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上睡覺胸口處會出汗
㈠ 晚上睡覺心窩口出汗是什麼原因
晚上睡覺心窩口出汗除了和房間溫度有關以外,還可能是身體疾病導致。
前胸胸口是汗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部位,所以也是比較容易多汗的,如果房間溫度比較高,或者被褥比較厚會導致胸口出汗多,特別是對於更年期的人群來說,主要會出現以胸部和背部盜汗為主。如果出現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晚上睡覺很可以會出現胸悶、出汗的情況。
建議經常出現盜汗的情況,可以到醫院進行心電圖的檢查、心臟彩超、心肌酶譜等檢查。
㈡ 夜裡睡覺前胸出汗,是怎麼回事兒
你好,晚上睡覺出汗,中醫稱之為盜汗。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盜汗症的「垂青」。
指導意見:
建議在食療上多吃些滋陰補益的食物,如:大棗、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圓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暢,生活有規律。當夜間出現盜汗症狀時,要注意觀察發汗原因,必要時去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葯,隨意進補,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㈢ 夜間睡覺胸部總是出汗,衣服都濕透了,這是什麼原因
夜間睡覺胸部總是出汗,衣服都濕透了,這是什麼原因?
1.考慮是腎陰虛引起的,可以口服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左歸飲等葯物緩解,也可以去醫院中醫科檢查,服用中葯調理。平時適當運動,增加抵抗力。是陰虛的病例,可能是肺陰虛或腎陰虛所致。如果要中醫治療,需要去中醫科面診。一般要通過辨證施治舌苔、脈象,滋陰清肺。
4.如果是陰虛火旺引起的胸口多汗症症狀,就要調整症狀。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會導致五心煩熱,耳鳴耳聾,虛火牙痛,頭暈目眩。因此,這種情況可以判斷為陰虛火旺,需要及時治療。如果體質虛弱,陽虛引起胸口易出汗,平時要注意增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體質弱的人可以經常跑步、打球或鍛煉。只要他們的免疫力提高,這種情況就會逐漸緩解。
㈣ 晚上睡覺胸口出汗是怎麼回事要治療嗎
晚上睡覺胸口出汗可能是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也可能由於有腎陰虛或者體質虛寒的症狀,患者需要使用虛汗停顆粒或者六味地黃丸等葯物進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經常熬夜,晚上十一點之前最好是進入熟睡狀態,還要食用相對比較清淡類的食物,午間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盡量保持自己擁有舒緩放鬆的心情,不要壓力過大,這樣也可以幫助調理身體。
㈤ 睡覺時胸口出汗怎麼回事
出汗原因: 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整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不可以引起盜汗。 引起出汗的原因非常多:溫度過高,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結核、腫瘤),還有葯物副作用等等,因此需要到醫院檢查確診。 虛汗一般在晚上出,是氣虛或陰虛造成。 中醫認為是腎虛或下焦濕熱所致;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症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停止」為特徵的。中青年「盜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盜汗」發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盜汗」的高發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盜汗症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情況。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有些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會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盜汗症的「垂青」。腎陽為全身陽氣的根本,生命活動全靠陽氣鼓動,如腎陽不足,不可以濕煦身體,就會出現怕冷。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非常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有些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 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有些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日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病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由於長時間盜汗,使內津液耗損過多,就出現一種陰虛情況,這種患兒表現為唇舌紅干,手足心熱,口乾,飲水多但不解渴,大便數天一行或每天行,糞便干且呈粒狀。治療宜清熱養陰,使熱內消。筆者常用生地、麥冬、知母、元參、地骨皮、桑葉之類葯治療,如熱過分重的可加黃連,汗出量多的加龍骨、牡蠣、生黃芪,其汗也就能非常快地消除。 盜汗患兒總是易感冒者,真正屬體虛的極少,其易感冒大多由汗出而寐中推蹬蓋被,受寒所致,這與體虛感冒當有所區別。 盜汗患兒中也有個別人不屬於熱的,他們表現為汗出多、極易感冒咳嗽,有些其他兒童怕冷,體力有些差,平日稍運動也易出汗,這在中醫學上稱營衛不和證,治療時也不宜盲目用補品補劑,可以不可以調和營衛,投桂枝湯合玉屏風方往往見效迅速,葯物是:桂枝、白芍、甘草、生薑、紅棗、黃芪、白術、防風。 對盜汗患兒,家長不但不可以濫用補品,相反地應調整飲食,要控制兒童的葷食、甜食,要讓兒童多吃些蔬菜水果,這對治療盜汗是有益處的, 療法: 可以不可以試服虛汗停沖劑或者玉屏風顆粒。 牡蠣散和玉屏風顆粒劑哪種葯止汗效果更好? 牡蠣散止汗效果比有些好.不但表虛自汗可止,就是陰虛盜汗也可應用.組成是黃芪,麻黃根,牡蠣. 玉屏風散裡面黃芪,白術用於表虛自汗還可,但防風有散的作用,用於表虛常感冒的人比有些好.單純用於止汗次之. 夜間盜汗會有可能是氣虛或陰虛造成 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來調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心,以歸脾湯加減方來治療;如果是陰虛體質引起,身體出現燥熱症,也會有盜汗的情況,此時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來有所改進, 又陰虛火旺的盜汗,五心煩熱,宜滋陰降火,用之以當歸六黃湯加減方,但仍建議由中醫師鑒別診斷後,再服葯有所改進。 盜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1、 泥鰍湯: 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於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2、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後飲用,每回2湯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適用於盜汗者飲用。 