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除夕晚上為什麼要留人

除夕晚上為什麼要留人

發布時間: 2022-02-25 00:04:17

A. 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

守歲是民間除夕的一個習俗,民間講究這一晚燈火通宵不滅,一家人熬夜迎接新年,這樣明年就可以家中富足。

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西晉的《風土記》里寫:「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最後這句是寫大家一晚上不睡,等到天明,就叫做守歲。

除夕守歲從天黑就開始吃年夜飯,所以年夜飯會准備的比較多,比較豐盛,因為大家要慢慢吃,一直吃到深夜。年夜飯擺在桌上,家裡還要有豐富的點心瓜果備著,吃了飯,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零食打發時間。

以前的說法是守歲的時候要保持家裡燈火通明,這個叫「燃燈照歲」,除了每個房子要點燈,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讓家裡沒有昏暗的死角。這樣照過一夜之後,來年家裡可以財源滾滾來,殷實一年。

守歲是個民間風俗,「燃燈照歲」是民間一個吉祥的說法,表達一個希望生活會更好的願望。

B. 為什麼中國人除夕要守夜

《秦中歲時》記載:「守歲之事三代前後典籍無文,至唐代杜甫的《杜住宅守歲》詩雲:『守歲何咸家,椒盤已頌花。』疑自唐始。」唐詩中對守歲習俗有不少的描述。如白居易《居中守歲》詩:「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孟浩然有「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籠」的詩句。

其實,守歲並非始於唐。據文獻史料記載,最晚在晉代就已存在了。到南北朝時已成普遍風俗。南朝時梁朝的宗顫在《荊楚歲時記》中雲:「歲暮,家傢具有漱,旨宿歲之位,以迎新年。」這里」宿歲「就是」守歲「。到了唐朝此俗就已盛行了。

宋承唐風,「守歲」尤盛。周密《武林舊事》說:「至除夕。則比屋以五色紙錢酒果,以迎送六神於門。至夜憤燭參盆,紅映霄漢,爆竹鼓吹之聲,喧和徹夜,謂之括廳。小兒女終夕博戲不寐,謂之守歲。」

到明清時,守歲之風不減唐宋。清王三聘輯《古今事物考》中載:「歲終一日為除日,夜為守夕。宋,士庶之家,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夜祀其先,長幼聚歡,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除夕守歲不能沒有火,屋內有爐火,屋外有篝火,火越旺越好,以示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所以稱之為「旺火」。唐代張說《岳州守歲詩》:「除夜清樽滿,寒庭燎火多。」這里的「寒庭燎火」指的是屋外燃氣的旺火。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寢謂之『守歲一』」。這里的『火爐』是指屋內人們圍以取暖的旺火。

除夜守歲還要喝屠蘇酒。屠蘇酒是一種用草葯配製成的葯酒,飲屠蘇酒是古代除夕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屠蘇是一種闊葉草,古人用它飾屋,稱作「屠蘇屋」。飲屠蘇酒之俗在唐代形成時,是在元旦飲此葯酒。以後代代相傳,到宋代卻是除夕飲屠蘇酒了。宋代高承《事物紀原》說:「除夕守歲,飲屠蘇酒乃是慣例。」今天,我國南方一些地區仍有過年全家共飲屠蘇酒的風俗。

唐代除夕歡宴,除了飲屠蘇酒外,還喝一種在冬天能驅寒祛濕的花椒酒,即桌上的盤中有花椒粉,飲酒時撮少許放入杯中調勻,然後再飲。杜甫《杜位宅守歲》詩曰:「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守歲之俗有著對即將過去的舊歲無限留戀之情,更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宋代大詩人蘇軾曾在《守歲》詩中以形象的比喻勉勵自己「努力盡今日」,他把飛逝的時光比作鑽洞的長蛇,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天,只剩下個蛇尾了,想捉也捉不住。這正如俗話說的「黃金易得,韶光難留」。現代文學家魯迅喜歡在除夕之夜整理自己一年寫過的日記,計劃新的一年的工作。從古至今,「守歲」都包含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這層意思。

C. 為什麼除夕要守夜這個傳統典故是什麼~

守夜.就是守歲.熬年夜
魏晉:開始有守歲習俗。
守歲:傳說如果兒女守歲的話,其父母會長歲。
以上由wiki網路"春節"一詞釋義節選.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 "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這種現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 "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

