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要晚上打窩如何打窩

為什麼要晚上打窩如何打窩

發布時間: 2022-09-27 11:55:42

『壹』 如何打窩

釣魚(打窩技巧) 第一,須區分季節、風向和地點,要將此三者結合起來考慮。餌窩所以能夠聚魚,是因為誘餌在水中散發某種魚類所喜歡的氣味。 靜水裡,在無風浪的條件下,這種氣味的傳播並無一定方向,是緩緩地向四周擴散;而在有風浪的情況下,這種傳播卻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即向著順風方向迅速傳播。如果下風處魚多,集魚就多,魚群會循味頂浪而上,聚到窩點;反之,下風處無魚或魚少,餌窩就不能直到較好的聚魚作用。(椰子註:如果你坐的位置風吹臉,那麼這個地方就是下風處;如果風吹後腦勺,這個地方就是上風處)每個釣點兩側的水域寬窄往往不同,一般說來,水域寬闊一側魚大且多,水域窄的一側魚小且少。因此,打窩必須對季節、風向和地點進行全面分析和綜合考慮後再打。春季,下風一側為寬闊水域的側風一岸打窩效果較好。白天魚群大多聚於深水邊沿的淺灘處,在側風一岸打窩,誘餌的氣味就能隨著風浪,順著邊沿的淺灘傳得很遠,會引來大量魚群進入窩點。另外,在春季打窩,窩點打在水草、木樁等依傍物體的下風一側效果好,原因是物體阻擋風浪,使其下風一側的水體相對穩定,造成魚群久留的條件。夏、秋兩季,魚多在深水中,因此餌窩打在下風處為寬闊深水的一岸效果好,側風一岸效果差。第二,應該在調試好水線,選好了釣點,並將鉤投入釣點之後進行,這樣才能把窩打得准。第三,掌握好誘餌在水面上的落點。打窩不能完全根據水面上魚漂所在的位置來進行,否則造成窩點偏差。另外,餌團或拋過了釣點、或正落於餌鉤上,也都對垂釣不利。為什麼正好落在餌鉤上反而不利呢?這和魚的攝食習慣有關。餌團入水後,很快被水泡開,散攤於水底,沒多久,就會擴散到較大的范圍。如果是一次投幾個餌團,其范圍就會更大。這時,魚小心翼翼地從邊緣開始往裡吃食,等吃到中心有釣餌的地方,也就吃飽了。因此,餌團正好落在釣點不好。那麼,餌窩應該打在何處呢?最好是打在釣點的內側(即近岸一側),距離餌鉤半尺到一尺遠處。這樣,當餌團在水底擴散後,能使餌鉤正好處於餌窩的外側邊緣,容易被魚發現。另外,讓餌鉤處於餌窩的外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一般當魚群聚到窩點時,往往是大魚在外側(大魚比較狡猾,總是同人和竿離得遠些),小魚在內側和左右側,而且,外側魚的密度大。因此,投鉤點選在窩的外側上魚多,內側上魚少且小。第四,窩不宜過大,更不要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幾個窩。