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滅亡的時間為什麼比盟友季漢
① 在蜀漢曹魏滅亡十幾年後,為什麼東吳才滅亡呢
東吳之所以會在蜀漢滅亡十幾年之後才滅亡,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司馬昭並沒有對其進行攻擊。西晉之所以沒有向東吳發起進攻有這么幾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司馬昭滅亡蜀漢和取代曹魏的時候,耗費了很多心裡,國家內部也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此時再集合軍力去攻打東吳的話,很可能會得不償失,不僅東吳沒有滅亡,自己還得搭進去。
所以說,東吳在蜀漢曹魏滅亡之後,還能存在十幾年,不是因為自身的實力問題。而是他的敵人西晉暫時沒有空出手來治他,這才讓它多活了十幾年,等到西晉都安頓好了,穩固了,立馬就出手滅東吳了。這時候的東吳只能是乖乖地被滅了,連喘息聲都聽不見。
② 蜀漢、東吳各自占據天險,為什麼都在很短的時間內走向滅亡
雖然這兩者占據天險,但是實力還是與曹魏及司馬政權相差甚遠。三個國家中蜀國勢力最弱,其次是東吳,曹魏政權實力最強,所以即使蜀國和東吳占據地形上的優勢,但是最終敵不過被消滅的命運。
我覺得一個國家存在的時間長久程度不能用占據的地勢來衡量,一個國家要想真正屹立不倒,要發展自己的力量,不僅可以抵禦外辱,還可以解決內患,真心為自己的百姓著想,這才是一個國家立足的根本。反觀吳國和蜀國不僅實力弱,而且國內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所以在短時間內被強者吞並不足為奇。
③ 三國時期的東吳,為何比蜀漢和曹魏的壽命長
因為在三國的格局下,蜀漢只要還沒有滅亡,曹魏就只會將蜀漢當做首位敵人,而當蜀漢投降,曹魏卻被司馬家謀權篡位,曹魏滅亡,因此東吳的壽命自然更高一些。三國時期,東吳經常是處於下風的,但卻是壽命最長的王朝。或者應該說東吳在三國爭霸期間,選擇了最好的策略。東吳找到的盟友是蜀漢,這兩方的實力相差不大,可以互相依靠。而曹魏往往將注意力放在了蜀漢上,這也給東吳一個有利的生存空間。
早期的帝王孫權是一個賢君,可到後期孫權逐漸變得多疑,打壓臣子,性格暴虐,甚至引發了皇位繼承的爭斗,導致很多站隊的臣子或是被殺,或是被貶,東吳也因此註定衰敗的命運。
④ 東吳為何是在蜀漢曹魏滅亡後才滅亡的呢
東吳之所以能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存活到最後,得益於孫策選的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孫權。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戰亂四起。在這個王朝更迭的時期,亂世出英雄的戲碼不斷上演,天下諸侯都想在戰亂之中分一杯羹,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從而建功立業名垂青史。最後形成了以蜀漢曹魏與東吳三權鼎立的局面。
綜上所述,東吳之所以能夠留存到最後,與孫權能夠很好地執行孫策守江東的指示,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孫權的壽命在劉備與曹操當中是最長的,長達71年之久。
⑤ 東吳滅亡 東吳為什麼比蜀後滅亡
作者:蘋果固體膠
一、司馬氏政權存在的困難
(一)司馬昭病死,後繼者需要時間穩定政權
依照司馬昭的安排,他是打算在滅蜀後稍作休息,數年之後就進攻孫吳的,但他本人卻
