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黑坑為什麼咬鉤有時間段

黑坑為什麼咬鉤有時間段

發布時間: 2022-10-28 23:29:22

❶ 路亞釣魚一年四季有講究嗎,什麼魚在什麼時間段開口咬鉤

路亞釣魚都有黃金時間,路亞釣的黃金時間就是魚餌咬鉤概率特別高和猛的時候。
季節氣候對魚的影響最大、從全年來看,農歷的三月驚蜇節後到十月霜降節前是最適合垂釣的季節,因為,魚在經過一段各眠之後,開始活躍,產卵之後食量增大更是好釣魚的季萬。十月以後天氣的轉冷,水溫下降,魚兒向深水移動,活動范圍變小,所以取魚的機會也減少。但是一季之中,甚至一天之中,溫度又是不同的,待別是初春和盛夏,一天之中早、午、晚溫差甚大,變化多,這也直接影響魚的活動和垂釣效果。
春天垂釣要從早春、仲春、暮春三個不同時期來選擇最佳釣魚時間。早春3月,早、晚的氣溫還比較低,出征時間不宜過早,一般上午8點以後下釣為宜。因8點之前,水溫較低,魚兒游動范圍小,不上鉤。仲春4月,春暖花開,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無論什麼天氣都可以出釣,尤以陰天為佳。暮春5月上旬,仍是釣魚的好時光,陰雨天更適合下鉤。而且一日中釣魚時間長,從早上一直可以釣到傍晚。
夏天垂釣,要以初夏、盛夏來選擇釣魚的最佳時間。初夏是釣魚的好季節,是魚兒較愛覓食的時候。但中午水溫較高,魚兒多游至深水處乘涼,而早、晚氣候卻涼爽宜人,魚兒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故宜早、晚釣。 盛夏天氣炎熱,釣魚最佳時間和其他季節顯然不同。春秋釣魚的最好時光,都在早晨或上午,而盛夏釣魚的最佳時間卻在下午3點至傍晚8點之間。盛夏的早晨雖可釣魚,但時間太短。上午至下午5點之間,很難釣到魚。
金秋時節,正是釣魚的好時光。 初秋9月,早、晚氣候涼爽,釣魚最佳時間為上午6點-9點,9點以後水溫升高魚兒游至陰涼處,因而宜在陰涼處下鉤。中秋10月,氣候宜人,溫度適中,一天之中均可垂釣。深秋11月,仍是釣魚的好時光,早上7點至下午5點均可下鉤,上鉤的魚以鯽魚為多,。
冬季寒冷,多數地區能釣的只有鯽魚和鯉魚,不過冬季也是釣大鯽魚的好時候。初冬深秋,以氣溫雖然比較低,但是太陽出來後淺水升溫快,鯽魚還是會到淺水覓食,這時候釣鯽魚以中午釣淺釣草為主。過了初冬,釣魚就更難了,以釣深、釣向陽為主,此時多數釣友都會封桿准備來年再戰。冬季釣魚,主要水溫的穩定,水溫大幅度變化都不宜出釣,不管是升溫還是降溫。

❷ 黑坑釣魚技巧與知識

一、出釣前的「敵情偵察

在得到某魚塘即將放魚的消息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打聽有關魚的信息——是喂養的商品魚或是野生魚。如果是喂養的,要了解飼料是什麼類型的,喂養的程度如何,甚至要掌握養魚人大概在什麼時候喂魚。喂魚飼料是我們在准備餌料時應當首選的主料;喂養程度會相應地影響到魚吃餌的積極性;喂養時間能讓我們知道垂釣時魚咬鉤的高峰期。如果不是喂養的魚,那我們選餌的時候要比較細致,也比較麻煩,這需要對配餌有一定的經驗。

在這種開竿魚塘釣魚,選位相當重要。因此在出釣之前,要提前去魚塘「踩點」。如果你不了解魚塘的地勢、坑底深淺,以及坑底的環境,貿然伸竿只有兩個結果:要麼天上掉餡餅砸到你了——大獲豐收(這種可能性太小了),要麼收獲無幾(很可能落得個空軍下場)。除此之外,還要了解魚塘的水質肥瘦情況,條件允許測一下水的PH值。以上這些對出釣前餌料的准備有很大的幫助,也是我們選擇施釣戰術的重要依據。

