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前給葯小鼠為什麼麻醉時間長
Ⅰ 阿佛丁 原理
麻醉(Anesthesia):從愛護動物的觀點出發,為減輕其實驗痛苦,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動物的全身或局部暫時失去痛覺或痛覺遲鈍,減少動物的掙扎和保持安靜,以保證實驗操作的進行。
麻醉的分類:根據麻醉范圍主要分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又分為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1. 全身麻醉:吸入麻醉:又稱為氣麻,將揮發性或氣體麻醉劑,由動物呼吸道吸入體內而產生麻醉效果;大小鼠實驗中常用乙醚異氟烷、七氟烷等麻醉劑。
非吸入麻醉:即注射麻醉,包括肌肉、腹腔、靜脈注射,大小鼠實驗中常用阿佛丁、戊巴比妥鈉、水合氯醛和氯胺酮等麻醉劑。2. 局部麻醉指通過麻醉葯阻斷機體某一部分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而運動神經傳導保持完好或同時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滯狀態。
Ⅱ 戊巴比妥鈉小鼠實驗原理
戊巴比妥鈉小鼠實驗是給小鼠注射不同濃度的戊巴比妥鈉,麻醉時間成正比來進行的一個實驗,而戊巴比妥鈉小鼠實驗原理則是因為在這個實驗過程中用到的戊巴比妥鈉,其本身就是用於動物麻醉實驗的,當然這是僅供科研使用,為中和作用的巴比妥類催眠葯,作用時間可維持4~6小時,顯效較快。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給葯,亦可用於治療癲癇和破傷風的痙攣。整個實驗過程又分為預試驗和正式試驗,預試驗是取小鼠8~10隻,以2隻為一組分成4~5組,選擇組距較大的一系列劑量來進行相關操作,而正式實驗則是在預初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實驗。
Ⅲ 什麼是麻前給葯
麻前給葯就是在實施麻醉之前用一些葯物,
目的:⒈消除動物的恐懼和不安;
⒉減少唾液分泌和胃腸蠕動,防止嘔吐;
⒊提高痛閾值;
⒋減少酶類葯的用量,降低麻醉葯的毒副作用,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一般都是指動物吧
Ⅳ 小鼠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灌胃的維持時間長短
腹腔不到十分鍾,有吐血現象,皮下20分鍾,不吐血,灌胃我做的是23分鍾,實驗結果可能有差異,但是大致是這樣
優缺點:
腹腔注射優點:操作方便,任何動物不論大小都可腹腔注射。腹膜面積大.密布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特強,每小時可吸收占動物體重3%~8 %的液體.且腹腔補液時間短,速度快 大號針頭2分鍾即可輸入500毫升葯液,還不考慮心臟超負荷。 缺點:不是所有葯物都可以作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優點:1.需迅速達到葯效、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葯時採用。如胰島素口服在胃腸道內易被消化酶破壞,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葯或術前供葯。
3.預防接種。
缺點:不是任何葯物都適用,有些會影響葯物的作用時間,影響吸收。灌胃(洗胃)優點:徹底清除自服或誤服的毒物;排空胃內食物殘渣為切除術作準備;對毒物進行鑒定;對腫瘤進行細胞學分析等。洗胃是搶救服毒者生命的關鍵。缺點:合並門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不宜強行洗胃,洗胃方法根據情況而定
