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晚上就感覺缺氣
㈠ 經常晚上胸悶怎麼回事
中老年人,出現胸悶,應多考慮病理性的原因,特別是晚上睡覺時感覺胸悶,應除外心臟疾病(如冠心病胸悶)的原因。 胸悶是主觀上感覺呼吸困難的一種症狀。引起胸悶的原因有器質性的,也有功能性的。 器質性原因引起的胸悶: 一是心源性胸悶,為勞累後胸悶、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可睡眠中憋醒,見於心臟病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肺淤血、,當平卧位時,肺淤血加重,產生胸悶與呼吸困難,坐起後好轉。胸悶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時,心絞痛的一種表現。 二是肺源性胸悶——見於支氣管哮喘、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肺纖維化等。 神經功能性引起的胸悶,最常見於心血管功能紊亂,多見於年青人。患者自覺胸悶、氣短,主觀感覺空氣不足,呼吸不暢,常有嘆息樣呼吸,長出氣後自感舒適;有時還常伴有心悸、心前區刺痛,以及乏力、頭暈、焦慮、多汗、失眠等神經症狀。患者自覺症狀明顯,但心電圖、心臟B超、胸部X線檢查等,均無器質性病變發現。 另外,器質性胸悶多在運動或勞累後發生,而功能性的胸悶多在休息時發生;器質性胸悶在坐起後可明顯好轉,而功能性胸悶則常不因為體位改變而變化。 有胸悶症狀時,可做胸部X線、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為冠心病所致,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㈡ 晚上睡覺呼吸困難,感覺缺氧怎麼回事
呼吸困難指在輕微的運動之後,還是在休息的時候,如果發現在呼吸時有吸不進氣,只呼不吸的感覺,或者是呼吸很快,都可能是由於心臟病或者是呼吸系統的疾病。若在吃飯時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可能是由於窒息,要施行急救,否則病人就有得不到氧氣供應的危險。所有呼吸困難的病症都是十分嚴重的,需要緊急治療,不能耽誤。
1、症狀:在精神極度緊張時突然發生呼吸困難。
可能:精神緊張。
處理:如是第一次發作,去看醫生。要查明呼吸困難是不是因為緊張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
2、症狀:數天來曾咳出灰色或黃綠色的痰。現在發生呼吸困難。
可能:慢性支氣管炎。
處理:診斷證實是慢性支氣管炎,醫生可能用抗生素治療,吸煙的病人要戒煙。
3、症狀:呼吸困難的同時有收緊壓迫性的胸痛。持續了幾分鍾。
可能:心絞痛。
處理:趕快去看醫生。醫生可能要為病人做心電圖檢查。診斷確實後醫生會用硝酸甘油解除病人的心絞痛,發作時將葯片含在舌下,數秒鍾後心絞痛就會消失。
4、症狀:呼吸困難,自覺有窒息感。
可能:輕微的哮喘。
處理:去看醫生。醫生可能要檢查引起哮喘的原因,給病人葯品,在復發時用以平復哮喘。仔細檢查哮
喘是因為接觸或吃了什麼東西所引發的,查出以後就要避免。
5、症狀:體溫在38℃以上,咳嗽,呼吸困難。
可能:胸腔感染,如肺炎或急性氣管炎。對體弱或年老的病人有危險。
處理:趕快去看醫生。醫生可能用抗生素來治療,病情比較嚴重的人可能要住醫院。
6、症狀:在半夜裡發生呼吸困難,咳出白色泡沫或粉紅色的痰。
可能:很可能由於心臟功能衰竭引起肺水腫,使呼吸發生困難。
處理:使病人安靜地直坐在椅子上等待救護車到來,送醫院。最好把病人吐的痰帶去醫院供檢查,有助
於醫生快一點做診斷。醫生可能要用利尿劑排除病人肺中積水,用支氣管擴張劑幫助病人更容易地呼吸。等肺部的積水清除後才能找出病源,對症治療。
7、症狀:呼吸困難是在病人因疾病或受傷後卧床養病期間發生。
可能:可能是肺部栓塞。尤其是咳嗽咯血的病人。
處理:送病人去醫院。因為病人要經過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放射性同位素掃瞄。如診斷證實是由於栓塞,醫生會用葯物化解栓塞,並防止新的栓塞產生。
8、症狀:病人在農場或家禽、牲畜養殖場工作,與飼料有密切接觸,發生呼吸困難。
可能:是一種黴菌感染病。也可能對穀物飼料或對禽類蛋白質過敏。
處理:醫生要對病人的肺部做X線檢查,如是黴菌感染,醫生會用抗黴菌葯物治療,如由於過敏,病人最好是改換工作。
9、症狀:病人在採石場、礦場工作,經常咳嗽,咳出黃綠色或灰色痰,發生呼吸困難。
可能:肺塵埃沉著病(矽肺)。
處理:去看醫生,檢查病情的輕重,必要時醫生可能建議病人換職業,吸煙的病人要戒煙。
㈢ 晚上睡覺時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是怎麼回事
你的病誘發因素很多 要看你的身體狀況怎樣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不同年齡的人胸悶,其病因不一樣,治療不一樣,後果也不一樣。
