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月食發生的時間比日食久

為什麼月食發生的時間比日食久

發布時間: 2022-10-15 00:05:05

A. 為什麼月食持續的時間比日食持續的時間長

月食是月球穿過地球的影子形成的,日食是月球的影子掃過地球表面形成的.
地球的影子比月球的影子大得多,所以月球通過這個影子的時間比較長.而月球在形成日食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只能夠在地球表面的一個小部分形成影子,而且全部覆蓋太陽形成日全食的機會更少.所以日食的持續時間就比較短.

B. 為什麼日食發生的時間比月食要短得多

日食的發生在同一地點只有幾分鍾而月食卻能長達4個小時之久,這是因為月球的影子(日食)的直徑比地球的影子(月食)的直徑小得多的原故。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月食的形成從物理角度,其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太陽、地球、月亮成一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之中,就行成我們平時看到的月食。

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C. 為什麼每年看到的月食的現象比日食多

這是因為發生日食的時候,月球的陰影覆蓋的區域十分狹小,特別是日全食和日環食的范圍更加有限,所以人們看到的機會很少。

如果是地球上的某一個點,可能要三四百年才能夠看到一次日環食或日全食。而月食發生的次數雖然不多,可是只要能夠看到月球的地方,就能夠看到月食現象,所以在同一地點看到月食的機會就會更多。

月食可以分為三種: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在這三種月食中,月全食是最好看的,這時候從地球上看去,月亮並不會從夜空中消失,而是變成了難得一見的古銅色,這便是我們常說的「紅月亮」。

「紅月亮」和平時的月亮完全不一樣,它的邊緣會出現一個大光圈,散發著金紅色的光芒,民間稱其為「風圈」,氣象學上稱其為「暈」,是風雨將要來臨的先兆,不過並不是每一次出現暈都會刮風或下雨。

D. 為什麼日食比月食長

相同食分的日食與月食相比,月食發生的時間要長。

以全食(食分為1)為例:
月食發生時,從初虧到復原,全過程約3個半小時;而太陽從初虧到復原則需要2個小時。
太陽和月亮的視角度都是大約半度,而月球公轉一周是360度,就是每個小時移動半度,即一個月球的位置,所以日食從開始到結束最多2個小時的時間,即移動2個月球的位置,如果不是全食則時間更短。另外,因為地球在自轉,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每個小時移動15度,這樣,就是說在30度的范圍內,太陽帶著月球同時移動,並同時發生日食現象。
另外,由於地球的影子大於月球,所以有時月食的食分能達到1.7還多,全食半個多小時。但在日食時,由於月球大小基本等於太陽,所以,日食全食階段做多隻有幾分鍾左右。
【補充】在實際觀測時,由於地球的影子是漸漸變黑的,所以觀測月食的開始時間都會遲於預測時間。就是說當月球剛剛走入地影時,我們看不出月食已經發生,只有當進入地影一部分後才可以分辨出來——這和日食又有很大區別,日食的開始和結束我們都能清楚的看到。

E. 為什麼日食持續時間那麼短,月食那麼長

地球的本影到月球的位置還有10000公里寬,月球在地球上的本影最多100多公里。可以通過簡單的數學計算求得。

F. 日食和月食哪個出現的幾率高,為什麼

日食出現的頻率要比月食多,不過由於日食帶太窄,所以對於一個固定的地點來說,能夠遇到日食的機會至少間隔三百年的,而月食卻是年年有,畢竟月食發生時就是半個地球上的現象。

原因:按照日月食形成的規律,太陽和月亮都必須運行到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並且與地球三者之間正好形成近似直線,這樣才有可能形成日食或者月食。

根據太陽月亮運行到黃白道交點附近的機會看,太陽每年都至少兩次,而月亮卻有可能一次都沒有,最多三次。

因此日食一年至少兩次,月食一年一般是一到兩次,如果一年中有三次月食的話,日食至少三次。

不過由於月影小於地影,因此一次日食在地球上劃過的陰影比一次月食在地球上劃過的陰影小得多,月食有可能半個地球都能看到。

而日食能看到的地區非常狹窄,因此許多人感覺月食比日食多,而實際上是月食范圍比日食范圍大所致。

G. 日食的時間為什麼比月食短好多…

這么說吧,你先弄清楚食的原理。在地球上看,日食時,月球只需走過太陽視直徑這樣一段路程,也等於月球自己的視直徑,因為它們在地球上看來是一樣大;而發生月食時,需要從地球的影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這段距離是月球視直徑的2.5倍,所以知道了吧。我是這樣想的

H. 知識科普:為什麼有的月全食會持續如此之久

一起來看加長版月全食,為什麼這次持續時間這么久?

7月底又有天文大戲上演——月全食。

這次月全食將出現在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不管你在中國什麼地方,都將有機會目睹。如果以前沒有認真欣賞過月全食,或者沒看夠,這次千萬別錯過。

因為,據報道這次月食的全食階段長達1小時44分鍾,可能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可觀賞紅月亮近兩小時

據測算,此次月全食於28日2時24分發生初虧,6時19分復圓。其間約1小時44分鍾,月球完全處在地球陰影中。為什麼持續時間這么久?月全食的時間又是由什麼決定的?

