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時間被迫聽一首歌
『壹』 聽歌時間長腦子總是放歌為什麼會這樣
「耳蟲」(英文:Earworm)又稱「耳朵蟲」,這個詞把爬進腦中的音樂形象地比喻成一隻蟲,所有不可控制的腦海中響起的旋律,都可稱為是耳朵蟲現象。對於喜歡音樂的人來說,「耳蟲」有時已經成了一個動詞,體現某些歌曲、樂曲在他們大腦中揮之不去,時常「不請自來」、循環播放的那種糾結狀態。在大腦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據信息之間的相關性而存儲的。一些提取的線索一旦出現,就會自動觸發相關信息。英國雷丁大學的心理學家菲利普·畢曼發現,耳朵蟲的旋律一般都只是音樂中的一小段,其中33%是經常「周而復始」的副歌部分,27%是歌曲的其他部分,只有28%的情況重復的是整首歌曲。
『貳』 為什麼我們有時會反復聽同一首歌或看同一部電影中的某些片段
每個人都有自己痛處,埋藏心靈深處,聽歌或看影視時,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自已想做的有做不到的,歌或影視會潛意識的觸碰到你的刻意深藏的,所以會反復聽或看。
有時,我們會反復聽一首歌或者看同一部電影中的某些片段,就像著魔一樣令人沉醉,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①特定的場景和時間。比如我們一個人深處異國他鄉,日常生活因某事某人某物孤獨、難過、高興或者放鬆等的時間,它是情緒波動變化的一個較微妙的狀態,生活中正是細微的情緒變動才讓人感到真實的存在、起伏和變化,印證了那句:感知及存在。
②情緒醞釀和平復。我們在那一時間願意去反復聽同一首歌或看電影中的某個片段,它能夠很好的引發靈感,烘托一種氛圍,有助於我們思考、平復自我狀態,這是情緒醞釀和儀式感的需要,它能夠很好的帶動藝術文化創造,讓人暫時的卸下偽裝回歸真實的內心需要。比如,我原來在異鄉工學習和工作,一個人的時候就很喜歡聽《故鄉的原風景》,它讓我感受到故鄉,抒發了思念的情緒,讓人放鬆和安靜。
③補償心理需要。愛而不得、得而復失或者遙遠如夢都會讓人產生恐懼、不安、孤獨的情緒。恐懼和孤獨是人人在生存中面臨的兩大天敵,恐懼是因為變化的引發的不確定性,孤獨是因為擁有的缺失。正是這兩種人性不容易剋制的 情感 ,才讓我們需要 情感 投射的人、事、物。想想我們反復聽和看的是不是我們內心深處缺失而渴望得到的東西,它有一種代入感,讓我們的人或者心沉醉於一個場景或者片段。就像年輕女孩兒基本都喜歡影視劇中的高富帥、年輕男孩兒喜歡白富美,正是因為這些都是稀缺資源,如果人人都擁有白富美和高富帥,我們還會對它渴望、迷戀嗎?
以上就是我認為有時人反復看和聽的三個原因,總結一下:特定的場景和時間、情緒醞釀和平復、補償心理需要,希望能夠給予參考。
觸及痛點了。
因為同一首歌中有你的故事和情愫。同一部電影中的某一個或幾個情節總是打動你。
《陳情令》是2020年疫情期間反復刷的劇,魏無羨和藍忘機十六年後大梵山腳下的再次相遇,一聽到《無羈》曲調響起汗毛都豎起來了,莫名的感動,眼淚都出來了,那種失而復得的感覺油然而生,刷手機時劇情里的每個推送都會打開看一遍,剛好疫情期間無所事事,女人嘛!就是個感性動物,是感觸?還是有共鳴?且讓它去吧……
《慶余年》當然也是不容錯過的,慶帝、陳萍萍、言若海他們幾個老戲骨的對手戲太過精彩了,范閑男主也很不錯,唯獨不足就是不具備原著的「國色天香」,嘻嘻。特喜歡范思轍的本色出演,有他的地方就有歡樂笑點,最愛五竹的帥酷帥酷,不想回答的話永遠是「我忘記了」。劇里各種人物特點都非常鮮活立體,喜歡就自己去看劇吧,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期待第二季趕緊播出,最好還是原班人馬。
過年在家躲避疫情刷電影已經不過癮了,唯一能在記憶深處的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里紫霞仙子跟至尊寶的橋段了:「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疼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還有《錦衣之下》、《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唐榮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等等,都值得一看,當然希望大家推薦更多更好的好影視劇?歡迎一起交流!
