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時間管理呢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時間管理呢

發布時間: 2022-09-08 09:04:50

❶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引導語: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差,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很多家長,甚至有些老師都會說,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但是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么一點,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對時間的管理。這就是有些人想方設法補課、熬夜,最終也學不過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他並沒有掌握時間管理的訣竅。

說到學習時間緊張,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閑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彷佛就是管理時間的終極目標。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同學,常常也伴隨著覺得時間不夠的苦惱。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給自己“補課”——多補習以前的基礎或者多找點別的教輔材料來做一下。但是,老師上課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裡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閑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對於這些問題,用一句話解釋:“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請注意,學習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排名靠後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閑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對於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在《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這么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松,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單純靠擠時間是沒用的——就像窮人單純靠節約儲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一樣——我們必須記住世界上有比時間更重要的東西:效率。眼睛只看著時間,是無法逃脫“馬太效應”的陷阱的。

在管理時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但是時間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間很大。當我們在思考如何利用時間的時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樣去從哪裡“摳”時間,而是怎樣提高現有的時間利用效率。

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處好人際關系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把這句話的思想用在時間管理上,也可以說:“利用好時間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棄的人。

中學學習的壓力很大,很多人被弄得手忙腳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面前總放著一大堆書,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只有讀完一本之後,再去拿起另一本來閱讀。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當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在被高效地利用。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麼,請先做你覺得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張之後,突然天花板掉下來砸到腦袋,到醫院住了一天院,那麼你做的這一張試卷對你的分數提高仍然是極有幫助的。

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最重要的事情來做,要放棄的東西,不僅是那些看起來不太有價值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那些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

一道難度極高的題目,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去挑戰一下。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試卷前面的題目之後,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最後一道難題,這樣的難題當然值得去挑戰,因為它會給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題目做起來都很困難,那麼,挑戰這樣的難題,不僅不會有結果,還是讓你減分——因為你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那些你本來可以拿分的題目。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所以,對於那些剛開始制定計劃的人來講,計劃應該定得適度低於而不是高於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預計自己復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麼你可以計劃用80分鍾。讓時間寬裕一些,但盡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給你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的提高標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時間。

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確定什麼時間做題、什麼時間背書

“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名言。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人能兩次度過同一個小時。”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面對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

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擠時間學習外,還要學習擠時間休息。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最重要的提醒,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學會執行,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把良好的計劃變成現實就跟我們學習需要預習和復習一樣,計劃既需要每天執行之前牢記在心,也應該在每天執行之後進行檢查,只有如此才能不停的督促自己,持之以恆。

總之,說了那麼多關於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話,就是沒有告訴大家該怎麼樣列一張每天如何安排時間的表格。實際上,這可能是在時間計劃中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了。你只要拿出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填滿整張表格,但裡面的東西可能對學習毫無幫助。

我們都知道,同樣是一張寫滿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試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麼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

❷ 讓孩子學會做計劃時間管理

讓孩子學會做計劃時間管理

讓孩子學會做計劃時間管理,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是很多家長關心的事情,孩子會計劃自己的時間,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有很多好處,下面為大家分享讓孩子學會做計劃時間管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讓孩子學會做計劃時間管理1

1、讓孩子明白時間的寶貴

讓孩子理解時間是寶貴的,永不停留,應該及時抓住;告訴孩子時間是神聖的,不要故意浪費時間。每天24個小時對每個人來講不多不少,如果在一件事上拖幾分鍾,就一定要在另外的事上損失幾分鍾。比如孩子想賴床的時候,拿出鬧鍾讓他確認、「寶貝,你已經晚了幾分鍾了?所以,等一下上學路上你必須跑步,把這幾分鍾追回來。」同樣的,如果今天的作業如果提前完成,可以讓孩子看看自己節省下來的半小時,讓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體會這半小時的價值。

