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浙貝母採收時間為什麼是五月

浙貝母採收時間為什麼是五月

發布時間: 2022-11-04 12:26:15

Ⅰ 浙貝母種植

  • 【種植技術】浙貝母一般分為育種與商品貝母兩種。

1、選地選種:

(1)育苗法:應擇向陽、溫暖、稍乾燥,土層深厚疏鬆含有腐植質的沙質土壤,排水暢通的區域為宜。

(2)商品貝母栽培地:宜選生荒、向陽溫暖,土質深厚疏鬆,含有較多的腐植質土壤,灌溉排水便利的地方或板田均適合栽種貝母。

(3)選種:在寒露前5~10天選擇晴天土壤乾燥時進行采種,邊挖邊選,並選大小一致扁圓形的鱗莖,鱗片兩瓣緊密合攏,沒有病蟲害和損傷的留作繁殖種子的種莖。選種應注意不能使種莖破傷或兩瓣分裂,以免損傷心芽。最好是當天挖當天種,可以減少損傷與不定根的死亡。如果當天不能下種,必須挑回家暫儲藏,在挑運途中不宜裝滿,以免壓傷心芽發熱,到家後應立即攤於陰涼乾燥的地方,時間不能擱置太久。

2、繁殖與栽培:

(1)育種:下種應在寒露前5~10天,及早播種可使種根發苗多,生長茁壯,對提高產量和質量關系很大。栽種時嚴格挑選大小均勻的鱗莖,邊作畦邊下種,畦寬普通是120~220cm,應注意適當密植,達到增產要求。行距13cm,株距2cm,行株之間略呈方形,使其通風和日照充足,減少植株倒伏和折斷。下種的深度13~17cm,這樣可使產品結實兩瓣緊合。每667㎡可產600~750kg,除留種繁殖的種莖300~450kg外,可分出栽培商品用的鱗莖300kg。

(2)商品貝母的栽培:一般在寒露前後下種完畢(最好是寒露前),畦內寬度與育種同,種莖栽種要淺,切忌太深,恰與育種莖相反,栽種深度以5~6.5cm為宜,過深鱗莖不易生長肥大,淺種可使種莖舒展,兩瓣容易分開。鱗片大,產量高,這是提高貝母產量的關鍵之一。由於淺種容易受凍,畦面必須鋪蓋廄肥或稻草,排除漬水,做好防凍工作。株行距可根據種莖大小決定,種大稍稀,種小稍密。種莖須分別大小下種,以免在同一塊地上,植株大小不一,管理不便。每667㎡可產鮮貝母600~900kg,加工後可得干貝母200~300kg。

【栽培管理】

1、施肥:貝母是耐肥作物,且生長期短,立春出苗,立夏枯萎,生長旺期只3個月左右,必須施足基肥,才能保證貝母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同時也是增產的重要措施。並應根據育種和商品栽培的不同需肥情況,採取下列施肥方法:

(1)育種:一般是採用沙質土壤,春季多雨,肥效容易流失,應施用廄肥與堆肥為主,以改變土壤結構,減少流失。在下種的同時,每667㎡施廄肥或堆肥2000kg,人糞500~1000kg,或用廄肥1000kg與棉子餅50~75kg混合作為基肥,由畦面開溝放下,然後覆土,以免蒸發與流失。如基肥不足,立春雨水期間,苗高3~6.5cm時,用人糞250~500kg,加水稀施1次。繁殖種莖的時候宜少施氮肥,使種莖生長健壯。

(2)商品貝母:如前作物是芋頭(由於芋頭田多施廄肥,土壤疏鬆肥沃),可不再施用廄肥,只在立冬前後每667㎡施棉子餅75~100kg,作基肥即可。追肥計3次,第1次立春前後苗高3~6cm時,每667㎡施硫酸銨5kg,第2次在驚蟄前後結合中耕除草,施用硫酸銨7.5kg;第3次清明前後摘花後,施用硫酸銨7.5kg。追肥必須根據貝母鮮個大小,適時、適量的多次薄施,以減少流失,增加肥效。

2、摘花:一般在春分後進行,當開始抽梢開花時,為了促鱗莖生長,避免養分損耗,應及時摘去花蕾,但不能過早或過遲,以植株頂部還有2~3朵花蕾含苞未放時採摘為宜。摘花宜在晴天進行,以免雨水從斷口侵入,引起植株的腐爛和發生病害。育種的貝母只摘花,不去花梢。商品貝母,先摘花,後摘去梢部6~10cm,但不可摘去闊葉,否則會影響鱗莖生長。

3、中耕除草:在貝母生長發育的各階段,勤中耕,多鋤草使田間清潔,土壤疏鬆,有利種莖和植株的正常成長。根據浙江產地經驗,要做到多鋤、早鋤,田間無雜草。育種田中耕除草5~6次,第1次冬至前,貝母田間間作的蔬菜收獲後,進行中耕鬆土並將菜根鋤去,第2次幼苗出土後,淺鋤表土,第3次在雨水前後淺削畦地,第4次在清明前後結合施肥拔草,此時植株已枝葉茂盛,不宜中耕,第5次在立夏後,淺鋤並清除枯萎枝葉,第6次在間作物收獲後,中耕1次,將間作物的根部鋤去,以防漬水而致種莖腐爛。商品田的中耕可分3次,第1次在立春出苗後,第2次在雨水後,第3次在清明後鋤草,鋤草時要注意不傷苗、不踩苗和不鋤破地下種莖,以免造成缺株減產。