3、 糯米煲豬肚: 每回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後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4、 紅棗烏梅湯: 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 5、 烏豆煲塘虱: 每回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有養血益陰、滋腎調中等功效。民間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病後體虛、血虛頭疼、耳鳴、疲倦乏辦等症。 6、 韭菜炒鮮蝦: 每回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油急火共炒,熟後,加鹽調味食用,每天1次。有補虛助陽,固泄等功效。可適用於治療盜汗、陽萎、遺尿、遺精等疾患。 怎麼樣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1 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有些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整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有些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2 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除此還有,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食慾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檢查血沉,抗結核抗體、胸片等,常可發現異常。有一點要注意,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㈥ 晚上睡覺前胸出汗是怎麼回事
引起出汗的原因非常多:溫度過高,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結核、腫瘤),還有葯物副作用等,虛汗一般在晚上出,是氣虛或陰虛造成。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症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停止」為特徵的。中青年「盜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盜汗」發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盜汗」的高發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盜汗症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現象。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盜汗症的「垂青」。
對於體質較弱的人,入春以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進行春季進補,在食療上多吃些滋陰補益的食物,如:大棗、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圓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暢,生活有規律。
當夜間出現盜汗症狀時,要注意觀察發汗原因,必要時去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葯,隨意進補,以免引起不良後果。盜汗是很多內科疾病的一個症狀,不可小視!
盜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1、
泥鰍湯:
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於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2、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後飲用,每次2湯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適用於盜汗者飲用。
3、
糯米煲豬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後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4、
紅棗烏梅湯:
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
5、
烏豆煲塘虱:
每次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有養血益陰、滋腎調中等功效。民間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病後體虛、血虛頭痛、耳鳴、疲倦乏辦等症。
6、
韭菜炒鮮蝦:
每次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油急火共炒,熟後,加鹽調味食用,每天1次。有補虛助陽,固泄等功效。可適用於治療盜汗、陽萎、遺尿、遺精等疾患
㈦ 晚上睡覺醒來經常心窩上出汗是什麼原因如何治療
晚上在睡覺醒來以後出現這種胸口出汗,考慮還是有腎陰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果有胸口出汗,一般注意檢查有沒有發燒,大多數需要檢查是不是存在胸椎病或者是頸椎病,如果有交感神經興奮容易出現類似症狀,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晚上睡覺胸口出汗多是因為心脾兩虛或者是心腎不交。心脾兩虛的患者出現胸口出汗較多,多數會伴有乏力、心慌、胸口悶、失眠、健忘、消化不良、食慾欠佳、大便稀溏等症狀,建議給予補益心脾治療,可口服人參歸脾丸。如果是心腎不交的患者,其在胸口汗多的基礎上,多會伴有心火旺之口舌生瘡、心慌、心煩、多夢、夜卧難安以及腎水不能上行之口乾,下肢水腫,喘息日久,小便多質清稀等,建議給予交通心腎治療,雖然兩者都有晚上睡覺胸口出汗的症狀,但是其伴隨症狀不同,應根據自身體質及伴隨症狀進行鑒別後治療。
㈧ 晚上睡著了胸口老出汗怎麼回事
內科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如果夜間睡眠出汗出的比較多。不排除缺鈣,體質虛弱引起。有沒有其他伴隨症狀?平時身體怎麼樣?建議進一步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必要時做一個心電圖檢查,排除一下心臟疾病。加強營養,避免勞累,適當鍛煉。不必太擔心。
㈨ 夜裡胸口出汗怎麼回事
原因:主要是因為心血不足
中醫來講是陰虛火旺:虛則陽盛,虛熱內生,陰氣空虛,睡則衛氣乘虛陷入陰中,表無護衛,肌表不密,榮中之火獨旺於外,蒸熱,迫津外泄則汗。醒則氣固於表,玄府密閉而汗止陰.
也就是說,你有點體虛,氣血循環差!!建議多運動運動,
合理飲食.
治療:可以先吃點知柏地黃丸.
如果無減輕,可以吃些中葯調節一下,如玉屏風散加減:白術12克、黃芪20克、防風12克、炙甘草10克
、北五味10克水煎服.若汗出嚴重者加麻黃根12克、烏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棗仁12克、茯神18克、桂圓12克。
每日一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