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段時間大便溏稀
㈠ 大便偏稀是怎麼回事
大便偏稀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屬於脾腎兩虛所致,也有的屬於腎陽虛所致,更有的屬於胃腸吸收能力弱,還有肝脾不和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所以說建議你找醫生對症治療比較好!
㈡ 天天大便稀是怎麼回事
大便稀溏或者叫大便不成形,一般稱之為慢性腹瀉,能引起腹瀉的原因非常多,腸道的一些器質性的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或者是結腸癌,可以引起腹瀉。1、另外腸道的一些功能性的疾病,包括腸易激綜合征,也是可以引起腹瀉的;2、除了腸道的疾病之外,腸道之外的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2型糖尿病,也可以引起腹瀉的;3、因此出現長期的腹瀉或者叫長期的大便溏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㈢ 大便溏的原因
大便不成形,次數正常或稍多,屬於大便稀溏或溏瀉。 出現大便稀溏的常見原因有: 1、胃腸性大便稀溏: 如飲食不當、腹部受涼、冷食冷飲等,可刺激腸蠕動加快,導致食物在腸內存留時間縮短,造成大便稀溏。消化不良、菌群失調、結腸功能紊亂等可引起大便溏瀉; 2、其他原因,如無症狀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甲亢等也可引起大便溏瀉。 你每次大便溏稀,大便次數多正常,有時出現腹痛,大便次數稍增加,如無其他明確的原因,多是輕度結腸功能紊亂所致。 可先檢查一下有無引起大便稀溏的誘因,如檢查便常規有無炎症,必要時檢查肝功等其他原因。 對症治療: 1、復方苯乙哌啶:有止痛、止瀉作用, 1片,每晚1次或早晚各1 次;中葯可服人參健脾丸,胃寒者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2、調節腸道菌群: 乳酸菌素片、麗珠腸樂等可調節腸道菌群,治療大便溏瀉。 3、如有消化不良,可適當服用助消化葯物——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4、注意飲食調養: 進食易消化食物,不易過飽,忌生冷、煙酒、油膩、刺激性食物等。另外,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黃豆芽、洋蔥等,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應適當限制。
㈣ 大便稀溏是什麼意思 大便稀溏怎麼回事
1、大便稀溏就是腹瀉,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加,排便量增加,糞便質量稀薄,如含水量大於85%。
2、腹瀉病史小於3周者為急性腹瀉,腹瀉病史大於3周者為慢性腹瀉。急性腹瀉常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即患者食用受病毒或細菌污染的食物後出現急性腸道炎症,如果血常規結果顯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多則為細菌性急性腸炎;如果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正常,則為病毒性急性腸炎。慢性腹瀉主要由腸結核、炎症性腸病、結腸癌、腸易激綜合征等引起,病人可以通過做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㈤ 大便稀溏是什麼原因
意見建議:大便稀溏」常見的疾病性原因有: 1. 胃腸性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結腸功能紊亂等引起的大便溏瀉; 2. 肝膽、胰腺疾病如無症狀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 3. 甲亢等引起的慢性溏瀉等。2)「大便稀溏」經過相關檢查,如肝功、B超、甲狀腺功能以及便常規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便常規又無炎症表現,說明...是功能性原因引起的
㈥ 近幾天早晨大便稀塘,是什麼原因
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脾臟虛弱沒有能力對體內的水進行運布而造成大便稀溏。你可以用茯苓、山葯、芡實打成的細面熬粥,長期服用這樣可以健脾利濕固澀,然後服用一些右歸丸來提高腎的代謝能力,如果還有氣虛氣短的症狀還可以服用黃芪精來補氣。
㈦ 長期大便稀溏,不成形是怎麼回事
1)「大便稀溏」常見的疾病性原因有: 1. 胃腸性 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結腸功能紊亂等引起的大便溏瀉; 2. 肝膽、胰腺疾病 如無症狀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 3. 甲亢等引起的慢性溏瀉等。 2)「大便稀溏」經過相關檢查,如肝功、B超、甲狀腺功能以及便常規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便常規又無炎症表現,說明是功能性原因引起的,可進行如下調理: 1. 注意飲食調養 進食易消化食物,不易過飽,忌生冷、煙酒、油膩、刺激性食物等。另外,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黃豆芽、洋蔥等,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應適當限制。 2. 適當服用助消化葯物 如多酶片、胰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3. 調節腸道菌群 乳酸菌素片、麗珠腸樂等可調節腸道菌群,治療大便溏瀉。 4. 止痛止瀉 如大便次數較多,可用復方苯乙哌啶1片,早、晚各1次。 5. 脾胃虛寒者,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3)「大便稀溏」食療葯膳: 1. 首烏蜂蜜羹 取生首烏400克,蜂蜜100克。秋冬兩季挖生首烏,洗凈,切成厚片,曬干或烘乾,研成極細末,調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裝入瓶中,加蓋,貯於冰箱,備用。每日1次,每次20克,每晚睡前或晚起空腔,用溫開水送服。 本方養血滋陰,潤腸通便。適用於大便秘結。 2. 三子通便茶 用萊菔子20克,蘇子15克,牽牛子10克。將萊菔子、蘇子、牽牛子分別揀雜,洗凈,曬干或烘乾,同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鍾,即成。當茶,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 本方行氣消積,潤腸通便。適用於大便秘結、腹脹患者。 3. 山葯苡仁羹 取山葯(鮮品)100克,薏苡仁60克。將山葯放入清水中洗凈,取出,刨去薄層外表皮,剖開,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塊,盛入碗中,備用;將薏苡二揀雜,淘洗干凈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30分鍾,待苡仁熟爛,加入山葯小方丁,拌勻,繼續用小火煨煮至苡仁酥爛,羹呈粘稠狀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當點心,隨意服食,當日吃完。 本方健脾益氣,抗癌止瀉。適用於大便稀溏不成形。 4. 扁豆橘皮粥 用白扁豆、粳米各50克,鮮橘皮30克。先將鮮橘皮洗凈,切成絲或切成碎末,備用。將白扁豆揀雜,淘洗干凈,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40分鍾,待白扁豆熟爛,加入淘凈的粳米及橘皮絲(或橘皮碎末),繼續用小火煨煮成稠粥,即成。早晚2次分服,吃白扁豆,嚼食橘皮碎末。 本方健脾祛濕,益氣止瀉。適用於大便稀溏不成形者。
㈧ 大便拉很稀,跟水一樣是怎麼回事
病人解大便,溏水一樣.如果是最近幾天發生,又有發熱、腹痛等症狀,很可能是急性胃腸炎.需要化驗大便常規加血常規來明確.首先如果發病時間在一周到兩個月左右,考慮功能性的腹瀉或功能性的結腸病的可能性大,跟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蠕動功能紊亂有直接關系.可以做電子結腸鏡來明確,在確診後需要用得舒特和整腸生等葯物來調理.其次如果發病時間超過兩個月以上,常常表現早上起來解稀溏樣的大便.很可能是慢性結腸炎或結腸息肉,需要做電子結腸鏡來明確.慢性結腸炎,需要用整腸生或培菲康與復方谷氨醯胺腸溶顆粒等葯物來治療.再次如果是結腸的息肉,則需要在腸鏡下行息肉的電凝、電切手術治療.