4、灌溉排水:貝母育種田一般採用旱地,水源缺乏,灌溉較為困難。商品田對灌溉排水非常重要,如天旱時每隔7~14天灌溉1次,灌溉最好在下午4~5點鍾或早晨為宜。灌水的深度以達到畦埂高度一半為宜,使土壤被水滲透後再行放水。掌握及時灌溉對貝母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如遇天雨,必須隨時排除漬水,以防鱗莖腐爛。

5、防治病蟲害:

(1)病害:

①灰霉病:又稱「早枯」、「青枯」。病株先在葉片上出現淡褐色的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灰色大斑。花被害後干縮、幼果被害後呈暗綠色而乾枯。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發生,以氣溫在18℃以上,陰雨連綿時病害嚴重。防治方法:可用50%多菌靈或50%撲海因1000倍葯液噴霧,每隔7~10天1次,連續3次。

②黑斑病:從葉尖開始發病,葉色變淡,漸向莖蔓延,被害部位的病斑呈褐色水漬狀,在潮濕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褐霉狀物。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危害,雨水多時發病較嚴重。防治方法:同「灰黴菌」。

③干腐病:被害鱗莖呈蜂窩狀,基部變青黑色。除冬季外,均可發生,尤以6~8月嚴重。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作種子地;選擇無病蟲傷痕的種莖作種,種莖儲藏前或栽種前,用20%三氯殺蟎碸1000~1500倍液浸種10~15分鍾。

④軟腐病:鱗莖受害後開始呈褐色水浸狀,蔓延很快,嚴重時鱗莖腐爛,具有酒酸味。防治方法:除選種、選地、注意排水外,可用300倍托布津液浸種10~15分鍾,配合應用各種殺菌劑和殺蟎劑,並清除殘枝枯葉及田間雜草,防止傳播病菌,減輕危害。

⑤病毒病:植株染病後葉片呈褐色,變薄,有不明顯的斑點。防治方法:選用健壯鱗莖或選用抗病力強的品種,冬、春季清除殘枝雜草,加強田間管理;增施磷鉀肥,以增強植株抗病力。

⑥炭疽病:發病葉片上先出現淺褐色暈點,逐漸擴大呈棕色圓形或狹長形略有下陷的斑,並有明顯的褐色邊緣,後期病斑上生有小黑點。危害基部時,在基部和近葉腋處產生棕色縱向條斑,後期病斑縊縮,直至萎縮乾枯。4月中旬發生,4月下旬、5月中旬嚴重。防治方法:清除病株殘體雜草,發病期用50%多菌靈每667㎡100g,加中性皂100g,加水120~150kg噴霧。每7~10天1次,連續3次。

(2)蟲害:

①蠐螬(金龜子幼蟲):多危害浙貝母鱗莖,4月中旬開始,過夏期為害最盛。防治方法:進行水旱輪作,冬季清除雜草,深翻土地;用燈光誘殺成蟲。

②豆芫青(又名紅豆娘):以成蟲咬噬浙貝母葉片,嚴重時成片植株葉片被吃光。

⑤利用蟲的群集性,及時用網捕捉,並可用90%晶體敵百蟲0.5kg,加水750kg噴霧,或用40%樂果乳劑800~1 500倍液噴霧。

③蔥蟎:危害浙貝母鱗莖,主要發生在過夏期間。防治方法:嚴格選種,把腐爛有蟎的鱗莖挑出。鱗莖起收後在室內存放7~10天,使蟎在乾燥環境下死亡或離開鱗莖。播種前用殺蟎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浸種;防治方法:防治干腐病、軟腐病。

【收獲與加工】

1、採收:立秋後為採收期,以貝母植株全部枯萎,植株莖稈已脫離貝母鱗莖,鱗莖表皮呈淺黃色,這時貝母有效成分最高,漿汁最多,是商品貝母收獲最適宜的時候。收獲時將元貝與珠貝分開,元貝即大鱗莖,直徑3~6cm,鱗片形似「元寶」,俗稱「元寶貝」。珠貝形小,直徑在3cm以下,兩瓣相連未去心蒂,形似「算盤珠」,俗稱「珠貝」。每667㎡可產鮮貝母600~900kg,每300kg鮮貝母加工後可得干貝母100kg,元貝佔70%~80%,珠貝佔20%~30%。採收貝母正值雨季,必須選晴天,並預測在三四天內不致下雨方起土,否則不易保管。

