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元朝時間為什麼比清朝大

元朝時間為什麼比清朝大

發布時間: 2022-09-19 22:49:51

Ⅰ 同樣是外族建立的政權,為什麼清朝比元朝維持的更久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雖然漢族是這片土地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但是也曾出現過幾次外族統治中原的情形,其中就屬元朝和清朝最有代表性,相比較於其他王朝元朝和清朝都是距離現在比較近的封建王朝,這兩個朝代都是由中原北部的少數民族創立。

還有另外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民族政策。清朝的統治者更加重視對於漢人的利用,雖然清朝的貴族享有很高的利益,但是底層的漢人也可以通過科舉等方式入朝為官。但是元朝統治者卻沒有重視對漢人的利用,沒有及時和漢族強大的地主和士族結盟。在農民爆發起義的時候,這些士大夫就沒有站在統治者的一邊,這也是元朝如此短命的原因。

Ⅱ 同為少數民族政權,為什麼元朝的統治時間沒有清朝那麼長

中國在歷史上有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分別是蒙古建立的塊和回族建立的清。自然別的少數民族建立的也有鮮卑人的北魏,契丹族的遼,女真族的金等,但這種或偏居一隅,或第幾代而亡,並沒有完成中國的大一統

但元朝也是有非常值得毫無疑問的地區,中國以北京市為北京首都的多民族國家布局,就是以元朝逐漸的

蒙古帝國巨大土地面積促使東西方的文化藝術能夠 更強的溝通交流,有益於推動中國針對全球的了解,元朝開辟的行省制度直到如今也有長遠的危害

殊不知,封建社會決策了一個皇朝傳千世、萬事不過是一種空想,不過是存有的時間長短不一而已。

Ⅲ 探歷史:為什麼清朝統治時間比元朝長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並實現大一統的朝代只有兩個,一個是元朝,一個清朝,元朝由於把人分為四等,不肯漢化及民族政策等,從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到元朝滅亡,僅僅存在了97年;相比元朝,清朝統治的時間就多了,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在位時間加起來就有120年了,遠遠超過元朝存在時間,同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什麼差距就這么大呢?
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這里僅僅說清朝。

Ⅳ 都是入侵中原,為何清朝要比元朝統治的時間長

因為管理方式的不同,元朝時期,因為當時的君主並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所以說導致了內部矛盾慢慢的僵化,而清政府還是很尊重漢人的,並且對文化的傳承以及知識的保護都是做的不錯的,這些元朝都比不過,還有一點,那就是當時康熙也是非常喜歡漢文化,所以他們並沒有強力推廣滿語,依然使用漢語教學,繼承了明朝時期的優秀文化和科舉制度,所以說清朝可以堅持幾百年。

雖然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族人,但是康熙就非常喜歡儒家文化和漢文化,所以說將這些漢文化全部納入到了滿族人必修課當中,因此到了最後漢語依然沒有被消滅,反而成了清朝的母語,而滿語反而漸漸開始消失了,因此論漢文化的保護,元朝也是遠遠不如清朝的,最後一點,那就是康熙對老百姓也非常的好,在元朝時期漢人的地位並不高,所以說待遇不一樣,也導致了內部矛盾的僵化,但是清朝就不是這樣,清朝總體來說還是非常得民心的,除了早期的一個剃發要求,讓很多漢人感到不滿意,其它地方做的還是沒有什麼不對的,也非常尊重漢人的習慣。

Ⅳ 元朝版圖比清朝大為何時間卻比清朝短

元朝比清朝統治時間短,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 元朝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清朝實現了民族融合。

2. 元朝內斗很嚴重,削弱了皇族實力。

3. 元朝的統治沒有得到漢人上層的支持,而清朝團結了漢人上層。

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其中元朝的版圖比清朝要大很多,但是元朝的統治時間比清朝短很多,這其中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但是元朝的統治有先天的缺陷,導致整個王朝統治時間並不長。

三、元朝統治者沒有得到漢族地主階層的支持。

元朝和清朝不同,清朝在建國開始,就注重吸收漢族裡面的地主階層,把他們當成自己人,給這些人官職和地位,讓他們成為了一個陣營。元朝對漢族地主階層沒有拉攏,不斷增加的稅收導致不少地主階層最終選擇了造反。

元朝和清朝的政策不同,導致元朝統治的時間小於清朝。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Ⅵ 同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什麼清朝比元朝統治長很多

同樣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什麼元朝只統治了98年,加上北元的話118年,而清朝卻可以統治276年呢?難道就是因為一個來自蒙古,一個來自東北嗎?



清朝就好很多了,因為「清承明制」,清朝刻意將自己打扮成明朝的繼承者,不僅在制度上學習明朝,而且清朝的皇帝還住著紫禁城,說著漢語,開科取士,營造滿漢一家的景象。

雖然清朝皇帝也是身兼蒙古大汗和大清皇帝兩個頭銜,但因清朝統治的核心在中原地區,因此漢化不會受到周邊少數民族的過多反對。

吸取元朝寬松治國的教訓,清朝實施了比明朝更為嚴酷的地方控制政策,將統治觸角延伸到鄉村,實施保甲法等方法,控制人身自由。並且,在思想上大型文字獄,禁錮人民思想,通過這樣的愚民方式,清朝獲得了比元朝更長的國祚!

