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烤白酒時間長了有苦味
㈠ 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
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
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從古至今,無酒不成宴,而白酒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歡的一種酒,但是很多人對於白酒的苦味卻感到非常的難受,下面為大家分享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
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1
1、俗語說「曲大酒苦」,用曲量過大,使糟醅升溫過猛,窖內酵母降解產生的蛋白質和原料蛋白質脫氨脫羧產生多量的高級醇,尤其是異丁醇,使酒帶苦味;
2、原料有霉變現象,含單寧過多;
3、庫房管理不善致使成品曲感染青黴,糧食感染雜菌,帶來霉苦味;
4、用糠量過大,糟醅升溫猛;
5、夏季氣溫高,投糧過大,使糟醅升溫過猛,發酵不正常;
6、窖池管理不善,封窖泥開口而感染雜菌特別是青黴菌,苦味物質通過蒸餾進入酒中;
7、環境衛生沒做好,帶入雜菌,引起苦味;
8、現場糟醅未用完,堆積過久感染雜菌,帶來苦味;
9、底鍋水甑間沒排干凈,帶來焦苦味;
10、水質不潔,主要含鹼量超過用水標准。
白酒苦味如何去除
解決的辦法,在釀造過程中除了要注意以上問題以外,還以適當減少釀制過程的用曲量,降低發酵溫度。對成品酒則可採取土麥冬葉、活性炭脫味法,即用土麥冬葉酒量的0.5%放入酒中,浸泡4天後取出,再加少許活性炭,白酒的苦味即可脫去。
還有就是,除了在白酒蒸餾時應注意提高餾酒溫度,並結合量、質分段摘酒外,對苦辣味重的'成品白酒,宜採取勾兌、調味(不是加用化學香料)的方法進行處理。具體作法是:在同類產品中選取口感較酸、味道醇和的酒,與苦辣味成品白酒勾兌和調味,探求最佳組合。添加量多少,應視情而定。
另一種方法是:將一份碎冰糖、兩份清水和打成細沫的適量蛋清混合攪拌,小火緩慢煮沸溶化,再趁熱用棉布過濾後,加入苦辣味重的白酒中,攪勻,澄清,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但須注意控制添加量,否則會破壞白酒的原有風味。
另外再提一點,白酒的臭味一般是由於原料發霉、變質、不凈或發酵溫度過高、雜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解決的辦法,可採用高錳酸鉀處理。其方法是:將一定量的高錳酸鉀(一般用量為0.1—0.15克/公斤)完全溶解在有臭味的白酒中,充分攪勻,然後靜置,讓其自然澄清。待溶液完全澄清後,用沙濾棒過濾器過酒
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2
酒為什麼會苦及酒苦又該如何處理呢
1、在單寧、龍葵鹼、脂肪酸和含油質較高的原料產生而來的,因此,要求清蒸原輔材料。
解決方法:選擇新鮮飽滿無霉變的糧食,發酵前將所有接觸發酵液的東西完全清洗干凈並消毒
2、酒麴用量大;配糟蛋白質含量高,在發酵中酪氨酸經酵母菌生化反應產生乾酪醇,它不僅苦,而且味長。
解決方法:嚴格執行酒麴的投放比例。酒龍頭眾創酒械酒麴在做新工藝生料發酵時,100斤糧食放0.8斤酒麴;做傳統熟料工藝時,100斤糧食放0.6斤酒麴。
3、生產操作管理不善,配糟被雜菌污染,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如果在發酵糟中存在大量青黴菌;發酵期間封桶泥不適當;致使桶內透入大量空氣、漏進污水;發酵桶內酒糟缺水升溫猛,使細菌大量繁殖,這些都將使酒產生苦味和異味
解決方法:發酵前對容器進行嚴格清洗消毒。發酵過程中保持室內衛生清潔,攪拌前對攪拌棍進行嚴格清洗消毒。發酵中後期密封發酵桶,防止雜菌進入(後期是厭氧發酵,這樣做還可以提升出酒率和口感)
4、蒸餾中,大火大汽,把某些邪雜味餾入酒中引起酒有苦味。這是因為大多數苦味物質都是高沸點物質,由於大火大汽,溫高壓力大,都會將一般壓力蒸不出來的苦味物質流入酒中,同時也會引起雜醇油含量增加。
解決方法:嚴格執行蒸餾過程中火力順序:大火(出酒)→中火(接酒)→大火(追尾)。出酒後馬上改為中火,前面的出酒為頭酒(100斤糧食接1-2斤頭酒)此酒為甲醇含量高,需分開接。當酒度接至10度以下時改大火追尾,此時的酒中含大量的醛類物質會引起口感,也需分開接酒。
5、酒醅發酵過程中,溫度過高也會使酒體產生苦味。
解決方法:用酒龍頭酒麴發酵糧食時,酒醅溫度控制在40度以下。
白酒發苦是怎麼回事3
白酒有多少度的
現在市場上標準的白酒度數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人們一般認為,50度以上的為高度酒,40~50度屬於降度白酒、40度以下為低度白酒。