2、加工:加工手續大概分為洗泥、挖心、去皮、曬干4個步驟。將採收的貝母盛於竹籮內,放在河水中洗去泥土,將每個元貝挖開,挖去心芽,珠貝不需挖心手續;加工時將元貝、珠貝分別處理,並裝進特製100cm長船形木斗內,懸於三角木架上,由兩人操作兩端木柄,來往推動,使貝母互相摩擦至表皮脫凈漿液滲出為止,然後每100kg鮮貝母加石灰3.5kg,繼續推動撞擊,等沒有聲音時,貝母已全部塗滿石灰,再倒出盛放籃內,經1夜,使石灰滲透,次日即利用日光暴曬6~7天,稍停1~2天再曬到表裡純干。如起土後適逢陰雨,可在通風處攤放陰干,或用烘灶烘焙乾燥,應注意火力不宜過猛,並經常上下翻動,以免成為僵貝(熟貝母),延期烘焙則質地疏鬆(俗稱松泡),均會降低品質與葯效。

Ⅱ 什麼是過夏浙貝

過夏浙貝母植株在5月上旬枯萎,到9月下旬前後再發根生長,這段時期稱休眠期,也稱過夏。此期易造成鱗莖損失。過夏期鱗莖要求天氣涼爽、濕度適宜、土壤含水量恰當。因此,要設法降低地溫,使鱗莖處於涼爽狀態。種子田要套種花生、豆類、瓜類、蔬菜、玉米等遮陽作物,確保浙貝母鱗莖安全過夏。套種作物要掌握好收獲期,應使作物在浙貝母栽種前收獲。

Ⅲ 4-5月哪些中葯材可以採收

4-5月可以採收中葯材包括補骨脂、高良姜、木通、蒲公英、桑寄生、五靈脂、川芎、藁本、墓頭回、秦皮、水蛭、辛夷花、地丁、桂皮、南沙參、青蒿、鎖陽、益母草、地骨皮、金錢草、胖大海、肉蓯蓉、蜈蚣、茵陳、地龍、蒙花等等。
中葯材採集的一般原則
1 根及根莖類葯材
根為植物貯藏器官,當地上植株開始生長時,往往會消耗根中貯藏的養分,所以一
般根及根莖類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採收,即秋季及冬季採收。例如地黃在秋末或冬季采
收,此時質地堅實,乾燥後粉性也足。可是到了春天,地上部位長出後,這時採收就松
泡,乾燥後其性狀干癟如柴,沒有粉質,不能入葯。但也有例外,如明黨參春天來收,
太子參則在夏天採收較好,延胡索(元胡)是早春植物,則應在立夏後地上植株部分枯萎
前採挖。
2 葉類及全草類葯材
應在中草葯地上部分生長最旺盛時或在花蕾將開放時,亦或在花盛開,果實尚未成
熟時採收,如艾葉,紫蘇葉均在開花前採收。少數葉類葯材秋冬時採收,如桑葉即如此。
全草類的青蒿、薄荷均在莖葉旺盛生長時採收。益母草、荊芥、香需等在開花時採收。
全草類一般割取地上部分,少數連根挖起,全株葯用,如蒲公莢、細辛等。
3 莖木類葯材
一般在秋、冬兩季採收,如關水通、大血藤、忍冬藤、首烏藤等。有些木類葯材全
年可采,如蘇木、降香、沉香等。
4 皮類葯材
一般在春末夏初採收,此時樹皮養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較快,皮部與木
部容易剝離,傷口較易癒合,如黃柏、厚朴、秦皮。少數皮類葯材於秋冬兩季採取,如
川楝皮、肉桂等,此時皮中有效成分較高。
5 花類葯材
一般宜在花含苞待放時採收,不宜在花完全盤開時採收,更不可在花衰敗欲落時采
收。因為後兩種情況不僅影響葯材性狀、顏色、氣味,更重要的是葯效成分的含量也會
顯著減少。如金銀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都應在花含苞待放時採收。紅花、洋金
花等均宜在花剛開放時採收。菊花等在花盛開時採收。對花期較長,花朵陸續開放的植
物,應分批採摘以保證葯材質量。個別如松花粉、蒲黃更要掌握採集花粉時間,否則自
然脫落,影響產量。
6 果實與種子類葯材
一般多在果實接近成熟時或成熟時採收,如栝樓、梔子、山楂;有的在果實成熟後
經霜變色時採摘,如川楝子經霜變黃,山茱萸經霜變紅時採摘。有的專采未成熟的果實,
如積實、青皮等。如果實成熟期不一致,可隨熟隨采,過早採收則其肉薄,過遲則其果
肉鬆泡,影響質量與產量,如木瓜等。種子類葯材必須在果實完全成熟時採收,如牽牛
子、決明子、白芥子等。

Ⅳ 夏天很多的中葯材植物都不適合種植,哪些中葯材適合夏季種植

地道的葯材與原產地氣候環境直接相關,天然生長的葯材,有它自己的生命軌跡和頑強的生命力。一旦採用人工栽培,就需要培育管理,干預自然生長環境。後來政府倡導種植金銀花,老百姓貸款買花苗、施肥、除草,金銀花長勢很好,有人也賺到錢。熟悉的人知道,金銀花樹相對較高,外形上看完全可以壓倒雜草,可是如果不勤除草,不施肥,它開的花也很少。


