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瞬時間眩暈
㈠ 為什麼會突然間感到眩暈
血壓低嗎,應該是腦供血不足,所以產生暈眩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 ,我分析你主要是與貧血或低血壓有關。當然還可能與其它病有關: 1.高血壓病 :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 ,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葯 ,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 ,發生眩暈。 2.低血壓症 :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 ,特別是年輕人 ,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於中老年人 ,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 ,旋即消失 ,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3.動脈硬化症 :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 ,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4.腦瘤 :發生在中樞前庭系的小腦、腦干易發生旋轉性眩暈。腦瘤引起的眩暈一方面是由於顱內壓增高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腦瘤的壓迫而致血循環障礙 ,使前庭神經核區及其通路直接或間接受損而造成眩暈。 5.腦血栓 :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後 ,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 ,使血管阻力減低 ,並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 ,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6.貧血 :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 ,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 ,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 ,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 ,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 ,眩暈加重。 7.甲狀腺功能減退 :本病患者血壓低、心臟輸出血量減少、血流遲緩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現眩暈。此外 ,新陳代謝較低 ,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內耳 ,也可引起眩暈。 8.運動不足 :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 ,如果突然劇烈運動 ,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 ,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 ,血糖濃度降低 ,或者劇烈運動時 ,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9 .內耳疾病 :耳源性眩暈常見者有美尼爾氏綜合征 ,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等。
㈡ 瞬間眩暈怎麼回事
暈眩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兩個較常見的原因:
原因1 維持平衡的內耳產生問題
內耳維持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平衡,所以較嚴重的眩暈多半是內耳問題而起。也分為中樞性眩暈及周邊性眩暈,區別方式在於前者會讓人感到飄浮不定;後者則是讓人感覺在旋轉,並常伴隨有惡心及嘔吐的症狀,而這種眩暈也經常是中風的前兆。
原因2 姿勢改變產生暈眩
平時沒有暈眩,但當頭擺在某個角度時,就會發生眩暈,通常是與身體位置的改變有關;此時,只要把頭慢慢擺回原來的位置,眩暈便會消失。如果有血管痙攣的暈眩會出現耳鳴及耳聾症狀,可能數小時之後,聽力才會慢慢地改善。此病症常見於頭部外傷、慢性中耳炎或長期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血液循環不良者。
㈢ 偶爾瞬時的眩暈是怎麼回事
你不是患者,你的情況是正常的,人在蹲位時,下肢呈屈曲狀態,這時下肢的血管受壓而使血液不易往下肢流去,下肢就顯得缺血了。 (十個女人九個貧是指的是女人的貧血非常普遍)吃多點補血的食物吧···
當久蹲的人突然站起時,下肢血管恢復暢通,這時就像猛然打開了閘門,血液就會大量地往下肢涌去,這樣一來頭部就顯得血不夠用了,大腦一時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的供應,大部分人會出現頭暈、心跳的現象,但是身體適應過來後,這種現象又很快會消失。
結論是:這種現象大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是貧血造成的。
小編提醒:
1、有這種現象的人平時最好不要長時間蹲著,如果因工作須經常蹲著時,可事先准備好矮凳子,減輕下肢的屈曲程度;
2、久蹲工作後起立時宜慢慢站起來以減輕由此造成的不適;甚至應該注意清理工作場地,防止短暫的意識喪失倒地後發生傷害。
3、平時宜多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心血管的功能。
人蹲久了站起來為什麼會頭暈眼花。
如果你蹲在地上,時間稍微長一些,猛一站起來,常常感到天旋地轉、眼冒金星。這是因為頭部一時性貧血引起的。 v人蹲著的時候,體內血液的分布有些特殊情況。首先是兩條腿被壓得很緊,血管壓扁了,到達下肢的血液相對來說少一些;其次是因為下蹲時頭部略向前傾,到頭部去的血液則相對分配得多一些。
當你突然間站立起來時,下肢的血管突然解除了壓迫,於是有相當多一部分血液流向身體下半部。
再有,血液在身體內也有一定的重量,當你猛然站起來時,血流由於重力的吸引,慣性的作用,也較大量地向身體下半部流去,分配到上身去的血液就會減少。再加上站起來時,頭部也直立起來,由心臟向著高高在上的頭部噴射血液就比較困難。
所有這些,都使得頭部的血液相對地減少了。人的腦子是最需要血液供氧的,短暫的減少供血可使人因一時性腦貧血而感到頭暈。此外,由於頭部血液減少,眼球內的供血自然也少一些,這樣,就會發生眼花繚亂、金星亂冒的現象。
同時,貧血、低血糖會加重此現象。引起眩暈的疾病種類很多,大約有上百種病可以引起眩暈,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按照病變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中樞性眩暈是由腦組織、腦神經疾病引起,比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病變等,約占眩暈病人總數的30%。周圍性眩暈約佔70%,多數周圍性眩暈與我們的耳朵疾病有關。周圍性眩暈發作時多伴有耳蝸症狀(聽力的改變、耳鳴)和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部分疾病可反復發作性眩暈,自行緩解。
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內耳中,它和耳蝸緊密相連,總稱位聽器官。位置的位,聽覺的聽。前庭負責身體的平衡,耳蝸負責聽聲音。常見的疾病
1.高血壓病 :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 ,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葯 ,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 ,發生眩暈。