還有更烈的白酒度數高達75度,是一些地方農村和少數民族自己釀造的糧食酒。常見的白酒有52度五糧液、54度酒鬼、53度郎酒、55度古井貢、36、42度、52度、53度、56度、62度二鍋頭等。
白酒有哪些類型
白酒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常見的是五大香型和五小香型。清香型白酒代表為汾酒,香味含量少,酒精度數不宜過低,以50—55度的適宜。
濃香型白酒有五糧液,醬香型白酒代表是茅台酒,濃香型與醬香型白酒中的香味物質較多、含量高,所以酒精度數降低至38-40度時仍可以保持原酒口味,但低於35度,便失去了傳統白酒的特色。
剩餘的白酒類型有:米香型白酒的桂林三花酒,鳳香型白酒的西鳳酒,葯香型白酒的董酒,豉香型白酒的玉冰燒,特香型白酒的江西四特酒,芝麻香白酒的景芝白乾,還有兼香型白酒的白雲邊、玉泉酒。
根據專家研究,從健康角度出發,40.9度的白酒對身體最健康,適宜人們飲用。白酒度數越高烈性越強,飲用高度數的白酒會給身體增加負擔;白酒度數越低功效越小。
㈡ 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
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
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了解酒的人應該都知道,白酒的味道十分豐富且具有層次的,酸、甜、苦、咸、鮮等口感都是存在的。苦其實是正常的,以下了解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
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1
1、蒸餾中,大火大汽,把某些邪雜味餾入酒中引起酒有苦味。這是因為大多數苦味物質都是高沸點物質,由於大火大汽,溫高壓力大,都會將一般壓力蒸不出來的苦味物質流入酒中,同時也會引起雜醇油含量增加。
2、生產操作管理不善,配糟被雜菌污染,使酒中苦味成分增加。如果在發酵糟中存在大量青黴菌;發酵期間封桶泥不適當;致使桶內透入大量空氣、漏進污水;發酵桶內酒糟缺水升溫猛,使細菌大量繁殖,這些都將使酒產生苦味和異味。
3、加漿勾調用水含鹼土金屬鹽類、硫酸鹽類的含量較重,未經處理或者處理不當,也直接給酒帶來苦味。
4、原輔材料發霉變質;單寧、龍葵鹼、脂肪酸和含油質較高的原料產生而來的,因此,要求清蒸原輔材料。
5、用曲量太大;酵母數量大;配糟蛋白質含量高,在發酵中酪氨酸經酵母菌生化反應產生乾酪醇,它不僅苦,而且味長。
白酒的功能
去泡:因長途行走或因勞動摩擦手腳起泡時,臨睡前把白酒塗於起泡處,次日晨可去泡。
增香:往醋中加幾滴白酒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減痛:不慎將腳扭傷後,將溫白酒塗於傷處輕輕,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
除膩: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少許白酒, 可使菜餚味道鮮美而不油膩。
消苦:剖魚時若弄破苦膽,立即在魚肚內抹一點白酒,然後用冷水沖洗,可消除苦味。
減酸:烹調菜餚時,如果加醋過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減輕酸味。
去腥:手上沾有魚蝦腥味時,用少許清洗,即可去掉腥氣味。
白酒的指標
1、感官。白酒質量的優劣主要通過物理、化學分析和感官檢驗的方法來判定,正確的反映出酒的色、香、味的內容,必須依靠人的感官鑒定。白酒的感官質量包括色、香、味、格四個部分。要通過眼、鼻、舌三方面的形象來判斷酒體。
2、酒精度。在20℃時,100mL酒樣中含有酒精的毫升數或100g酒樣中含有的酒精的克數。
3、固形物。白酒固形物是指在100~105℃下測定,經蒸發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揮發性組分後的殘留物。
4、甲醇。國家標准規定,以糧谷類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6g/L,以其他原料生產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2.0g/L。(甲醇指標按 100%酒精度折算)
5、鉛。國標規定,60%vol蒸餾酒的鉛含量不得超過1mg/L(以Pb計)。鉛超標會引起中毒。
6、錳。衛生標准要求錳在酒含量中,不得超過2mg/l(以Mn計)。錳是人體正常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錳進入機體可引起中毒。
白酒選購指南
觀察包裝
在買酒時一定要認真綜合審視該酒的商標名稱、色澤、圖案以及標簽、瓶蓋、酒瓶、合格證、禮品盒等方面的情況。好的白酒其標簽的印刷是十分講究的;紙質精良白凈、字體規范清晰,色澤鮮艷均勻,圖案套色准確,油墨線條不重疊。真品包裝的邊緣接縫齊整嚴密,沒有松緊不均、留縫隙的現象。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的白酒。