2、尊重孩子的內在節奏

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內在時間」。誠如蒙台梭利所言,幼兒實際上是「有著內在的精確的時間表的人」。大約3歲開始,孩子的時間概念漸漸形成,講話也越來越常使用與時間有關的字眼。此階段孩子的時間知覺是以與事件的聯系為主,藉助於生活中具體事情或周圍現象作為指標。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可以用「天亮了我們該去幼兒園了」,或者「睡好午覺我們出去玩」來引導,漸漸引入認識時鍾、年、月、日的教育。

3、家庭生活作息有規律

幫助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給他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然後全家都盡量遵守。這樣,他就可以知道每天爸爸媽媽起床後他也應該起床了;晚上吃過飯爸爸會和自己一起讀書,媽媽會去做些家務。孩子的時間觀念會自然形成。相反,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

4、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

我們許多時候會忽略一點、盡管孩子還沒形成成熟的、社會化的時間觀念,但他們對時間的意義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比如相較於完成作業,他們覺得做游戲更有趣。所以,要讓他們意識到管理時間不是為了家長、教師的要求,也不是為了敷衍工作、爭取游戲時間,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地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中。因此,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制定時間計劃,羅列每天想做的事情、每件事情要佔用的時間等。由於計劃是由自己制訂、自己做主的,孩子往往能夠積極主動地執行。

讓孩子學會做計劃時間管理2

教孩子學會管理時間的方法

1、尊重孩子的選擇,關注孩子的興趣和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個有心人,多多觀察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並適當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例如,孩子對塗鴉很感興趣,但不愛看書。父母就可以投其所好,鼓勵孩子用喜歡的方式,比如手指點畫、碎紙撕貼、創意塗鴉、剪貼等形式來製作動畫書、汽車書、動物書等個性圖畫書來滿足孩子的需要,以此激發其閱讀興趣。

2、讓孩子參與活動時間規則的制定,增強遵守時間的自覺性。

日常生活中,不將自己的想法和規則強加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和他一起商量制定適合的計劃表,是我們父母需要努力嘗試的。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下有一種參與感,體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而且,這樣的時間計劃表是真正意義上孩子自己制定的時間規則,孩子比較樂意接受。

如何和孩子一起製作活動時間表

首先和孩子共同商量活動的內容。等內容商定好後,請孩子自己評判自己在執行中掌握時間的情況。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可鼓勵他用笑臉或哭臉的貼紙來表示執行的情況。對千年紀大的孩子則可由他自己記錄時間,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評判能力。

3、藉助計時器,幫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壞習慣。

孩子年齡小,常以自我為中心,有時不按大人的意思去做。這時,不要訓斥孩子,更不要幫孩子做,否則會剝奪孩子獲得成功的機會。不妨保持一種豁達、寬容的心境,和孩子一起到商店挑選一個喜歡的計時器,然後每次做事前,讓孩子自己選定合理的時間去完成。這樣會大大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在不知不覺中改掉做事拖拉的壞習慣。

可能一開始孩子對時間的長短沒有概念,父母不妨先幫他設定時間。第一次設定時,要給孩子留出較多的空餘時間,讓他能提前完成,以獲得成功感。然後,讓孩子自由支配完成後留出的空餘時間,這樣他就能體會到抓緊時間的好處。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會浪費時間。當然,最好是讓孩子自己選定計時器的時間來完成任務,這樣孩子做事的時間計劃感就越來越強了。

❸ 你認為孩子的時間管理重要嗎你是怎麼管理的

時間管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我覺得家長應該在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子沒有完成,我要有相應的懲罰。用來提高孩子完成計劃的積極性。

邁出了第一步以後,接下來該做的就是堅持一段時間以後,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個時間管理計劃,然後家長還是督促他們完成。這樣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為自己的時間負責,對自己的現在負責,也為自己的將來負責。

雛鷹在長大的時候也要展翅高飛,而孩子也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向更廣闊的天空。當孩子已經可以主動地完成自己制定的計劃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放手了。把時間管理計劃放手給他們自己制定,自己主動完成。這樣就等於給他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對我我來說我也有著非常嚴格的時間管理計劃,該幹嘛的時候一定去幹嘛,不拖延自己的任務。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給廣大的父母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刪除!)