在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九月病死,滅吳計劃顯然不可能由司馬昭來執行了。後繼者司馬炎在當年十二月逼魏帝禪讓,結束了曹魏的統治的同時建立了晉朝。盡管通過高平陵之變、鎮壓淮南三叛等斗爭,在歷經三代人的經營之後,司馬氏的實力已經使得它取代曹魏沒有太大的阻力,但是,剛剛即位的司馬炎本身地位的不穩固以及西晉作為一個新生政權的性質,使得如何徹底清除曹魏政權所遺留下來的反對勢力,鞏固自身的地位,分配、協調好功臣們之間的既得利益與矛盾沖突等問題,都是司馬炎亟待解決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司馬炎在內部政權沒有完全穩定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貿然出師伐吳的。
(二)軍事、經濟實力有限,客觀上需要准備時間
在西線,除了在滅蜀戰爭中兵員有所損失外,司馬氏還需要大量士兵來維持蜀中的安定,
這樣便不可能抽出大量兵力來「順流而下」;在中路,羊祜與陸抗呈現出長期對峙的狀態,在軍事上並沒有什麼絕對優勢可言;在東線,江淮及沿江孫吳政權的核心地帶,重兵把守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對於司馬氏來說,歷經數次動亂的淮南,不經過長時間的安撫與恢復是很難有能力直接進攻孫吳政權的核心所在地的。
除去士兵數量的有限外,器械、糧草等戰略物資也並不充分,甚至可以說是極度匱乏。首先就是軍糧的問題,在羊祜甫一上任時,荊州「軍無百日之糧」[ii],經過數年的發展才有了一定的積蓄。而在上游,從滅蜀到王濬開始擔任益州刺史這幾年的時間,主要在穩定統治,並沒有做大規模滅吳准備,直至王濬上任「乃作大船連舫」[iii],此後又過了幾年才能有充足的戰船以供伐吳之用。
此外,水旱災害、尤其是水災不斷,[iv]一方面使得糧食收成大減,稅收、軍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政府還要採取賑災措施,消耗錢財。[v]此外,還不時出現蝗災、風災、雹災等災害,頻繁的自然災害不僅使晉廷遭受了人力與財力的損失,而且給其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使其難以安心伐吳。
這些軍事、經濟上的短板,使晉武帝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來發展、彌補,以取得對吳的
絕對優勢。
(三)邊疆的不穩定、尤其是西北的動亂牽制了晉廷大量的注意力
從泰始六年開始,禿發樹機能在西北邊疆起兵,很快就出現了「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擊叛虜於萬斛堆,力戰死之」[vi]的糟糕情況,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里,由於樹機能軍隊的勇猛,加之晉軍戰鬥力的低下,晉軍「比年屢敗」,樹機能之亂日益成為晉武帝的心腹大患,「每慮斯難,忘寢與食」,而晉武帝更是明確表示其威脅「雖復吳蜀之寇,未嘗至此」。[vii]在晉武帝看來,伐吳較之於平樹機能之亂顯然並不那麼迫切。所以,在楊欣敗死西北之後,晉武帝十分憂慮地發出了「誰能為我討此虜通涼州者乎」[viii]的感嘆,當馬隆毛遂自薦時,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但晉武帝毫不理會,滿足了馬隆的一切兵員、軍資要求,出征後馬隆久無消息,有人認為可能已經敗死,而當馬隆派出的使者帶來利好的消息時,晉武帝難以克制地「撫掌歡笑」,詰問群臣「若從諸卿言,是無秦涼矣」。[ix]這一方面顯示了晉武帝對於自己識人之能的欣喜,另一方面也確實對於西北地區戰事轉好而由衷高興。
事實上,除了禿發樹機能之亂,北部邊境還有匈奴與鮮卑的動亂。數處連年的動亂,對於晉廷的打擊極大,使得晉武帝甚至不得不任用賈充、衛瓘這樣的近臣、寵臣去出鎮邊疆,[x]此外,這期間竟有三位刺史先後戰死。[xi]頻繁的戰事與動盪消耗了晉廷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牽制了晉武帝的注意力,所以,直到並州胡奮坐鎮御虜、鮮卑屢為馬循所敗、東北由於衛瓘的努力而取得粗安局面、匈奴拔亦虛、獨雍等部先後「歸化」、馬隆基本平定禿發樹機能[xii],晉朝的東北、北部、西北邊疆均有了一個基本安定的局面時,晉武帝才決定大舉出師伐吳。