檢查瓶蓋
目前中國的名白酒的瓶蓋大都使用鋁質金屬防盜蓋,其特點是蓋體光滑,形狀統一,開啟方便,蓋上圖案及文字整齊清楚,對口嚴密。若是假冒產品,倒過來時往往滴漏而出,蓋口不易扭斷,而且圖案、文字模糊不清。
觀察質量
若是無色透明玻璃瓶包裝,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過來,對著光觀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質或有雲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比較好。從色澤上看,除醬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應該是無色透明的。
聞香辨味
把酒倒入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對著自然光觀察,白酒應清澈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澱物;然後聞其香氣,用鼻子貼近杯口,辨別香氣的高低和香氣特點;
最後品其味,喝少量酒並在舌面上鋪開,分辨味感的薄厚、綿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協調,而低檔劣質白酒一般是用質量差或發霉的糧食做原料,工藝粗糙,喝著嗆嗓、上頭。
辨別真假
白酒是假酒泛濫的重災區,茅台等高端白酒每年都會投入上億的資金來"打假",據悉 ,以往出廠的白酒往往會在包裝上印有激光數字,消費者可通過電話查詢到酒的真假。
但隨著造假水平提高,"明碼"的可行性受到挑戰,大多酒類企業隨即通過植入晶元,用暗碼的形式進行防偽。但是消費者無法用肉眼看到暗碼,若要鑒別真假,還需到專賣店、旗艦店的櫃式查詢機進行查詢。
這樣的防偽的技術和系統太過繁瑣,推廣價值也不大。而且消費者通過"望聞問切"的普通方法想識別出"李鬼"也是很困難的。
為解決這一難題,全國三款知名白酒、紅酒作為試點,開始研發這一防偽查詢系統。川內名酒在2010年開始試行這個查詢系統,去年底,該系統正式在市面上亮相。
白酒的有害成分
(一)雜醇油
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於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
(二)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
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
糠醛對機體也有毒害,使用穀皮、玉米芯及麩糠做輔料時,蒸餾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類含量皆較高。
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
(三)甲醇
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於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出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極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粘膜刺激症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
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2
一、白酒有苦味正常嗎?
答案是正常。在釀制的白酒當中,不論是高粱酒還是其他酒,苦味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成品酒若解決不好其中的苦帶入市場,不但不受消費者的喜愛,而且給消費者帶來不爽的感覺,影響了白酒的質量、檔次和銷量,影響了企業效益。
好的白酒味道十分豐富且具有層次,有酸、甜、苦、咸、鮮等口感,白酒的苦味是瞬間的感受,而不長時間停留,微苦不澀是最好的感受。
而市面上的白酒多為蒸餾酒,不僅工藝流程復雜而且是個苦力活兒。一般好的白酒企業都要上百道工藝程序,掌握核心釀酒技術。像自釀的白酒往往因為工藝掌握不當造成釀出的酒發苦、不好喝。
二、市場上白酒有苦味的原因有哪些呢?
1、釀制白酒原輔料不凈或選擇不當產生的苦味。使用原料霉變,曲粉變質,輔料稻殼未清蒸或清蒸不徹底或霉變;使用含脂量高的'原料;
2、釀制白酒的配料不合理。稻殼用量過多,用水量過大或過少,用曲量過大或用劣質曲、新舊曲搭配不合理,填充料使用過多,窖內空隙大,酵母繁殖過量、酵母自溶後生成酪醇並影響酵母發酵作用;
白酒口感苦是什麼原因3
剛釀的白酒為什麼又辣又苦?什麼原因呢?
