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蒲公英為什麼晚上睡覺會合成

蒲公英為什麼晚上睡覺會合成

發布時間: 2022-10-09 14:52:10

A. 為什麼四葉草在晚上葉子會合起來

植物也會睡覺。
這種隨晝夜的光暗周期而變化的運動形式,是由於夜晚到來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運動,又稱為「感夜運動」或「睡眠運動」。許多植物都具有這種運動。如花生、大豆、合歡和含羞草等的葉子,白天迎著朝陽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對地合攏起來。酸角草的感夜運動則表現為到晚上葉子便朝下,而白天則朝上。
白天,在陽光的沐浴下,葉子中生成的生長素向葉柄移動時,較多地集中在與葉柄的下側的篩管連接的葉片部分,由於這部分生長素濃度較高,生長較快,結果是葉子朝上。而在夜間,生長素在葉柄的上側含量比下側高,使上側生長加快,結果導致葉片朝下,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B. 蒲公英為什麼早晚和攏,中午開花

當然會了,由地理位置、地(形)勢不同 ,生境有別 ,對蒲公英植株生長、發育、開花和吐粉都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其開花習性總的趨向是南部、西南部 ,中部次之 ,後為北部地區 ,同一地域蒲公英開花吐粉順序為山坡溝谷 ,後田野路邊曾翻動過的地上 ,同一山坡坡向不同的是先陽坡而後陰坡為多。年份不同 ,自然條件變化有所差別 ,開花吐粉的時節也隨之相應提 早或延遲。但海南四季如春 ,蒲公英一般在 3 月底始花 ,盛花期長達 35~45 天 ,也有少數植株延續開花到 7、 8 月份 ,同一植株花蕾綻開而連續生長幾枚到二十幾枚 ,並陸續分批開放。晴暖天氣花朵綻開多在清晨6時 ,直到中午12~1 時才閉合 ,只有極少數植株花朵到下午 2 時許才閉合 ,次日清晨照常重新綻開。尤其是晴天時節 ,生長在光照充足、生境潮濕處的植株花朵大 ,數量多 ,花期長 ,花粉也十分豐富 ,每當蒲公英開花 3~5 天後開始吐出深黃色花粉 ,為蜂群增殖期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

C. 三葉草為什麼晚上會合攏

三葉草夜間合上是因為有感夜性運動,這一種叫法主要來由是光的變化,因為白天和晚上葉子感受到的光不同。它在白日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葉子會盡量伸開,這樣子對光的吸收就會略微增加一些,而晚上則會閉合,減少熱量和水分的喪失。

這一現象是很正常的,有一種比較專業的叫法那就是感夜性運動,這一種叫法主要來由是光的變化,因為白天和晚上葉子感受到的光不同。它在白日光合,所以葉子會盡量伸開,這樣子對光的吸收就會略微增加一些,而晚上則會閉合,這樣子熱量還有水分的喪失就不會很嚴重。

(3)蒲公英為什麼晚上睡覺會合成擴展閱讀:

三葉草生長習性:

主要分布在溫帶至熱帶地區,並在濕潤草地、河岸、路邊呈半自生狀態。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旱、耐寒。適宜於排水良好、富含鈣質的粘性土壤生長。生長周期一般為2-6年,在溫暖條件下,常縮短為二年生或一年生。

三葉草耐寒性強,氣溫降至0℃時部分老葉枯黃,主根上小葉緊貼地面,停止生長,但仍保持綠色。因此,綠期很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可適應各種土壤類型,在偏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喜溫暖、向陽、排水良好的環境條件。乾旱情況下生長緩慢,高溫季節有部分枯死現象。耐修剪、耐踐踏,再生能力強,修剪後10d內可長出更新小葉。

D. 為什麼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因為蒲公英只在白天才會漫天飛舞,晚上不會飛起來啊。
所以說晚上和我們人一樣睡覺了,到了早上風一吹又開始亂飛了。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有疑問,請繼續「追問」!
~答題不易,互相理解,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感謝您!!

