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低溫下凝血時間較長

為什麼低溫下凝血時間較長

發布時間: 2023-03-04 21:59:37

① 凝血時間

凝血時間是指血液離開血管,在體外發生凝固的時間,主要是測定內源性凝血途徑中各種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質增多的一種檢查。凝血時間的延長或是縮短都是不正常的,建議到醫院的血液內科進行系統的檢查,希望對你有用。

② 對凝血時間最有影響的因素是什麼

對凝血時間最右影響的因素是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質c系統,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等。
影響凝血時間功能障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第二,某些葯物能夠導致凝血功能障礙,例如華法林;第三,某些有毒物質,例如蛇毒,其中的某些物質會導致血中的凝血因子活性下降。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動的液體狀態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血漿與組織中參與血液凝固的物質,統稱為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順序相繼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終使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的過程。

③ 出凝血時間的注意事項

PT,APTT凝血實驗檢查均使用靜脈血.采血人員應技術熟練,以防止組織損傷,外源性凝血因子進入針管. 2.凝血實驗標本最好不與其他實驗一起採集,否則由於標本的分配,分裝等使用血液停留在針管的時間延長.一般血液採集,進入 容器至進行實驗所用的時間越短,所分析的凝血因子被保護得越好.從輸液三通管取出血的做法不可取.
3.取血時病人應鬆弛,環境溫暖,防止靜脈攣縮,止血帶的壓力要盡可能小,壓力大及束縛時間長可影響局部血液的濃縮和內皮細 胞釋放組織纖溶酶原活物(t-PA),後者將引起纖溶性增強,血小板短和內徑應標准化,國際上推薦用21G1.5或20G1.5 針頭.取血時,拉針栓的速度要慢而均勻,使血液平穩地進入注射器,防止氣泡的產生.
4.一旦取樣完畢,立即與抗凝劑充分混合,一般提倡使用真空采血管.此管有充分的透明度,根據取血量設計,有2.0,5.0 ,10ml各種血液收集管,真空負壓並有定量的抗凝劑,能保證抗凝劑與取血量的比例,且能有充分的空間便於血液和抗凝劑混合.
5.用硅化玻璃或塑料注射器采血.考慮結果的精確性,應將試管刻度的可能誤差控制在既定體積的10%以內.
6. 采血後標本在低溫保存且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筆者曾對不同條件保存的血漿因子變化進行了探討,結果顯示在32℃保存血漿6,12, 24hⅧ因子活性可分別消失50%,60%95%,即使保存在4℃也分別消失5%,55%,70%.V因子活性在32℃分別消失 25,40,80%,而在4℃則僅損失0%,5%,10%.因此測定APTT的血漿在-80℃至少可保存1個月,4℃為6h,2 0℃為6h,而32℃僅為血漿,在4℃為24h,20℃為6h,32℃為2h.