窩打得面積很大,或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幾個窩,可能引來魚多一些,但不能使它們集中在一個較小的范圍,釣點上魚的密度會相對減少。一處窩引來的魚的數量總是有限的,不能讓有限的魚分散在較大的范圍。第五,打窩後不能急於垂釣。這是因為魚進窩有一定的過程。一般說,春秋兩季,魚大量進窩約需半小時左右,夏天約需一二十分仲,冬天則需一兩小時。如果不等魚大量進窩就釣,容易驚嚇魚不敢進窩,尤其是驚動了頭魚不敢進窩,那就更糟糕。羊群里有頭羊,魚群中也有頭魚。如果頭魚不進窩,多數也不會進窩,就是已經進窩的魚也會很快離窩的。因此,必須等頭魚進了窩,放心地大量攝食時再垂釣。怎樣判斷頭魚和魚群進窩呢?魚群中頭魚發出的聲頻是很高的,當頭魚進窩後,魚群便紛紛進窩,在頭魚的指揮下搶食食物。如果沒有出現這種現象,通過觀察水面波紋和魚星,也能夠判斷魚群是否進窩。魚群進窩後,水中出現魚星和許多細小的氣泡,水面波紋也發生異常變化。總之,只要留心觀察,一定能夠判斷出魚群是否進了窩。第六,打窩方法務必得當。以香精小米窩為例,小米為通常喂子,但很多人在用法上卻頗多失當處:為投擲方便,有人以麵粉和之成團,這樣誘餌集中,易致魚兒不見釣餌只見窩兒;同樣,為打窩方便,不少人發明使用了各類投餌器,都是盛具,投窩仍有集中之嫌。其實,打窩兒之要在「散」,讓魚兒「可即不可食」。饞得要命,又吃不盡興,三撿兩撿便撿到釣餌上去。不過也有人就干小米抓起來一揚了事,「散」雖則散了,誘效卻差。而且「散」也得有個度,通常應以一二尺見方為宜,香精以菠蘿香型、香蕉香型為好,當然,若有椰蓉香精最好,台灣釣鯽專用餌多為椰蓉香型。浸泡時用溫水浸泡,只滴入幾滴食用香精即可。香精是化學香料,入水擴散後穿透力極強。!再以豆餅窩為例,豆餅窩分塊狀和碎屑兩種。塊狀堅硬抗泡、誘力長久,魚誘至卻只可啄食表層泡軟的屑渣,也奏「可即而不可食」之效。可直接投擲,較大塊也可中間打眼以魚線控之,投不準可拉回重投,收竿或轉移釣位也可取出帶走。塊狀豆餅宜在時間較長的垂釣中使用。遼寧有釣客到碧流河水庫做連日釣,使手竿者往往先用速效碎豆餅屑投窩兒,試釣一兩小時,一俟有魚上鉤,定下釣位,便拎出口袋,將豆餅塊子投將起來,常常一投就是半口袋,這樣兩三天中盡可坐食其窩兒,效果極佳。「發窩兒」後一根手竿常忙不過來,一趟獲魚六七十斤往往不在話下。碎豆餅具見效快之特點,加曲酒預先泡發好,宜在較短時間的垂多中使用,缺陷是易「喧賓奪主」,故使用中應想法揚其長,抑其短,如與泥土攙和使用,用紗布或防蚊紗包成一包投擲,或將發好的豆餅裝入塑料袋紮好袋口,用鐵釘在上遍戳密眼,與紗布紗網同效,且鉤落其上不致掛住。在養殖塘撒顆粒飼料做窩也要掌握前面所述宗旨原則。一次不要撒得太多,抓十幾粒、幾十粒撒向浮漂周圍即可。量少勤投,效果遠勝於一次性大量投擲。一次,我與一釣友去一養魚塘夜釣,那釣友見塘主屋中有成編織袋的顆粒飼料,便用盆端了滿滿一盆出來,雙手捧著左一捧右一捧嘩嘩地向水裡扔開了,好像這么扔還覺得不夠勁,最後端起盆乾脆成盆倒進去。