❹ 小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知道時間重要性的方法

1、首先鍛煉孩子作息時間的規律性。

2、給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

3、盡量合理規劃時間,每天的目標要盡力完成。

4、讓孩子學會集中精力做事情。

合理規劃時間的做法

1、每天早睡早起,建立時間觀念。

2、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僅能節約時間,更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3、利用碎片時間,並記錄做了什麼。

4、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管理時間。

5、學會列清單。

6、嚴格規定完成期限。

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1、時間管理產生幸福感。

2、時間管理讓生命更有質量。

3、提高自身優勢。

4、有助於積累更多的知識。

❺ 幫助學生做時間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學會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時間對青少年尤為重要,管理時間就是管理自己的生命。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做時間管理,我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管理時間的重要意義及作用

一、話時間

時不可及,日不可留——墨子。通過學習有關時間的名言,讓孩子學會:用好時間,做對事。也讓孩子慢慢理解時間就是生命,魯迅的這句名言。

二、感受時間(以三個游戲讓我們感知一分鍾時間的長與短)

1、計時數數。和孩子一起數100-1的倒數,盡量快點數。

2、交叉靜立。和孩子一起做大石老師教的「交叉靜立」從而讓孩子感受一分鍾有多長。

3、一分鍾內拍掌多少次,最快的是美國一10歲男孩能拍1080次。

游戲告訴我們一分鍾看似很短卻能做很多事情。

三、時間是怎麼流逝的。

一天=24小時=1440分鍾=86400秒,一天的學習活動時間大約8小時左右,其餘時間:吃飯、睡覺、洗漱……一節課45分鍾,有效時間30%左右——要改變惡性學習狀況。只有利用好時間我們才能用20%的時間得到80%的收益。

四、時間管理。

高效能=高價值*高效率*高意願

100%*100%*100%=100%

50%*100%*100%=50%

50%*50%*50%=12.5%

也就是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方法的重要性。

蝸牛 與 知了

蝸牛——聰明,慢

知了——高效,無意義

教育孩子既不能做蝸牛也不能做知了,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我們要學習一些策略和技巧就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的實現目的。

五、四象限法則。

淡定從容、壓力山大、浪費生命、忙且盲目;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不緊急。

幫助小學生時間管理的 5 條策略

(一)增強時間管理意識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開端,如初升的太陽,處於學習的黃金時代。要讓孩子們明白,人的一生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一生當中大約有l/3的時間處於求學階段,l/3多一點是為社會服務階段,最後l/3是衰老階段,其中如果去掉睡眠、娛樂、休息、生病等,有效的學習和工作時間是很短的,因此,一定要從小珍惜時間。

在平時的教導中可以多給學生講一些關於時間的小故事,然後讓學生談一談聽後體會。

可以給學生講磨刀不誤砍柴功的故事:

哲人見一位農夫在砍樹,每一斧都只能砍下一小塊樹皮--斧頭太鈍了!

於是哲人問農夫:你為什麼不把斧頭磨快了再砍?

農夫回答說:我沒有時間磨斧頭!

還可以發動孩子們搜集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愛惜時間的故事和關於時間的名言警句作為孩子有效管理時間的榜樣示範。

(二)嚴格規定完成期限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珍惜今天,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李大釗曾經說過:我認為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他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他可以寶貴。要讓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要立足今天,運籌今天,並落實在今天的行動上。

為促使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可以根據作業量規定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1.規定時間:每次作業前,根據作業量給學生一個合適的期限,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給予獎勵:孩子快速准確完成作業時要給予獎勵,否則不進行獎勵,甚至還要有一定的懲罰。

3.前後比較:對完成作業的時間進行前後比較,在完成的過程中有一種成就感。比如,在作業質量相同的前提下,前幾天用了20分鍾,今天只用了15分鍾,就應該表揚孩子,讓他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要引導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預先估計完成作業需要的時間,給自己作一個規定。如果完成得好,可以採用自我獎勵的方法對自己進行獎勵,久而久之,孩子們會不斷提高作業的速度和質量,慢慢地體會到要抓緊時間學習的重要性。關於自我獎勵的方法,將在後面的策略中詳細講述。