2.低血壓症 :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 ,特別是年輕人 ,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於中老年人 ,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 ,旋即消失 ,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3.動脈硬化症 :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 ,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4.腦瘤 :發生在中樞前庭系的小腦、腦干易發生旋轉性眩暈。腦瘤引起的眩暈一方面是由於顱內壓增高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腦瘤的壓迫而致血循環障礙 ,使前庭神經核區及其通路直接或間接受損而造成眩暈。
5.腦血栓 :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後 ,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 ,使血管阻力減低 ,並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 ,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6.貧血 :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 ,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 ,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 ,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 ,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 ,眩暈加重。
7.甲狀腺功能減退 :本病患者血壓低、心臟輸出血量減少、血流遲緩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現眩暈。此外 ,新陳代謝較低 ,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內耳 ,也可引起眩暈。
8.運動不足 :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 ,如果突然劇烈運動 ,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 ,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 ,血糖濃度降低 ,或者劇烈運動時 ,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9 .內耳疾病 :耳源性眩暈常見者有美尼爾氏綜合征 ,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等。
㈣ 瞬間頭眩暈是什麼原因引起
起身或行走過快,未能有足夠時間給腦部提供血液及氧份供給,從而使頭部產生瞬間的暈眩、脹熱、麻木等現象,根據每個人的心臟功能略有差別,此現象會在30~90秒之間消失。通常都是這種原因。
㈤ 瞬間眩暈是怎麼回事
醫學上的眩暈是指主觀上對周圍空間關系的定向和平衡障礙。分為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真性眩暈是指睜眼周圍物體旋轉,閉眼自身旋轉;假性眩暈是指頭暈眼花,無旋轉感。
通常美尼爾綜合征、迷路炎、腫瘤、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前庭神經炎、癲癇、偏頭痛、屈光不正、頸椎頸動脈竇綜合征、神經衰弱、體位性低血壓、心臟病、血液病等疾病會出現眩暈的症狀。
㈥ 人有時會突然出現暈眩
突然眩暈,多數是前庭功能障礙,引起的症狀,最常見於良性位置性眩暈或者是美尼爾氏綜合症引起。
突然的眩暈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是腦部功能性障礙,多數是前庭功能障礙,引起的症狀。頭突然眩暈,通常是由以下幾個部位的病變導致,前庭系統病變、小腦和腦干係統的病變、眼睛的病變、本體感覺病變、大腦的病變。當突然出現眩暈,站立不穩,通常見於以下疾病。
①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翻身及體位改變的時候,突然出現眩暈,嘔吐,平衡障礙,發作時間通常在幾秒和幾十秒內,體位變動可以恢復,五官科復位治療。
②美尼埃病,中年發病多見,反復發作,常伴有聽力下降,耳部脹滿感。
③前庭神經元炎,通常有病毒感染病史,有聽力下降,耳鳴,頭暈時間長。
④小腦腦乾的病變,可以突然出現眩暈,出現肢體無力,麻木,站立不穩,言語不流利等表現,需要做頭部CT核磁的檢查進一步診斷。
⑤本體感覺病變,深感覺障礙的患者,走路時出現頭暈站立不穩及其眩暈,需要做神經系統的查體,和頭顱CT,頸椎核磁的檢查明確診斷。
⑥大腦的病變,如偏頭痛和抑鬱焦慮症患者,也可以出現眩暈。
⑦頸椎病頸源性眩暈,通常有頸部,肩部,手部脹痛的麻木。晨起或午休起床時發病,頸椎片可以見椎體不穩,骨質增生和椎間隙變窄。
⑧貧血,還有全身系統的疾病,如心臟系統疾病也可以出現眩暈,需要進一步檢查。
㈦ 突然的瞬間暈眩是什麼問題
您好: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 ,我分析你主要是與貧血或低血壓有關。當然還可能與其它病有關: 1、高血壓病 :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 ,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葯 ,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 ,發生眩暈。 引起眩暈的疾病很多 ,我分析你主要是與貧血或低血壓有關。當然還可能與其它病有關: 1、高血壓病 :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 ,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葯 ,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 ,發生眩暈。 意見建議:2、低血壓症 :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 ,特別是年輕人 ,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
㈧ 人,偶爾為什麼會感到[眩暈]
引起眩暈的疾病種類很多,大約有上百種病可以引起眩暈,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按照病變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中樞性眩暈是由腦組織、腦神經疾病引起,比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病變等,約占眩暈病人總數的30%。周圍性眩暈約佔70%,多數周圍性眩暈與我們的耳朵疾病有關。周圍性眩暈發作時多伴有耳蝸症狀(聽力的改變、耳鳴)和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部分疾病可反復發作性眩暈,自行緩解。
㈨ 人為什麼會突然眩暈
眩暈症
眩暈症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口老齡化,本症發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國內外醫務界廣泛重視。Smith(1993)報道眩暈是門診常見症狀的第三位。它涉及多個學科,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症。據統計,眩暈症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門診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暈症,占老年門診的81-91%;其中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佔57%,男性佔39%。
什麼是眩暈?