估計他那釣窩里頭,顆粒已經堆成堆了。而我僅用塑料袋裝了一小袋來,一次只扔十幾個粒。一夜下來,我釣了40多斤,那釣友只魚未獲。另外,有釣友擔心向水裡投窩餌會把魚掠走,其實,養殖塘魚聽慣了這種飼喂的聲音,反會循聲而來。此外,再說說海竿釣怎樣打窩。海竿用餌一般是麵食和糟食兩種,使這兩種餌都可在垂釣中做出窩子。先說面餌窩兒。常釣魚者都會發現一個現象:誰那兒越上魚還就越上魚,誰那兒越不愛咬還就越是一口不咬。除了釣餌與釣位因素,不能不說「窩兒」乃是那「怪圈」之首要症結所在。海竿餌砣大,咬鉤時猛一提竿,余餌盡留窩中。尤其若使用多根海竿輪番起鉤,那麼釣窩中便會形成可觀餌窩,魚焉有不聚之理?反之,不咬鉤則守株待兔,縱然守到時候該換食了,也多是穩穩起竿搖上來,餌砣常會帶回岸來或是拖至半路才掉落,這樣釣窩中仍是空空如也。琢磨出道理便應琢磨對策:其一,面餌要軟,提竿時盡量使其原地掉落。)其二,非只咬鉤時提竿要猛,換食時同樣亦應加力一挑,使餌掉落。其三,開釣時應先輪番打幾遍食,以使成「窩兒」。其四,不咬鉤亦應勤換食。以上方法到位,效果自會改觀。再說糟食窩兒。赴水庫釣連日魚,釣友們總結出一個規律:第二天往往比頭天效果好,而第三天上魚又勝於第二天……此現象尤以糟食為顯。較之面餌,糟食更易形成窩子,一提竿百分之百會盡留窩兒中,且面餌軟為好,而軟了則縱留窩中也會被魚三口兩口叼光。糟食化開後則為粉渣狀,魚兒吸食游動又會將其攪散。數通打竿拋餌後,釣窩中零散渣末已留成片,魚兒久聚不散,直到一一上鉤……這便是越釣越上魚的道理。(2)打窩的最佳時間。根據魚的活動規律(特別是夏秋季節),打窩的最佳時間應選在天亮前為好。如有條件能在頭天晚上選點打窩(餌量可適當多些)就更好了。如果打窩晚,大魚已返回到水域中心深處,即使窩子再好,也只能招引些散兵游勇了。難怪有經驗的垂釣者往往半夜時分就出發上路,那是他們在搶打窩的最佳時機呢。(3)做「餌路」。先把一定數量的窩食集中打在釣區,此窩點稱之為主窩,然後再抓起兩把窩餌,一把投在主窩的前方,連接主窩向前延伸三五米均可;一把分撒在主窩的左右兩側,延伸兩三米即可。揚手漫撒的窩餌呈散碎狀星星點點地連接主窩,向前和向左右兩側延伸,我們稱為「餌路」,也有人把這種窩兒稱為「導向窩兒」。魚兒只要接觸到一點零星的散碎餌食,就會順著「餌路」游到主窩區吸吞主窩餌,及早發現窩餌的可能性大多了。(4)做「魚道」。選准釣點,多次大量投喂,一次投二三十個餌團,連續投一星期,喂而不釣,形成一大片「人工魚道」。魚兒在一處覓到食物,飽食之後,第二天再來,仍有食覓,養成了每天定時到「人工魚道」覓食的習慣。前來覓食的多數是大鯉。一星期後,用與投人工魚道相同的窩子食做釣餌,掛炸彈鉤垂釣,每天早晨定時去釣一次,連去一星期,都會獲豐收。這種先喂後釣的方法,更適合住處距釣場較近的垂釣者施用。當然,每次投喂最好選天亮前或天黑後無人時,勿讓其他釣者發現你的「魚道」。

