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為什麼晚上吃粥
『壹』 你知道有的廣西人為什麼天天喝粥嗎
我老家是廣西玉林的,客家人,在我們那邊農村小時候確實會天天喝粥,為啥?1.窮,2.生活習慣。
小時候農村都是柴火飯,架一個大鍋,放米放水,用柴火燒,水燒開後20分鍾就用漏勺把米撈一些上來做飯,剩下的一部分米在鍋里和水就成了粥水,有粥有水,清水粥。這樣做成的飯我們叫做漏水飯,特別香。清水粥也好喝,香,特別是大夏天干農活回來,喝上幾碗清水粥,甭提有多爽了。
我們那邊農村這樣做飯,可以一次性把飯和粥做好,家裡窮的就直接弄成粥,每天吃粥拌點鹹菜也很好吃。家裡富裕點的,除了吃飯後也會吃粥,這是生活習慣。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科技 越來越發達,農村基本上都不做柴火飯了,都用上電飯鍋了。現在吃飯和粥再也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
當然現在廣西很多地方的人也會吃粥,特別是早餐,吃粥配上鹹菜,清淡養胃。
我也是廣西的,可是我家是吃飯的。
只有早餐的時候才會偶爾搞點粥來吃的,其實早餐的品種也挺多的,豆漿油條,煎餅,包子,粽子,紅薯,芋頭...
其實喝粥不代表窮,喝粥也只是習慣。
天天喝粥的人你叫他吃飯的話他說飯太硬了,吃不習慣的!.
習慣了吃飯的,你要他天天喝粥他也不樂意的啊
前幾年去老公她姐姐,她那邊也是一天三餐都是喝粥的。然後我們過去了就給我們煮飯炒菜吃的。然後我偷偷問我老公,我說你姐也是吃飯過來的,怎麼能習慣的了喝粥的啊!
他說喝粥快啊,聽到這樣回答我也是無語的了。喝粥是快,早上煲一大鍋就可以吃一天的,吃了也容易消化的
現在想想的,如果讓我天天喝粥的,那樣的日子真的沒法過,我只是無肉不歡。無飯不香的
我就是要吃肉肉,我就是要吃飯飯,我不喝粥
本人家住廣西貴港平南的農民,別人問廣西人為什麼喝粥?窮嗎?這一點我承認,因為我不是廣深北上富豪!所以我只能喝粥。在同一個村公所裡面十六個自然村裡,我們這個自然村兩千多人,我家是最窮的,左鄰右舍那些人家有子女在外地開廠的,他們為什麼喝粥不必說,除了打工的,留在村裡的百份九十人,都承包有田地和山嶺種水果:石硤龍眼、沙糖桔、余甘果、大青棗什麼的,幾百至幾千畝不等,唯獨我們家什麼都不會,偶爾外出打工,其餘時間耕田,每一個人有七分田(不算旱地)家庭成員共十人(父母兄弟哥嫂侄子侄女)常年每天早上都煮一鍋粥,(天氣涼爽的話再煮多一鍋飯)吃飽後六點半至七點下田幹活,九至十點回家喝粥,下午四點太陽沒那麼大出去,六點回到煮晚飯吃,雖然沒有別人豐盛,雞
『貳』 你知道有的廣西人為什麼天天喝粥嗎
嘻嘻,這個問題估計我比較有發言權吧,我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廣西人,梧州藤縣這邊的。基本上每天都會喝粥,而且除了晚餐、基本只是喝粥。之所以會這樣、我想也是有原因的。以下是我的一點點拙見,不對也請見諒。
1、地理和氣候環境。我們這里緯度比較低了。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年基本上是高溫的。天氣熱的時候,胃口是不怎麼好的(也許有的人不是,但據我了解,也相當部分人在天熱的時候,都不怎麼想吃米飯,尤其是熱米飯)所以就多半是喝粥。