白酒是大家逢年過節餐桌上面都會有的一種酒類飲品,是中國所特有的一種酒類。白酒作為一種蒸餾酒,是中國傳統的酒類飲品,主要是以五穀雜糧作為釀造原料,再加入一些發酵劑經過蒸煮、發酵和蒸餾等一系列的傳統工序所製作而成,所以白酒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燒酒。
白酒是沒有顏色的,氣味十分香醇,而且入口爽勁。但是白酒的酒精含量非常高,所以一些沒有成年的青少年絕對不能夠喝白酒。
很多喜歡喝白酒的酒民面對新釀出來的白酒都不是很能接受,就是因為剛剛釀出來的白酒又辣又苦。此時可能會有人想問,為什麼剛剛釀出來的白酒味道又辣又苦的呢?
其實剛剛釀造的白酒當中的辣味並不是味覺當中的一種,辣味主要是由於刺激到了人體的口腔以及鼻腔黏膜所產生的一種刺痛感。而剛剛釀造的白酒當中,之所以會有辣味,是因為酒精對於痛覺神經纖維產生了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因此,這就是剛剛釀造的白酒會讓人覺得十分辣的原因。
其實白酒當中之所以會這么的辣人主要是因為白酒裡面有一種物質叫做醛類。如糠醛、乙醛、乙縮醛、丙烯醛、丁烯醛及叔丁醇、叔戊醇、丙酮、甲酸乙酯等,這些醛類物質都是造成白酒辣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適當的辣味不會對人造成太大的影響和傷害,反而還有利於一個人食慾的增進。但白酒酒精度數很高,對人體的刺激較為強烈,因此青少年不應該飲用,成年人也要盡量少喝。
其實除了辣味,還有不少人會發現,新釀的白酒喝起來還會有一陣苦味,這又是為什麼呢?白酒裡面有苦味,是因為剛剛釀造的白酒當中存在過量的琥珀酸和高級醇,還有一些較少的單寧,這些成分都會產生苦味。
以上的內容就是新釀白酒又苦又辣的原因,如果想喝到味道香醇口感清冽的白酒的話,就應該要喝一些存放了有一段時間了白酒,因為這些白酒經歷了一定的沉澱,存放的過程慢慢的熟化了,因此味道和口感會更好。
㈢ 白酒苦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出現苦味的原因:
1、衛生不好,雜菌感染發酵的酒醅所致。
2、用曲量大,發酵產生的苦味。
3、發酵溫度高,特別是夏季生產的白酒,入池溫度控制不下來,導致發酵速度快,頂溫高,白酒中苦味物質產生的多。
4、設備衛生不好,蒸餾操作過程帶入白酒中。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 ),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
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
白酒又名燒酒、白乾 ,是中國的傳統飲料酒。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白酒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製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綿竹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 的茅五劍,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國白酒Liquor and Spirits)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而得。
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為低度酒。
㈣ 白酒苦是什麼原因,苦味如何去除
(1)俗語說「曲大酒苦」,用曲量過大,使糟醅升溫過猛,窖內酵母降解產生的蛋白質和原料蛋白質脫氨脫羧產生多量的高級醇,尤其是異丁醇,使酒帶苦味;
(2)原料有霉變現象,含單寧過多;
(3)庫房管理不善致使成品曲感染青黴,糧食感染雜菌,帶來霉苦味;
(4)用糠量過大,糟醅升溫猛;
(5)夏季氣溫高,投糧過大,使糟醅升溫過猛,發酵不正常;
(6)窖池管理不善,封窖泥開口而感染雜菌特別是青黴菌,苦味物質通過蒸餾進入酒中;
(7)環境衛生沒做好,帶入雜菌,引起苦味;
(8)現場糟醅未用完,堆積過久感染雜菌,帶來苦味;
(9)底鍋水甑間沒排干凈,帶來焦苦味;
(10)水質不潔,主要含鹼量超過用水標准。
白酒苦味如何去除
解決的辦法,在釀造過程中除了要注意以上問題以外,還以適當減少釀制過程的用曲量,降低發酵溫度。對成品酒則可採取土麥冬葉、活性炭脫味法,即用土麥冬葉酒量的0.5%放入酒中,浸泡4天後取出,再加少許活性炭,白酒的苦味即可脫去。
還有就是,除了在白酒蒸餾時應注意提高餾酒溫度,並結合量、質分段摘酒外,對苦辣味重的成品白酒,宜採取勾兌、調味(不是加用化學香料)的方法進行處理。具體作法是:在同類產品中選取口感較酸、味道醇和的酒,與苦辣味成品白酒勾兌和調味,探求最佳組合。添加量多少,應視情而定。
另一種方法是:將一份碎冰糖、兩份清水和打成細沫的適量蛋清混合攪拌,小火緩慢煮沸溶化,再趁熱用棉布過濾後,加入苦辣味重的白酒中,攪勻,澄清,即可收到良好效果。但須注意控制添加量,否則會破壞白酒的原有風味。
另外再提一點,白酒的臭味一般是由於原料發霉、變質、不凈或發酵溫度過高、雜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解決的辦法,可採用高錳酸鉀處理。其方法是:將一定量的高錳酸鉀(一般用量為0.1—0.15克/公斤)完全溶解在有臭味的白酒中,充分攪勻,然後靜置,讓其自然澄清。待溶液完全澄清後,用沙濾棒過濾器過酒
㈤ 白酒開瓶後為啥放置時間長了就發苦
喝白酒發苦是什麼原因?