D. 為什麼除夕那天晚上一定要在自己的家裡過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以上便是傳說中除夕守歲的來歷。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普天下人都盼望著新年零點的到來。

E. 除夕為什麼要守夜

守夜也叫熬年,指農歷大年三十的守歲。是中國民間的一種習俗。相傳,在大年三十晚上,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守夜坐等天亮。

(5)除夕晚上為什麼要留人擴展閱讀: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普天下人都盼望著新年零點的到來。

F. 為什麼要守除夕夜

除夕也叫守年歲和過年,在中國古時候有一個惡魔的名字叫夕,他禍害人間,殘害百姓,人們都厭憎他,但又不知道怎麼辦才能把他殺掉除去夕這個惡魔?有一次臘月三十晚上,惡魔夕又來到村子裡抓人吃,一個過路叫年的年輕人用紅紙包住火葯點燃炸死了惡魔夕,年還送錢給老百姓們買好吃的,惡魔夕死了,人們載歌載舞到天亮,為了記念年把臘月三十叫除夕也叫過年,所以現在過年都要放鞭炮和守夜,守夜是害怕惡魔夕的同黨再來禍害百姓好有人通知大家,也有一說是老百姓為了報答年而等年再來村子

G. 除夕晚上有什麼忌諱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因此,人們的除夕禁忌,是源於傳統對年的特殊認識。除夕的禁忌極多,也極其重要,集中地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凶、祈求平安、祈盼幸福的心理要求。主要有以下忌諱:
1、忌倒污水、倒垃圾。
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2、忌剩下漿糊。
臘月里貼窗花、對聯剩下的漿糊不能留,一定要處理掉,以免來年的日子越過越糊塗。
3、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
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4、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5、忌吃葯。正在服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暫時停葯,家裡年前煎過的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據說這樣才有利於來年的身體健康。

H. 人們為什麼要在除夕夜一晚上不睡覺

因為要守歲,所以會一晚上不睡覺。

那麼,人們為何熬夜守歲呢?除了迎新喜慶、秉燭歡樂之意外,守歲還有豐富的民俗內涵和現實意義。據說,守歲首先具有驅除惡鬼邪祟之義。通過通宵的燈火和喧囂的氣氛,將頑踞角落中的邪鬼趕走。

其次,守歲還具有受福健體之義。通宵不眠,見證了年輪的更迭,人們相信這樣能夠在來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此外,守歲還有現實的功能,就是一家人利用團圓良機,總結過往的一年,共同展望全新的一年,為幸福生活加油打氣。

最後:長者還會給晚輩紅包守歲,表達新年祝福。

I. 除夕夜的除夕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隻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除夕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祀,守歲。
還要祝福新的一年!!!

J. 除夕有哪些禁忌習俗

1、忌打碎器物

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不小心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

2、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中有水井的人家,需要在黃昏前「封井」,將水井蓋上木蓋,供奉糕點,焚香拜祭,三日後才可以開蓋復用。

3、先祭祖再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傍晚,要在祖宗像前點香燭,擺菜餚,倒上美酒,舉行祭祀儀式。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4、年夜飯的禁忌

除夕夜傳統座次為「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是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首席未落座,其餘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5、守歲不說晦氣話

除夕夜守歲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除夕夜晚上,無論大人或是小孩,都需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霉。

6、不能開燈睡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需要開燈睡,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熱點內容
吃得很講究有營養為什麼身體不好 發布:2024-11-16 02:30:14 瀏覽:757
女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吃東西 發布:2024-11-16 02:11:07 瀏覽:320
為什麼改微信號和登錄密碼不一樣 發布:2024-11-16 02:11:05 瀏覽:276
女人冬天特別怕冷是為什麼 發布:2024-11-16 02:11:01 瀏覽:207
為什麼微信小游戲玩不成 發布:2024-11-16 02:08:19 瀏覽:897
為什麼閉上眼睛就感到酸澀 發布:2024-11-16 02:07:37 瀏覽:462
為什麼總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發布:2024-11-16 01:58:16 瀏覽:31
晚上為什麼有雲會發光 發布:2024-11-16 01:47:42 瀏覽:565
為什麼地球春秋時間短夏冬時間長 發布:2024-11-16 01:47:09 瀏覽:556
為什麼寶寶有段時間會變瘦 發布:2024-11-16 01:43:37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