2、經濟條件。並不是說,廣西就是因為窮而很多人每天吃白粥,時代在變化,廣西也在發展。反過來說,也不是說吃白粥的人是窮人,很多家庭條件都不錯的廣西人、都有挺多每天喝白粥的。但我認為這是個傳統、我們的先輩是這么過來的、祖祖輩輩傳下來,就是這樣的。因為我們的習慣已經深入骨髓,所以很自然的傳承下來這個習慣。
3、以小見大。就我家裡來說。長輩們一年到頭、都是要忙碌個不停的,我們這里水稻一年兩熟,春耕夏作,秋收冬藏。除了這個,還有很多副業,如魚塘養殖、林業種植和修建、養殖業,養雞養鴨等等。總之,勤勞朴實的廣西人、始終是忙忙碌碌的。他們會在大早上煮上一大鍋白粥。吃完早餐出去幹活,中午回來,早已飢腸轆轆疲憊不堪,只想扒拉幾碗粥,就著早上剩下的才,或者到家附近的菜園子里摘回來洗洗幾分鍾就能解決,隨後就稍微休息或者 娛樂 兩個小時,三四點陽光不那麼毒辣,就繼續出門幹活了。晚上回來早已六七點。甚至八九點。再一家人炒菜做飯,吃完後閑聊。十點多洗澡睡覺,一天就過去了、如此日復一日的耕耘著他們腳下的土地,以此營生,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廣西老百姓,
廣西人喜歡喝粥,我是深有體會,其實算不上喜歡吧,確切說,是怕麻煩。一鍋水,撒點米,一會工夫就把早中午的口糧都解決,省事,關建還解渴。(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記得第一次去婆婆家,是半夜到的,進家門後婆婆說,煮點粥給你吃。當時差點吐血:坐了這么久的車,第一次來你家,你讓我喝粥!事後老公解釋:她媽媽怕我渴到了。
在婆婆家住了三年,喝了不少粥,應該是把小時候沒喝的粥全補上了。我自己的老家,一年到頭吃粥的次數用手指都數得過來。習慣了一日三餐米飯,天天喝粥,受不了。
喝粥,應該是祖傳下來的習慣,方圓幾個鎮都是這樣。早上煮一鍋粥放著,忙完農活回來舀上一碗,就著蘿卜干,解渴又能填飽肚子。中午回來炒個菜,不是空心菜就是苦麥菜,晚上煮點米飯弄一大盤菜,一家人吃。
可能怕我吃不消吧,老公天天早上給我沖一杯豆腐花+一個雞蛋,婆婆她們喝粥。中午晚上老公煮飯我炒菜,之後一直是早上粥,中午米飯晚上也是米飯。後來我們離開了,婆婆也是早上粥中午晚上米飯,一直到現在。不知道其他人家一日三餐,是兩粥一飯還是一粥兩飯。
十幾年過去了,早餐,我卻愛上了喝粥,但不是白粥,小米粥、雜糧粥居多。要是幾個早上都煮粥的話,老公就會問:怎麼天天喝粥?我說:你從小喝到大,怎麼就不喜歡了。他說:喝粥,容易餓,老要上WC。我說:這句話是我十幾年前說的。老公笑笑說:我成撈佬了,行吧!
我是四川嫁到廣西的。剛到老公老家那段時間,他家早上就用五十升,水缸粗的大鍋,煲一大鍋米粥,是白米粥,只有水加大米那種,有三四十斤,冬天就煲得少一點,半鍋。也是可以從早上吃到晚上,到了晚上吃不完,剩下的米粥就喂狗喂雞喂豬。
我原來不喜歡吃粥的,但是吃粥卻是廣西必須品一樣,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別人見面是問:吃飯了嗎?廣西人見面是:吃粥了嗎?可想而知,廣西鄉下吃粥文化習慣有多深!