E. 蒲公英白天開放,晚上收攏的原因是什麼

1、每個蒲公英頭狀花序的花期為2-3天,在此期間它具有「晝開夜合」的現象,即花序白天張開,傍晚時分則連同外面的總苞一起向中心收攏。
2、一個頭狀花序中的所有花並非同時成熟,而是有先有後。外圍花先熟,中心的花後熟,這是符合無限花序的一般特徵的。
3、蒲公英的頭狀花序結束開花後,總苞不再張開,此後果實開始在緊閉的總苞中成熟。
4、蒲公英的單個頭狀花序從開花結束到果實成熟,大約需要9天的時間,應該說還是非常迅速的。
5、此後總苞再次也是最後一次張開,這時我們所熟悉的白色小絨球就出現了。這個小絨球由無數排列在花序托上的果實(瘦果)組成。作物的營養器官在生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即使是以生殖器官為收獲物的作物,因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絕大部分來自營養器官的供給。所以,營養器官的正常生長,對生殖器官的生長影響很大。

我們在種植過程中都知道,作物的根系是在地下生長的,莖葉總是向上生長。那麼,作物是如何判斷上下的呢?如果把發芽後的種子隨便撒播田間,或橫著放在土壤中,它的根系還是會向下,莖葉在地上生長的,這和作物哪些運動有關?在種植管理時,有哪些意義?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植物生長生理中器官的運動性。

植物的運動

具有明顯的根、莖、葉形態分化的植物,我們一般把它們稱之為高等植物。高等植物,雖然沒有像動物那樣能自由的活動,但它們的器官在生長環境中,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產生位置移動的,這種微妙的移動我們叫它「植物的運動」。植物根據條件作出的移動,可以解釋我們以上的疑問。如:發芽的種子隨便撒播在田間,它的根系還是會向下生長;對於指導我們田間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作物的根系具有向水、向肥生長的習性,我們就可以通過施肥的方式,改變或引導根系生長的方向;若土壤中缺少水分時,根系總是趨向潮濕的地方生長;大豆、花生的葉片在夜間則會合攏或下垂,我們在噴施農葯時,就會選擇在最佳的時間內進行等。

植物的這些移動,和植物的運動關系密切。而植物的運動可分為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

1,向性運動

向性,顧名思義,就是向著某種刺激,植物做出的定向的移動。比如:有些作物受到光的刺激,其生長點總是會「跟隨」著光照的方向移動。棉花,向日葵就是這樣的作物。向性運動,是作物在生長中做出的反應,是一種不可逆的運動;根據受到外界的刺激不同,向性運動又可分為多種。

1),向光性

植物隨著光照的射入方向,而做出的反應變化,就稱為向光性。大多數喜光作物的葉片具有向光性的特點,比較典型的作物,就是棉花和向日葵了,它們可以隨著太陽的運動而轉動;像這樣的作物是具有正向光性的特性,即是指作物器官的生長方向,是朝著光線射來的方向生長的。絕大多數作物的地上部分,是具有正向光性的,而根部則是正好相反,具有負向光性,即是指作物器官生長方向,是與光照的方向相反生長的。

2),向重力性

我們把作物的幼苗橫放於土壤上,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可以發現該作物的莖會向上彎曲,而根則向下彎曲。這是因為作物在重力的影響下,可以始終保持著一定的方向性生長的特性。

和向光性一樣,向重力性也可分正向重力性,和負向重力性。根系可以順著重力的方向生長,則是正向重力性;地上部分的莖,生長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則為負向重力性。所以,一株正常的作物,或幼苗、種子,即使隨便撒播,或橫放,它都會根據自身向重力性的特性,根部向下生長的。

根部感受重力的物質,多分布在根冠中,當受到重力時,該物質會下沉到細胞底部,經過刺激釋放出鈣離子,經過復雜的反應,最終把過多的生長素運送到細胞壁,下側生長素、鈣過多就會抑制伸長,而上部生長素較少,則生長正常進行。

F. 蒲公英的花瓣為什麼可以張開 合上

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張開,合上,那是因為在進行光合作用,也會被一些植物工作者稱之為「睡眠運動」。

蒲公英花瓣的張閉與光線明暗,溫度高低和空氣干濕有關。白天有光照,蒲公英的花瓣會緩緩張開,以此來獲取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

如果早晨光照不足,花瓣也會呈未打開狀態。夜晚蒲公英的小花向上豎起閉合進入呼吸狀態,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

總而言之,蒲公英花瓣的張開閉合與人和動物一樣,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本領,是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發展。

(6)蒲公英為什麼晚上睡覺會合成擴展閱讀: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條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20個以上,優良品種單株開花數量可高達20個以上,開花後經13~15天種子即成熟。

蒲公英的特點有:

1、蒲公英的根部是有點像圓錐狀的,有一點彎曲,長度大約是4到10厘米。

2、它的表面是棕褐色的,根頭部長有棕色或者黃白色的毛茸。

3、蒲公英的葉子是倒卵狀披針形或者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

4、蒲公英的花葶有1個或者多個,花的上部是紫紅色的,密集的長著蛛絲狀白色長柔毛。

G. 為什麼三葉草的葉子到夜晚會合起

三葉草
這被稱為植物的睡眠.一般通過葉\花在夜間的閉合,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發