7.國際血液學標准化委員會(ICSH),國際血栓與止血委員會(ICTH)推薦使用3.2g/dl(含2H2O)或0.109mo l/L的枸櫞鈉作為凝血因子檢查的抗凝劑.另外,近年來,許多試驗室採用緩沖抗凝劑,這種試劑對標本經冷凍保存後再行分析更為適 宜.因為無緩沖劑,血漿pH值隨時間而增加,凝固時間可延長,特別是Ⅷ因子即使是在-20℃保存,其凝血活性也可減少50%.緩 沖劑的作用是維持血漿恆定pH,防止易變因子失活.抗凝劑在血標本的絕對含量可改變血漿中鈣離子濃度,進而影響試驗結果,一定要 注意采血時血液與抗凝劑的比例.應指出,所謂血液與抗凝劑按9:1比例混合,實際上是指抗凝劑與正常壓積血液之間的比例而言.因 此應根據患者紅細胞比例(Hct)狀況隨時調整抗凝劑用量. 1. 凝血活酶應注意的問題:
(1)組織凝血活酶標准化應用的國際參考品(international reference preparation, IRP),有下列幾種:單一組織凝血活酶國際參考品:是一種組織提取物的生理鹽水懸液制劑.WHO在英國使用的統一標準的英國 比較凝血活酶,編號67/40.同時又以BCT67/40為基礎標准化了次級參考品.如牛腦組織凝血活酶,編號68/434; 兔腦為70/178等.復合組織凝血活酶國際參考品:它是組織提取物的生理鹽水懸液中加入適量纖維蛋白原,因子V和氯化鈣組成的 制劑,如牛組織凝血活酶OBT/79等.
(2)組織凝血活酶工作制劑的國際敏感指數(ISI),由於不同組織凝血活酶對凝血因子 的敏感性不同.為了使不同敏感性的組織凝血活酶在檢測PT中能得到同樣的結果,必須要制定一個共同的敏感性指標.自製的試劑要與 國際參考品(IRP)進行比較,然後得出一個校正值(即ISI).ISI值越接近於1.0,表明組織凝血活酶試劑越敏感,因此, 生產和出售得產品必須標有ISI.
(3)儀器特有的ISI:上述PT根據報告方式適用於手工法(試管傾斜法)測定PT.但是手工 法與儀器法以及儀器法與儀器法測定PT的國際標准化比值(INR)之間,仍有差異.為此,專家們提出建議:同一組織凝血活酶試劑 用於不同儀器時,可用所謂的儀器特有的ISI或稱區域性ISI來計算INR.每台儀器所用的凝血活酶試劑都應該有特定的IS I值,重新標定ISI值的做法是購買標有INR的凍干血漿,然後在自己的儀器上再標定所使用凝血活酶試劑的ISI值,這樣才可使 病人的INR具有可比性.
(4)某些凝血活酶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並不一定與某此儀器相匹配.渾濁的或含微粒的凝血活酶和部分活化 凝血活酶不能運用通過光學系統測定終點的儀器進行檢測.
(5)凝血活酶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的使用步驟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通 常在使用前必須充分混勻試劑,以使微粒重新均勻懸浮於液體中.按說明書要求的溫度存放試劑,並且試驗過程中,將試劑置於37℃下 的時間不能長於說明書中規定的溫度.
(6)做APTT實驗時所用的活化劑不同,對血內肝素,狼瘡抗凝物質及因子Ⅷ,Ⅸ缺乏症的敏 感性也不同,要根據檢測項目來選擇不同活化劑的APTT試劑.同樣PT延長時反遇有關凝血因子中單一因子或幾個因子缺陷引起的病 理現象,由於不同疾病可能僅反映某一因子的變化,因此一種特定試劑不可能對這些疾病的變化的敏感性一致.由於不同廠家生產的PT 試劑質量不同,因此,同一份標本用不同PT試劑其結果可有明顯的差異.因此PT實驗最好採用INR的報告方式.
2. 試劑准備過程中應該使用去離子水.如果pH值增高的水沒有得到適當的緩沖,將會延長測定結果.如果用含氨的水配製抗凝劑,會導致 V因子活性快速降低,從而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活酶,部分活化凝血活酶,緩沖液和抗凝劑須在4-10℃條件下貯存,但在室溫下 保存氯化鈣和水.
3. 正常對照血漿通常將多份健康人血標本混在一起,以彌補個體誤差.正常對照血漿要求20份以上健康,年齡在18-55歲間的男女個 體,且刪除服葯者,須在平靜,休息狀態抽血.樣本離心取出血漿後混勻,分裝小瓶,凍存於-80℃備用,或冷凍乾燥.
