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西邊時間比東邊早
⑴ 為什麼地球東邊比西邊的時間早
你這樣理解,你速度夠快的話,一直往西走,太陽永遠就會不落,時間也停留在某一時刻。那你身後的東方和你前方的西方就好比是走過的時間和沒有到的時間。走過的時間就是早,沒到的時間就是晚。因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極東極西有一天的時間差。事實上是因為人們都以太陽東升西落作為一天的參考,而地球自西向東轉,所以東方先走完東升西落這一過程,所以比西邊吋間早。
⑵ 為什麼地球自轉地方時,東邊時刻總是比西邊時刻早(
首先,"東邊比西邊早看見太陽"這句話是不準確的。
更准確的說法是東側的地點更早達到正午,所以地方時比西側的早。
或者是同一條緯線上的地點,東側先看到日出。所以地方時比西側的早。
其次,地球是繞著地軸自轉的,斜著身子轉應該指的是在公轉軌道上公轉。地方時只與地球自轉相關。與其傾斜無關。
事實上,地方時體系是以一個地方太陽升到最高時的時刻為正午12時建立的。所以先到達正午的肯定地方時要早。
⑶ 地球自轉地方時問題 為什麼地球自轉地方時,東邊時刻總是比西邊時刻早(這是老師寫的,不太懂)
地球是一個橢球體,太陽照耀著地球,但同一時間只能照到地球的一部分.地球自轉是自西向東轉,就是說東面的人先看到太陽,然後西面的人再逐漸看到太陽.我們的24小時制基本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自轉建立的,自然先見到太陽,當地的時間就早.
這個「早晚」是指經歷同一時刻的早晚.先看到日出,就是早看到日出,就是早.
時刻數值的大小,是「東加西減」,是大小而不是早晚.
我當初學到這里的時候把自己繞進去了.你可能跟我一樣理解力過強了.
⑷ 為何西邊比東邊早一天
地球自西向東運轉,太陽從東方升起時,西方正是日落。所以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比東側早一天。
⑸ 日界線是什麼為什麼東邊的時間比西邊的早
日界線也就是:
國際日期變更線
日界線是地球表面180°經線附近的一條假想線,即國際日界線的簡稱,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除了繞太陽公轉外,每天還自轉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陽光照射的半個球面形成白晝,而背著太陽光的另外半個球面便是黑夜,它們之間的過渡帶是清晨和黃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轉著,地球上的晨、晝、昏、夜也不斷地從東向西移動,循環往復地在各地出現。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陽位置作為確定「一天」的標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應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條經線作為「日期變更線」,這樣就有許多條「日期變更線」,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規定一條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對照的「日期變更線」,這條「日期變更線」就叫「國際日期變更線」。 現在公認的與東、西經一百八十度經線重疊的「國際日期變更線」,是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標準的日期變更線。「格林尼治時間」是穿過英國倫敦郊區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經線的時間,國際上規定為「世界時」。一百八十度經線正好處於與它相對應的地球另一面。 這條穿過太平洋的「國際日期變更線」,避開了一些島嶼和地區,這是為了使它們不致分成兩個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幾個曲折的曲線。人們早晨 起來,常撕一張日歷,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 對於居住在一定地區的人們來說,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對用飛機、輪船作洲際航行的旅行者,就有點不方便了。例如,當你在從東向西的航行中,因為你是在追趕太陽,所以就感到白天「加長」了;相反,當你從西向東航行時、由於是背離太陽、所以就好像有點白天「短」了的感覺。這樣,你就往往會記錯日子,把日歷翻錯。