眩暈是目眩和頭暈的總稱,以眼花、視物不清和昏暗發黑為眩;以視物旋轉,或如天旋地轉不能站立為暈,因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稱眩暈。
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假性眩暈
1、真性眩暈
是指由於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可以分為眼性、本體感覺障礙性和前庭性眩暈。
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多數症狀較重,如美尼爾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干梗塞等,常反復發作。
眼性眩暈可以是生理現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車上長時間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現眩暈及鐵路性眼震;在高橋上俯視腳下急逝的流水,會感到自身反向移動和眩暈。這些都是視覺和視動刺激誘發的生理性眩暈,脫離環境症狀就會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現復視和眩暈。
本體感覺障礙引起的眩暈稱為姿勢感覺性眩暈,見於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覺障礙和運動失調而引起的眩暈。
2、假性眩暈
是指由於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症、葯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症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症狀,患者感到「飄飄盪盪」沒有明確的轉動感。
病史和臨床症狀體征
1、眩暈發作前的情況
發病前有無煙酒過度、精神情緒不穩、勞累失眠等因素。
2、眩暈發作情況
(1)夜間還是晨起發病,突然發病還是緩慢發病,
(2)首次發病還是反復發病;
(3)何種情況下發病,體位改變、扭頸,或某種特殊體位發病;
(4)眩暈的形式是旋轉還是非旋轉性的;
(5)強度能否忍受,意識是否清楚;
(6)睜、閉眼時眩暈是減輕還是加重,聲光刺激、變換體位時眩暈是否加重。
3、眩暈伴發症狀
(1)自主神經症狀:血壓變化,出汗,面色蒼白,腹瀉;
(2)耳部症狀:耳聾,耳鳴,耳悶;
(3)眼部症狀:眼前發黑,復視,視物模糊;
(4)頸部症狀:頸項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動受限;
(5)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頭痛,意識障礙,感覺運動障礙,語言或構音障礙等。
眩暈應該做哪些檢查?
前庭功能檢查:
(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
(2)眼球震顫
(3)眼震電圖
(4)平衡姿勢圖
聽功能檢查:
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佔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
伴眩暈的各種常見全身性疾病
1、腦血管性眩暈:突然發生劇烈旋轉性眩暈,可伴有惡心嘔吐,10-20天後逐漸減輕,多伴有耳鳴、耳聾,而神志清晰。
2、腦腫瘤性眩暈:早期常出現輕度眩暈,可呈搖擺感、不穩感,而旋轉性眩暈少見,常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症狀,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
3、頸源性眩暈: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眩暈,伴頭昏、晃動、站立不穩、沉浮感等多種感覺。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系,即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卧時的變位性眩暈。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鍾不等,亦有持續時間較長者。晨起時可發生頸項或後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頸神經根壓迫症狀,即手臂發麻、無力,持物不自主墜落。半數以上可伴有耳鳴,62-84%患者有頭痛,多局限在頂枕部,常呈發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暈:非運動錯覺性眩暈,主要表現為不穩感,用眼過度時加重,閉眼休息後減輕。眩暈持續時間較短,睜眼看外界運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後緩解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減退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檢查常有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
5、心血管性眩暈:高血壓病引起的眩暈通過血壓測定可以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以導致發作性眩暈或暈厥。發病誘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頸動脈受壓的因素,如急劇轉頸、低頭、衣領過緊等。