所以開始我是很不習慣廣西農村生活。但是在廣西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慢慢我也無粥不歡了。對於為什麼廣西農村家家戶戶為什麼那麼喜歡喝粥,我特意進行了深入分析,從他們的勞動習慣中,我找到了本質原因,我理解得特別深刻,看了我的分析,你肯定就明白,原來廣西農民愛吃粥,這其中還有那麼多科學原理。
廣西地處熱帶,氣候炎熱,水稻花生是一年種兩季的,六月到七月是農民最忙的季節,這兩個月 ,即要收稻穀,又要馬上犁田搶種第二季,包括花生也是如此。
這個季節有多忙?可以說忙到腳打後腦勺了都不止,本地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忙得褲子掉下來都沒空去拽起來 。這是一句俏皮話,但是說明六七月份廣西農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忙。
因為這個時間段同時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一邊要收割稻穀,一邊要曬稻穀,一邊要灑秧田,拔花生,曬煙葉……反正我是數不過來。
(灑秧田:就是把谷種用水泡出牙,這其間不能一直泡著,要換水的,否則會泡壞谷種,等谷種子發芽了,在田裡和一塊出泥漿的田,一米寬左右,排水要方便,把發牙的谷種灑到泥漿上,等谷種長成禾苗,大約等到十五公分高,就可以撥出來,插到田裡了。)
夏天的天氣變幻莫測,上午太陽能把蚯蚓曬成灰,下午就有可能大雨淹蟻窩了。所以曬穀子是件不簡單有大風險的工作。因為那時,人們即要下地幹活,又要把家裡的稻穀曬干!曬在曬谷場的穀子可不能被雨淋濕了,一淋濕了,穀子堆在一起,不用兩天,裡面稻穀就會發熱霉壞,外面的就會發芽。這種情況一發生,稻穀就廢了,農民稻穀就白種了,血本無歸。
所以收割回來的稻穀不僅要及時曬干,還不能在這過程出現差錯。
有人問那麼忙,收回來的稻穀能不能先不要曬啊?等有空再曬啊?不行!收回來的稻穀不及時曬干,也會霉壞或者發芽。
以前沒有天氣預報,曬稻穀過程,為防止出現異常天氣,防止稻穀被淋濕,人們還能通過看鄉村泥路上的螞蟻和蚯蚓的情況來判斷天氣的狀況,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螞蟻過路被水推,蚯蚓過路曬成灰。意思是看到螞蟻過馬路,可能有大雨來臨,如果看到蚯蚓過馬路,太陽會很猛烈。這是農村那時沒有天氣預報,聰明的農民靠這種自然現像判斷天氣的一種智慧總結 。
所以可想而知,在最炎熱的六七月份里,農民一邊拚命收割稻穀,一邊想方設法快點曬干稻穀,一邊准備播種,一邊還要把收割後的田犁松,做好再次插秧的准備,這些都是不能等,必須立即乾的事,你是忙不忙?緊張不緊張?
除了收割稻穀,播種第二季禾苗。還有很多的農民人家還種有花生,煙草,玉米等算農作物,也是這個月份收成。
比如花生不拔,苗一枯,根就容易壞,花生就拔不出來了,花生容易發芽了,晚了就廢了,白種了。所以花生也是需要搶收的。
玉米也是不能拖延時間的,玉米繼續生長就老了,變硬了,人就無法吃了,除非曬干磨粉。
為什麼我說了一大堆的農業耕種的事情呢?