Ⅳ 浙貝母大地過夏為什麼會造成鱗莖腐爛

浙貝植株在5月上旬後枯萎,商品貝即可收獲,而留作種子用的貝母不能收獲,需作越夏處理,從植株枯萎到9月下旬前後鱗莖生根前,這段時間需要保護鱗莖安全過夏。大面積生產多採用大地過夏,即留在原地不挖,就地過夏,在這段期間很容易造成鱗莖腐爛,一般正常年份常損失10%~30%不等,若管理不好,損失更重。造成鱗莖腐爛的原因很多,但天氣是主要因素,特別是5月下旬至7月上旬梅雨季節,則高溫多濕是造成鱗莖腐爛的主要原因,7、8月份的高溫乾旱也會造成鱗莖干腐,如高溫達50℃以上會使鱗莖喪失生活力而導致死亡。此外,種栽鱗莖質量的好壞,以及土壤質地等都會影響過夏鱗莖的生存。根據這些原因的分析,要防止或減輕過夏的損失,就必須從選地、栽種開始嚴格要求。具體措施如下:

(1)一定要選用透水性好的疏鬆土壤種植,黏土地不宜選用。整地時一定要做高畦,畦面略呈龜背形,利於排水。

(2)種栽一定要選用健康、無病蟲害的鱗莖作種。

(3)栽種深度一定要比商品田深點,一般栽2號貝深度約10厘米,栽深點是為了避免地表高溫的影響,由於土壤自然重量壓力還可使鱗莖組織緻密,鱗片相互抱得緊,增強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

(4)精心管理,培育壯苗。一定要做到及時中耕除草、摘花打頂,適時排灌,合理追肥。浙貝母是喜肥、耐肥的葯用作物,施足基肥和及時合理追肥是培育壯苗提高產量的關鍵。其它管理配合得當,就可培育出健壯植株和抗逆性強的種鱗莖。

(5)過夏期間一定要設法降低地溫,要使地下鱗莖處於涼爽的條件下。不要讓太陽直接曬著地表,夏季太陽光直接曬著地表,可使地表溫度高達65℃左右,這樣的高溫足以使地下鱗莖燙死而腐爛。所以應在地上套種瓜類、豆類、玉米、蔬菜及甘薯等作物遮蔭,可大大降低地表溫度,套種作物要注意收獲期,使作物在浙貝母栽種前收獲。

(6)過夏期間要注意排水,疏通排水溝,防止大雨後畦內積水;防止人、畜進入踩踏,踩踏後土壤會堅實下陷,容易造成局部積水,致使鱗莖腐爛。

Ⅵ 中葯浙貝母

【葯名】浙貝母 zhebeimu


【別名】象貝、大貝、珠貝。


【英文名】Bulb of Thunberg Fritillary。


【來源】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g.的鱗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鱗莖半球形,有2~3片肉質的鱗片。莖單一,直立,圓柱形。葉無柄;莖下部的葉對生,狹披針形至線形;中上部的葉常3~5片輪生,少互生,葉片較短,先端卷須狀。花單生於莖頂或葉腋;花鍾形,俯垂;花被6片,2輪排列,長橢圓形,先端短尖或鈍,淡黃色或黃綠色,具細微平行脈,內面並有淡紫色方格狀斑紋。基部具腺體;雄蕊6,花葯基部著生,外向;雌蕊1,子房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柱頭3歧。蒴果卵圓形,有6條較寬的縱翅,成熟時室背開裂。種子扁平,近半圓形,邊緣具翅。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坡草叢,林下較陰處。分布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採收加工】5~6月採挖,洗凈泥土,大小分開,大者摘去心芽,分作兩片,呈元寶狀,稱「元寶貝」,小者稱「珠貝」。分別置擦籠內,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勻,經過一夜,使石灰滲入,曬干或烘乾。


【葯材性狀】珠貝:完整的鱗莖,扁球形,直徑1~2.5厘米,高1~1.5厘米。表面類白色,外層兩枚鱗葉肥厚,略呈腎形,對合,中央有皺縮的小鱗葉2~3個及干縮的殘基。質實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弱,味苦。大貝(元寶貝):單瓣的肥厚鱗莖,略呈新月形,長2~4厘米,高1~2.5厘米,厚0.6~1.5厘米,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白色,有淡棕色斑痕,內表面類似白色至淡黃白色。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肺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散結、化痰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葯下分類的清化熱痰葯。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內服,或1.5克研末服。用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癧、瘡瘍腫毒等。反烏頭、草烏。


【葯理研究】本品有鎮咳、鎮靜、平喘、擴瞳、調節血壓、鎮痛、升高血糖、祛痰等作用。可擴張氣管平滑肌,對加強子宮平滑肌收縮;可減慢心率;瞳孔擴張,抑制唾液分泌;可升高血糖等。


【化學成分】含甾醇類生物鹼貝母素甲,即浙貝母鹼、貝母素乙、浙貝南、浙貝酮、貝母辛、異浙貝母鹼、浙貝母鹼苷、浙貝南苷、浙貝丙、膽鹼、鄂貝乙素素等,並含多種二萜類化合物。