Ⅶ 清朝的統治遠遠長於元朝,這是為什麼

清朝和元朝,都是中國歷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打敗了中原地區的漢族以後,取得統治地位的朝代。但是,這兩個朝代又有非常大的區別。清朝在中國有近三百年的統治歷史。而且清朝在中國的統治結束以後,作為統治階層的滿族,卻並沒有受到什麼沖擊。他們依然一直生活在原來生活過的地方,安居樂業。

就連愛新覺羅皇族,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就彷彿他們已經是漢人一樣。可元朝的情況不一樣,元朝在中原地區只統治了不到一百年。而且,在元朝統治結束以後,大部分蒙古人還不得不退回他們祖先曾經生活過的漠北。就算他們已經適應了中原地區的農耕生活方式,但最終他們也不得不舍棄這種方式,退回去重新過艱苦漂泊的游牧生活。

清朝在入主中原的時候,顯然是吸收了元朝失敗的教訓的,而且是有備而來的。他們當然要強調滿族的統治地位。不過,他們的這種強調,非常有策略,他們只是一種表面的強調,一種形式上的強調。比如說採用「剃發易服」的方式,讓漢人接受滿人的生活方式。但實際上,他們在文化內涵上卻是積極向中原文化靠攏的。他們並沒有用當時落後的滿人文化,而是用先進的中原文化,來運行整個社會。

表面上要求漢人臣服,實際上卻積極向漢人靠攏,這就是他們做得最聰明的地方。這讓漢人漸漸地沒那麼抵觸,而且有出現很多的認同感。把自己當成主人。清朝結束的時候,有不少正宗的漢人不願意剪辮子,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清朝得到了漢人的認同感。也因此,清朝在中原地區紮下根來,延續了近三百年。而元朝只是像浮萍一樣,很快就飄過,重新回到他們出發的地方。(參考資料:《元史》《清史稿》)

Ⅷ 清朝有276年,元朝只有98年,造成這個差距的原因是啥

元朝和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兩個以外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統王朝。

兩者統治的時間卻大相徑庭。

元朝僅維持了98年就退出中原,清朝卻延續了276年,在歷代大一統王朝中也排得上號。

眾所周知,元和清的建立者,蒙古與女真相比,那不是一個量級的比較對象。



在宗室制度上,清朝也在明朝基礎上做了改革。清朝在宗室管理上比明朝做得要好很多,算得上封建王朝里做得最好的一個。

清朝的宗室,除了世襲罔替的幾個鐵帽子王,其他皇子基本也就是個貝勒。

並且它的爵位承襲保持遞降,即使是貝勒,三輩下來沒什麼出息,也就遞降到了奉恩鎮國公,除了在宗人府領一份補貼,與其他旗人就沒什麼區別了。

在清朝的君主集權制下,宗室沒有軍權,但有議政權,並且能得到皇帝信任。雖說拉胯的宗室很多,但經過選拔,總有幾個有點能力的冒出頭來,即使到了清末,宗室子弟依然能在國家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奕欣、僧格林沁、端方、奕劻、載澤等人。

對比明朝要拿大量財政養好幾十萬宗室,並且這幫人還不能給國家幫忙,反而凈添亂,清朝的宗室制度就很高明了。

如果不是清朝趕上了國際風雲的變幻激盪,被西方列強打開了國門,它的統治還能維持很多年。

所以史學界公認,封建統治的巔峰就在清朝。

Ⅸ 元清都是少數民族坐天下,為何元朝沒有清朝統治時間久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蒙古人統一中國之後,把漢人的地位劃分的特別的低下,這不平等的制度,使得漢人的仇恨心理增加。

每一個人為了民族的尊嚴都要奮斗,要奮起反抗,所以元朝統治者最終沒有統治百年,就被周朱元璋所領導的黑人起義軍推翻了,真的是比較惋惜。

惋惜的原因是元朝統治者開創了我國版圖領域的廣大,真是古人後無來者。如果我國在這樣的版圖的統治之下,如果經歷100年甚至幾百年的話,也不會是現在這樣的一個局面。

清政府和元朝統治者並不相同,清政府統一了中原之後,實行的是休養生息的政策,不然也實行的是滿漢一家人的政策,從來都沒有把漢族人劃分到下等人當中。

清代的民族政策也特別好,這樣就使得許多漢人失去了反抗之心,也許那些反清復明的人,從來都沒有想過,清朝統治者統治之下的老百姓過的生活,要比明朝統治下的老百姓在水深火熱當中生活的更好。

熱點內容
為什麼東西吃不多還長肉 發布:2025-02-07 07:15:21 瀏覽:448
抖音拍選口紅色為什麼沒有顏色 發布:2025-02-07 07:10:59 瀏覽:259
為什麼一個人的氣色不好 發布:2025-02-07 06:57:47 瀏覽:128
華為65寸電視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7 06:57:06 瀏覽:891
老牆抹灰時間長貼磚為什麼不吸水 發布:2025-02-07 06:42:50 瀏覽:851
為什麼黃一的發生不一樣呢 發布:2025-02-07 06:38:01 瀏覽:654
為什麼淘寶上沖擊鑽只要99元 發布:2025-02-07 06:31:00 瀏覽:239
為什麼漂亮的女人擇偶難 發布:2025-02-07 06:30:59 瀏覽:32
為什麼眼睛那麼白 發布:2025-02-07 06:16:02 瀏覽:927
為什麼自律軟體這么少 發布:2025-02-07 06:15:54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