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曼扎為什麼完成時間越短越好
① 帶過的手串兒可以供曼扎嗎
不可以。
供曼扎的質量主要看以下兩點。一是觀想要清楚,每個細節都要觀想得清清楚楚,而且每修一遍曼扎都需要從頭再觀想一遍。觀想配合好了,才能修好我們內在的曼扎。
二是發心要清凈,一定要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去修曼扎,如法地觀想和供養。如果能夠具備這些要點,保質保量地修完十萬遍曼扎的話,我們就肯定可以積累足夠的資糧,也得到殊勝的加持。
② 供曼達和念金剛經哪個積累福德快
不一樣。金剛經是一種見,供曼扎是一種修。如果在金剛經的見地上修供曼扎,供曼扎就是最殊勝的法。如果用凡夫的見修供曼扎,供曼扎是沒有很大功德的。供曼扎的目的也是要到達金剛經的見,為何撒一把米積福無量?不是因米,是因為心。你的心裡這不是一把米,而是須彌山那麼多的七寶,你的肉不是肉是黃金琉璃地,你的血不是血是香水……建立在類似清凈見地上修供曼扎,破除世俗淺露知見這樣修供曼扎就是福報最大的。如果保持著凡夫知見讀金剛經或者供曼扎,也都沒有什麼大功德。
③ 曼扎的簡介
積累福報資糧是一切成佛之道中不可或缺的。修行人想了解空性,想獲得無上佛果,在福報資糧未圓滿之前是無法辦到的。
每個修行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智慧,但智慧的來源除了要聞、思、修,主要還是要靠福報來獲得。經典里也說道:「不積資糧無悉地,猶如榨沙不出油。」
世間法的任何成就也是從福報資糧里產生的。要知道,我們做生意和事業工作需要的是福報和智慧,最需要的是福報。所有的事業都需要福報,如果沒有福報,你也得不到快樂。要得到福報,就要去做善事、放生、好好修行,就自然而然地增加福報。有福報做事情會很順,沒有福報要什麼都得不到。
如今世界上這么多人都想得到財富和快樂,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能夠完全得到,這是沒有福報的原因。
我們看看自己周圍的人,有些人勤勤懇懇,含辛茹苦地工作了一輩子,連衣食都成問題,同時災禍連連,疾病不斷,常常感嘆說活得累。而有些人沒有經過多少努力就獲得諸多的飲食受用,極盡人間之奢華,彷彿活在人間天堂。兩種人反差之大,根本原因就是福報資糧的問題。有的人大學畢業,拿到一個博士文憑,很有文化,很聰明很能幹,也有很多錢財。他就去做生意,不料最後卻失敗了。世事無常,他雖然條件很好,還是不成功。有的人沒有什麼文化,沒有什麼智慧,也沒有很多錢,拿一點錢做生意,後來卻很富有,這就是福報帶來的。我們在事業上最需要的是福報,福報可以帶來智慧。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智慧,智慧也可以帶來福報。我們沒有福報,就是由於業障太深,前世做的壞事太多。就要好好地修行和做功德,來消除業障,增加福報。又比如說一個國家的總統,是不是一國中最聰明的人呢?不是的,很多人都比他聰明。那他為什麼能當上總統?這是他的福報帶來的。
世間法都這么需要福報資糧,更何況是要修行出離輪回、成就佛果的無上佛法。佛陀曾說:「要體證本覺俱生智,只有依靠積資懺罪兩種方法,另外靠證悟上師的加持引導,除此之外,想另闢蹊徑是非常愚蠢的。」因此,佛陀以種種善巧方便傳授了許多種積集資糧的方法,但其中最殊勝,目前最適合你們,能在短時間內最快速地累積足夠資糧的方法就是供曼扎。
④ 前段時間從光輝印象買的那個曼扎裡面可以供養什麼東西
供養所依物上等的可用珊瑚、珍珠、松耳石等各種珠玉寶石,中等的可用訶子、青果、人參等珍貴葯果,下等的可以用大米、小麥、青稞等五穀豆類。實在是太窮,無力購買以上三種供物的人,也可以用河沙、碎石等物來作為代用品。
⑤ 密宗 請問這個圖中手印是什麼手印 密語是什麼
宇宙根本印(佛)或供養印(佛)。三山五嶽訣(道)
⑥ 譬如曼扎菩勉里的東西是正統佛教的嗎為什麼感覺很邪乎
迎合大眾心理,利用民間信仰來推銷產品而已。
首先,愛染明王主要是東密里的金剛,東密源自唐密,藏密里修這個法的不多。其次,愛染明王是讓眾生轉愛染心為清凈心的:眾生不是貪心去不掉嗎?那就不要小貪,改為大貪。人人都貪著自己的父母妻子,那好,你把所有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妻子,那不就對一切眾生都有愛心了。這樣的大貪,其實就等同於不貪。
這個法門後來在日本民間逐漸演變成保佑姻緣的了,這就跟普羅大眾以為文殊菩薩是保佑學生升學,觀音菩薩是保佑人生孩子的一樣,都是一種美麗的誤解。不過也算一種文化吧,但是不是佛教的正法。
⑦ 怎樣修曼扎