(三)確立切合實際的目標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針。但學習目標的確定,受多種因素制約和影響,比如個人的興趣愛好、各種主客觀條件等等。合理確立學習目標,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必須自己訂立:學習目標應由孩子自己制定,他們參與的成分愈高,對實現目標的承諾愈重,孩子會愈努力。這是實現目標的原動力。

2.目標必須切合實際:要引導孩子實事求是地確立目標,對自己現有實際情況做一個比較科學的估計和預測。目標定得過低,輕易即可達到,不利於開發自己的潛能;目標定得過高,則可能成為空中樓閣。

3.目標必須具體可測:指導孩子確立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一目瞭然,各項指標應是可檢測的。例如,制訂的目標可以是:在30分鍾之內閱讀一篇課文,能大致了解這篇課文的意思,並理解課文中生字的含義;通過一學期的努力,把數學成績提高到90分以上等等。

4.目標要分層漸進:有一名長跑運動員,是田徑場上的常勝將軍。有一次記者問她制勝秘訣,她說,我沒有接受過什麼特殊的訓練,只是在比賽時,將整個賽程分成不同的路段,並在各個路段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一根旗桿、一棵大樹,也可以是一個標語牌。比賽時,我盡力從一個目標向下一個目標沖刺,直至跑完全程。

學習亦如賽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終極的目標,比如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學或大學。在達成目標之前我們可以自己設置許多小的、更快、更容易達到的目標。比如在某一次測驗中拿個前三名,或某一篇作文被老師當作範文朗讀等等。

5.目標必須有期限:任何一個學習目標,必須限定完成的期限,以避免產生拖延的現象。

(四)了解學習的黃金時段

同樣用功一小時,不同的人會因精神狀況的不同而令學習效率有顯著差異。合理利用最有效率的學習時間是高效學習的關鍵,所以孩子自己編排的學習時段應該是自己最能專心學習的時間,也就是說,要好好利用自己一天里的黃金時段。

根據心理學研究,我們在安排學習時間時,以下幾個時間段不容忽視。

1.肚子太飽或太餓時都會使頭腦遲鈍,要讓學生知道,這些時間不適合用來學習。

2.對一般人來說,上午8-10時和下午3-6時是效率最高的時段,中午1時左右和黃昏最差;對於晚上讀書的人來說,晚上8-10時是最佳時間。

3.科學家已證實,人體內存有體力、情緒、智力三種周期。一周之中,由於長期的雙休日休息制,形成了智力周期,星期一和星期五由於臨近休息日,智力有下降趨勢。

要保持最佳學習狀態,除了保證充分的休息之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每天擠出一個小時鍛煉身體,以切實提高效率。每當感到疲倦時,就應該停下來小休一會,喝杯水或者散散步,短短的休息會使頭腦清醒過來,之後再專心學習。

(五)確立規律的學習時段

有規律地利用時間,是增強學習效果的好辦法。根據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理,如果在固定的時間學習固定的科目,每當打開書本,大腦的有關部位就會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背外語單詞,時間久了,可增強記憶效果。就像每到吃飯時間,人照例要分泌唾液和胃液一樣。

❻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善於管理時間的人,總能高效地完成任務,特別是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時間做保證,這樣可以增強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以下分享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1

用好手錶和鬧鍾:

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們總是在做事時忘掉時間。鍾表卻從來不會忘記任何事,除非你忘了給他上弦或裝電池,而且鬧鍾的鈴聲具有一種家長沒有的權威,有時候「鈴響」比家長的「該起床了」更有效果。無論休息或者起床,把這個權利大膽地交給鍾表,有時比家長更有作用。

一心一意能節時:

要想讓孩子利用好時間,首先得讓孩子養成一心一用的好習慣。專心致志好習慣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最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從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飯、收拾書包、洗衣服等生活上的事情採用限時完成法,需要多長時間,事先和孩子一起設定好,然後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地完成。