為了避免這種不方便,1884年起人們決定在太平洋中,也即在東經180度經線附近劃一條線,規定當各種交通工具自東向西越過此線後,日期增加1天(例如,由7月31日改為8月1日〕,而由西向東越過此線後,日期減少1天(例如, 由8月1日日改為7月31)。這條線就稱為「日界線』或『國際日期變更線』。同時為了考慮到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日界線並不嚴格地指東經180度的經線。而是由北極沿東經180度經線,折向白令海峽,繞過阿留申群島西邊,經薩摩亞、斐濟,湯加等群島之間,由紐西蘭東邊再沿180度經線直到南極、在一般的世界地圖上,也都將此線標出來,以便識別。 日界線的設置是為了避免日期混亂。日期混亂問題,是在下列兩種情形下產生的: ——環球航行中發生日期混亂:當年麥哲倫率領他的船隊,自西班牙啟程向西航行(他的目的地卻是東方)。三年後,當倖存者的船隻回到始發港時,發現航行日誌上記載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1日。這在當時曾引起一場軒然大波。造成這一混亂的原因是,船舶在向西行進中,視午的物理時刻逐日推遲,即每天都在推遲中午的到來。按這種被延長了的晝夜來計算日子,在繞行地球一周後,便要減少1日。反之,若船舶向東航行,視午的物理時刻逐日提早,晝夜縮短,環球一周後,日期便會「多」出1日。如果沒有適當的措施,每繞行地球一周,日期便差1日。這就造成日期的混亂。 ——時刻換算中出現日期混亂:時刻換算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日期問題。已知一地的時刻,推算另一地點的時刻,向東推算和向西推算的結果,雖然得到的鍾點相同,但日期卻相差1日。例如,已知北京時間(東 8區)為 6時,求當時的華盛頓(西 5區)時間?向東推算進 11時,華盛頓時間為同日 17時;向西推算退13時,華盛頓時間為昨日17時。若不採取適當措施,向東推算總比向西推算超前1日。這也引起日期的混亂。 為了避免在環球航行中發生日期混亂,必須在向東航行一周中,把日期退回1日;在向西航行一周中,把日期推進一日。為避免在時刻換算中發生日期混亂,必須在向東推算時把日期退回1日;或者在向西推算時把日期推進1日。日期進退的界線,就叫日界線或國際日期變更線。如果僅僅為了解決日期混亂的問題,日界線可以安在任何一條經線上。顯而易見,180°經線是它的最佳選擇。180°經線縱貫太平洋中部,為了避免它通過島嶼,給當地居民帶來日期變更的麻煩,日界線有三處偏離180°經線: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東端向東偏離;在美國阿留申群島以西向西偏離;在5°S—51°30′S之間向東偏離,使斐濟群島和湯加群島等全部屬於東12區。這是因為,西伯利亞採用俄羅斯的日期,而阿留申群島採用美國阿拉斯加的日期;斐濟和湯加歷來採用紐西蘭的日期。 日界線的設置,把時區的排列,變無限方向為有限方向,分出了最東時區和最西時區。日界線西側的東12區,成了全球最東的時區,它的時刻最早;日界線東側的西12區,則成了全球最西的時區,它的時刻最遲。 經日界線劃分之後,東12區和西12區之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二者既屬於同一時區(它們有相同的鍾點),又是相隔最遠的二個時區(一個在極東,一個在極西,它們相隔24個時區,日期相差1日)。東12區比西12區要早1日。因此,船舶和飛機在越過日界線時,要變更日期:自東12區向東經過日界線,日期要退回1日;反之,自西12區向西經過日界線,日期要跳過1日。雖然兩個時區的日期不同,但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同。 有了日界線,並在過日界線時進行日期進退,環球航行和時刻換算就可以避免日期混亂。在上例中,華盛頓所在的西5區,只能被看作位於北京所在的東8區之西。因此,華盛頓的時刻,只能是遲於北京時間13小時,而不是早於北京時間11小時。但是,推算的方法可以有兩種:既可以向西推算,也可以向東推算,只要在越過日界線進行日期進退,其結果完全相同。例如,自北京向西推算,退13時,不經過日界線,華盛頓時間為昨日17時;若向東推算,進11時,為同日17時,因向東越過日界線,退 1日,華盛頓時間仍為昨日 17時。兩種推算途徑結果相同,避免了日期混亂。 國際日期變更線(180度經線)以西為東十二區,以東為西十二區,因此從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要減一天,而從東向西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要加一天。 