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桂魚晚上能看見小魚呢
1. 桂魚吃食物用什麼感知用眼晴還是什麼
白天桂魚吃食和進行其他活動,都是依靠眼睛的觀察,也就是靠視覺。到了夜間,桂魚的視覺很差,所以夜間視覺起不了什麼作用。它們只是靠身上的側線、嗅覺、味覺及觸覺去導航、尋找食物及避開危險等,這些本能都是集中在桂魚頭位置。
2. 晚上可以釣到鱖魚嗎,如果可以,那和白天釣鱖魚的方法一樣嗎
晚上可以釣到鱖魚,和白天釣鱖魚的方法一樣。
3. 桂魚晚上凌晨吃釣嗎
鱖魚,晚上凌晨也是吃掉的,在凌晨釣魚的時候一定要將燈光准備好,這樣會更容易吃吊
4. 晚上,河裡的桂魚追小魚吃,我用泥鰍做耳,為什麼不咬鉤
鱖魚是伏擊性的,所以你說它追小魚吃不準確,追小魚那是翹嘴,鱤魚乾的活。
要釣鱖魚,你要找到他藏身之所,一般石頭縫,樹根邊等等水下供它隱蔽的地方。
5. 桂魚秋季晚上在池邊為什麼
秋冬水溫低的季節,則潛身於深水處越冬,等到春天水溫回升後,逐漸游到食物豐富的靠近岸水草叢中尋覓食物。
6. 白天桂魚會到處找吃的嗎
會的。桂魚是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終生以小魚、小蝦為食,白天桂魚吃食和進行其他活動,都是依靠眼睛的觀察,也就是靠視覺,到晚上桂魚的視覺很差,夜間視覺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白天桂魚會到處找吃的。
7. 桂魚每晚都上淺灘,白天看不見怎麼回事
沒晚上都上淺談白天看不見,有可能是因為晚上的時候會有浪潮,所以有可能是會把它摁弄到攤上面來,所以有可能白天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所以有可能就看不到
8. 晚上可以釣到鱖魚嗎,如果可以,那和白天釣鱖魚的方法一樣嗎
1)點動誘魚法
這種釣法比較簡單,可用普通釣鯽魚的釣竿,換上一個比鯽魚 鉤稍大一些的中型鉤;釣線也要換上負荷較大些的如直徑0.3~ 0.35毫米的玻璃膠絲線;若用小魚作餌,釣鉤應從魚側的腹下鉤 至脊背處,不要讓鉤尖露出,若用小育蛙為餌,鉤子要從肛門鉤入, 直鉤至嘴尖上顎,也不要露出鉤尖,再用別的線扎住青蛙的雙腿。
垂釣前不必打窩子,垂釣者只要拿著釣竿移至那些可能有鱖 魚隱裁的水下頻頻點動,以招引鱖魚出來兇猛地吞鉤。點動的動 作不宜太快,左右移動和上下點動的距離,不要超過30~50厘米, 要盡可能使活餌點動的速度像活物在緩緩游動。若間隔很長時間 還不見有魚出來攝食,就應換個水域去再作點動。
值得注意的是下鉤點動的地點,應選在有過水涵洞水泥管的 出水和人水處,這是鱖魚最喜歡的藏身之處,正是釣鱖魚的理想 釣點。
鱖魚吞鉤和別的魚不同,它不捧也不拖,只是一味貪婪地在原 地似乎很專心地吞食餌物。當出現釣竿稍微有拉動的動靜時,不 可急於拉竿,此魚在咬住釣慎吞入口時要經過2 ~3次吞食的過 程,所以要比較耐心地等待,一般要過幾秒鍾才能把鱖魚可靠地提 上岸來。
(2)多竿插地釣法
多竿插地釣法一般都在夜間進行,是一種用10根以上的釣 竿、同樣多的釣線和釣鉤全都裝上釣餌,投人鱖魚較多的水域,任 魚在夜間吞鉤,第二天早上再去收魚的釣魚方法。
釣法是:將20 ~ 50根釣竿上的釣鉤全都裝上釣餌,在天還未 黑之前,將釣餌放人靠河岸不遠的水中,任其沉沒或漂流,每兩支 竿之間的距離約為3 -5米,下鉤、插竿的釣點要選在鱖魚比較集 中的涵洞邊、橋頭和多樹根、多水蓽、有石洞的河邊,以及水底石塊 成堆、窪洞較多的水域。