『貳』 釣鯉魚隔夜窩怎麼打效果好,什麼時候釣

時間:隔夜窩適合在溫度適中或較低的時候打。地點:要選擇鯉魚分布多的地方打,水流的速度不能太快。窩料:溫度低時可用酒米或商品餌,溫度高時用不宜發散的玉米、小麥、穀子等。打法:溫度較低時用2斤,較高時用5斤左右。窩點離岸邊較近時可以用手拋法打窩。如果窩點在比較遠的地方,可以用打窩器打窩。

一、釣鯉魚隔夜窩怎麼打效果好

在釣鯉魚的過程中,有一個步驟是打窩,打隔夜窩就是一種具體的方式,不過打隔夜窩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要用正確的方式打窩:

1、時間:一般來說,打隔夜窩比較合適的季節就是在冬季,春初、秋末等比較寒冷的時節都是可以的。而在炎熱的夏季則一般來說不是特別合適,這是因為夏季窩料發散快。當然,若是一定要在夏季打,也可以嘗試一下。

2、地點:打窩地點選擇的時候需要考慮鯉魚的分布,同時還需要考慮水流的速度。鯉魚喜歡生活在氧氣多、食物也比較多的地方,可以將這樣的地方作為打窩地點。不能將水流速度太快的地方作為打窩地點,不然窩料發散太快。

3、窩料:在溫度適中或比較低的季節,可以用酒米或商品餌打窩。但若是在溫度比較高的季節打窩,比如夏季,則最好用不容易發散的玉米、小麥、穀子等等。

4、打法:打隔夜窩,一般來說用量都需要大一些才可以。在寒冷的時節,可以打2斤左右;在溫度比較高的季節,建議用5斤左右。如果打窩的地點比較近,可以用手拋的方式直接將窩料拋到窩點。但若是窩點比較遠,手拋的方式就比較困難了,建議藉助一些專門的打窩器,比如球形打窩器,用竿伸到窩點並將窩料傾倒下去。

二、釣鯉魚隔夜窩什麼時候釣

上文已經介紹過,釣鯉魚可以打隔夜窩,但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除了上述介紹過的幾個方面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垂釣的時間。在打隔夜窩之後,要在第二天早上去垂釣。這個並不是一定的,需要根據打隔夜窩的季節來決定。若是在冬季,那麼可以稍微晚一些垂釣,等太陽升起之後的10點左右垂釣比較合適。不過,若是在夏季,則需要盡量早地垂釣,因為夏季本身的溫度高,窩料發散快,可以早上6點或7點釣。

『叄』 怎麼打窩最有效的方法

在野釣時,為了提高上魚的速度,因此在打窩時需將窩點做的漂亮些。打窩雖然覺得很簡單,但卻需要注意很多的細節。因此,為了確保打窩時不出失誤,所以釣友們在打窩時需要注意這幾點,分別是:

1、在打窩時,既要顧及到目標魚的吃食習慣及口味,還要顧及到季節、環境等因素。我們需清楚,誘餌之所以能將魚兒吸引到窩點內,多數的原因還是由於誘餌本身的味道。

在無風浪的情況下,在靜水水域中進行垂釣時,誘餌在進水後味型會朝四周擴散而去。但是在有風浪的水域中進行垂釣時,誘餌進水後味道會由風力及水流的影響向某個方向擴散而去。

其實,在這樣的現象下,釣餌的味型是隨著風向而擴散的。例如:下風處,聚集著較多的魚類時,輕而易舉就可誘惑大量的魚類。因此,只有將季節因素、風力因素及釣場環境結合到一起,確認不會發生失誤時,在進行打窩的操作。

2、在打窩時,盡量窩點選擇水草區或者大小不一的木樁區等地方。這是由於這些地方具有天然的優勢,可以起到很好的誘魚的效果。誘魚能力越高,那自然而然會提高魚獲。

3、假如想要打窩更准確一些時,那麼就需要我們在打窩時做以下幾點准備工作:

(1)將水線的狀態調整至合適;

(2)在打窩時,需先投鉤在打窩。注意:順序一定不可顛倒,不然將不利於接下來的垂釣。

(3)需要掌握好誘餌在水面上的落點。我們一定要清楚一點,打窩時絕對不能根據水面上浮漂的位置進行打窩,不然會導致窩點的位置發生或大或小的失誤。

其次,當誘餌落在釣鉤的上方或釣點的外側,都會不利於垂釣。可能看到這多數的釣友會不懂了。為何誘餌露在餌鉤的上方會不利於垂釣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吧!請各位往下看:

當誘餌進入水中以後,會快速的開始霧化,這樣誘餌就會散落至水底,隨著垂釣時間的加長,誘餌的霧化區就會加大,誘餌味型的擴散范圍也會加大。這時,魚兒就會從霧化區的邊緣開始吃餌,等吃到中心地區時,魚兒已經吃飽了,自然不會咬鉤了。因此,將誘餌投在釣點靠近岸邊的一側是最適合的。

野釣打窩,這個手法簡直妙極了!