多說幾句,0度經線對應的時區是中時區,0度經線以東地區得經線度數為東經,時區也對應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同理,0度經線以西地區得經線度數為西經,時區也對應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 因此可以想像一下,當你從中時區向東走的時候,將從東一區到達東十二區,再向東走,就要進入西十二區了,日期也要相應減一天了。 相關的利用日界線: 在推理小說中,特別是敘述性詭計的小說,在時間上,會利用到國際日界變更線。 相關的小說,張震揚《星島之不可思議》 相關的謎題也會用到。 在一些謎題中,往往會出現坐飛機時生下的雙胞胎,妹妹比姐姐大。 日界線是不動的,在2008年8月8日20時的北京奧運會中,這一時刻,可使全世界的人們處在同一天。 日界線一共有兩條,基本位於180度經線的日界線被成為「國際日界線」。而另一條,則被稱為「自然日界線」。 它實際上就是地方時為零時的那條經線,它與國際日界線(180度經線)共同將地球分為兩個不同的日期。而當自然日界線與國際日界線重合的時候,地球所有的地方都是同一日期。
總結一下,東邊的時間比西邊的早這都是因為規定了日界線之後才有的,也就是以日界線為准,哪個地方先見到太陽就是哪個地方的時間就是比較早的,因為地球是自西向東轉的,而且日界線的西邊是東邊,所以東邊的時間會比西邊的早,因為東邊的地方先見到太陽了!
⑹ 地球上東邊的時間會早於西邊的時間什麼意思
地球是一個球體,時間本沒有早與晚。但為了人們計時方便就需要一個每天開始的時間基點。
英國在格林威治天文台確立了地球每天開始的時間基點也就是本初子午線。大陽從這里升起就是地球的一天的開始。由於太陽東升最早看見太陽的當然就是東邊。
所以說東邊時間比西邊早。例如新疆地區,就比北京晚5個小時
⑺ 為什麼西半球比東半球早一天
因為東西半球在國際變更線的兩側,國際日期變更線規定,凡越過這條變更線時,日期都要發生變化:從東向西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加一天,從西向東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減去一天。
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亂,1884年國際經度會議規定了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這條變更線位於太平洋中的180°經線上,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
為避免在一個國家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日期,日界線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折線。它北起北極,通過白令海峽、太平洋,直到南極。這樣,日界線就不再穿過任何國家。這條線上的子夜,即地方時間零點,為日期的分界時間。
(7)為什麼有時候西邊時間比東邊早擴展閱讀
東西半球分界線
西經20°、東經160°(20°W,160°E)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以東,東經160°以西之間為東半球。東經160°以東,西經20°以西之間為西半球。如北京經緯度為:東經116°,北緯40°。東經116°屬於西經20°以東,東經160°以西之間,為東半球。
雖然歐洲及非洲的西部在西經,但為避免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被本初子午線分割在東西兩個半球,所以東半球及西半球的分界線常用西經20°及東經160°。通經相比,小東大西。例如一個地方位於東經150度,北緯45度,東經150度小於160度,那麼就位於東半球。
⑻ 為什麼地球自轉地方時,東邊時刻總是比西邊時刻早(
地球上經度不同的地方存在時間的差異,其原因在於:地球的自傳運動。
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
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差異,又由於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使得地球上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早,地球上經度不同的地方時區不同,地球的自轉造就了經度不同的地方的時間差異。
⑼ 地理書中的「東邊的時間早於西邊的時間」是什麼意思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使東面更早見到太陽。東8區8:00,東九區9:00,如果沒有自轉,應該是同一時刻,所以說東邊時間早於西邊時間。亦可以理解為東面比西面早見到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