嗯,我也有這個習慣。
如果我喜歡一首歌,就會反復聽;喜歡一部電影,就會反復看;喜歡一段音樂,會反復欣賞。
80年代初,電子音樂剛剛開始流行。每天上午,半導體里都會播放樂曲「幸福的傣鄉」,我很喜歡,每天都要聽,細細欣賞。我有個習慣,對一個作品的喜愛往往延伸到了解作者。我才知道這個作曲家叫浦琪璋,是個上海人,電子琴演奏家。但後來,這個人似乎銷聲匿跡了,連同她的音樂。多年後,我幾次去音樂書店,但買不到「幸福的傣鄉」CD,網路上也查不到她的消息。還是前兩年,我的朋友幫我下載了這部樂曲,我沒事就經常聽聽。
1978年,國內上映了羅馬尼亞電影「橡樹十萬火急」。那時文革剛結束不久,我們度過了十年的文化荒漠,對外部世界了解甚少。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它再現了貝多芬、巴赫等名家的古典音樂精彩片段。通過古典音樂的烘托,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緒表達,或激越或舒緩的音樂,通過眼部的特寫鏡頭,我看到了主人公不平靜的內心,音樂和敘事相得益彰,非常迷人。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演奏那一段非常經典,每次我都要反復看,細細品味,念念不忘。為此,我也買了一些貝多芬和巴赫的音樂CD 。比較來說,我還是最喜歡柏林愛樂樂團卡拉揚指揮,由穆特小提琴獨奏的那個版本。樂隊爐火純青的演奏和穆特精湛的技藝水乳交融。樂曲演奏到細微之處,非常非常動人,我的心在顫栗,有一次我甚至看到卡拉揚在擦眼淚……
80年代,是文藝復興的年代,中外優秀作品如潮水般涌來,我們張開雙臂,領略了眾多中外包括電影、音樂、話劇等佳作。記得那時候日本電視劇風靡一時,「阿信」、「姿三四郎」、「血疑」……,我喜歡山口百惠的歌,尤其痴迷「秋櫻」,記得那時候還買了她的磁帶,反復聽這首歌,百聽不厭。
因為看到此場景或者聽到此旋律音樂,會撥動、共鳴您心中記憶深刻的人或者事,也許是美好的場景,也許是您記憶中的永遠無法彌補或者實現的痛!
因為有些歌曲的確讓人激情澎湃、感動不已、思緒萬千……
聽《國歌》,感慨生於新中國無比幸福!
聽《松花江上》,會讓我們銘記 歷史 !
聽《過雪山草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
聽《渴望》,感覺彷彿回到八十年代歲月!
……
經典無法替代
其實聽歌曲或者看電影都是一種心理需求的外在表現,尤其是當我們的懷舊情緒達到一定的濃烈程度時,我們總是會特別強烈地渴望回到某個時間節點,停留在某個畫面,陷入某種特別的傷感,這個時候,我們記憶中所有的傷感片段,都會與我們聽到的音樂和看過的電影相融合,而那些印象最深刻的音樂和最深刻的電影片段,就會浮現在腦海,並取手的肉體。去聽這首音樂,或者去看這個電影片段,並形成一個閉性循環。雖然有些時候,沉浸在某種情緒當中,是一種樂在其中的事,但是我們卻不能逃避自己應擔負的責任,所以還是應該快刀斬亂麻,從這種 情感 體驗中解脫出來,回歸現實。就像電影《頭號玩家》的結尾,網路 游戲 伺服器每周有兩天是關閉的,就是讓大家學會更多的珍惜、體驗、感悟我們的現實生活、現實世界,活在當下就好!
『叄』 請問一首歌聽一整天的是什麼心理
我也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一首歌聽一天。我是因為喜歡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
一首歌里詮釋了自己此刻的心情,歌里有似曾相識的場景,喜歡唱這首歌的歌手,想學會唱這首歌曲,歌詞讓人想起了某個人,覺得這首歌簡直是寫給自己的等等。各種心理都有可能。
太正常了我還聽十幾天的呢!喜歡聽王一博的歌[捂臉][捂臉][捂臉]
俗話說,寫歌的人用了腦,唱歌人用了心,而聽歌的人卻經歷了歌中的事。
我曾經喜歡聽悲傷的歌曲,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感覺自己就是曲中人!
聽歌能讓人回憶起很多事情。
總想對你有些話要說
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總想給你帶來些歡樂
可不知道你喜歡什麼
過了一夜又多了一天
時間讓人變的好心煩
不知何時又才能見面
難道就這樣天各一邊
我不想讓你哭
我也不想認輸
只想用我的愛再次把你留住 不想讓你哭
這首歌我百聽不厭!