一、功能性胸悶(即無器質性病變的胸悶):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鬆、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二、病理性胸悶(即有器質性病變的胸悶):胸悶不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於身體內某些器官發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悶。如:
1.呼吸道受阻: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大、縱隔內長腫瘤);
2.肺部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
3.心臟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
4.膈肌病變: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體液代謝和酸鹼平衡失調等。
總之,對於胸悶必須引起重視,以免延誤必要的治療。你應該到醫院去進行胸部透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液生化等檢查以及肺功能測定,以便臨床醫師進一步確診。
㈣ 請問我為什麼一到晚上鼻子呼吸就好像空氣不足而且是沒感覺的,就像沒有空氣啊!吹冷風涼水都不管用,還是
指導意見:
1,你好,考慮是典型過敏性鼻炎,患者初期會表現經常性的搓揉鼻子、交替性鼻塞、打噴嚏、流清水鼻涕或感染後流膿涕、鼻腔不通氣。開窗戶讓空氣流通,開花季節不去郊外活動,盡量避開過敏原,抗過敏性葯物應 用。要鍛煉體質,減少感冒,可起到防備的作用。
㈤ 為什麼一到晚上我就喘不過氣啊有時喘大氣也喘不過,那種感覺好像缺氧哦,這是怎麼回事啊
是否是夜間睡覺突然憋醒,然後坐起來感覺好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建議去醫院看心內科門診,做個心電圖,拍個胸片排除心肺方面的疾病。如果不是上述情況的話,是否和房間門窗關閉不透風有關,是否和心理壓力有關。
㈥ 懷孕七個半月一個晚上肚子都鼓鼓還老感覺缺氣怎麼回事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懷孕7個半月,出現晚上肚子都鼓鼓還老感覺缺氣的症狀,應該考慮是屬於胎兒子宮內缺氧等原因引起的症狀的可能,應該及時注意休息,積極進行胎心監測,必要時應該及時就醫進行吸氧等的治療,積極進行保胎治療,平時應該合理膳食,加強營養,避免激烈的運動,避免重體力勞動。祝您好孕!
㈦ 不知道最近為什麼一到晚上就感覺缺氧,呼吸困難。把窗子打開,頭伸出去就感覺好一些。我不知道怎麼回事
幹嘛喝減肥咖啡呀,對心臟不好吧。有時感覺胸悶會不會是壓力太大了,可以在晚上出去走走,到有綠化的地方,調整一下心情也好,多給自己找些運動的時間。那個咖啡就不要喝了,有時候作息或環境的變化也會影響到身體,感覺不適的。調整一下。
㈧ 最近胸口經常悶,感覺缺氧那樣,請問是怎麼回事晚上在床上睡覺也是一樣的
胸悶 不可小覷
時下,最流行的詞彙是「郁悶」,當人們嫌「郁悶」表達的還不過癮的時候,「胸悶」一詞就成了緊跟時尚潮流的「流行關鍵字」,失敗、尷尬、沮喪、無奈都被形容為「胸悶」。其實,真正有胸悶症狀的患者說到這個詞時決不會這么輕松,那種透不過氣來,嚴重缺氧的感覺會讓人產生瀕死之感。胸悶的出現預示著一些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的存在,不可小覷。
冠脈缺血胸悶當先
關鍵詞:寒冬、心肌缺血、心梗。
好發人群:中老年人,近來有年輕化的趨勢。
許航(化名)50歲,在西安一家企業的職工醫院工作,平時自認為體健如牛。可是幾天前,一天臨近傍晚時分,他感到有些胸悶、氣短,因為平時並無心臟病,所以家人和他本人並不在意,喝了點水,就睡覺了。沒想到,半夜裡劇烈的胸痛讓他痛不欲生,急救車送到醫院也沒能挽救他的生命,最後的結論是急性心肌梗塞。
張素清教授告訴記者,胸悶是一種症狀,許多疾病都可能出現,但以內科疾病為主,最多見的是心血管疾病。寒冬時節,心臟病猝死的發病率較高,尤以12月份至次年2月份這段時間為甚,特別是在連續低溫、陰雨和大風天氣,急性心梗發病率顯著增高,四五十歲的壯年人,更應該加倍注意。
隆冬季節,由於寒冷對機體的刺激,機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後者可使人的肢體血管發生收縮,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此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引起心絞痛發生。交感神經興奮和兒苯酚胺本身還可導致冠狀動脈痙攣, 血液濃縮,使血小板易於凝聚,形成血栓,這也是導致心梗的重要原因。此外,由於在溫度低的情況下,血管收縮,血壓容易升高,加重了心臟負擔,這些都可能導致心梗猝死。