(四)朝中重臣的阻撓
從晉武帝表露出伐吳的意向,到大軍滅吳,晉廷內部一直有一股強大的反對勢力。他們以賈充、荀勖、馮紞為首,對於羊祜、張華、王濬等人的伐吳主張百般阻撓。
據《晉書·賈充傳》,賈充「本無南伐之謀,固諫不見用」,在伐吳前還上表表示反對,甚至大軍所向披靡、即將滅吳時還從前線進表,認為「吳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濕,疾疫必起」,要求召還諸軍,「以為後圖」,甚至還要腰斬張華。
荀勖同樣與賈充持相同觀點,反對伐吳。在王濬表請伐吳時,「勖與賈充固諫不可」,[xiii]賈充從前線上表請求罷兵時,荀勖也立即上奏附和。[xiv]
至於馮紞,則向來與賈充、荀勖親善,對二人阿諛奉承,與之沆瀣一氣,晉武帝初謀伐吳時,「紞與賈充、荀勖同共苦諫不可」[xv]。
那麼,他們為何要對伐吳百般阻撓呢?難道他們看不到晉對吳優勢在一天天加大,滅吳只是時間問題嗎?我想應該不是的,作為久居高位、富有政治經驗的他們未必看不出晉滅吳之必然性,他們所以阻撓伐吳,其實從前文賈充給晉武帝的奏表中就能看得很明白,「雖腰斬張華,不足以謝天下」,這樣露骨的表達,體現了他們就是為了與張華、羊祜(後來是杜預)、王濬等主戰派對立,不想讓政治對手在伐吳戰爭中取得大功,進而威脅自己的政治地位。
事實上,在伐吳戰爭之後,杜預等其他出鎮一方的武將,由於不會對朝中的局勢有大的影響,加之其與司馬氏的姻親關系,所以反對派並沒有大力打壓。而主戰派的核心人物、朝中重臣張華則一方面由於在立儲問題上違背了武帝的意思而中意於齊王攸,更由於馮紞在武帝面前的譖言,失去了武帝的信任,「終帝之世,以列侯朝見」,[xvi]基本上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地位。
用《晉書·杜預傳》里杜預給武帝上的表中的話來說,那些反對的人只是由於「計不出己,功不在身,各恥其前言,故守之也」,其實,不獨伐吳,其它任何事情,朝中都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自頃朝廷事無大小,異意鋒起,雖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慮後難,故輕相同異也。」
朝中重臣的意見長期不能統一,反對者賈充等人的勢力又非常大,晉武帝絕不可能忽略不理,使得伐吳的時間一拖再拖,直到最後,武帝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令賈充為前線總指揮,一方面給予高位但又並不能幹預到各路軍隊主將的實際戰略決策,另一方面也將賈充調出中朝,緩解朝中主戰派張華等人的壓力。同時,在伐吳勝利以後,不僅沒有深責反對派賈充、荀勖等人,反而是讓這些人「無謀而並蒙重賞」[xvii]。這些折中之舉雖是晉武帝對於朝中黨爭的平衡與無奈,但卻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滅吳過程中賈充等人雖有異議,但並未影響勝利,滅吳後也沒有出現大的動盪局面。
可見,長期的黨爭使得晉武帝在沒有協調好彼此關系之前,是不可能大膽做出伐吳決策的。[xviii]
除了上述幾個顯見的原因之外,心理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百年以來,北方政權或者蜀中政權對江東政權的戰爭並沒有取得過決定性的勝利,尤其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以下荊州之威而慘敗於赤壁、一代梟雄劉備挾上游之勢卻大敗於猇亭,這些失敗的教訓,不能不使北軍心有餘悸,即便是同時占據江北和蜀中,客觀上已經對東吳形成了包圍之勢,晉武帝也仍需慎重考慮伐吳之事。
二、蜀中局勢的復雜性
公元263年蜀漢滅亡之後,並不是說蜀中的局勢就立即歸於平靜,相反,這一地區卻發