修供曼扎的曼扎盤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用,上品是金銀打造嵌以珠寶,中品用黃銅或白銅打造,下品用平整光滑的石板、木板也可以。
曼扎翻譯成中文是供養之意,其中器世界曼扎,是最合適貪念者、有慳吝者修行。
每個修行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智慧,但智慧的來源除了要聞、思、修,主要還是要靠福報來獲得。經典里也說道:不積資糧無悉地,猶如榨沙不出油。
因此,佛陀以種種善巧方便傳授了許多種積集資糧的方法,但其中最殊勝,目前最適合你們,能在短時間內最快速地累積足夠資糧的方法就是供曼扎。
有三曼札和四曼札供之分。用銀或銅做成一圓盤形,周邊鏤有圖案花紋、直徑多為18厘米,邊高3-5厘米,大小不一。有的裡面還有一層小圓圈。
曼札中盛有七寶或大米。供養曼札是藏密修持中的一種形式,它與入靜、觀想密切相關,其形成是從印度佛教引伸而來。
供養所依物上等的可用珊瑚、珍珠、松耳石等各種珠玉寶石,中等的可用訶子、青果、人參等珍貴葯果,下等的可以用大米、小麥、青稞等五穀豆類。實在是錢太少,無力購買以上三種供物的人,也可以用河沙、碎石等物來作為代用品。
注意:供物如有條件,不要反復使用不更換,糧食供品應事先清洗干凈,勿用陳舊霉變的糧食供養。
⑧ 曼扎的發心
此外,供養所獲功德的大小,完全取決於修持者的發心。往昔世尊住世時,有很多人向他獻供養,有一個乞丐見此也非常想供養點什麼給佛陀,可他真的太貧窮了,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供養的,於是他四處乞討,終於討到了一塊錢。他來到佛陀前,極其虔誠地將這僅有的一塊錢供養給了世尊。世尊很高興地對他說:「你供養的功德十分廣大,此善根因緣,不久就能成熟,你必將有大富的果報。」果然這個乞丐經過許多年的積累、經營,成為富甲一方的財主,生活過得如同帝王一般。
某天,他突然想起窮困潦倒的過去,全都是因為誠心地供佛,才獲得今天的福報的啊。於是他在家裡舉辦一個很大型的宴會,供養佛陀和他的五百名羅漢弟子,以培植更多的福報資糧。世尊欣然應邀來到他家裡,與五百羅漢弟子用完飯後,財主又以眾多的金銀珠寶供養佛陀。世尊說道:「你今天置辦了這么廣大的供養,功德肯定是很大的,但今天的功德比起當年你供養我一塊錢的功德,小到千萬分之一都不及。
為什麼呢?當年一塊錢是你所有的財產,你卻毫無保留地用來供養,而如今這些只是你所有財產的九牛一毛,你心裡有一點捨不得,供養的心情也沒有當年的真切,沒有真切而廣大的發心,當然沒有廣大的結果了。」
發心很重要,菩薩發心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們修供曼扎時也應以發這樣的菩提心為前提。不要說只是為了求得今生今世的受用利益,那怕出於自己能成佛的目的而修的話,也已遠離了大乘教法,因為這種發心都屬於自私,我們應放棄這種如毒葯般的動機。
在修供曼扎時,有條件的話,可以准備兩套曼扎盤,一個用來修十萬遍加行的,一個用來作為皈依境供於佛台上的,也可用皈依境的唐卡來替代或觀想皈依境。
以左手持曼扎底盤,用右手腕(智慧脈所在處)反復摩擦底盤表面,同時念百字明咒,摩擦底盤並不是因為它臟需要擦凈,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消除我們心中的所知障和煩惱障等業障。因此,不要用布、紙等來擦,只能用手腕擦。過去的大成就者最初修曼扎的時候都是遵循這一原則的。比如宗喀巴大師,就曾在一塊石板上修了無數遍的供曼扎,他手腕內的皮肉都摩擦得綻破開,骨頭都露了出來,他又用手側面來摩擦,手側摩傷了,又換用手背來擦,以此苦行精進地修持,累積了巨大的福報資糧。
⑨ 得金剛橛成就的圓照比丘尼為什麼常勸弟子要多供曼扎
修曼扎,就是修福報。
佛教認為,有了福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大災化小、小災化了,諸事順遂)。
佛說過一個典故:
以前有個國王, 有五個王子
第一位王子智慧第一
第二位王子工巧第一
第三位王子端正第一
第四位王子精進第一
第五位王子福德第一.
這五個王子都認為自己是第一, 誰也不服誰, 都誇耀自己的長處.
最後誰第一呢?
佛告訴大家:
當年智慧第一的王子, 是舍利弗
當年工巧第一的王子, 是阿那律
當年端正第一的王子, 是阿難
當年精進第一的王子, 是輸輪是
當年福德第一的王子, 是我
當時你們都以為自己的長處(智慧, 工巧, 端正, 精進)是第一, 但是你們都不如我, 我福德第一, 我成了佛, 你們成了我的弟子, 依佛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