這樣的計時勞動、計時閱讀、計時講故事等小活動,會一步一步的樹立起孩子心中的時間觀。形成孩子在以後做任何事都有一種緊迫感和時間觀,在做事上因為心中有了時間就會一心一意的去做。

幫助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平時是怎樣利用時間的,表揚其合理利用時間,批評其浪費時間,向他提出更合理安排時間的建議,如一個星期看幾次電視,讀幾篇文學作品,以至於每天晚上先做作業,還是先整理自己的書房或自己桌子上的物品等,使孩子體驗巧用時間。

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要求孩子按作息時間表學習、生活、游戲等。開始時,家長可以幫助督促他逐步適應,最後自覺遵守。

父母應當引導孩子做有計劃的孩子:

無論是讀書還是寫作業,父母都要注意引導,多長時間把該背的課文背會,多長時間把作業寫完,這些家長都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加以引導,讓孩子形成對時間的計劃。就拿吃飯來說,有的家長一吃就是一個小時

孩子跑著家長在後邊端著碗跟著,這對孩子的時間觀的養成都是不利的,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人不可能無休止的去做十分鍾就能完成的事的,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完成晚飯或早飯時間,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時間觀。

日歷要掛在顯眼處:

把日歷掛在顯眼處,利用日歷讓孩子對時間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每天要在日歷上畫上紅勾勾,孩子大點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學著在日歷上打勾勾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時間一去不復返的道理,更能讓孩子學會堅持的精神品質,現在有不少孩子根本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做事能往後推就不今天完成,在他們心中就是過了今天還有明天,日子長著呢,日歷能告訴孩子,過了今天,孩子的生命里將永遠不會再有今天。

讓孩子安排好學習和玩的時間:

孩子做事和學習的效率低,與父母沒有給孩子留出玩耍的時間有關,孩子喪失了玩的權利,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才會做事磨蹭、拖拉,造成惡性循環。白白的浪費時間,不會玩的孩子也不是好孩子。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有一定的自由支配一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也會逐漸培養起來。

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已的房間、課桌和書包:不少的父母為了給孩子節省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而替代孩子整理房間和課舊,更有甚者在孩子寫完作業以後父母還要幫忙整理作業和書包,整理房間、課舊和書包,和整理時間是一樣的

要交給孩子去完成,不會整理自已書包的孩子怕沒有人敢相信孩子能整理好自已的時間,學會整理不僅僅是孩子時間觀念的形成,也是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表現。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2

首先,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自己管理時間?

自律,這是多少成年人求而不得的品質,如果從小就能有意識地訓練,對未來個人的成長,未來職業的發展絕對大有裨益。

美國有一個小學老師說: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要從3歲開始,培養孩子包括時間管理在內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孩子認為早上睡過頭了是因為"媽媽沒叫醒我",要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那不是別人的責任,是你自己的責任。

培養孩子守時的品質。守時,是一種承諾,是社交中的必備行為規范。一個人做到守時,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成為團隊中值得信賴的夥伴。

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意義地生活。當孩子自己支配時間的時候,到底做什麼?做什麼更有意義?就會成為一個必然的思考話題。

當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就會在未來減少許多的迷茫,人生必定會過的更有意義。

六步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1、感受時間

想要孩子具備管理時間的能力,最先要讓孩子了解時間。當孩子具有了時間意識,才會下意識去思考這個問題。

父母親們可以吧時間和行動聯系起來,進而讓孩子吧時間和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等紅綠燈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體驗時間的停滯和流逝。

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每一分每一秒的過程,必然會增加孩子這方面的體驗。

2、劃分時間

開始的時候為孩子做出簡單的規劃,比如在周末時規定上午去游樂園,下午寫作業。慢慢向著更細的維度劃分,讓孩子自己列出自己的時間規劃。

3、列出清單

引導孩子分清兩種事情,什麼是我必須做的,什麼是我想要做的。分別列成連個清單。再在同一個時間表中把兩個清單匯總,做一些取捨,孩子對於時間的管理肯定駕輕就熟。

4、給事情排序。

在小學六年級的課程中有一節是專門講統籌的方法管理時間的,可以適當給孩子講統籌管理時間的原理。讓孩子初步了解後通過合理地排序,節省更多的時間。

5、按計劃完成目標

這將是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這一步的成敗將是孩子是否能夠養成長期習慣的關鍵所在。其中家長的適當督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6、中長期計劃的安排