垂釣者只要沿河岸一路將20-50根竿子插入土中固定好,就 可回家休息,第二天黎明時前來收魚就行。插竿的數量並無規定, 多於50根或少於20根都可以,可根據水域中的鱖魚多不多及垂 釣者的體力情況而增減。
(3)鼓式篾簍釣法
篾簍的式樣和規格已在「釣具」中介紹。垂釣開始時,將 青蚯蚓或小魚等用細線扣扎在篾簍內部的系繩上,兩頭幔口內 側也各掛一隻釣餌,其它幾只釣餌都掛在簍的中間,以便外面 的魚容易看見。鱖魚的習性中有一點是喜歡鑽洞,看見簍內有 它愛吃的食物,就會從幔口鑽人。此簍設置的妙處,就是能進 不能出,魚能很容易地鑽進去,卻鑽不出來,只等垂釣者去提 簍收魚。
篾簍的數量可由垂釣者自行酌定,一般可設10-20隻,布放 時,將放好餌的篾簍每隔5 ~ 10米安放一隻,讓其自行沉人水底,收簍時只要見浮漂收簍就行。
(4)其他釣法
除上述三種釣法外,一位釣鱖魚數十年的行家總結出一套最 適宜的釣具和做法,可能會對釣鱖魚者有所助益:
①釣鱖魚的釣鉤,採用的是無錫生產的大號丸形鉤。此鉤的 長度為3厘米,鉤尖與鉤柄的空檔為1. 8厘米,這樣的鉤可以釣 0.25 千克的鱖魚。釣鉤的鋼絲直徑不宜趄過1毫米,因為粗 鋼絲制的鉤,裝鉤時容易把活餌穿死,尤其穿小白魚鼻孔時易穿 裂。而釣鱖魚最好的釣餌就是小白魚,若將活餌穿死,就不能在水 中繼續活動,起不到強烈的誘魚作用。
②腦線要柔軟。腦線很容易被垂釣者忽略,它的長度為25 厘米,粗細應視所釣鱖魚的大小而定,不宜過相,應該用柔軟的膠 絲線,以便裝好鉤的活餌能在水中活動自如。
③集中下竿。多竿釣是釣鱖魚的好做法。在釣餌裝上鉤、釣 點選好之後,如果用的是10支釣竿,下鉤時應將10支釣竿下在一 起(各竿距離10~20厘米)。其好處是:很多活餌聚在一起,目標 大,吸引力強,容易引起魚的注意,而且還能起到撒窩子的作用。
④這位行家認為在他的經驗中最重要的是:釣鱖魚最有效的 釣具是使用竿底鉤,其效果比用手竿、海竿都好得多。
(5)泥鰍巧釣法
①這種釣法採用的釣具是硬竿、白色的粗釣線和大號的 圓鉤。
②釣點選擇在水流緩饅、水清見底的砂石段河床。垂釣前, 先要探測沿岸哪些地方有石洞或岩縫,在適於下竿的各處做好釣 點位置的記號。
③泥鰍要選不大不小、長度為7厘米左右的。太小了拉不動 釣線;太大了則游動遲緩,常在水中裝死不動,對魚的吸引力差。
④釣餌裝鉤時,左手用一塊干布將泥鰍捏住防滑,使其尾部露在外面。右手將魚鉤從正對肛門處的背部皮下鉤人(注意不要 傷及其脊骨,否則會將魚鉤死。
⑤餌鉤裝好後,將其沿石洞方向輕輕放入水中,經魚鉤刺痛 的泥鰍人水後會迅速地游向底層石洞。有時泥揪會停在洞口,垂 釣者可輕輕牽動釣線使其游進石洞少許,若洞內有鱖魚,見泥鰍游 來便會猛地將泥鰍咬住往洞內拖,此時立即起竿便可得魚。
⑥要掌握好起竿時機。若動作太慢,泥鰍被魚拖進洞內深處 甚至拐彎處卡住,就難以將魚拉出來,所以要認真觀察釣線。若發 現釣線突然拉直,就表明鱖魚已咬住泥鰍,此時應立即拉竿;有時,洞內有渾水冒出,也是魚巳咬住泥鰍的表現,應立即拉竿,才不會 誤失時機。
最後,有件重要的事情要提醒一下:鱖魚背上的硬刺有毒,在 釣到鱖魚後從鉤上卸魚時要特別小心,若手被刺著,將會紅腫,且 疼痛難忍
9. 桂魚的生活習性
摘要 桂魚,又稱鱖魚,底棲兇猛肉食性魚類,是我國的稀有魚種。喜歡生存在清澈的大水面活水水域,生性並不好動,也不合群,喜歡獨自定居在自己的洞穴中;晝伏夜出,怕光;生長迅速,肉質鮮美;食慾超強,特別是春秋時節,吃食兇猛,採取猛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