生了持續的動亂。
首先,擔任滅蜀總指揮任務的鍾會出於對於鄧艾等人立功的嫉妒以及自身野心的膨脹,在滅蜀後不久,就誣陷鄧艾謀反,消滅了鄧艾的勢力之後便舉兵謀反,企圖達到其「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xix]的目的。雖然,鍾會的反叛由於士兵的不配合等原因而失敗,但是,動亂造成的後果卻是十分嚴重的,「會既死,蜀中眾軍鈔略,死喪狼藉,數日乃安集」[xx],大量的平民及官吏為亂兵所害,這其中甚至包括後主太子劉璿,足見動盪之甚。
其次,司馬氏滅蜀依靠的是強大的武力,蜀中必然有人不服從新政權的統治,或者至少是心理上不願意立即接受其統治,對其抱有遲疑態度。比如,統蜀漢南中事務的安南將軍、建寧太守霍弋在聽聞成都不守的消息後就沒有立即投降,而說:「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即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xxi]像霍弋這樣的將領還有守巴東地區的羅憲,也是沒有立即投降或者逃竄,而是謹守城池,等待消息。他們都是對新政權持觀望與遲疑態度,像這樣的軍民絕不在少數,可以說,蜀中的局勢是極為微妙的,新政權的統治基礎是相當脆弱的。為此,司馬昭下令將許多以前入蜀的、原籍非蜀中的軍民三萬余家連同後主一起遷往洛陽,一方面控制這些人,防止其留在蜀中發生狀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本地人佔有蜀中統治權的願望,從而達到穩定蜀中的目的。
但是,不願服從新政權的統治、長期與中原的隔閡以及本地民族、人群的復雜性等其它相關原因,使得蜀中並沒有就此安定下來。在接下來的數年裡,蜀中狀況頻發,動盪不斷,民變、兵變不絕於書。
「(泰始)四年,故中軍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結亡命刑徒,得數百人,自稱諸葛都護,起臨邛,轉侵江原。」「七年,汶山守兵呂臣等殺其督將以叛。」而泰始八年的一次動亂尤為激烈,先是「汶山白馬胡恣縱,掠諸種」,接著益州刺史皇甫晏在征討的過程中為屬下張弘等人所殺,「其眾抄掠百姓」,殺死官民不少,經歷了不短時間才被王濬平定。[xxii]
即便是在王濬出任益州刺史之後,蜀中仍然發生了咸寧三年(公元277年)犍為民陳瑞妖言聚眾、咸寧四年漢中郡吏襲祚等謀殺太守姜宗以叛的事情。
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交織而造成的持續動盪,折射出了蜀中復雜、尖銳的社會矛盾,顯示了晉廷在當地的統治並不能算是完全穩固,如不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緩和社會矛盾,不要說順流滅吳,就連鞏固在蜀中的統治都十分困難。所以,晉廷一面花了很大的精力籠絡蜀漢故官,令其忠誠於晉室,一面派出王濬這樣的干將大力鎮壓反抗,在蜀中粗安之後,才有了王濬順流而下滅吳的舉動。
三、孫吳政權實力尚存
據有江東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孫氏政權絕非一個不堪一擊的軟柿子。從其自身的縱向發展來看,自孫氏立足江東以來,江南得到了長足的開發,其經濟等各方面實力絕非百年前所能相比。橫向與蜀漢相比較來看,孫吳的實力也遠在其上,僅從最直觀的土地、人口等數據來看,孫吳滅亡時有「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xxiii],而蜀漢則只有益州一州,「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xxiv],綜合來看,東吳的各項指標是蜀漢的二倍強。而且,與蜀漢地形復雜、便於突襲不同,孫吳政權據有長江數千里防線,一旦有事,可迅速組織抵抗,司馬氏面臨的正是這樣一個強勁的對手。