那隻是說明一個現象: 廣西農民太忙了,忙到連吃飯時間都沒有,這不是誇張。
這個時候,米粥就幫到農民了。 這是說的是白米粥,並不是什麼瘦肉粥雞蛋粥綠豆粥。農民出去幹活,為了節省時間,只需要帶上一大竹筒的米粥,就可以 解決口渴問題,又能解決飢餓問題。
因為白米粥水份多,所以解渴,二是因為米粥里有米粒,有米漿,可以充飢。
出門勞動時,用有兩尺長,碗口粗的大竹筒裝上一筒的米粥,用繩子系著,像挎包一樣帶著,就可以解決了一個人一整天的飢渴問題了。人們 在幹活過程,通過不斷喝米粥,這樣就可以保證一整天保持體力,能連續干一天活。這樣農民就可以在農忙時提高勞動效率了。
有人會問,那為什麼平時不是農忙時廣西農民也喜歡喝粥啊? 這里就涉及到一個科學問題了。
大家想一下, 你在什麼時候感覺到水最好喝?當然是幹了活出了一身汗之後了!平時不口渴喝水是沒有什麼感覺的,那隻是補充水份而已。只有人在沙漠中,在運動之後,在勞動之後,身體非常需要水時,那時喝到水,那種感覺才是最美、最爽的。
同理, 廣西農民在田地幹活,累了渴了,喝上甘甜(其實沒有甜味)的米粥,那種解決了口渴飢餓的感覺是非常幸福,非常愉悅的。所以這和美好的味感就在農民腦中留下深刻的好印象,於是長期以來,農民就愛上吃白米粥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廣西城裡人不那麼愛吃米粥,而農民卻特別愛吃米粥的原因 。那是因為,米粥給辛苦勤勞的廣西農民留印下美好的口味和愉悅的感覺。而城裡人並不需要種田種地,沒有感受過那種辛苦之後喝到米粥的愉悅與幸福。
這種科學現像還出現在八零後七零後到六零後的人群中,他們經常懷念小時候的那種食物,哪怕是一野菜,鹹菜都很懷念。那是因為在那個年代,有東西吃,已經是非常幸福,非常愉快的事情了,那種愉快的感覺,讓我們懷念一輩子。而後面出生的人,沒有經驗過辛苦,沒有感受過辛苦之後,飢餓之後吃到食物的那種幸福,所以現在的人對那些小吃沒有什麼感覺,這就是經歷與沒經歷過的區別了。
還有一種科學現像,一種很 普遍的人類的共同愛好,就是人大部份都喜歡吃燒烤的食物,那是因為人類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沒有鍋,都是吃直接燒熟的食物的。這種口味已經在我們的基因里傳承下來了,所以大部分人喜歡吃燒烤的食物。這跟廣西人愛喝粥是一樣的原理。
所以總結:廣西人愛喝粥,是廣西勞動人民長期勞動方式的一種結果,是廣西人勞動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習慣。也是廣西勞動人民辛苦勤勞的一個地方特色。
後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農忙時節收割也機械化了,農民也沒有那麼辛苦了。但是吃米粥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有些新生人是受著父母的影響,也喜歡吃粥,並不是因經歷過辛苦勞動,越往後,生活越好,愛吃白米粥的人應該會變少了,必竟時代不同了吧!
到 如今,聰明的廣西人們還發展出了更美味,更有營養價值的綠豆粥,瘦肉粥,皮蛋瘦肉粥,等等這些 美食 。這又跟飢餓時代的野菜粥,番薯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前是為了充飢,現在是為了體會更美的味道,得到更營養的食物。這也顯示著時代的變遷,反應出廣西人們的生活狀態變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必竟是新時代了。
我是廣西貴港的,我九零後,自從我出生以來,我們家就一直有煮粥的習慣,整個村,鄉鎮周圍都是。
我打小上學,老媽都會起早給我們一家子煮好粥,喝著粥,拌辣椒,或者蘿卜干,之類的小食。都是自己做的,然後去上學,中午和晚上回來是煮飯,炒菜吃,每當吃飽飯再來一碗粥,簡直是很爽。
一直是這樣,到外面工作我偶爾也都會煮粥喝。我的理解是,農民伯伯們每天起早貪黑的下田,下地,口渴了怎麼辦,帶粥去喝啊!比如說我家,如果全家人下地,都會裝兩瓶粥去,犁地或者拔草,還是砍甘蔗,口渴了,就喝粥解解渴,還可以填飽肚子,雖然很快會餓到了中午太陽大,我們就回來煮飯吃,如果天氣太熱,有時候吃不下飯,就喝粥,炒菜。
所以廣西人喝粥,說習俗,習慣其實不太對,是生活環境下形成的,那時候,不管下地,放牛,還是去山上,只要出去幹活,我們拿什麼解渴,填肚子?只有粥方便帶,找個大瓶子一裝完事了,不夠還可以喝山裡的水,溪里活泉眼流出的水,現在的水不行了。祖輩就這樣流轉下來了。
剛好附現在的圖片[大笑]
習俗加上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
我也起第一次才知道廣西人特別喜歡喝粥!我男盆友的表弟是廣西人,六月份剛剛高考完,就決定過來我們這邊打暑假工!