『肆』 釣魚打窩很重要,打隔夜窩,需要哪些技巧和講究呢

一、隔夜窩不能用太多的虛料

打窩向來講究虛實結合,也就是霧化料和不霧化的餌料都要有,霧化料的作用是味型蔓延,能迅速的吸引窩點周邊的魚類進窩。而霧化慢、不霧化的餌料,而能起到留魚、聚魚的作用,窩料有實無虛,發窩慢,發窩遲,窩料有虛空實,發窩快、散窩也快。

可是這又產生了一個分歧,假如常常出魚的窩子,那怎麼可能過夜還會被自己占據?因此,常常開拓一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新釣點,真的是十分必要的。

『伍』 釣魚打窩的正確方法

用酒米打窩

用酒米打窩適合釣鯽魚,現在這一階段正是釣鯽魚的好時機,所以我們出釣的時候一定要多備酒米。

使用酒米打窩的話為了打窩精準,並且避免打窩的聲音驚擾到魚兒,我們最好藉助打窩器或者打窩船去打窩。使用打窩器和打窩船可以直接將窩料運送到釣點上方,然後輕輕將窩料倒入水中。這樣打窩噪音小,窩料落點精準,窩料從水面一直沉到水底可以形成一個窩料霧化柱,誘魚效果很好。

如果沒有打窩器我們可以藉助魚竿打窩。具體方法是在酒米中加入一些鯽魚餌料混勻,之後直接捏一把混合窩料到魚鉤或者鉛墜上,然後將鉤餌拋到釣點之中。這種方法十分考驗拋竿的基本功,要求釣魚人每次都要將鉤餌拋到同一個位置,不能一竿近一竿遠,這樣的話不但無法誘魚反而會讓窩中已經存在的魚分散開來。

打隔夜窩要注意窩料的選擇

現階段對於有充足的時間釣魚的朋友打隔夜窩效果是最好的。我們如果第二天要釣魚,那麼前一天傍晚就可以先到垂釣水域尋找釣點,然後提前一夜打窩,等到第二天窩中的魚就很多了。

如果提前一晚上打窩那麼就不能用酒米作為窩料了。因為酒米顆粒小很快就會被魚吃光,到了第二天窩中的魚早就吃完窩料離開了。所以我們要選擇一些耐泡發窩慢的窩料。這種窩料可以直接購買商家出售的蚯蚓顆粒、紅蟲顆粒,還有方塊窩料;還可以用一些豆餅、菜籽餅等作為窩料。這幾種窩料在水中能夠長時間存在,前一天晚上打窩,第二天去釣正適合。

『陸』 誰知道釣魚打窩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打窩是釣魚的必要步驟之一,目的就是把魚誘來並留住,這在老手看來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在新手眼中卻是一件細活,窩打好了能誘來大量的魚,稍有不慎也可能會「死窩」,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釣魚打窩有什麼技巧吧!

四、打窩技巧

1、掌握落點:打窩不能完全根據水面上魚漂所在的位置來進行,否則會造成窩點偏差,窩料拋過了釣點或正落在餌鉤上也對垂釣不利,因此打窩要掌握好窩料落點。

2、不宜過大:窩打得面積很大,或在一個地方同時打好幾個窩可能引來的魚多一些,但不能集中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釣點上魚的密度會相對減少,也不利於垂釣。

3、打窩時間:打窩的最佳時間是天要亮前,有條件的在頭天晚上選點打窩效果更好,若打窩晚了大魚已返回到水域深處,此時就算窩子再好也只能吸引些散兵游勇。

4、開釣時間:打窩後不能急於垂釣,原因是魚進窩有一定的過程,一般來說春秋兩季魚大量進窩約在打窩後半小時左右,夏天要一二十分鍾,冬天則需一兩個小時。

5、及時補窩:補窩子要根據魚情情況而定,口稀、魚少、不鬧漂蹭線可隨時補窩子,補窩也講究科學,不能大球補下,要小球或散打下去,動作要輕,不要驚到魚。

『柒』 魚諺「要想釣得多,必得先打窩」,打窩需要注意些什麼

魚諺「要想釣得多,必得先打窩」,打窩需要注意些什麼?