【使用禁忌】寒痰、濕痰及脾胃虛弱者慎服。不宜與烏頭類葯材同用。


【配伍葯方】①治感冒咳嗽:浙貝母、知母、桑葉、杏仁各9克,紫蘇6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葯手冊》)


②治乳痛乳癤:炒白芷、乳香、沒葯(各制凈)、浙貝母、歸身,等分為末。每服15克,酒送。(《外科全生集》)


③治癰毒腫痛:浙貝母、連翹各9克,金銀花18克,蒲公英24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葯手冊》)


④治潰瘍性口腔炎:浙貝母4.5克,烏賊骨25.5克。將上葯研細。每次6克,日服3次。(《山東醫刊》1966,(3):象蛸散)




Ⅶ 浙貝母有哪些特徵

(陳登)

浙貝母〔FHtiltaria thunbergii Miq.(.Fritillaria 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Bak.)〕別名象貝、浙貝、大貝、珠貝。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主產浙江寧波鄞縣,該地栽培已有300年歷史。以往全國浙貝產地僅限鄞縣一地,近一、二十年來,在長江下游地區,經試種已形成幾個生產基地。主要有江蘇南通、杭州市郊、浙江餘姚、舟山等地。浙貝以地下鱗莖入葯。主要有效成分為生物鹼,如貝母鹼,去氫貝母鹼,貝母新鹼,貝母芬鹼,貝母定鹼,貝母替定鹼等。味苦性寒,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胸悶痰粘,慢性氣管炎等。

一、形態特徵

株高30—80cm,全株光滑無毛。須根系,每株有根10—40條,根長15—40cm。莖單一,地上不分枝,每株一般有二主莖並生,每主莖旁由地下分出的分枝莖1—3條,也直立,地上不分枝;莖綠色,有時稍帶紫色;圓柱形。地下鱗莖扁球形,由2—3片白色肥厚的鱗葉合成,直徑2—6cm。葉無柄,葉片窄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互生,有時對生或輪生,上部葉先端成捲曲;葉紙質,全緣。有花一至數朵,頂生或總狀花序;花鍾狀,下垂、淡黃色或黃綠色,帶有淡紫色斑點;頂生花具苞片2,苞片葉狀,先端捲曲;花被片6,二輪排列,內外輪相似,花被片長卵形或卵圓形,長2.5cm左右,寬1.5cm左右;雄蕊6;子房上位3室,柱頭3裂。蒴果短圓柱形,長1.6—2.6cm、寬2—3cm,具6棱,棱翅寬6—8mm。種子多數,扁平瓜子形,邊緣有翅(圖14—131)。

表14—124 施草木灰的增產效果

(3)苗肥

在2月上、中旬苗基本上出齊時施。苗肥要施得早,因這時母鱗莖養分已有一半左右消耗了,植株迅速長高,需要養分供應。苗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一般用人糞尿每畝750—1500kg或肥田粉(硫酸銨或氯化銨)10—15kg。苗肥可以一次施足,也可以分二次施,即在第一次施後,相隔15—20天再施。同樣數量的苗肥分二次薄施,比集中一次施效果好。試驗還表明,苗肥中再增施草木灰,能提高鱗莖產量,但草木灰不要與人糞尿一起施下,前後要相隔2—3天,以防肥效損失。

(4)花肥

在摘花以後施,浙江多在3月下旬。這次肥料可以進一步促進莖葉生長、延遲枯萎期,並為鱗莖迅速膨大提供充分條件,花肥也要用速效肥料,種類和數量與苗肥相似。施用時要看土壤肥力和浙貝生長情況,種植密度大,生長茂盛的種子地,氮肥過多會引起灰霉病,造成植株迅速枯死而減產,可以少施或不施。

(五)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要抓得早,在浙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長前期進行。到植株高大,莖葉茂盛後,必要時可拔草。

2.灌溉排水

浙貝生長需濕潤的環境,田塊既不能積水,又不能過於乾旱。從浙貝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來看,從出苗到植株增高終止(2月初—4月初)需要水分最多,這時如缺水,莖葉生長不良,直接影響鱗莖的膨大。在此期間江南雨量是充沛的,不需要灌溉。伹遇乾旱年份,應適當灌溉。進行灌溉時,當土壤被水濕透後,就要立即放水,一般只能浸水幾小時,如浸水一天以上,就會導致莖葉枯黃,浸水時間再長會使植株死亡,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浙貝地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暴雨後及南方春雨期間,要及時檢查,開通排水溝,以防鱗莖腐爛。

3.摘花打頂

浙貝開花時要將花摘去,一是減少開花結籽對養分的消耗,使養分集中於鱗莖,二是促進二稈生長,增加光合作用面積。摘花要及時,浙江一般在3月中、下旬,在植株有1—2朵花開放時進行。摘花宜在晴天進行,以免雨水進入傷口,引起腐爛。打下的花梗經試驗也會有相當多的生物鹼,而且生物鹼的含量比鱗莖還高,曬干後可以作葯用,作硫浸膏原料等。