二、裝備武器彈葯

黑大坑的基本情況是水廣魚稀,魚塘老闆的小賬算得比誰都精。他們放魚一般是勤放、少放,這樣才能釣我們上鉤。對付這樣的魚情,我們選竿應軟硬兼施。硬竿是應對剛放魚及魚咬鉤高峰時期的魚情,這時要搶魚釣、拼速度。軟竿經常要用到,因為魚的投放有先有後,且魚的個體大小不一。專釣大的,根本沒有那麼多。所以為避免成為空軍,我們必須大小兼收。這樣一來,線組就不能選得過粗,而選細小的釣組碰到大物又很難駕馭,所以在滿足釣小魚的同時又能兼顧大物,只有利用軟釣竿極好的彈性。

黑大坑的魚情相對競技比賽來說算是比較好應付的,一般准備幾支經常用到的浮標就可以了。其中,細長身底釣浮標可用來釣底兼顧釣行程或是逗釣,此種浮標大小號都要准備。細短身長腳長尾浮標翻身快、穩定性好,在黑大坑釣浮或是在風浪里垂釣能使你更得心應手。此外,黑大坑的魚情很少有時速超過200尾的時候,所以竹腳浮標不用考慮。但魚塘中的魚好多是從釣魚人那兒回收重新放進魚塘的,它們經歷多次釣放,滑的程度不亞於專業競技池中的魚,所以軟尾標是必備的。細軟尾可以用來釣輕口,粗軟尾用來釣滑口。

釣組准備妥當後,剩下的就是如何給魚兒做道美餐了。在黑大坑用餌的講究絲毫不遜色於打競技比賽,正確用餌的前提是要了解魚的攝食習性。魚類攝食由聽覺、味覺和視覺系統決定,它們首先聽到餌料入水的聲音,進而尋找餌料入水的地方,之後會覺察到餌料溶於水的營養物質,並尋找、看到釣餌,最後將餌吃掉。了解魚類攝食特點,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在允許打窩的魚塘,出釣前要根據自己事先所了解的信息製作窩料,並且應該考慮到魚的吃餌情況和生活習性,以便做窩的時候虛實結合,在打窩的時候還要做到「以聲誘魚」。另外,大家都想釣到魚,各種好餌、秘餌全都用上了,所以釣餌更要具有一定的適口性。適口並不只是味道好,我們在開餌時不僅要充分考慮到餌的化學誘魚性能,還要根據魚情隨時調整物理狀態。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和幾個釣友到一個投放了1000斤鯉魚的魚塘垂釣,那兒的魚平時只吃腥味顆粒,可我們並沒有搞到原塘飼料。開餌的時候,我們特意將腥味的餌開得較硬,一是為了近似喂魚顆粒的狀態,二是因為那裡鬧小魚。可釣了一會兒,我發現魚吃餌的魚訊非常微弱,且很不積極。我猜想是因為路途勞頓和投放前的消毒造成的。於是馬上調整飼料狀態——改成軟餌,並和入一定的拉絲粉加大比重。結果不僅避免了小魚在中途截餌,而且飼料到底後就能中鯉魚。至於釣餌的配法,我不提倡迷信哪一種特效方子。好配方都是自己實踐出來的,在配餌的時候要根據魚情、水情、天氣等情況,開出合適的釣餌。要強調的是,在黑大坑垂釣往往要注重添加劑的運用。恰當地運用添加劑(小葯)能使我們快速誘魚進窩,進而搶到有限的魚。添加劑的准備要充分,各種味型的都得考慮。因為大家都想聚魚,全拚命地往塘里打餌,在水情復雜、魚的口味多變的情況下,怪味的添加劑有時更能體現它的獨特功效。但要提醒大家:不要使用那些有害環境、魚類及釣魚人自身的添加劑。保護我們水中的朋友的生存環境是我們釣魚人最應該做的!!

三、釣無定法,適時出擊

魚是變溫性動物,它們的活動和攝食能力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大。它們在水中感知氣候的能力要比人類強很多,等我們感受到天氣變化時,水裡的魚早已不在原來的泳層了。如果天氣不適、水中缺氧,導致魚兒厭食,那麼再好的裝備、餌料和釣技都很難有所斬獲。因此,魚類趨溫、趨氧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釣獲。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什麼樣的天氣適合垂釣,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值得注意的是,黑大坑魚的密度較小且分布不均,魚情比競技池塘更為復雜,應根據魚的特性及時變換戰術和釣法。在春季,清晨一般比較好釣。但太陽出來幾小時後,魚就停口了。並不是魚不吃餌了,而是魚類趨溫的特性導致它們泳層發生了變化。深秋和初冬也是如此。夏季,連綿小雨的天氣或是悶熱的天氣突然下場陣雨,那麼釣浮應該是我們的首選。夏秋酷熱難擋,魚兒一般都潛入深水納涼,這個季節夜釣的效果會好很多。此外,因垂釣時間較長,魚情的變化難以掌控,這就要求釣者根據情況適時變換釣法。時而釣底,時而釣浮;時而釣遠,時而釣近,決不能拘泥一種垂釣方式不變。

