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間大便不通啊
❶ 大便不通暢怎麼辦
大便不通暢是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其所含水分被大量吸收,致使大便變得干硬結實,難以排出。其中蛋白質的腐敗物吲哚等廢物被腸道吸收體內,輕者引起頭痛、頭暈、舌苔厚膩、食慾減退、腹脹、腹痛等。重者長期便秘,毒素反復吸收,則可導致腸癌、乳癌等。因而,對便秘不可等閑視之。合理飲食是治療便秘的良方。
一、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菠菜、桔子、香蕉等。粗纖維可刺激腸壁使腸蠕動加快。
二、多飲水及果汁軟化糞便。晨空腹飲加少量食鹽的溫開水300毫升,其效極佳。
三、炒菜時,適量加入烹調油,可起到潤滑腸道之功效。其中的脂肪酸兼有促進腸蠕動之功能,從而使腸道潤滑、暢通無阻。
四、多食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粗糧、酵母、豆類、洋蔥頭、蘿卜等。
五、各類干豆。腸道內的正常細菌可使其發酵、產氣,促進腸蠕動。
六、多吃潤腸通便的食物。如銀耳、蜂蜜、香蕉等。
便秘者應禁忌飲酒、喝濃茶、喝咖啡,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大便乾燥可以吃些中葯進行調理成葯有麻仁丸,潤腸丸等,另外你可以多喝水尤其是每天清晨喝一大杯水,多吃水果,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調理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❷ 大便不暢怎麼回事
便秘是指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以致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干結、排出困難或不盡。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難且排便後仍有殘便感,或伴有腹脹,也應納入便秘的范圍。
便秘時,常出現下腹膨脹,便意未盡,嚴重者出現食慾不振、頭昏、無力等症狀,這可能與糞便的局部機械作用引起神經反射有關。
便秘在臨床上有多種分類方式:
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
按有無器質性病變,可分為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按糞塊積留部位,可分為結腸性便秘和直腸性便秘。
有學者把便秘按急、慢性分類,將急性便秘分為暫時性單純性便秘和癥候性便秘,將慢性便秘分為習慣性便秘與癥候性便秘,而習慣性便秘又可分為結腸性便秘與直腸性便秘。
參考資料:
便秘多見於老年人,可分結腸便秘和直腸便秘。老年人牙齒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細飲食,因而缺少纖維素對腸壁的刺激,使結腸運轉糞便的時間延長;加之老年人運動少,腸肌收縮力普遍下降,均易促成結腸便秘。老年人提肛肌和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造成糞便嵌塞在直腸窩內而成直腸便秘。
便秘也可由肛周疾病如痔、瘺、結腸癌、直疝等引起。某些鐵、鋁、鈣制劑也可引起便秘。
由於習慣性便秘,患者往往長期服用瀉劑,這可導致腸功能紊亂。
預防便秘應多吃蔬菜、治療肛周疾病和酌情用通便葯。
【處方】
1.老年人多便秘,應多食含纖維素高的蔬菜與水果。蔬菜中以茭白、韭菜、菠菜、芹菜、絲瓜、藕等含纖維素多,水果中以柿子、葡萄、杏子、鴨梨、蘋果、香蕉、西紅柿等含纖維素多。
2.鍛練身體,如散步、慢跑、勤翻身等。如作腹部按摩可從右下腹開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順時針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回,甚有效果。
3.便秘可為某種疾病的症狀,要及時治療痔瘡等肛周疾病,警惕結腸癌。
4.使用瀉劑的原則是交替使用各種瀉葯,並避免用強烈的瀉葯。
5.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葯物,如可待因、鐵劑、鋁劑、鈣劑等。