(六)過夏

浙貝的植株在5月上旬後枯萎,到9月下旬前後再發根生長。這個時期稱休眠期,也稱浙貝過夏。在這期間,很容易造成鱗莖損失。在正常年份,輕則損失10%,重則損失20—30%不等,平均每年約損失一成左右。這段時間以梅雨季節損失較重。據1965年在同一塊地不同時期取樣觀察:5月18日為害率為0.5%,6月30日為28.6%,7月17日為37%,8月7日為38.6%,9月7日為39.4%,由此,過夏鱗莖為害損失主要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這一時期。

過夏損失的原因很多,但總的來講,一是種用鱗莖本身質量問題。栽種鱗莖質量好的,過夏損失少;培種鱗莖質量差的,有斑痕以及有腐爛的,損失就多(表14—125)。因此,種用鱗莖必須認真挑選,要求成熟、健壯、無病蟲疤和傷口的鱗莖。在起土和搬運中,一定要細抓輕放,防止表皮碰傷而

Ⅷ 浙貝母的栽培技術

浙貝生產中採用無性繁殖,種子繁殖太慢。
⑴鱗莖繁殖:9~10月上旬,將種子田裡的浙貝挖出來,選種鱗莖,做種用的一般選2號貝,2號鱗莖是在挖貝母時選擇,最大的鱗莖叫土貝,直徑4.5~7厘米,最小的鱗莖叫雜貝,3號貝比2號貝小一點,但質量還是好的,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種子田的種子,而大貝和雜貝都可作商品用。如果2號貝不夠可以用3號貝代替,加強培育管理。施肥,3號貝也能趕上2號鱗莖生長情況。
種子田的鱗莖選擇的標準是鱗莖直徑3-5厘米(0.5千克有16個左右),鱗瓣緊密抱合,芽頭飽滿,無損傷和病害,邊挖邊裁,其他號的貝母暫時在室內存放,厚度5厘米。冬季套種的作物及時下種,及時收挖,不影響浙貝母生長,之後再栽商品田,10月末全部種完。
方法:浙貝母種子田的栽培,株行距大小主要是根據種鱗莖的大小而決定。種子田要深栽一些,栽淺了,鱗莖抱合不緊,易傷芽,10~15厘米深,種子大深一些,種子小淺一些,商品用栽要淺一些,否則鱗莖長不大。株距按12厘米把種子均勻排在溝內,芽向上,栽到邊上種要深一些,以免雨水沖刷露出來,栽一行蓋一行。新引種的地方,准確定何時間裁為合適,當見到個別鱗莖在潮濕情況下根已伸出鱗片時已表明到了下種季節。從氣溫來看,當氣溫達到22~27℃時即可下種。2號種鱗莖每公頃6000千克左右,3號貝做種每公頃9000千克左右。
浙貝母的套種,種子田從下種到出苗需要3~4個月時間,種子地種的又很深。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肥力,可套種蔬菜等,原則必須冬至前要收完。給浙貝母施冬肥。4月份以後,在浙貝行間套種甘薯、花生、大豆、谷類、茄子等作物,這些作物5月中下旬長起來之後,浙貝母地上部已枯萎,除去雜草等枯葉,讓套種作物遮蔭,使貝母休眠。9月份挖栽浙貝母,套種作物也收獲了。
⑵種子繁殖:要經過4~5年,繁殖才達到2號、3號鱗莖大小。種子繁殖提高繁殖率,節約大量的葯材,但種於繁殖時間太長,絕大多數採用無性繁殖。 ⑴中耕除草:點放在浙貝母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長的前期進行,栽後半個月淺除一次草,每隔半個月進行一次,並和施肥結合起來。在施肥之前要除一次革,使土壤疏鬆,肥料易吸收。苗高12~15厘米抽薹,每隔15天除草一次,或者見草就拔,種子田5月中耕一次。套種作物收獲後,施冬肥很重要,用量大,浙貝地上部生長僅有3個月左右。肥料需要期比較集中,僅是出苗後追肥不能滿足整個生長的需要,而冬肥能夠滿足整個生長期,能源源不斷地供給養分,因此冬肥應以遲效性肥料為主。重施基肥,在畦面上開淺溝,每公頃人糞尿15000千克施於溝內,覆土,上面再蓋廄肥、垃圾和餅肥混合發酵的肥料,打碎,37500千克左右,整平,免妨礙出苗。商品田再加化肥300千克,第二年2月苗齊後再澆苗肥,每公頃人糞尿11250~15000干克,稀釋水澆於行間。摘花以後再施一次花肥,方法同上。
⑵灌溉排水
浙貝從2~4月需水多一點,如果這一段缺水植株生長不好,直接影響鱗莖的膨大,影響產量。整個生長期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但北方春季乾旱,每周澆一次水,南方雨季要注意排水。
⑶摘花
為了使鱗莖充分得到養分,花期要摘花,不能摘得過早或過晚。當花長2~3朵時采為合適。 灰霉病〔Botrytis elliptica(Berk.)GKe〕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發病後先在葉片上出現淡褐色的小點,以後擴大成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邊緣有明顯的水漬狀環,不斷擴大形成灰色大斑;花被害後,干縮不能開花,花柄絞縊干縮,呈淡綠色;幼果被害呈暗綠色而乾枯,較大果實被害後,在果皮及果翼上有深褐色小點,不斷擴大,逐漸乾枯。被害部分在溫濕度適宜的情況下,能長出灰色霉狀物。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開始發生,4月中旬盛發,危害嚴重。本病以分生孢子在病株殘體上越冬或產生菌核落入土中,成為第二年初次浸染的來源。