在魏伐蜀的消息傳到江東之後,孫吳政權立即採取了一些軍事行動試圖救援,[xxv]盡管這些軍事行動並沒有挽救蜀漢滅亡的命運,但是,它其實是起到了擴大防區、保衛東吳政權的作用,這使得魏軍已經失去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戰略優勢,而且魏軍「大舉之後,將士疲勞,不可便用」[xxvi],所以即便沒有出現鍾會之亂,魏軍也很難就滅蜀之勢一舉滅吳。
在此後的十幾年中,晉武帝屢有滅吳的想法,卻等了足足十五年才出兵滅吳。除了上面分析的其政權自身以及蜀中局勢的阻力之外,對手的並不弱小,也是一大原因。孫吳政權在這期間雖經歷了孫休病死、孫皓暴虐等狀況,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並沒有呈現出全面衰弱、不堪一擊的狀態。從整體的軍事行動上來看,它仍在不停主動進攻北方;[xxvii]從武將能臣上來看,丁奉、陸抗等干將仍統領軍隊數年;[xxviii]從兵力上來看,它尚有數十萬甲兵;從軍資、裝備上來看,即便是到吳亡時,仍有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而這其中,兩場戰役尤其能夠體現出東吳的軍事實力絕不可小覷。
一個是晉吳在交州地區的爭奪。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五月,由於吳交州刺史孫諝的貪暴,郡吏呂興殺之投降司馬氏[xxix],從這時起,晉吳就交州、主要是交趾地區的歸屬展開了長達八年的爭奪。期間,晉軍從南中派兵,曾一度獲勝,占據優勢,但最終為吳將陶璜等人所敗,吳軍「禽殺晉所置守將,九真、日南皆還屬」[xxx]。這一場拉鋸戰的具體過程比較復雜,這里不想多談,只從戰役的大體進程與結果來看,晉軍那時在西南地區、孫吳的側翼並沒有優勢可言,以至於損兵折將,不能抓住從側翼、後方威脅吳國的機會。[xxxi]
如果說交州之爭是因為晉軍路途遙遠,鞭長莫及,不能集中兵力與吳軍作戰而導致失敗的話,那麼步闡降晉之戰的失利則更能夠說明晉軍對吳在前線也沒有太大優勢。公元272年(吳鳳凰元年,晉泰始八年)九月,吳西陵督步闡據城降晉,圍繞著救闡與攻闡之間,晉吳雙方有了一場激烈的交鋒。晉軍以羊祜、楊肇、徐胤分別從江陵、西陵、建平三個方向援救步闡,從地理位置來看,陸抗至少面臨著西、北兩個方向的壓力,腹背受敵,陸抗在安排留慮、朱琬抵禦徐胤的同時,親率大軍對抗楊肇,就在兩軍對壘時,吳將朱喬、俞贊還投降了楊肇。即便是面對這樣有利的局面,晉軍仍舊未能擊敗吳軍、救回步闡,反而被陸抗殺得「大破敗」,「傷死者相屬」[xxxii],最終步闡城破身亡,羊祜等將領被晉武帝貶官處理。步闡所處的西陵,可以說是長江三峽的東峽口,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若晉軍得了此地,則可作為順流東下進攻吳國的跳板和基地,防止出現軍隊被扼在三峽之內,不得施展的局面,甚至可以就勢東下,對吳國形成致命打擊。這一地區,對於晉吳雙方來說都極為關鍵。可以說,雙方都是全力相搏,而晉敗吳勝的結果,充分體現了晉軍在此時、此地,並沒有明顯優勢,只是與吳軍形成對峙的均勢局面,顯然,滅吳的時機顯然還並不成熟。
而數年之後,吳主孫皓之暴虐所造成的後果已十分嚴重,國力大衰,吳國「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xxxiii],伐吳的時機到這時才完全成熟。
結
語
西晉滅吳之戰役過程十分簡單,看起來也極為順利,晉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從出師到滅吳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之前卻面臨著諸多問題,這是我們所不能不看到的,只有經過十幾年的時間,基本解決了這些問題,做了充分的准備,才有了最終的一鼓作氣,混一宇內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