眾所周知,急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劇烈的胸部疼痛。但是,對老年人?穴一般指65歲以上者?雪卻不盡然。據資料分析,將近1/3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會產生劇烈的胸痛,而胸悶則是最常見的症狀。由此可見,對於老年人,不宜將有無胸痛作為鑒別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據。
絕大部分的急性心梗病人在發病前都會有先兆,當你感到胸悶,胸骨後疼痛,有時還會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時,一定要考慮是否有心絞痛,及時去醫院診治。
如何安全度過心腦血管病的冬季高發期?一是天氣多變時,適時加減衣物。二是按時服葯。應隨身攜帶幾片有效期內的硝酸甘油,如突然發病,該葯可有效舒張冠狀動脈,緩解症狀。三是加強自我保健。要保持適當的活動量,不要因天氣寒冷,而懶於外出,使抗寒能力下降。此外,冠心病患者應採用綜合治療,中醫西醫都不應排斥,以對病情有利為最佳選擇。
心肌受累胸悶相隨
關鍵詞:病毒感染 心肌損害。
好發人群:兒童及青壯年。
12歲的曉軍父母都是軍人,平時由爺爺奶奶照看。半個月前曉軍突然發燒,嗓子痛,休息了幾天,服了一些感冒葯就好了。誰知,近幾天曉軍總感到胸悶憋氣,幾分鍾就大口喘氣一次,老人認為這孩子不想上學,故意作怪,就沒有在意。不想,曉軍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胸悶、心慌、頭暈的無法堅持上學了,才引起老人的重視。經過醫院檢查,曉軍患了病毒性心肌炎,他的胸悶症狀就是心肌炎在作怪。
郝偉主任說,心肌炎多由感冒病毒引起,好發於兒童及青壯年,發病之初常以感冒症狀為先驅,如惡寒發燒、全身酸痛、咽喉疼、咳嗽或吐瀉等。患者在2周左右如出現胸悶、心慌、氣短、心前區不適等尤其應引起注意。由於病毒性心肌炎起病隱匿,易使人容易誤解為感冒未徹底痊癒而誤治。心肌受累明顯時,患兒常訴心前區不適、胸悶、心悸、頭暈及乏力等。重症患者可突然發生心源性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灰白、四肢冷濕及末梢發紺等,可在短時間內發生意外。
治療?押1、急性期至少應休息到熱退後3~4周;2、激素;3、大劑量維生素C及能量合劑;4、中醫中葯對此病的綜合治療,整體調理,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5、多進食含維生素C類水果(如桔子、番茄等)及富於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雞蛋、魚、大豆等);6、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7、服葯要遵醫囑,尤其是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葯量;8、避免劇烈活動,注意生活規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頸心胸悶易誤診
關鍵詞:頸椎病,胸悶,胸痛。
好發人群:中老年人群。
孫竹筠50歲,是一個政府機關的會計師,八年來反復出現胸悶、心前區疼痛,多家醫院均診斷為冠心病。長期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並無效果,胸悶、胸痛頻頻發作。醫生在追問病史時發現她的「心絞痛」多在伏案時間過久、高枕睡眠起床時或突然扭頭或甩頭後發生。體檢發現頸椎活動輕度受限,X線片及CT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消失,頸椎輕度骨質增生,故確診為頸椎病所致的頸心綜合征。經採用中葯內外綜合治療3個療程,症狀全部消除。
張教授分析道,頸心綜合征患者年齡多偏大,多有血脂偏高動脈硬化趨勢,一些醫生又多忽視職業、病史的採集和詳盡的全面體檢,過於依賴儀器等輔助檢查,尤其是當影像學檢查有可能與臨床症狀不符時,更易造成誤診或漏診。
頸椎病反射性引起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導致心肌缺血,誘發心律失常,統稱為「頸心綜合征」。 除心前區疼痛外,還可有胸悶不適、心悸、氣促等表現。心電圖上可見有缺血性ST段與T波變化,有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但頸心綜合征的心絞痛與冠心病中的心絞痛是有區別的。它與勞動負荷增加、情緒激動無關,服用硝酸甘油類葯物及鈣離子拮抗劑不能緩解;而頸椎負荷增加卻常常是此類心絞痛的誘發因素,如高枕卧位,長時間維持過度仰頭、低頭的體姿,脊背受涼、扭傷、勞累等。
「頸心綜合征」根源是頸椎病,所以主要是治療頸椎病。在日常生活中要糾正高枕卧位,避免過度仰頭、低頭,注意頸部保暖;局部進行理療,熱敷;適當的頸部體操以活動頸部,可緩解或減輕「頸心綜合征」的各種症狀。