❸ 黑坑滑魚不吃鉤的原因

1、氣溫的原因。氣溫的下降或上升都會影響到魚的正常生活。昨天是晴天,今天氣溫下降,氣壓低,又無風,魚的生活肯定受到影響,食慾降低,活動減少。
2、風向的原因。此處的魚本來是喜南風,今天突然刮北風,魚也不會咬鉤。風向在釣魚中是一個影響很大的自然因素。
3、水位變化的原因。塘里添了生水(塘主灌水、下了大雨),魚一時難以適應,使生理和活動都受到影響。尤其是下雨漲滿了水,而且有泥漿樣的渾水,釣魚效果大受影響。
4、魚塘主的原因。有時,魚塘主在垂釣前做了「手腳」,往水中投了化肥、雞糞等,魚自然不會咬鉤了。
5、水質的原因。若水質很差,也是難以釣到魚的。若水色發黑、發綠、發紅,有鐵銹色,或水生植物覆蓋了整個水面,也不會釣到魚。
若別人都釣到了魚,只有包括自己在內的少數人釣不到魚,那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查原因:
6、餌料的原因。這時可以從餌料的性質、氣味的變化加以分析,改變釣餌看效果如何。
7、檢查釣具。特別是鉤、墜,看是否是鉤入水後被水中障礙物擋住了,鉤並未沉底。鉤是否沉底,應從浮漂上看出來,將鉤移到外面看浮漂的狀態是否有變化,若無變化,說明不是鉤墜的原因,說明鉤已沉底了。
8、釣法的原因。可從底釣改懸釣,或從懸釣改底釣,看效果如何。
9、釣點的原因。由於水下地形的原因,此處並不是「魚窩」,也不是魚可以游到的地方,這時就要改變釣點,到其他地方垂釣。
10、距離的原因。由於氣溫的影響,有時魚在岸邊近處,有時卻遠離岸邊,在深水區。這時可以改變施釣的位置,由近岸改深水區或由深水區改淺水區。
若這些招都用了,還是釣不到魚,而且多數釣友都未釣到魚只有「拜拜」了。有時也有這種情況,上午9時前魚不上鉤,但到了10時以後,魚就上鉤了,這是因為上午10時以後漸漸起了風,有了風,加上水溫有所上升,魚自然上鉤了。

❹ 為什麼在黑坑釣魚就是不咬鉤,空

1、釣位的選擇
因為夏季的話在黑坑垂釣的話適合釣不深不淺的位置。找一個不容易掛底的位置,不然你在拉扯魚線的過程中不但會跑魚還會把周圍的魚兒都給嚇跑。選釣位的時候最好選擇平常人比較少去的位置,那種經常有人釣的窩點,窩點都開始發酵發酸的就完全不適合的。
2、做窩
黑坑做窩的話一定量要做足,不然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窩子的話要選擇在水中有穿透性的,最好的話自製的五穀雜糧然後用酒泡製而成的,這種味道話可以吸引到很多魚兒的到來。
3、天氣
夏季的話天氣變化多端。不建議的是在陽陽烈日下垂釣,因為魚兒很微光,太熱的話都不願出來覓食的。最好的話是了解好黑坑放魚的時間段,然後在放魚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去,肯定會收獲滿滿的。
4、餌料
黑坑釣魚的話餌料一定要加點顆粒餌料,因為黑坑每天有人定時喂養,所以魚兒們就對顆粒飼料有一定的偏口。還有天氣太熱的話根本就不是適合用太腥味的餌料,所以可以加點玉米之類的穀物餌料。

望採納

❺ 黑坑滑魚不吃鉤的原因

魚不上鉤,指的是投餌下鉤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如1、2個小時)里浮漂不動,不見有魚咬鉤的情況,這是就應查找原因了,否則就會白白的耽誤時間。

造成魚不上鉤的情況可以綜合為10個原因。

若多數人同在一起釣魚,釣績都不佳的話,那麼魚不上鉤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氣溫的原因。氣溫的下降或上升都會影響到魚的正常生活。昨天是晴天,今天氣溫下降,氣壓低,又無風,魚的生活肯定受到影響,食慾降低,活動減少。