4.參比血漿:標准化是質控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法標准化對有的實驗室來說是困難的,因有設備條件方面的限制.為了使結果大同一實驗室 的不同時期具有可比性,必須使用標准品或參比血漿.WHO已建立了10多種國際標准品. 1.玻璃器皿的要求:貯存和測試時應選用干凈,沒有劃痕的試管.酸清洗法(鹽酸3mol/L)被公認為適用於凝血研究清洗玻璃製品的 最佳方法.玻璃製品必須通過徹底沖洗,以去除殘留的酸,避免改變容器表面的pH值.一次性玻璃和塑料製品分開保存.手工法PT或 試管法全血凝固時間測定時,試管口徑為8mm,直徑越大,CT越長.
2.溫度的要求:人工測定終點法要求水浴箱的溫度必須保持在(37±1)℃,並且周圍照明設備要好,便於讀取終點.如果為了讀數而將 試管從水浴箱中拿出,傾斜觀察,此時動作應迅速,否則試管中的血漿溫度將很快下降.
3.儀器的選擇:自動終點測定法有半自動和全自動兩種類型,區別在於前者在試劑和血漿移液步驟上仍是手工的;而後者完全由儀器自動操 作.自動終點法測定所得結果重復性好,大大提高了不同試驗室結果間的可比性.
應該根據儀器的精密度,可靠性,使用和維修的簡易程度來選擇所購買儀器.現在已有不少用合成底物法代替以凝固為終點的生物學測定 法的報道.但是,這兩種測定方法的臨床意義不盡相同. 1. 許多試驗誤差都來源於技術的錯誤.在實驗技術,試劑,溫度及pH值上很微小的變化都會導致試驗結果明顯的變化.孵育時間與溫度是 在一期法凝血酶原時間測定時應嚴格控制的參數.血漿不能在37℃下放置超過10min,凝血活酶放置時間也不能超過說明規定的時 限.
2.手工法PT或試管法CT檢查時,傾斜試管動作一定要輕,角度要小,以減少血液與管壁的接觸面積.同一標本要做二管(有文獻報告試 管法CT檢查要3管)並取均值報告.每批實驗必須有正常對照.
3.血液凝固主要是酶催化的反應,所以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理想的pH環境和溶液的離子強度.多數常規試驗都在處於血液生理pH值緩 沖范圍的緩沖系統中進行.反應混合物的pH值必須處於7.2-7.4之間.
4.試驗結果准確還取決於所用的反應物的量,加入順序和不同反應物的孵育時間.如每次APTT試驗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試劑和血漿混 合物的孵育時間必須一致. 混勻過程決定了APTT試驗中接觸活化的量,在孵育時如果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與血漿混合的技術不佳,將會改變測定結果。
5. APTT,PT需乏血小板血漿.一般3000r/min離心10min後分離血漿.離心前注意標本量,離心後注意血漿的量(Hc t)以保證抗凝劑與標本量最適比例.
6. 試驗前檢查血漿是否有溶血,黃疸,脂血和出現凝塊.紅細胞膜含有磷脂,溶血標本具有與血小板第Ⅲ因子(磷脂)相似的凝血活性,這 種磷脂能縮短溶血血漿的APTT值.標本中如果出現凝塊,無論凝塊多麼小,均會影響試驗結果.
7.報告方式:(1)以PT的秒(s)數報告.(2)以患者PT(s)/正常對照(s)的比(PTR)報告.(3)在口服葯物治療監 控時以INR報告.(4)ICSH規定,不再用百分比(活動度)報告.(5)APTT以秒報告。 繪制質控圖並隨時分析其變化趨勢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每天工作中,同時測正常和氨基常對照血漿(商品或自製),並用Le vey-Jeuny質控圖檢查有無失控.其步驟為,首先在常規的實驗條件下(包括高素質的實驗人員,規范的操作,穩定的儀器), 對質控品至少進行10次測量,計算出X及標准差,然後繪出質控圖,質控物的X值為基線,縱軸有X±2s.每次試驗時質控物與標本 一起檢測,並把當日的結果點在圖表上.下列的質量變化圖形有利於操作人員判斷結果是否有所失控.當失控時,按下述步驟(圖1)檢 查原因.
室間質評:各實驗室必須積極參加由檢驗中心組織的室間質評活動,以便了解本單位的結果准確性,因儀器和試劑不同,同一份質控 血漿可行到不同結果,應將回報結果根據儀器試劑分組比較.