白酒發苦是正常現象。在本草綱目中有關於燒酒苦味的記載:味苦、甘、辛,性溫,入心、肝、肺、胃經。由此可見糧食酒有苦味是正常現象,白酒發酵過程中,醇類物質會產生苦味。
另外,釀酒原料中含有的多種化合物,也會使白酒產生苦味。例如醬香型白酒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生物菌群,其中散發香味的芳香物質達2000多種,所以說有苦味才是正常的。
不過,如果是口感太苦太澀,長時間苦味不散,可能是在釀酒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長時間苦味有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釀酒原輔料不幹凈
糧食酒顧名思義由糧食釀造,糧食是釀酒的源,如果原料糧食出現霉變,或者處理時蒸的不徹底,會產生苦味和邪雜味。
很多糧食有皮殼,皮殼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生成焦苦味。還有一些原料,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某些酚類化合物,帶來苦澀共存的味道。另外酒醅堆放時間過長的話,侵入的雜菌也就多,產生有持續性的苦味並刺激性強。
2、配料不合理
大麴釀造工藝的白酒,一定要注意配比。俗話說「曲大酒苦」,用曲量過大,則發酵時必產生大量的酪氨酸,在酵母作用下使酒帶苦味,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3、蒸煮溫度不夠
很多酒採用高溫發酵,高溫蒸煮,高溫取酒,這就要考驗窖池的溫控和密封性,溫度控制不好會使得發酵時產生倒燒味、苦味、辛辣味、霉味等。另外,如果溫度控制不當,在蒸餾時會產生焦鍋現象,使焦化物質帶入酒中,產生焦苦味。
白酒的苦味是瞬間的感受,而不是長時間的停留。消費君認為微苦不澀是最好的,適量的苦味反倒增加了白酒的豐滿,比如咖啡、巧克力、茶葉、還有香煙,這些食物如果沒有苦味,便失去了它們的特點和味道。白酒喝起來有一點苦味說明多半是純糧釀造的,一點苦味沒有的恐怕就要懷疑是不是酒精勾兌酒了。因此,一些朋友認為白酒不應該帶有苦味,實際上是一個誤解。
㈥ 酒有苦味是什麼情況
人們喝白酒的時候,有時會覺得白酒有些苦味,嚴重的時候會給人帶來痛苦和不舒服的感覺,而且明明酒量不小,卻在喝了幾杯之後便感覺有些上頭,因此導致人們喝得很少,也不能盡興,不免有些心煩和窩火,那麼喝白酒的時候有苦味是怎麼回事呢?