由於我做飯都有煲湯的習慣,每頓飯都要煲個湯,因為男盆友一家都是廣東人,所以我也習慣了煲湯,喝湯!然後他表弟剛來的那幾天,我發現他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往米飯里裝了一大碗湯,就這樣刷刷兩下吃沒了,還一頓飯吃上好幾碗!我當時還特別高興,以為是我自己煲的湯太合他的胃口了!後來我嫌天氣太熱,就不煲湯了!但是我們家都有煲開水喝的習慣,一天都要燒上好幾壺開水才夠喝!他表弟見我不煲湯,看見裝著開水的保溫壺放在一旁,又往白米飯里加了一大碗開水,然後又接著刷刷兩下吃沒了!我又想著,難道沒我的湯就用開水泡飯了?飯後,我特別不好意思的問他表弟:「怎麼你喜歡吃湯泡飯嗎,那樣吃對身體不好吧!」他的回答讓我覺得十分 尷尬:「不是的,表嫂,我們老家都喜歡喝粥,喝粥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就是這樣,偶爾吃一次干飯!」就這樣,我就當是我增長見識了,地方風俗習慣不一樣!不是我的湯太可口,哈哈!
還有一點:就是廣西人特別喜歡用自己做的各種腌酸菜來配著粥喝。他表弟吃飯的時候,老是念叨著:想吃家裡的腌酸菜。他不停的誇贊那些腌酸菜有多好吃,說著說著心思都飄回家了!用酸菜配著一起喝粥,最是爽口,只是我們很少有這樣的吃法!
現在知道廣西人為什麼喜歡喝粥了吧!
要講到廣西粥,我有一段至今都回味的粥路,從廣東惠州一路向西,進入廣西梧州-浦北-合浦-廣東湛江,食了一路粥。他們的粥跟我之前所吃過的完全是兩回事,他們的食店提供的不是飯而是擺滿貨架的大碗粥,很大的一個碗,食材非常豐富,有燒肉,叉燒,白斬雞,白斬鴨,也有咸酸小菜什麼的,到了湛江就有沙蟲粥,海豆芽粥,白鴿粥,這種獨特的味道非常懷念,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這也應該是廣西獨有的特色吧,不過現在梧州是好象沒有了這樣的粥店和弱攤了。
我是廣西梧州岑溪人,處於兩廣交界地,自小就吃粥長大。廣東人好飲靚湯,廣西人喜愛吃粥。一語道破天機,廣東人富貴,飲得起靚湯,品得起好茶,廣西人窮賤,只好大碗吃粥充飢。兩廣不分家,分家就富東窮西。兩廣緯度相當,但是看河流卻是上游與下游的關系。以河看窮富,上游多窮,下游多富,廣西廣東相比,一飲靚湯,一喝稀粥,都是窮富鬧的,我小時天天吃稀粥,木薯粥,就是因為窮,連白飯也吃不起,早中午都是喝粥,只有到晚上才有飯吃,常常還是雜米飯,米加木薯番薯芋頭等。
廣西人窮慣了,吃粥也習慣了,也是習慣使然,習慣成自然,難改了,所以現在生活改善了,還喜歡吃粥,但吃的粥與過去大不同了,粥的變以也多端了,過去的「木薯粥」早沒人吃了,現多數人吃起「粟(福)粥」了,現在人吃粥大有講究了,五花八門,品種繁多,不僅僅是為填滿肚子,更是為 養生 助 健康 了。粥的名堂多了。
廣西是南方,氣候炎熱,要多喝水,而粥水居多,這吃粥是大為有利的,從易吸收上說,吃粥飲湯是最易人體吸收的,這對養身體保命提高效率更有利。而煮粥又相對簡單快便,一日一粥吃三餐,省時當料又有質又方便,最好之不過了。現在人富裕了,而吃粥習慣尚在,只是做粥吃粥花樣變多了,不象過去那麼單一簡單了,現在的復雜了,講究了,雞粥,蛇粥,海鮮粥,什麼粥都有了。過去是窮,被迫吃粥,現在是富,自己想吃 養生 保健粥。我現在每天都是半飯半粥,而且好青菜白粥。
我也是廣西的,可是我家是吃飯的。
只有早餐的時候才會偶爾搞點粥來吃的,其實早餐的品種也挺多的,豆漿油條,煎餅,包子,粽子,紅薯,芋頭...