④ 樣本存放時間對凝血指標的影響

樣本存放時間對凝血指標的影響

我們在臨床檢測中使用LIS計算機系統,可以准確的掌握標本的採集和檢測時間,並可提供患者的詳細信息,為本實驗提供了可靠的時間背景數據。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樣本存放時間對凝血指標的影響的知識,歡迎閱讀。

樣本存放時間對凝血指標的影響

PT、APTT、TT、Fbg的結果在室溫下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高,尤其以APTT的結果變化最為顯著。APTT主要用於檢測內源性的凝血因子缺乏,尤其對於因子Ⅷ缺乏的輕型血友病敏感,在實驗中標本採集2 h的檢測結果已經比1 h內檢測結果延長,而隨著在室溫下存放時間的延長,結果的差異更加明顯。對於一般正常患者標本,APTT的結果雖然在室溫存放下顯著延長,但沒有達到有臨床診斷價值的階段(APTT檢測結果較正常對照值延長10 s以上有診斷價值),但對於一些結果處於臨界范圍(35~40 s)的標本或處於血栓前狀態患者標本(APTT結果較正常對照值縮短),如果不能及時檢測,結果會干擾臨床的診斷。曾經有報道在32 ℃保存血漿6、12、24 h,Ⅷ因子活性可分別消失50%、60%、95%,即使保存在4 ℃也分別消失5%、55%、70%。V因子活性在32 ℃分別消失25%、40%、80%。因此為保證結果的准確性,APTT最好是標本採集後1 h內檢測,如果無法做到,也建議盡可能在2 h內完成檢測。

PT主要用於檢測外源性的凝血因子缺乏,本科室PT正常參考范圍定為10.0~14.5 s,檢測結果較正常對照值延長3 s以上對臨床診斷有價值。在實驗中可以看到,PT實驗在標本採集後4 h內檢測的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到了6 h結果就有明顯的差異,隨著在室溫下放置時間的延長,PT檢測結果逐步上升。但即使是在室溫下存放達到10 h,PT的結果延長不超過1.5 s。正常標本在室溫下放置10 h後,雖然結果與1 h內有顯著差異,但並沒有影響其臨床診斷。對於結果已經處於14.5~17.0 s范圍內的標本,室溫下存放時間的延長導致的PT結果延長會影響臨床診斷。因此進行血漿PT檢測建議在4 h之內完成。

TT測定主要反映凝血共同途徑中生成的`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的時間,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能使之延長,本科室TT正常參考范圍定為14~21 s,檢測結果較正常對照值延長3 s以上對臨床診斷有價值。在實驗中TT在4 h內檢測結果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之後隨標本在室溫的存放時間延長,結果之間出現差異。但即使是在室溫下存放達到10 h,TT的結果延長不超過3 s。正常標本在室溫下放置10 h後,雖然結果與1 h內有顯著差異,但並沒有影響其臨床診斷。對於結果已經處於臨界范圍內的標本,室溫下存放時間的延長導致的TT結果延長會影響臨床診斷。因此TT檢測建議在4 h內完成。

Fbg檢測主要是測定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含量,本科室Fbg正常參考范圍定為2~4 g/L,低於2 g/L可能為低纖維蛋白原血症,高於4 g/L可能為血栓前狀態。隨放置時間的延長,Fbg結果上升。這一結果與Lamboo等提出Fbg檢測結果6 h內相對穩定不符,其原因可能為:(1)在室溫下室內的濕度較低,暴露在空氣中血漿水分蒸發、濃縮使Fbg含量上升;(2)未將標本中的血漿單獨分離保存,紅細胞中某些物質隨室溫下存放時間延長而釋放入血漿,影響血漿凝固時間。根據本實驗結果,Fbg檢測建議在2 h內完成。

PT和TT檢測結果在4 h內是穩定的,所以PT和TT的檢測應在標本採集後4 h內完成。Fbg檢測結果在2 h內結果是穩定的,Fbg的檢測應在標本採集後2 h內完成。APTT 2 h檢測結果與1 h內檢測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應在標本採集後盡快檢測,如果無法做到立即檢測,標本應在採集後2 h內完成實驗。這樣能使APTT檢測結果與其真實值之間的差異保持在最小的范圍。綜上所述,4項凝血指標的檢測如有條件應在標本採集後1 h內完成檢測,若無法完成,在室溫條件下必須在2 h內完成檢測或分離血漿後按不同檢測要求低溫保存。對於異常結果(超出正常對照值上限或下限,影響臨床診斷的結果),應考慮重新抽血復查並詢問患者病史。

;