2、風向的原因。此處的魚本來是喜南風,今天突然刮北風,魚也不會咬鉤。風向在釣魚中是一個影響很大的自然因素。

3、水位變化的原因。塘里添了生水(塘主灌水、下了大雨),魚一時難以適應,使生理和活動都受到影響。尤其是下雨漲滿了水,而且有泥漿樣的渾水,釣魚效果大受影響。

4、魚塘主的原因。有時,魚塘主在垂釣前做了「手腳」,往水中投了化肥、雞糞等,魚自然不會咬鉤了。

5、水質的原因。若水質很差,也是難以釣到魚的。若水色發黑、發綠、發紅,有鐵銹色,或水生植物覆蓋了整個水面,也不會釣到魚。

若別人都釣到了魚,只有包括自己在內的少數人釣不到魚,那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查原因:

6、餌料的原因。這時可以從餌料的性質、氣味的變化加以分析,改變釣餌看效果如何。

7、檢查釣具。特別是鉤、墜,看是否是鉤入水後被水中障礙物擋住了,鉤並未沉底。鉤是否沉底,應從浮漂上看出來,將鉤移到窩子外面看浮漂的狀態是否有變化,若無變化,說明不是鉤墜的原因,說明鉤已沉底了。

❻ 黑坑釣魚必須掌握哪些技巧

我們都知道,北方的黑坑一般都是春季的時候開始放魚,然後到深秋時節開始,坑老闆會將塘內殘余的魚兒打撈收尾。塘主為了節省開支,一般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是很少清潔池塘並換水的,只有到池底極臟時或是水質嚴重邊惡略時,才會被迫的補水或是換水。這樣不可避免的,塘中因為長期有很多的人來垂釣,積存了大量的餌料殘渣、魚糞及其它一些雜物,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對水質造成了影響,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對象魚吃餌的積極性。

所以通常來說,每年春季釣魚時,當水溫開始回暖的時候是黑坑垂釣的最佳時機。這時候,魚塘剛開始營業,水質比較好,魚也是新放入的生口魚,而且最重要的是黑坑經營者為了打響招牌,此時撒的鯉魚和鯽魚通常情況來講都是新魚,魚口會比較有保障。

只要准備充分,選擇好時機,收獲到令人滿意的漁獲難度還不算太大,但是隨著季節向著高溫發展之後,水質和對象魚自身條件的多方影響下,收獲就會變得不大好控制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在黑坑垂釣時的技巧吧。

1、黑坑釣魚一定要注意觀察塘主的放魚方式

黑坑投放的生口魚,因為它們之前沒有被釣放過,相對來說,它們是比較容易上鉤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吃餌或吃口比較好、比較狠。這種從養殖地點直接運送來的養殖魚,體能和身體條件都會比較優秀,魚口會比較好。通常我們在黑坑時出現爆連的對象魚,往往都是這些魚口健康的新魚。在選擇釣位時,比較關鍵的是了解塘主放魚的方式。

塘主放魚的方式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固定在某個點集中放魚,第二種是選擇在多個點分散放。

在第一種情況下,運送過來的養殖魚被放入坑裡後,常常會成群地在塘中四處游動,查看周圍情況,以適應環境,這很類似於野生環境里的洄遊。因為在運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魚兒運輸的成活率,多會選擇空腹運輸,這時候,當它們遇到有餌料的窩點時,身體健康的生口魚便會停在窩子里或是窩子周邊開始瘋狂覓食,會在某幾個釣位出現搶吃餌料,甚至會出現爆連的現象,這也是黑坑中出現一些選手爆戶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種情況下,因為魚群會相對分散,這也使得大家都能分到一杯羹。當然,也不是沒有福利,比如在大風天氣里,下風口處常常會有大量的魚兒在那裡集聚,這時候,如果你找對地方,收獲到的目標魚自然就不會少了。

2、黑坑釣魚一定要注意觀察魚類的活性

黑坑中生口魚的來源一般有兩種,要麼是經過長途運輸運送來的,要麼是經過短途運輸運來的。

別小看這句廢話,因為在運輸過程里的門門道道其實真的是不常玩黑坑的釣友們接觸不到的'。它們的區別是,通常情況下,短途運輸情況下運送來的魚剛被送來時,活性會好一點,它們動作較為靈敏,咬鉤情況也不錯。相反,長途運輸來的魚,因為經過較長時間的顛簸,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它們的動作比較遲緩,顯得沒有活力,有些魚還會出現受傷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投放到黑坑裡的魚看似個體很大,但其實它們自身的覓食慾望早已大打折扣,通常會出現光進窩但是不吃餌的現象,嚴重時還有可能會懼怕味型濃烈或是霧化性較強的誘餌窩料區域。

