。
就目前的認識,整個東亞大陸多地區大致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約當公元前1700年前後。第一批進入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只有四壩文化、良渚文化、齊家文化晚期、夏家店下層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這些最早的青喚攔銅時代文化間的交流關系,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究。
(9)青銅器的出現時間被稱為什麼時代擴展閱讀:
中國步入青銅時代,大體經歷了早、中、晚期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1、早期。
以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見二里頭遺址)為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間。加上山西夏縣東下馮、山東岳石文化、遼寧長城東邊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和孫胡、黃河上游的四壩文化等,都相繼出現了品類繁雜的青銅製品,在一些墓葬凱塌中還發現了人殉和 人牲。
上述遺址的放射性碳 素 斷 代(見考古年代學)年代,正好在歷史記載的夏王朝紀年范圍內,這些遺址應是夏王朝時期的奴隸制文化類型 ,標志著中國奴隸制國家已經形成。
2、中期。
包括商代至西周前期。此時期的前一段,是商代早期,約當公元前16~13世紀,以河南鄭州二里岡文化為代表 ,此時期奴 隸 制 國 家進一步發展,青銅器數量大增,常伴有成套禮器,貝幣大量出現,人殉、人牲更為普遍。
後一階段 ,是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約當公元前13~前10世紀(穆王以前)。此時中國青銅時代達於鼎盛,也是奴隸制發展的典型時期。
3、晚期。
從西周後期至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逐漸走向衰落的階段。此時期列國都城形成繁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金屬貨幣大量流通。青銅鑄造工藝取得突出發展,出現了分鑄法、失蠟法等先進工藝技術。
湖北銅綠山發現的古銅礦,證明當時在采礦、配礦、冶爐砌築及冶煉方面均達較高水平(見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到戰國時期,隨著鐵器的推廣,青銅製造業才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