一首歌聽一整天太正常了,絕對不是心理歪曲。因為這首歌恰巧能敘說你現在的心情,每句歌詞,每個字都能深深打動你。這么說吧,這首歌在平時基本不會反復聽一天,因為你的心情跟這首歌不搭,那麼你也就不會用心去這首歌的歌詞,聽一遍就過了。假設未來的某一天,你失戀了,你失敗了,你被打擊了等等,一不小心聽到某首歌,而這首歌寫的就是你現在的心情,那麼你肯定會一直循環聽下去,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反正我就是這樣的。
比如我聽《起風了》,剛開始聽的時候吧,是好聽,但不會一天都在聽這首歌,但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條新聞,一個畢業典禮上,一位同學唱起來這首歌,硬生生把我拉回到了當年我畢業的那會,感觸很深,再想想現在的自己,雖說沒有很大的進步,但還是要好好努力,用力去拼,才能讓自己好好地、幸福生存下去,甭管這個過程是怎麼撐的,別人不會在乎的。
當時年輕剛分手,分手的那段日子裡,愛上了陳奕迅的《好久不見》,因為那時的心境與歌曲很合拍,那段時間基本每天都在聽,這幾天又聽了幾次
再次聽著陳奕迅的
「好久不見」
發現還是那麼愛它
時間並沒沖淡對它的喜愛
旋律依然那麼淡雅
略帶著傷感
鬼斧神工的歌詞
把這首歌發揮到了極致
記憶中第一次聽就愛上了
現在依舊愛著
一直愛著
經典都如此吧
每次傾聽都會讓人在回憶中翻滾
也會讓人莫名的心酸
生活和時間的殘酷娓然道來
詞是那麼的平淡
卻又無比真實
再相見時
平靜的表面
鎮定的語氣
成熟的表演
心底卻百轉千回
那個你想對他/她說「好久不見」的人
或許
不如不見
附詞
好久不見
陳奕迅
我來到你的城市
走過你來時的路
想像著沒我的日子
你是怎樣的孤獨
拿著你 給的照片
熟悉的那一條街
只是為了你的畫面
我們回不到那天
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會帶著笑臉回首寒暄和你坐著聊聊天
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變不再去說從前
只是寒暄對你說一句
只是說一句
好久不見
過去不堪回首,將來無法預計。所以只在當下,聽當下的一首歌。上面開玩笑的,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從小到大都喜歡單曲循環,總聽一首歌不代表什麼,可以是很正常。另外,小孩子是不單純的。如果你在乎聽這首歌是不是什麼原因,我給的建議是兩個方面,第一個,開心的時候曲入心,詞入耳。反之詞入心,曲入耳。所以你可以問一下聽這歌是因為曲好還是詞好。第二方面,有時候歌並不是問題本身,關鍵是這首歌是誰介紹的,或者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歌還是什麼重要的人喜歡的歌。就這樣,想不到了
我一首歌聽了兩個多月了是什麼心理?
這首歌要麼讓你大悲,要麼就是讓你大喜,大悲是這首歌歌詞旋律讓你想起一個人,一件事,越聽越覺得歌詞寫的就是自己的經歷,然後無限循環,大喜則是這首歌節奏輕快歌詞通俗易懂而且還挺有趣,隨著聽著心情愉悅,也是開啟了單曲循環。
過去不堪回首,將來無法預計。所以只在當下,聽當下的一首歌。上面開玩笑的,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從小到大都喜歡單曲循環,總聽一首歌不代表什麼,可以是很正常。另外,小孩子是不單純的。如果你在乎聽這首歌是不是什麼原因,我給的建議是兩個方面,第一個,開心的時候曲入心,詞入耳。反之詞入心,曲入耳。所以你可以問一下聽這歌是因為曲好還是詞好。第二方面,有時候歌並不是問題本身,關鍵是這首歌是誰介紹的,或者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歌還是什麼重要的人喜歡的歌。就這樣,想不到了
好聽,歌詞唱到心裡去了,想學,想唱.
『肆』 不斷的聽一首歌 例如 2個小時後 ,即使不聽 腦子里也不斷的想,這在心理或者生物學是什麼現象呢
挺無聊的。印象效應,一個物體持續不斷的出現在你的面前,即使你不想看到的,不想聽到的,不想學習的,時間久了也會耳熏目染。你也可以說是物理現象中的慣性效應,一個物體長時間保持勻速運動,突然停止,還會因為慣性運動一段時間。這正如一個物體(有形的,還是無形的)一直映入腦子里,即使不存在了,印象還是持續存在。這個印象會隨著印象作用的時間的長短成正比。
『伍』 為什麼人在長時間聽一段歌曲,然後不聽了,很長時間腦子里都是這個調。。就跟還在聽一樣。。 謝謝
大腦皮層的暫時性記憶~
大腦皮層上存有你聽歌所轉換的電流~
就像 靜電會短時間內存在物體表面上一樣~
這些電流 刺激你的大腦 造成幻聽~
『陸』 長時間連續的聽一首歌是不是會使人變態
如果你一個人住,不會。
如果你不是一個人住,會。具體推理過程如下:
你長時間的聽一首歌——>和你同住的人精神崩潰——>患精神病——>每天暴打你——>這種情況變成你們的習慣——>你變受虐待狂(心理變態的一種)——>你變態了。
論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