植物睡眠之謎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學中被稱為睡眠運動,它不僅是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而且是個科學之謎。

每逢晴朗的夜晚,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一些植物已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比如常見的合歡樹,它的葉子由許多小羽片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一到夜幕降臨,那無數小羽片就成雙成對地摺合關閉,好像被手碰過的含羞草。

有時,我們在野外還可以看到一種開紫色小花、長著3片小葉的紅三葉草,白天有陽光時,每個葉柄上的葉子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3片小葉就閉合起來,垂著頭准備睡覺。花生也是一種愛睡覺的植物,它的葉子從傍晚開始,便慢慢地向上關閉,表示要睡覺了。以上所舉實例僅是一些常見的例子,事實上,會睡覺的植物還有很多很多,如醉漿草、白屈菜、羊角豆等。

不僅植物的葉子有睡眠要求,就連嬌柔艷麗的花朵也需要睡眠。生長在水面的睡蓮花,每當旭日東升之時,它那美麗的花瓣就慢慢舒展開來,似乎剛從夢境中蘇醒,而當夕陽西下時,它又閉攏花瓣,重新進入睡眠狀態。由於它這種「晝醒晚睡」的規律性特別明顯、故而得此「睡蓮」芳名。

各種各樣的花兒,睡眠的姿態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時,所有的花瓣都向上豎起閉合,看上去像一個黃色的雞毛帚。胡蘿卜的花則垂下來,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頭。

植物的睡眠運動會對它本身帶來什麼好處呢?最近幾十年,科學家們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了廣泛的研究。

最早發現植物睡眠運動的人,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長行為的過程中,曾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長期觀察,發現一些積滿露水的葉片,因為承受到水珠的重量而運動不便,往往比其他能自由運動的葉片容易受傷。後來他又用人為的方法把葉片固定住,也得到相類似的結果。達爾文雖然無法直接測量葉片的溫度,但他斷定,葉片的睡眠運動對植物生長極有好處,也許主要是為了保護葉片抵禦夜晚的寒冷。

達爾文的說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缺乏足夠的證據,所以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世紀60年代,隨著植物生理學的高速發展,科學家們開始深入研究植物的睡眠運動,並提出了不少解釋理論。

最初,解釋植物睡眠運動的最廣泛的理論是「月光理論」。提出這個論點的科學家認為,葉子的睡眠運動能使植物盡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為過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幹擾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機制,損害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然而,使人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為什麼許多沒有光周期現象的熱帶植物,同樣也會出現睡眠運動,這一點用「月光理論」是無法解釋的。

後來科學家又發現,有些植物的睡眠運動並不受溫度和光強度的控制,而是由於葉柄基部中一些細胞的膨壓變化引起的。如合歡樹、酢漿草、紅三葉草等,通過葉子在夜間的閉合,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發,尤其是合歡樹,葉子不僅僅在夜晚關閉睡眠,當遭遇大風大雨時,也會逐漸合攏,以防柔嫩的葉片受到暴風雨的摧殘。這種保護性的反應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科學家們提出一個又一個觀點,但都未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依據。正當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時候,美國科學家恩瑞特在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釋。他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結果發現,呈水平方向(不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總比垂直方向(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溫度要低l℃左右。恩瑞特認為,正是這僅僅1℃的微小溫度差異,已成為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環境中,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與其他不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相比,它們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能力。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發現了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事棗植物竟與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

原來,植物的午睡是指中午大約11時至下午2時,葉子的氣孔關閉,光合作用明顯降低這一現象。科學家認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於大氣環境的乾燥和火熱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乾旱的本能,為的是減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環境下生存。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手機上顯示沒有通知欄 發布:2025-02-04 02:45:45 瀏覽:299
為什麼綜評找不到點滴記錄 發布:2025-02-04 02:30:54 瀏覽:526
為什麼蘋果手機桌面軟體不見了 發布:2025-02-04 02:05:31 瀏覽:436
椰子鞋帶為什麼有的不一樣 發布:2025-02-04 02:04:52 瀏覽:504
為什麼狗狗總喜歡吃自己的東西 發布:2025-02-04 02:04:04 瀏覽:124
為什麼孫海洋要偷偷接孩子 發布:2025-02-04 02:03:08 瀏覽:206
用防曬霜為什麼辣眼睛啊 發布:2025-02-04 02:02:34 瀏覽:288
小孩子哭為什麼會腳抽筋 發布:2025-02-04 01:40:36 瀏覽:644
旅遊團玩一天還給東西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4 01:40:28 瀏覽:876
為什麼香蕉像個孩子 發布:2025-02-04 01:39:51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