防治方法:
① 浙貝收獲後,清除被害植株和病葉,最好將其燒毀,以減少越冬病原。
② 發病較嚴重的土地不直重茬。
③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浙貝的抗病力。
④ 發病前,在3月下旬噴射1:1:100的波爾多液,7~10天1次,連續3~4次。
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發病是從葉尖開始,葉色變淡,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漸向葉基蔓延,有的因環境關系,不向葉基部深入發展而出現葉尖部分枯萎現象,病部與健部有明顯界限,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發生危害,直至浙貝地下部枯死。如在清明前後春雨連綿則受害較為重,浙貝黑斑病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被害植株和病葉上越冬,第二年再次浸染危害。
防治方法:同灰霉病。
軟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Jones)Holland〕是一種病原細菌引起的病害。鱗莖受害部分開始為褐色水漬狀,蔓延很快,受害後鱗莖變成糟糟的豆腐渣狀,或變成黏滑的「鼻涕狀」;有時停止危害,而表面失水時則成為一個似蟲咬過的空洞。腐爛部分和健康部分界明顯。表皮常不受害,內部軟腐乾縮後,剩下空殼,腐爛鱗莖具特別的酒酸味。
防治方法:軟腐病的防治必須採取綜合的防治措施:
①選擇健壯無病的鱗莖作種。如起土貯藏過夏的,應挑選分檔,攤晾後貯藏。
②選擇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種植,並創造良好的過夏條件(見浙貝過夏部分)。
③葯劑防治:配合使用各種殺菌劑和殺蟎劉,在下種前浸種。如下種前用20%可濕性三氯殺蟎碸800倍加80%敵敵畏乳劑2000倍再加40%克瘟散乳劑1000倍混合液浸種10~15分鍾,有一定效果,但有待繼續試驗,尋找更安全有效的葯劑防治措施。
④防治蟎、蠐螬等地下害蟲,消滅傳播媒介,防止傳播病菌,以減輕危害。
干腐病〔Fusatium avenaceum(Fr.)Sacc.〕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鱗莖基都受害後呈蜂窩狀,鱗片被害後呈褐色皺褶狀。這種鱗莖種下後,根部發育不良,植株早枯,新鱗莖很小。在杭州市郊區干腐病的主要表現是受害鱗莖基部呈青黑色,鱗片內部腐爛形成黑斑空洞,或在鱗片上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斑狀空洞。有的鱗莖維管束受害,鱗片橫切面可見褐色小點。
防治方法:同軟腐病。 蠐螬是金龜子幼蟲,又名「白蠶」。體白色,頭部黃色或黃褐色。危害浙貝鱗莖的主要是銅綠金龜子(Anomald corpulenta motschulsky)幼蟲。其他金龜子幼蟲也危害。
銅綠金龜子成蟲體長1.8~2.1厘米,銅綠色,邊緣土黃色,足的基都幾節黃色,前足脛節外側有兩齒,爪上無齒;老熟的幼蟲長2.3~2.5厘米,頭部黃褐色,胸腹乳白色,肛門一字形,一溝裂,前方中央有兩剛毛,四周也有許多排列不規則的剛毛。大黑金龜子幼蟲肛門三裂,前方生一群扁形。尖端呈鉤頭的剛毛。黑絨金龜子幼蟲肛門縱裂,前方有一排略成弧形的剛毛。
蠐螬在4月中旬開始危害浙貝鱗莖,浙貝過復期危害最盛,到11月中旬以後停止危害。被害鱗莖成麻點狀或凹凸不平的空洞狀,似老鼠啃過甘薯一樣。有時把鱗莖咬成殘缺破碎。成蟲在5月中旬出現,傍晚活動,卵散產於較濕潤的土中,喜在未腐熟的廄肥上產卵。
防治方法:
① 冬季清除雜草,深翻土地,消滅越冬蟲口。
② 施用腐熟的廄肥、堆肥,並覆土蓋肥,減少成蟲產卵。
③ 整地翻士時,拾取幼蟲作雞鴨飼料。
④ 點燈誘殺成蟲金龜子。
⑤ 下種前半月每公頃施375~450千克石灰氮,撒於上面後翻入,以殺死幼蟲。
⑥ 用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澆注根部周圍土壤。
⑦用土農葯石蒜鱗莖進行防治,結合施肥,將石蒜鱗莖洗凈搗碎,每50千克糞放3~4千克石蒜浸出液進行澆治。