其實喝粥不代表窮,喝粥也只是習慣。
天天喝粥的人你叫他吃飯的話他說飯太硬了,吃不習慣的!.
習慣了吃飯的,你要他天天喝粥他也不樂意的啊
前幾年去老公她姐姐,她那邊也是一天三餐都是喝粥的。然後我們過去了就給我們煮飯炒菜吃的。然後我偷偷問我老公,我說你姐也是吃飯過來的,怎麼能習慣的了喝粥的啊!
他說喝粥快啊,聽到這樣回答我也是無語的了。喝粥是快,早上煲一大鍋就可以吃一天的,吃了也容易消化的
現在想想的,如果讓我天天喝粥的,那樣的日子真的沒法過,我只是無肉不歡。無飯不香的
我就是要吃肉肉,我就是要吃飯飯,我不喝粥
天天喝粥,等同於天天喝西北風!我們常帶罵為無能的表現!但在以前的年代,迫於無奈不得不吃粥,不得不吃3號大米,已存放數年的大米,1角3分9厘一斤。當時是什麼年代呢?我只能用此詩回答你: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並立瓊軒。
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幸好我生長在市效區,且又是甘蔗植區,每戶只要按規定每成年人最少種一畝,則國家發糧卡,每年提供半年牌價大米,即以上所說的3號米,每粒大米都帶一條黑線,已存放數年的戰備糧,自己農田也僅可供半年自種糧,每年僅僅有十數多天吃粥,貧困之家則常年吃粥。遠效農民則更是常年累月吃粥,許多本是柳媚花嬌之女,卻是柳悴花憔,臉帶菜色。
你只要吃粥、吃素一個星期,保證你步履蹌踉有氣無力,請君勿以以吃粥為榮,長期吃粥、吃素實為恥。
農民之苦可以此詩為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十三次到過最窮的山區,我購一土雞上門拜訪,雞煮好了,主人不好意思對我說,家無大米飯,只有玉米粥送雞肉,我無言以對,只說隨鄉入俗,隨意隨意!
現在雖然仍保留吃玉米粥,但絕非主食,實當為茶喝,吃米飯之餘以玉米粥來潤潤口喉而已。
改革春風吹送祖國大地,大家都有米飯吃了,破房屋國家每間補貼4萬左右,讓農民建新房了。我所到的窮山區,國家則免費供房,並遷移到好地方去了,我為我的祖國而驕傲!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大家努力吧!不能再吃粥了……
你知道有的廣西人為什麼天天喝粥嗎?