焦慮不安胸悶氣短
關鍵詞:緊張焦慮,胸悶,心慌。
好發人群:青壯年人群,女性多於男性。
詹江是西安一家企業的政工幹部,今年40歲。去年7月乘飛機到北京開會,在飛機上突然出現緊張胸悶、心慌,手腳發抖,到京後病情緩解。兩月前再次乘火車到北京,途中再次發作,當時自認為是「心臟病」,要求在中途下車,並住進了醫院。自此胸悶、心慌、緊張、焦慮煩躁、發抖等情況一直存在,幾乎每天都有發作。醫生擬診為「隱性冠心病」。服丹參片、三磷酸腺苷、谷維素、腦樂靜等無效。後來到精神衛生中心咨詢,醫生再次給患者做了心電圖、腦電圖及腦電地形圖、血酯及其它檢查,均無異常發現。但是他的Hamilton焦慮量表總分為21分,醫生才做出了「焦慮性神經症」的診斷。
西安精神衛生中心的賈瑞主任介紹說,焦慮症在一般人群中發病率為5%,表現通常有三個方面:1、內心體驗:惶惶不可終日,煩躁不安;2、植物神經系統變化:胸悶,心跳加快,心悸,胃腸蠕動下降,食慾下降等;3、運動系統表現為無力,手腳發軟,細微震顫,發抖,多餘動作出現如眨眼、咬牙等,面肌緊張,坐立不安等等。
在出現焦慮症的各種症狀以後,患者一定不要盲目亂用葯物,應該到相關的醫療機構去咨詢,弄清自己到底是不是患了焦慮症。心理治療的重點是1、解除精神緊張的原因(即改變認識)。給予適當的支持,使之解除顧慮,放棄不合理的要求。2、端正對疾病的認識。應在醫生的幫助下,對自己各種症狀的產生及自己的軀體狀況有正確、清楚的認識。
賈瑞主任說,還有一種人,心臟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但就是經常感到胸前憋悶、心慌氣短、緊張恐懼,有一種頻臨死亡的感覺,好像必須馬上搶救。這實際是「心臟神經官能症」患者。這類患者有一個特點就是愛思考,思慮多,對任何事情都要弄個究竟,也就是善於思慮的優點發揮過頭了。
心理衛生專家提示:人的心理與生理之間的關系不可分。比如,當你受到外界刺激或心理因素刺激時,生理反應會很強烈,可出現胸悶、心慌、出冷汗,這些都是人的正常生理防禦功能。但如果此種現象持續時間過長,也沒有具體原因,那麼可能就患有心臟神經症了。即便如此,也不必驚慌,只要通過系統治療,心臟神經症是完全能夠治癒的。
膽囊傷心胸也悶
關鍵詞:膽道疾病、心慌、胸悶。
好發人群:較肥胖的中年女性
趙顏華(化名)45歲,在西安一家中學當老師。最近幾個月覺得胸悶,心慌,心跳忽快忽慢,右上腹疼痛,醫生診斷為心絞痛。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症狀沒有任何改善。日前,在一次上腹劇烈疼痛之後,她因急性膽囊炎發作切除了膽囊後,心前區不適等症狀即隨之消失。
趙琨主任認為,趙老師的病根不在心臟而在膽囊,她患的是膽心綜合征。膽心綜合征是種易與心臟病相混淆的疾病。在臨床上,醫學專家早就注意到膽道系統疾患的病人,可出現類似冠心病的症狀、體征及心電圖改變,其中以中老年女性患者,特別是身體肥胖者發生率較高。膽心綜合征的發病機理可能涉及以下兩點:①膽石症與冠心病都與脂質代謝障礙有一定關系,因此可能在病因與發病學上存在某種聯系。②膽道系統與心臟在神經支配上有共同通路,可能通過神經反射而發病。
膽心綜合征患者主要表現為:胸悶、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電圖改變,有的患者伴有右上腹部的疼痛,用心血管類葯物治療後效果不佳。 膽心綜合征的治療,主要是治療膽道疾患,控制膽道炎症,去除膽道結石。
名詞解釋 胸悶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重者覺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
一、功能性胸悶:在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鬆、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能是功能性的。
二、病理性胸悶:由於身體內某些器官發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悶。如:1.呼吸道受阻: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大、縱隔內長腫瘤);2.肺部疾病:肺氣腫、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3.心臟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4.膈肌病變: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5.體液代謝和酸鹼平衡失調等。
兒童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或縱隔腫瘤;青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性氣胸、縱隔腫瘤、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