⑤ 血液放在37度恆溫箱凝固時間為什麼變長了

血液是流動在人的血管和心臟中的一種紅色不透明的粘稠液體。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一升血漿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質和20克的低分子物質,低分子物質中有多種電解質和有機化合物,血細胞包括紅細胞和白細胞和血小板三類細胞。紅細胞平均壽命為120天,白細胞壽命為9—13天,血小板壽命為8—9天。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也有相應數量的細胞新生。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細胞功能和血漿功能兩部分,有運輸、調節人體溫度、防禦、調節人體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四個功能。

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1]是一種特殊的結締組織,[1]即生命系統中的組織層次。血液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無機鹽、氧以及細胞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有營養組織、調節器官活動和防禦有害物質的作用。血液儲存著人體健康信息,很多疾病需要驗血。包括遺傳病。

中文名
血液
外文名
blood
成分
血漿和血細胞
類別
結締組織
快速
導航
詳細解釋

血液成分

血液循環

血型

血細胞類別

功能

重要性

生理學

昆蟲的血液

病症

生成原理

造血物質

理化特性

血液傳播疾病
基本常識
血液是在心臟和血管腔內循環流動的一種組織。成人的血液約占體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對密度為1.050~1.060,pH值為7.3~7.4,滲透壓為313毫米每升。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內含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種營養成分以及無機鹽、氧、激素、酶、抗體和細胞代謝產物等。血細胞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機體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所以血液成分的檢測有重要的臨床意義。ABO血型是人類的主要血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
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細胞功能和血漿功能兩部分,有運輸、調節人體溫度、防禦、調節人體滲透壓和酸鹼 平衡四個功能。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進氧氣運出二氧化碳,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殺滅細菌,抵禦炎症,參與 體內免疫發生過程,血小板主要在體內發揮止血功能,血漿功能主要為營養,運輸脂類,緩沖,形成滲透壓,參與免疫,參與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人體內血液的總量稱為血量,是血漿量和血細胞的總和,但除紅細胞外,其它血細胞數量很少,常忽略不計。每個人體內的血液量,是根據各人的體重來決定的。正常成人的血液總量,男子約占體重的8%,女子約占體重的7.5%左右。人體的血液總量不但在性別之間有差異,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也會有一定的改變。身體健壯的人比瘦弱的略多,運動員的血量較一般人多,妊娠期婦女血量增加較多。不過,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血量是相對恆定的,一般的增減不超過10%。[2]
安全的血液指的是這樣的血液,它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蟲、葯物、酒精、化學物質或其他能給受血者帶來損害、危險或疾病的外來物質。獻血者必須身體健康,沒有也未曾得過任何嚴重的疾病。受血者不應因受血而受到損害,獻血者也不應因獻血而招致風險。
血液的顏色是有差別的,血液的紅色的來自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含氧量多時呈鮮紅色(動脈血),含氧量少的呈暗紅色(靜脈血)。通常獻血抽的是靜脈血,所以外觀看上去呈暗紅色。若血含較多的是高鐵血紅蛋白或其他血紅蛋白衍生物,則呈紫黑色。血漿(或血清)因含少量膽紅素,看上去呈透明淡黃色;若含乳糜微粒,則呈乳白渾濁;若發生溶血,則呈紅色血漿。

熱點內容
為什麼女生愛穿拖 發布:2025-01-10 23:38:11 瀏覽:319
空乘人員為什麼要限制飛行時間 發布:2025-01-10 23:28:53 瀏覽:373
長時間站著腿為什麼痛 發布:2025-01-10 23:25:12 瀏覽:282
寫檢討給老師為什麼考不好 發布:2025-01-10 22:55:31 瀏覽:81
為什麼小孩兒不願意讓人踩東西 發布:2025-01-10 21:57:50 瀏覽:451
男人瘦為什麼帥 發布:2025-01-10 21:49:53 瀏覽:295
長按文件夾為什麼不能切換 發布:2025-01-10 21:40:41 瀏覽:945
同樣的肌肉量為什麼力量不一樣 發布:2025-01-10 21:40:08 瀏覽:311
為什麼眼睛裡面有細線 發布:2025-01-10 21:38:52 瀏覽:635
為什麼軟體中間要隔兩卦 發布:2025-01-10 21:38:49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