答:因為廣西氣候較為炎熱,特別是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高,很多人愛煮粥喝,尤其是戶外作業者以及上年紀的人,勞作一天口乾舌燥,干飯都吃不下,有的一天三餐都喝粥。在各個縣鎮集市上也有專門賣粥的攤點,特別是車站附近,都擺有小米粥、玉米粉粥、玉米顆粒粥,並免費配給涼拌菜、豬血拌豆腐等,吸引不少過往遊客。
廣西也有部分地區不喝粥或少喝粥,大多以喝油茶為主。喝油茶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喝,就像海南人喝老爸茶一樣。
其實,喝粥喝油茶對人體都有好處,它能滿足人體所需水份,能止渴降疲勞,是夏天戶外勞作者的營養快餐。
『叄』 廣西人愛吃粥嗎
在南部的很多人喜歡,比如我們那(欽州)在夏天時,早上和中午都吃粥,晚上吃飯也不能少了粥,因為天氣炎熱讓人口渴
『肆』 你知道有的廣西人為什麼天天喝粥嗎
廣西有很多地方的人有喝粥的習慣,主要是桂南、桂中、桂東的農村地區,城裡也有部分人喝粥。
我來自廣西貴港的農村,從小到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母親每天早上起來都要熬一大鍋粥,分量足夠一家人喝三餐,早餐往往就是喝粥,喝粥幾乎等於吃早餐,早上鄰里之間見面打招呼的用語往往就是「喝早粥沒有」!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還保留著喝粥的習慣,我母親每天早上照舊要熬一鍋粥,早餐還是接著喝粥,午餐和晚餐雖然吃米飯,但是吃飯後,往往還要來一碗粥。
粥除了充飢,還有解渴的功能,畢竟水分多嘛。
廣西人喜歡調侃:廣西一年就兩個季節,一個是夏天,一個是冬天。由此可見,廣西炎熱的時間比較長,天氣一炎熱,人體需要消耗的水分就比較多,需要及時補充,而在以前的農村,解渴的方式主要就是喝粥,那個時候很少有人燒開水。
不一樣了,以前城裡人用的飲水機,現在也下鄉了,廣西人喝粥的習慣以後可能要慢慢地改變了。
『伍』 客家人有什麼風俗特點
客家人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客家文化源遠流長,而客家人過春節也有自己的習俗!在春節前的幾天,每家每戶都會進行大掃除、炸脆角、糍粑、釀糯米酒等。
到了除夕這天,每家每戶都會早早的起床,准備年夜飯。一早起來,大人們就負責殺雞、鴨、鵝、孩子們則負責打掃家裡的衛生,到了下午一點鍾,家人就會用柚皮、黃竹葉煲好的熱水(說是可以避邪氣),每人輪留洗澡,一家人穿上新衣新鞋。下午三點左右,家裡的男人們就會把煮熟的大公雞拿到家族的祠堂拜祭,比比誰家的雞最大個,就表示那家的收入是最多的,然後回家再拜祭,放很多的鞭炮,家門口一地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拜祭完後,一家人圍著吃年團圓飯,餐桌上白切雞、一條完整魚(代表年年有餘)、客家釀豆腐(代表富裕)是必不可少的!吃完了年夜飯,家長就會給孩子們「利是」,孩子們拿了自家大人給的「利是」,就會到堂叔、堂哥的家繼續領取他們豐厚的「利是」,然後村中的孩子們就會聚集在一起,比比誰的「利是」錢多,孩子們的「利是」錢多數用來買鞭炮、煙花!而家中的大人們,則會留在家裡守年,把家裡的衛生搞干凈、把衣服洗干凈。十二點之前,所有的孩子們都要歸家迎接財神的到來!
年初一,客家人吃素,喝自家釀的黃酒!吃了早餐,家裡的所有人都到族中的祠堂聚集,開始看在祠堂門口燃放鞭炮、煙花、土炮,燃放的時間長達到二小時,這是所有族人共同捐資購買的。放完了鞭炮族人相互之間進行新年的拜訪!在大年初一,客家人是不花錢買東西的,也不掃地、不洗澡,要到年初三晚上才能洗澡,大人們說那叫做「堵財」!年初二,外嫁人回娘家,客家人還有一個習俗,外家女不能在娘家過新年!
年初三一大早,客家人就早早起床,打掃衛生,把幾天堆積的垃圾清掃出去,大人們說那叫「送窮鬼」!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拜訪,更不能送東西給別人!記得有一年,堂哥家母豬在年初三生了一窩小豬,堂哥的臉是黑黑的,結果那一年他的運氣真的不是很好,也許只是巧合罷了,呵呵!
客家人過年還有許多風俗,如果你要到客家人那兒過年,你可要先了解清楚呀!其實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習俗都在慢慢的消失了,而年輕人對習俗這種東西看得很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