當孩子已經可以很好地劃分自己的生活後,家長要引導其作出中長期的計劃。讓孩子每個時期,都有自己想要做的大事作為核心,引領他生活的每個細節。這樣才能有條不紊,有節奏地生活。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沒有時間概念,相比起你來管理,不如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來!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3

1、讓孩子明白時間是自己的,發展孩子的自主性

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在幼兒階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機會和支持,他們就會發展出自主性,獨立行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的`前提就是讓孩子明白「時間是自己的」、「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同時還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沒有管理好時間的後果。我們在指導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味催促孩子「快點!」、「快做!」,而是從小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時間」,並建立自己的「時間規則」。

2、讓孩子體會和感受時間,增強對時間的感覺

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認知和理解能力也會不斷提高,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和感受時間,慢慢增強孩子對時間的感覺。這也是訓練孩子管理好時間的首要任務。

3、教孩子認識時間,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就要開始教孩子認識時間,逐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時間管理能力。

首先,讓孩子對時間有個基本認識,了解過去的時間是不能回來的,並對昨天、今天、明天等不同的時間概念有個大致理解。

其次,可以逐步教孩子認識時鍾,讓他們對每天的時間有個大概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告訴他們每天什麼時候該吃飯,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和上學等。這樣,他們就會對人們每天的作息規律有初步的了解。

最後,家長在跟孩子一起做游戲或玩耍的時候,可以一次約定一個時間段。這樣可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一分鍾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十分鍾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一個小時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們就逐漸學會珍惜時間,並意識到失去的時間是不能重現的。

4、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時間,提高利用時間的效率

能高效利用時間的人,大都具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當時間得到合理分配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劃定好的時間范圍內聚精會神地去做該做的事情,比如該吃飯時就吃飯、該寫作業時就寫作業、該玩時就玩、該睡覺時就睡覺等等。

5、採用限時法,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限時法是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給孩子設立時間限制的。比如從小出去玩的時候,我們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長時間就要回家,到點就按照約定執行;吃飯的時候,可以約定一頓飯最長可以吃多久,到時間就收走所有飯菜;完成每天的作業和其他任務,同樣可以根據當天的具體任務跟孩子約定一個完成時限。

❼ 讓孩子盡早學會時間管理究竟有多重要

讓孩子盡早學會時間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當他們上學後就會有很高的自律能力,家長會省很多心。

❽ 孩子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孩子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會對他今後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從小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對今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❾ 為什麼要從小開始學習時間管理的能力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化的規律。時間的本原就是事物的存在過程。沒有時間觀念會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造成許多影響,例如規劃不清,沒有設立遠大的目標和方向,不知道自己當下要做什麼,導致時間白白浪費等等,而沒有規劃的人生未免太多意外。所以,時間管理就非常有必要。

做時間的主人而非做時間的奴隸。

熱點內容
為什麼看鬼片晚上會做惡夢 發布:2025-02-09 00:17:11 瀏覽:193
為什麼總有人晚上炸街 發布:2025-02-09 00:11:24 瀏覽:33
網吧的電腦為什麼總是自動關機 發布:2025-02-09 00:11:16 瀏覽:343
為什麼不懂的東西更要去弄懂 發布:2025-02-09 00:09:44 瀏覽:903
為什麼開轉發軟體會封號 發布:2025-02-08 23:57:16 瀏覽:236
南大碎石屍案為什麼找不到兇手 發布:2025-02-08 23:55:38 瀏覽:134
門診部洗牙為什麼很便宜 發布:2025-02-08 23:51:38 瀏覽:693
為什麼下載不了音效軟體 發布:2025-02-08 23:50:35 瀏覽:679
為什麼刷牙隔得時間久了會流血 發布:2025-02-08 23:43:46 瀏覽:315
網上的餐椅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8 23:34:32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