求好評謝謝
Ⅳ 給小鼠注射不同濃度的戊巴比妥鈉,小鼠有何反應,為什麼
給小鼠注射不同濃度的戊巴比妥鈉,麻醉時間成正比。
因為戊巴比妥鈉就是用於動物麻醉實驗的,僅供科研使用,為中時作用的巴比妥類催眠葯,作用時間可維持4~6小時,顯效較快。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給葯,亦可用於治療癲癇和破傷風的痙攣。
(5)麻前給葯小鼠為什麼麻醉時間長擴展閱讀
實驗過程:
1、預試驗:取小鼠8~10隻,以2隻為一組分成4~5組,選擇組距較大的一系列劑量,分別按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溶液,觀察出現的症狀並記錄死亡數,找出引起0%死亡率和100%死亡率劑量的所在范圍(至少應找出引起20%~80%死亡率)
2、正式試驗:在預初驗所獲得的0%和100%致死量的范圍內,選用幾個劑量(一般選4~5個劑量),每組10隻小鼠,動物的體重和性別要均勻分配,完成動物分組和劑量計算後按腹腔注射給葯。
Ⅵ 乙醚麻醉小鼠
麻醉一般都是吸入試,你的濃度大小和蘇醒時間無關,和你的麻醉深度有關,一般來說,和空氣或氧氣混合,濃度保持在2%-4%,最大的話能用到6%,麻醉深度就是疼度對機體的刺激性更小,肌肉更鬆弛。
一般來說都是有個呼吸機進行麻醉,另外,乙醚可燃性較高,務必小心。
Ⅶ 麻醉時間
局麻葯有一定的作用時限,因此手術時間長的話可能需要間斷補充局麻葯。
全身麻醉一般都符合應用多種全麻葯,全麻葯大多作用時間短,手術中都是持續給葯。就如同吊水一樣,持續點滴葯物能維持麻醉效果,停止點滴之後病人就會逐漸清醒。
可以說麻醉作用時間的長短和葯物的劑量是有直接關系的。
以上只是對麻醉簡單的描述,手術的麻醉還有很深內涵,不是用點麻醉葯就能解決問題的。
Ⅷ 動物麻醉機的原理是什麼
一般使用時會配專用的吸入麻醉機,混合純氧進行麻醉,通過氧氣氣流使異氟烷揮發,誘導麻醉一般使用2~3%的濃度,維持使用1.5~2%。一般在麻醉機連接一個麻醉罐子,如果單獨維持麻醉操作就使用面罩比較合適。一般小鼠的麻醉時間為2~3min,大鼠的麻醉時間為4~5min;
Ⅸ 肝功能對葯物作用影響實驗中影響麻醉誘導時間長短的原因是什麼
原理:戊巴比妥鈉主要在肝內代謝失活,肝功能狀態直接影響其葯理作用的強弱和維持時間的長短,即入睡時間和睡眠持續時間。四氯化碳對肝臟有較大毒性,是建立中毒性肝損害動物模型的常用工具葯,可藉以觀察肝功能損害對葯物作用的影響。目的 通過製造小鼠肝損害模型,觀察肝功能損害對戊巴比妥鈉作用的影響。方法 給肝臟功能狀態不同的小鼠灌胃注射0.25%戊巴比妥鈉葯液,比較肝功能狀態不同的情況下對其的影響。結果:肝損傷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時間與肝正常組小鼠有顯著性差異(P<0.05),肝損傷組小鼠翻正反射較正常組提前受到麻醉抑制。
關鍵詞戊巴比妥鈉 小鼠肝損傷模型 翻正反射 個體化用葯
戊巴比妥鈉(Pentobarbital )為白色、結晶性的顆粒或白色粉末,具有鎮靜,催眠和麻醉作用,無鎮痛作用。為目前臨床較常用的中效戊巴比妥類鎮靜催眠葯。口服易吸收。脂/水分配系數39,迅速分布全身各組織與體液中。易通過胎盤屏障和血腦屏障。主要在肝臟代謝失去活性,並從腎臟排泄,只有約1%左右從唾液,糞和膽汁中排除,蓄積作用較小。[1] 為此,我們採用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功能損害模型和正常肝功能小鼠,觀察戊巴比妥鈉在不同的肝功能狀態下對其的效應差異,初步探討肝功能狀態差異下對臨床個性化用葯的參考意義。
Ⅹ 為什麼小鼠腹腔注射麻醉葯效快
腹腔靜脈豐富,且腹膜具有很強的吸收性,所以常用異戊巴比妥腹腔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