㈨ 大便溏稀是怎麼回事
1.便溏的成因、症狀:生活起居不當,如空調、冷飲、肉類、缺少運動、精神壓力大等,常見的症狀是大便不成形(正常的大便,應該像香蕉一樣的金黃色);或是大便很粘,經常粘在便池上不易沖掉;或者擦屁股總是擦不幹凈,需要用很多紙。這類人除了大便不成形以外,大多還有如下的症狀,體形較胖,手腳易冰涼,舌苔白胖有齒痕,早上不愛起床,平常沒有時間運動,飯後易犯困。如果一個人有如上症狀,但沒其他不適,中醫多半診治為脾虛濕重。如果脾虛了,吃的東西就不能很好的消化掉,就會出現大便不成形,中醫叫便溏,西醫多稱為慢性結腸炎。
療養方法:
1、改變現有生活方式,調理飲食 但凡脾虛之人,都伴有濕,而且多為寒濕。很多人不是大便天天都不成形,有個別時候也能成形。那就要對平常的生活留意一下,今天我們大便成形了,回想一下,我們昨天吃的是什麼食物,把這個記錄下來,以後就能慢慢找到規律了,反復驗證哪種食物最適合於你,畢竟,每一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因此,最好的調理方案,只適應這一個人。因此,自己才是最好的醫生。不要寄希望於某種葯物,不管中葯西葯,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脾虛問題,你必須改變你現有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從飲食上調理,這才是根本。生活方式的疾病,靠的是七分養。
2、吃窩頭、玉米、玉米碎 《黃帝內經》認為,五穀為養,即五穀養五臟。五臟為心、肝、脾、肺、腎(這五臟的特點,全都是實心的)。五穀是黍(大黃米) 、中麥(小麥) 、玉米、稻、豆。它們分別對應的就是人的心肝脾肺腎。換言之,脾對應的就是玉米,玉米養的是脾胃。 1)選純玉米面的窩頭,不要買那種裡面放了白面或糖或糖的添加劑的窩頭,純玉米面的窩頭高校食堂里有。吃窩頭比較干,但千萬不要喝大量的水和飲料,這樣破壞了「胃喜潤惡燥,而脾喜燥惡濕」的陰陽調和理論。如果太幹了,可適當的吃一些帶湯的菜。 2)常吃玉米棒子,或者用玉米碎(超市有賣)煮稀飯,其中都有玉米,對脾胃有養護作用;
3、刮腹 每晚睡覺前,平躺在床上,用刮痧板(或用手)在腹部從頭往腳的方向刮,記住,不要求刮出痧,以自己身體能承受為限,刮的次數和時間不限,只要是自己感覺舒服即可。 刮一個月以後,你就會感覺肚子發熱,同時肚子也會逐步變軟,次日起來大便,你會感覺大便非常的好,好到沖過後馬桶水都不會變色。有這樣的大便,說明你的消化系統調到了良好的狀態,吃的東西能完全消化。 通過刮腹,你會覺得你的肚子在發熱,這種熱,是氣血運化加強的結果。就像我們做飯一樣,要想熟,就你要加熱。肚子里的食物也是一樣,要想消化掉,你也要加熱,加速氣血的運動。同時腹部不僅集中了很多重要的經絡,而且神經叢豐富,通過刮腹,你對這些經絡和神經都是一種有益的刺激。
4、少吃 一是從總量上要少吃。脾是人體的保姆,既然家裡的保姆忙不過來,你就不要給她那麼多的活,讓她有時間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好。 二是,如果你比較胖,那就晚飯就喝一小碗玉米面粥,或喝果汁;或者如果中午吃多了,晚飯就喝汁。這樣,會讓你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復。除總量少吃外,還要堅決少吃肉類(羊肉除外)、生冷食物、啤酒、冷飲、海鮮,這些多是寒涼的食物,人體不易消化。 註:不是說你今天少吃,明天大便就變好了,這個需要一個過程。|
5、多動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建議不要每天坐著。因為坐出來的病,是很難治的。有機會就要運動一下,可加快周身血液循環,會將體內的濕氣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