對於這兩種類型的生口魚,活性較好的,建議選擇到放魚點的對角位置去釣,它們身體靈活,游動幅度比較大。相反,對於活性較差的,則最好在放魚點的兩側去下鉤,它們一般不會游太遠。通常情況下可以說在那裡撒魚,魚群入水以後都有可能不直接散開,而是潛伏在撒魚點周邊,體力好一些的魚還有可能吃餌,但是備受折磨的大部分魚類都會長期不開口。

3、黑坑釣魚時一定要嚴格選擇垂釣時間段

黑坑中的魚同樣有比較固定的覓食時間段,如果你選擇的時間段不對,那麼就有可能遇到魚兒不開口的情況。相反,如果你選擇的恰好是魚兒出來覓食的時間段,就很有可能會遇到連竿的情況。

通常生口魚被放入魚塘後,很快會出現爆發性的覓食情況,這一點之前已經介紹過,因為空腹運輸的原因,健康的魚兒或是沒有被殺口的魚撒到坑裡以後,很快適應環境後就會開口覓食。但是如果上午放魚不吃餌,那就等到下午的時候再嘗試,如果下午的時候仍是不吃餌,那麼就只能期待第二天甚至有可能長久的不開口,直接變成糗魚了。這時候,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都可以選擇去垂釣,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當然,如果是當天放魚的時候開口效果就特別好,那麼第二天,生口魚的數量就會少很多了。這也就是為何很多常玩黑坑的釣友,都會相對固定的在某幾個坑裡玩,而不會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原因。多在黑坑裡認識一些朋友,時刻了解坑裡的存魚狀況,這對於玩黑坑池塘釣魚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❼ 黑坑老司機帶你玩黑坑,幾個黑坑技巧讓你釣的更多

不同黑坑魚情不同,但是都有個特點,上午和下午會有一小段時間是上魚高峰。對付這樣的魚情,我們選竿和線組都要應對到,硬竿粗線是應對魚咬鉤高峰時期的魚情,這時要搶魚釣、拼速度。軟竿應該高峰期過後的魚情,為避免成為空軍,我們必須大小兼收,這樣一來,線組就不能選得過粗,而選細小的釣組碰到大物又很難駕馭,所以在滿足釣小魚的同時又能兼顧大物,只有利用軟釣竿極好的彈性。

❽ 對付黑坑滑魚黑坑滑魚不吃鉤的原因

魚不上鉤,指的是投餌下鉤後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如1、2個小時)里浮漂不動,不見有魚咬鉤的情況,這是就應查找原因了,否則就會白白的耽誤時間。

造成魚不上鉤的情況可以綜合為10個原因。

若多數人同在一起釣魚,釣績都不佳的話,那麼魚不上鉤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氣溫的原因。氣溫的下降或上升都會影響到魚的正常生活。昨天是晴天,今天氣溫下降,氣壓低,又無風,魚的生活肯定受到影響,食慾降低,活動減少。

2、風向的原因。此處的魚本來是喜南風,今天突然刮北風,魚也不會咬鉤。風向在釣魚中是一個影響很大的自然因素。

3、水位變化的原因。塘里添了生水(塘主灌水、下了大雨),魚一時難以適應,使生理和活動都受到影響。尤其是下雨漲滿了水,而且有泥漿樣的渾水,釣魚效果大受影響。

4、魚塘主的原因。有時,魚塘主在垂釣前做了「手腳」,往水中投了化肥、雞糞等,魚自然不會咬鉤了。

5、水質的原因。若水質很差,也是難以釣到魚的。若水色發黑、發綠、發紅,有鐵銹色,或水生植物覆蓋了整個水面,也不會釣到魚。

若別人都釣到了魚,只有包括自己在內的少數人釣不到魚,那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查原因:

6、餌料的原因。這時可以從餌料的性質、氣味的變化加以分析,改變釣餌看效果如何。

❾ 下午兩點到四點鍾魚兒啃咬鉤為什麼五點以後魚兒怎也不

你說的下午兩點到四點中的魚兒啃咬鉤,到了五點以後魚兒就不怎麼咬鉤了,那應該是吃飽了呀,要准備去睡覺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