我們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月球又繞著地球公轉。發生月食的條件是,地球處於月球和太陽中間,擋住了太陽光。月全食持續的時間長短和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關系密切相關。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平勁松介紹,這次月全食的時間比較長,與月球恰巧位於遠地點,與地球的距離比較遠有關。

「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行星沿橢圓軌道繞主星體運轉,它在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由於月球位於遠地點時,是繞地球公轉速度最慢的時候,因此穿過地球陰影的時間就長。」平勁松說。

解釋月全食持續時間,地月距離是最老生常談的原因。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平勁松介紹,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日地距離。現在夏至剛過去一個月,夏至是一年當中日地距離最遠的時候。同樣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這也是一年當中地球繞太陽公轉速度比較慢的時候。

也就是說,在太陽、地球、月球正好運行到一條直線上時,地球運轉速度比較慢,其陰影遮擋月亮的時間比較長,這也會使月全食的時間加長。

兩個因素疊加起來,就形成了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這兩個因素的疊加可並非易事。未來幾十年內可能還會發生很多次月全食。但月全食出現時,月球並不位於遠地點,或者地球並不位於遠日點,月全食時間都會相對縮短。所以這時長1小時40多分鍾的月全食真可謂大大的巧合。

假如你曾看過月全食,也許曾留意,月全食出現時,月亮表面會變得紅通通的。正因如此月全食又被稱為「血月」。

平勁松解釋說,發生月全食時,月球處於地球的影子里,按說在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月球。但是地球的大氣相當於一個球狀透鏡,一部分日光通過這個球狀透鏡發生了折射,照到了月球上。

而且,在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的過程中,除了紅光之外,其他波長較短的光大多被大氣層散射向四面八方。波長比較長的紅光照到月亮上面,月亮又把紅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發生月全食時,地球上的人們看到的月亮紅通通的。

前後都有日食「奉陪」

這次月全食的有趣之處還在於,它位於兩次日食中間。7月13日發生了一次日偏食,28日凌晨發生月全食,等到8月11日又會出現一次日偏食。

不到一個月內,三場天文好戲連連看,背後又有什麼奧妙?

「這也是一種巧合,只是按照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規律,碰巧在這段時間出現了這種現象。」平勁松說。

這個巧合細究起來,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這還得從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關系說起。

「以地球為參照物,太陽繞地球運動的軌道被稱為黃道,周期為一年。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被稱為白道,周期為一個月。這兩個平面並不重合,中間存在大概5°9′的夾角。」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

出現日食的條件是,太陽、月球和地球在一條直線上,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出現月食的條件是,太陽、地球、月球在一條直線上,地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所以日食發生在新月時,月食則發生在滿月時。

「但黃道和白道並不重合,所以雖然新月和滿月頻繁出現,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並不總能構成一條直線,所以未必會出現日食或月食。」朱進說,只有太陽位於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同時又出現新月或滿月時,才會出現日食或月食。

朱進介紹,這次出現兩次日食「夾」一次月全食的情況,巧就巧在,太陽最近運行到了黃道和白道的交點附近,月球也正往交點方向運行,而且出現新月,因此發生了日食。半個月後,月球運行到交點附近,趕上滿月,又出現了月全食。再過半個月,月球又變成了新月,太陽仍在交點附近,月球距離交點也不遠,所以還會出現一次日食。

日食和月食,到底哪個更常出現?平勁松介紹,根據地球和月球運行規律,大約每18.6年日月食的發生規律就會大致重復一次。在每個周期里,日食發生的概率高於月食約40%——日食每年約發生2.1次,月食每年約發生1.5次。

「但由於日食發生時,在地球上的陰影區范圍窄小,從同一個地區日食、月食的可見情況以及日食、月食在地球上可見區域面積考慮,月食的可見概率還是高於日食的。」平勁松說。

天文觀測的寶貴窗口

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月全食有了科學的解釋,不再被看作「天狗吃月亮」或不祥之兆。其實,作為一種比較獨特的天象,月全食是科學家進行天文觀測的寶貴窗口。

平勁松介紹,歷史上對月全食的觀測,讓人類認識到地球是圓的,也支持了日心說取代地心說。自從有了牛頓定律和開普勒定律來演算地球軌道、月球軌道之後,天文學家又開始利用月全食來觀測月球對其他恆星的遮掩現象。

這種觀測有幾個作用。

一個是由於恆星的位置相對已知,通過對月全食進行觀測,即使沒有探測器飛到月球上去,也能夠精確測量月球形狀和邊緣的形貌。反過來,在精確測量月球的形狀之後,依據地月運動規律,在發生恆星遮掩月球現象時,可以通過觀測來推測暗弱恆星的空間位置。

此外,在發生月全食時,還可以通過月球探測器來探測月全食導致的月球空間環境的變化。因為這種時候,太陽風會突然被地球遮擋,月球表面的電離效應會發生很大變化。

說到月球探測器,月全食也會對它們產生一些影響。

平勁松介紹,月球探測器一般以太陽能作為能量來源,一旦發生月全食,就相當於暫時「斷糧」,失去了能量來源。而且,沒有了光照,探測器會處於極端低溫環境,反過來又需要耗費大量電能。所以對它來說,確實是比較難熬的時光。

所以月球探測器在設計過程中一般也會考慮到月全食的影響。假如真的碰上了月全食,一個幫助月球探測器「熬」過來的有效辦法就是關閉其他高耗能工作任務,使剩餘的能量能夠維持其基本運轉,且不被凍壞。

I. 日全食和月全食哪個時間長為什麼

日全食比月全食的時間稍長。

日食發生在白天,月食發生在晚上。

日食是月亮夾在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投下的陰影形成日食,月食是地球夾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地球遮擋了太陽照射到月亮的光線,形成月食。

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歷的初一。

月食: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

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熱點內容
為什麼微信app被劫持 發布:2025-02-03 20:57:32 瀏覽:398
為什麼無聊時喜歡吃東西 發布:2025-02-03 20:53:47 瀏覽:872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51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2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71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8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30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6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92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