一般情況下,白酒的酒質都是無色透明或微黃,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其實苦味的含量很少,但我們仍然可以感覺到,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原料的原因
原料和輔料不幹凈或選用不當,苦味使用原料霉變、麴黴變、輔料米殼未蒸或不完全或霉變;使用高脂肪含量的原料;使用單寧含量高的原料等,用於白酒的生產,產生苦味或霉味等惡味,主要原因是釀酒所用原料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原料中的高脂被氧化,單寧在發酵過程中分解為一些酚類化合物。殼的原料和輔料中含有較多的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具有焦苦味道的糠醛,而戊糖高溫蒸煮也會產生糠醛,這是將苦味物質帶入白酒的原始條件。
二、受酒麴的影響
如果稻殼用量過多,用水量過大或過少,制曲數量過大或劣質曲與老曲組合不合理,填料使用過多,酒窖空間大,酵母繁殖過多,酵母自溶產生酪蛋白,就會影響酵母發酵;如果乾酪素含量適中,可使白酒具有宜人的香味和濃郁的口感;要是乾酪素含量太高,苦味就會很嚴重。酒麴含量高,酒糟中蛋白質含量高,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酪氨酸。這種酪氨酸的含量多了,就會造成酒的苦味。
三、生產工藝不合理
釀造白酒對生產工藝有很高的要求,要是生產工藝條件控制不合理的進入酒窖溫度或穀物、曲粉碎過細或過厚、窖封不嚴、密封窖泥開裂和霉變、酒糟堆放時間過長都會導致酒發酵產生反向燃燒味、苦味、辛辣味、霉味等。
白酒之所以會有苦味,其實是酒質和普通的白酒不一樣而已,但是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很多,包括存儲的地點、添加的香料、環境、容器等多種情況,這種情況還需要人們去慢慢排查,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安全和消費保障是首位的,當發現酒質不正常,應當阻止其他人飲用並檢查原因,以便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㈦ 為什麼白酒燃燒完了水是苦的
白酒帶有苦味到底正常嗎?其實白酒的味道比較的豐富,層次感特別的強烈,純糧白酒有些苦澀的口感是完全正常的,對於像我這種「酒精」(久經)考驗了幾十年的老酒鬼來說,大家都一致認為適量的苦味反倒能夠增加白酒的豐滿口感度。
白酒燃燒完之後,是把酒的里邊的酒精都燃燒完了 酒水剩下的酒糟取決於這款酒的好壞 好的酒燃燒完之後剩下的酒糟的味道 也會有酒的清香 劣質的酒,燃燒完之後,剩下的酒糟的味道會讓人覺得惡心
㈧ 白酒烤出來苦和麻怎麼形成的
液態法白酒容易出現苦和麻,固態法白酒釀造出現苦味居多。
液態法白酒,麻的因素是發酵過程產生丙烯醛,這是麻的罪魁禍首。很多釀酒企業不採用液態發酵生產白酒。
苦味物質是發酵過程式控制制不足造成的,主要原因:用曲量大,發酵速度快,頂溫溫度過高造成的,發酵過程管理不嚴,雜菌感染也可以出現苦味,蒸餾白酒時候糊了,也是出現苦味重要的地方。
㈨ 自己烤的酒有點苦味,請求高人指點,指點,是什麼原因呀
可能是你在進行酒精發酵的時候發酵的比較徹底,葡萄汁里的糖份已經差不多被轉化為酒精,再有就是普通的葡萄含糖量相對較低,釀出的酒也就稍微苦一點。 如果加糖進去的話 可能會影響口感
㈩ 白酒發苦怎麼回事
白酒的後苦與酒體的諧調度有很大關系,而酸含量的多少以及各種酸的協調比例是決定酒體甜與苦的關鍵因素。酸與白酒中的酯、醇、醛等物質相比,其作用力最強,影響面最廣。
白酒中的苦昧有很多說法,對於傳統工藝白酒而言,由於原料和工藝上的毛病,如曲量過大,雜菌滋生產生不適量的物質,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如正丁醇苦,正丙醇較苦,異丁醇苦極重,異戊醇微帶苦,酪醇十萬分之五就苦,丙烯醛是持續性苦,單寧和酚苦澀,一些肽是苦味等。在勾酒的過程中,這些物質都存在,有白酒就有苦或不同程度的苦。說明苦味物質和酒中的某些存在物有一種顯著的相互作用。
實踐證明,這主要是羧酸,當酸的綜合含量和強度達到某一值時,白酒產生兩種不同的味覺感受,這就是白酒的味覺轉變現象,酸量不足酒苦,酸量適中酒不苦,酸量過大酒有可能不苦,但將產生別的問題,因此,酸含量的把握至關重要。
在新型白酒的勾兌過程中,常會出現酒體不協調、後味差,易上頭等現象,很多是由於配入的酯量普遍較高,忽略了酸與酯的平衡,在貯存過程中受光、溫度、空氣等環境影響,酒中的芳香成分發生變化,如香氣變弱,雜味露頭等,致使酒的質量不穩定。
在相同總酯下,總酸量不同,酒質就有明顯的區別。
含酸量偏高,對正常酒的香氣有明顯的壓抑作用,酒變得放香差、聞香不正,發澀等。酸量不足,普遍存在酯香突出,酒發苦,邪雜味露頭,酒不凈等。
酸是白酒的協調成分,作為白酒工作者,應深人研究與認識其實質,這是白酒勾調方法的擴展,也是勾調上的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