豆蕪菁又名「紅豆娘」。主要食害大豆、花生等葉子,也喜吃浙貝葉片。
成蟲喜群集危害,將斯貝葉片咬成缺刻、空洞或全部吃光,留下較粗的葉脈。嚴重時成片浙貝被吃成光桿,影響地下部鱗莖產量,但發生不很普遍。
成蟲體長1.1-1.9厘米,全體灰黑色。頭部除觸角基部的一對瘤狀突起和復限及近復眼內側處黑色外,其餘都是紅色。卵長0.25~0.3厘米,近似圓筒形,黃褐色,卵塊排列成菊花狀。幼蟲共6齡,第一齡幼蟲形狀比較特殊,頭部大,有一對鉗狀的大顎,胸部有3對足,腹部有一對尾須,行動敏捷;其他各齡幼蟲,形似蠐螬,頭部淡褐色,胸、腹部黃白色,腹足退化,只有3對胸足。蛹近似紡錘形,頭部貼在胸部腹面,已有成蟲結構。
防治方法:
① 人工捕殺。利用成蟲的群集性,及時用網捕捉,集中殺死。但應注意豆芫菁在受驚時會分泌一種黃色液體,能使人的皮膚中毒起泡,因此不能直接用手捕捉。
② 農葯防治。用90%晶體敵百蟲0.5千克,加水750千克噴霧,或用40%樂果乳劑400~750千克噴霧。
溝金針蟲(Pleonomus canalieulates Falder.)土名叫「叩頭蟲」,是危害浙貝的地下害蟲之一。
溝金針蟲身體扁平,革質,似針狀,尾節分岔,並稍向上彎曲,身體背面中間有一條縱溝,故稱溝金針蟲。溝金針蟲在土中危害鱗莖,在鱗片上常見約0.2厘米大小的穿洞。
溝金針蟲生活史很長,完成一個世代要經過3年左右的時間。幼蟲期最長,其活動受土壤溫濕度影響很大,冬季氣溫降低時,它就鑽到30厘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土裡越冬;春季上升活動和危害的時間比其他地下害蟲早,一般早春10厘米土溫到6℃時,就開始上升活動,危害浙貝。
防治方法:改變地下害蟲的生活條件,將害蟲翻出土面,使受天敵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而死亡。在金針蟲化蛹時,將蛹室破壞,可使其大量死亡。
蔥蟎(Rhizoglyphus echinopus Kevan)體很小,成蟲體長0.07厘米左右,灰白色,有足4對,赤褐色,背面有兩個近圓形點(食團),經常群集寄生於鱗莖內,使鱗莖腐爛。蔥蟎從卵經幼蟲到成蟲,約經9~30天。溫度在25℃左右時繁殖最快,每條成蟲可產卵50~100粒,多的在500粒以上,所以繁殖很快;溫度在10℃以下及乾燥的環境,能限制它的活動及繁殖。
蔥蟎危害浙貝鱗莖主要是在過夏期間,在下種後及收獲前的一段時間內也能危害。被害的鱗莖呈凹洞或整個腐爛,但可見部分維管束殘體。常與其他病害混在一起。
防治方法:
① 室內貯藏的鱗莖在起土後適當排放7~10大,使蟎在乾燥環境下死亡或離開鱗莖。貯藏前將腐爛及有蟎的鱗莖選出,分別貯藏。貯藏期間濕度不能太大,並適當翻動,使濕度不利於蟎的繁殖。
② 下種前嚴格挑選種子,把腐爛有蟎的剔出。
③ 下種前結合防病,用殺蟎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浸種(見干腐、軟腐病的葯劑防治)。

Ⅸ 浙貝母要怎樣留種

浙貝母留種:果熟期5~6月,當植株莖葉黃枯,果實為淺黃綠色或淺黃褐色時即可採收,將果實連同莖稈剪下,紮成小捆掛在陰涼通風處後熟,待果實呈深褐色,果頂開裂時,將種子剝下,干藏於陰涼乾燥處,種子不耐貯藏,一般採收後當年秋播,如延至11月中旬以後再播種,出苗常顯著下降,12月下旬播種的出苗遲,不整齊,出苗率僅7%左右。

熱點內容
為什麼從年初一開始東西老是壞 發布:2024-11-01 14:32:27 瀏覽:6
為什麼左眼睛總是腫 發布:2024-11-01 14:31:02 瀏覽:361
為什麼有些人吃了東西就吐 發布:2024-11-01 14:28:34 瀏覽:569
為什麼油菜籽便宜 發布:2024-11-01 14:13:48 瀏覽:480
蘋果耳機為什麼降噪不能用了 發布:2024-11-01 14:12:50 瀏覽:882
為什麼網吧電腦文件損壞 發布:2024-11-01 14:12:47 瀏覽:450
男人為什麼都想射裡面 發布:2024-11-01 14:04:26 瀏覽:803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買小米 發布:2024-11-01 14:04:13 瀏覽:578
手機釘釘里為什麼找不到群了 發布:2024-11-01 13:57:23 瀏覽:277
為什麼咳嗽眼睛會立馬閉上 發布:2024-11-01 13:33:40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