在野釣中打窩是非常重要的,用對了窩料和方法釣點中的魚會越釣越多。要想釣得比別人多,正確打窩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總結了三種常用的打窩方法,釣友們嘗試一下,效果絕對好。

01用酒米打窩

應該將窩料拋投在哪兒?是挨近魚漂遠岸的位置或是挨近魚漂近海的位置呢?我們建議是由黑窩點選擇在近海間距魚漂10-15公分以內的地區。

如果我們選擇打窩在浮漂的位置或者魚漂遠岸處的位置,因為在當然海域間距岸上越來越遠水越重,河道是一個朝下的坡度。如果我們在魚漂處打窩,那樣窩預料到了水底便會往前滑動,那樣窩料就並不是落在釣點核心呢。

大家在拋鉤的時候,窩料會在鉤餌的前面,那樣被窩里料招來的魚也就會在鉤餌的前面吃窩料而不容易咬鉤了。因而大家在打窩的情況下要將窩料拋到近海而且間距魚漂10-15公分以內的位置。那樣的話窩料抵達水底以後會往前滑動,其位置剛好在大家魚漂的下邊,在我們拋鉤以後鉤餌恰好處在窩料的上邊。

有些釣友有疑惑,如果水底是平的或者坡度小,窩料進水以後不往前滑動該怎麼辦?而且窩料進水以後便會霧化,霧化的窩料也在釣餌的後面。這不影響釣魚,因為魚是從遠方游到我們的窩料處,而鉤餌在窩料的前面,從其它地方到來的魚首先會到達釣餌處,它們就會被釣餌吸引從而先去咬鉤了。這三個打窩的打窩的方法釣友們感覺如何,可以試一試。

『捌』 釣魚為什麼要打窩用什麼方法打窩更有效

打窩起到快速聚魚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留魚的作用,提高漁獲量。
釣魚用豆餅打窩,生的好,生豆餅是指小作坊用人工榨豆油剩餘的下腳料,形狀呈圓形,一塊有5市斤左右。這豆餅壓得實,耐水泡,有股豆腥香味,除葷食魚類外。素食魚、雜食魚都喜歡這種餌料。
一、鋸餅。將買回的生豆餅鋸成小塊,形狀不限(最好是四方形),重量在一市斤左右。
二、拴繩。把鋸開的生豆餅塊中間錐個洞,從洞內拴上細繩。繩的長度要比所用的手竿竿身和釣線的總長度之和長2~3米。
三、噴酒。釣魚的前一天,在豆餅塊上噴上曲酒,用兩層塑料袋裝好,扎緊袋口,悶上一夜,使曲酒充分滲入豆餅中。
四、打窩。把拴好的生豆餅拋到釣點,將繩頭固定在岸邊。
其他好處:1.經濟實惠。一市斤生豆餅可釣一天,既不補窩,也不驚魚。2.不招小魚。誘大魚垂釣效果好。3.方便好用。

『玖』 晚上釣魚真的好釣嗎釣草魚打窩有哪些技巧

是比較好釣的,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餌料,注意位置的選擇,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進行打窩。

熱點內容
充電器線為什麼突然不好用了 發布:2025-02-05 16:28:44 瀏覽:561
為什麼男人又不行又要折騰 發布:2025-02-05 16:21:42 瀏覽:26
為什麼雙監管者模式小米進不去 發布:2025-02-05 16:19:40 瀏覽:34
為什麼女人找年輕男人談戀愛 發布:2025-02-05 16:14:18 瀏覽:915
眼睛很亮是因為什麼 發布:2025-02-05 16:11:12 瀏覽:205
鳥叫了一天為什麼晚上不叫了 發布:2025-02-05 16:02:51 瀏覽:295
水下憋氣時間為什麼長 發布:2025-02-05 15:47:56 瀏覽:365
為什麼女人年齡越大越不滿意 發布:2025-02-05 15:40:19 瀏覽:274
嬰兒為什麼晚上折騰 發布:2025-02-05 15:31:05 瀏覽:42
微信聊天照片為什麼不能換了 發布:2025-02-05 15:15:36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