6、內分泌性眩暈:低血糖性眩暈常在飢餓或進食前發作,持續數十分鍾至1小時,進食後症狀緩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勞感,發作時檢查血糖可發現有低血糖存在。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以導致眩暈,臨床以平衡障礙為主,對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可以確診。
7、血液病導致的眩暈: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
8、神經官能性眩暈:病人症狀表現為多樣性,頭暈多系假性眩暈,常伴有頭痛、頭脹、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神經官能症表現,無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晃動感。對於4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注意與更年期綜合征鑒別。
眩暈的預防和治療
患有眩暈的病人外出時應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發生。
1、腦血管性眩暈:夏冬季節由於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發生各種腦血管意外,導致腦血管性眩暈的發生。應注意多飲水,不要突然改變體位,如夜晚上廁所時猛起,都容易引發腦血管性眩暈。一旦發生,應盡快到醫院就診,經確診後可以適當給以擴血管葯物、抗血小板聚集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葯物等。
2、腦腫瘤性眩暈:此類眩暈發病多較緩慢,初期症狀較輕,不易發現。對於逐漸出現的輕度眩暈,若伴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症狀,或其他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應盡早到醫院診治,明確診斷,早期手術治療。
3、頸源性眩暈:應注意平時工作學習的體位,在長時間伏案工作後應適當活動頸部。枕頭高度適宜,不能墊枕過高,以導致頸源性眩暈的發生。治療上多採用康復方法,如頸椎頜枕吊帶牽引、推拿手法治療、針灸等,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
4、對於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內分泌 性眩暈、高血壓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控制血壓,治療眼科疾病,在原發病恢復的基礎上,眩暈可以自然緩解。
5、神經官能性眩暈:對於因精神因素導致的眩暈,首先應解除病人的焦慮不安情緒,可適當給以抗焦慮或抗抑鬱葯物,但要避免長時期使用鎮靜葯物,以免增加葯物的耐受性和依賴性。
結語
眩暈症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涉及到多種學科,幾十種疾病。患者應積極預防,控制原發病;一旦出現症狀應盡快到醫院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治眩暈症驗方
頭暈眼花,自覺身體或周圍事物在定向旋轉,不能站立,不能睜眼,甚者惡心嘔吐。多因肝腎虧損,肝陽上擾所致。
處方:獨活150克,雞蛋10個。
製法:每天取獨活3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一起放砂罐內燒煮,待蛋熟後輕輕敲碎蛋殼再煮一刻鍾,如同燒茶蛋一樣,使葯液浸入蛋內,並用筷子輕輕攪動一下蛋和葯液使其均勻。燒煮完畢棄葯渣及余湯,去蛋殼,單吃雞蛋。每日1次,每次吃2個雞蛋,連吃5天,效果特佳。一般治癒後多不復發。
怎樣食療頭暈目眩?
(1)天麻10g,豬腦1個,鹽、味精適量。將天麻切片,豬腦洗凈,置於瓦盅內。並加適量清水。將瓦盅置於蒸鍋內隔水燜蒸,至天麻爛軟,豬腦熟後即成。食用時加鹽、味精調味,每日或隔日一次,服用3~4次後見效。
此方適用於眩暈眼花、頭風頭痛、肝虛型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和腦血管意外後半身不遂、語言障礙等症。有祛風、開竅、通血脈、鎮靜、滋養等功效。
(2)何首烏100g,雞蛋2個,蔥、姜、食鹽、料酒、味精、豬油各適量。將何首烏洗凈,切成長13cm、寬15cm的塊;把雞蛋、何首烏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再放入蔥、姜、食鹽、料酒等調料。將鍋置武火上燒沸,改文火熬至蛋熟,將蛋取出用清水泡一下,剝去蛋殼,再放入鍋內煮2分鍾。食用時,加味精少許,吃蛋喝湯,每日一次。
此方適用於血虛體弱、頭暈眼花、須花皆白、遺精、脫發,以及血虛便秘等症。最適於虛不受補的患者,有補肝腎、益精血、抗早衰的功效。
(3)黃芪30g,枸杞子30g,乳鴿1隻,鹽、味精適量。將黃芪、枸杞子洗凈,乳鴿去毛和內臟、洗凈,放入瓦鍋內,加水適量。將瓦鍋放於蒸鍋內,置文火上燜蒸,至鴿肉熟即成。食用時加鹽,味精調味,飲湯吃鴿肉。一般三天燉一次,3~5次見效。
此方適應於病後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等症,也可用於治療癤瘡潰後久不癒合以及慢性癤病等。
參考資料:http://www.med66.com/html/2006/9/zh971101101896002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