便秘即大便乾燥,每次排泄量極少,而且過於干硬,大便間隔時間過長,排泄時困難。如是正常人,攝入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形成糞便排出體外,約需24—48小時,若超過則視為便秘。當然,由於食物的成分和健康人的排便習慣有所不同,也有很大差異,隔2—3天排便,不一定都屬便秘。三天一次或一天三次都有可能是正常。治療便秘除了適當做做運動,在飲食上多做調理,作用會更大。便秘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年老體弱、營養不良、妊娠、患結腸癌等。便秘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神經性由於神經系統功能失調。致腸壁狹窄,使大便難於通過而產生便秘。膳食中粗纖維過多,也可引起腸壁痙攣,而產生便秘。
機械性由於部分腸道被腫瘤等阻塞,或在腸梗阻的情況下,腸內容物運行受阻,產生便秘。
飲食性由於膳食過於精細、長期缺乏食物纖維,食物殘渣對腸粘膜刺激不足,不能產生便意;也可因年老體弱、慢性消耗性疾病使排便肌肉無力等而影響排便。
另外,飲食不足、飲水過少、脂肪過少,均可引起便秘。
便秘,最常見的原因是由飲食不當造成的。便秘病人應找出病因,針對病因,給予適當的膳食治療。對於神經性或機械性便秘,可視便秘的程度,給予無粗纖維的無渣半流或少渣軟飯;禁用任何有刺激性的食品,如香料、濃茶、濃咖啡等;病人應多飲水,並可用瓊脂製品,因為瓊脂能在腸里吸收水份,使大便軟渭又無刺激性,利於通便。
對於飲食性便秘,可從膳食著手: 1、多食宣含植物纖維的食品,如青菜、水果、粗糧、豆製品等,必要時可加些瓊脂,利用其吸水性,使腸的內容物膨脹而增量,從而促進腸蠕動,利於排便。 2、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多用含維生素B的食品,如粗糧、豆類,必要時可補充片劑維生素B1。因為如果體內維生素B1不足,可影響神經傳導,減緩胃腸蠕動,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3、多用產氣食品:如生蔥、洋蔥、生黃瓜、生苤藍、生蘿卜等,利用它們在腸道內的發酵作用,產生鼓腸,以增加加腸蠕動,利於排便。 4、多飲水及飲料,每日清晨空腹喝水200—500毫升,特別是溫涼的淡鹽水,效果更佳。 5、適量增加值方的攝入,可促進大便的通暢。
便秘患者的飲食應以高纖維、多脹氣、多水份、多脂肪為主。便秘病人禁忌酒、濃茶、咖啡、大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可輔以下列食療方法: 1、菠菜豬血湯取菠菜200克,豬血150克同煮,熟後放鹽少許,然後飲湯。 2、豬心柏子湯 取豬心1個,柏子仁15克。將柏子仁納入豬心內,清水燉熟,隔2天服1次。 3、蔗漿粥 取蔗漿汁lOO毫升,粳米50克。將新鮮甘蔗洗凈,榨漿備用、粳米加水400毫升,米煮至開花後,兌入蔗漿汁。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4、黃芪蜜荼 將黃芪15克入沙鍋,加清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加蜂蜜30克和勻,煮l—2沸,代荼飲。 5、木耳海參燉豬腸取木耳15克,海參30克,豬大腸150克。將豬大腸翻開洗凈,加水同木耳、海參燉熟,入鹽、醬油及味精少許,出鍋即可食用。 6、郁李仁粥 將郁李仁lO克浸泡,褪皮,研為膏;粳米50克煮粥,待粥熟後,入郁李仁膏,加薑汁、蜂蜜各適量。空腹食之。 7、決明潤腸荼 取草決明30克炒至適度、研碎,用沸水沖泡5—10分鍾,每日l劑代茶飲。
便秘即大便秘結不通。指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雖不延長而排便困難者。
便秘多由大腸積熱、或氣滯、或寒凝、或陰陽氣血虧虛,使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所致。 西醫相關病症 西醫相關病症:習慣性便秘,腸神經官能症、腸道炎、肛裂、痔瘡、直腸炎。 癥候分型 1.熱秘:症見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心煩,或有身熱,口乾口臭,腹脹或痛,舌紅苔黃燥。治宜清熱潤腸。可用麻子仁丸。
2.氣秘:症見排便困難,大便干結或不幹,噯氣頻作,脅腹痞悶脹痛。治宜順氣導滯。可用六磨湯。
3.氣虛便秘:症見大便非干硬,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難於排出,掙則汗出,短氣,便後疲乏,面白神疲,肢倦懶言,舌淡嫩。治宜補氣健脾。可用黃芪湯。
4.血虛便秘:症見大便干結,面色淡白無華,心悸健忘,頭暈目眩。治宜養血潤燥。可用潤腸丸。
5.陰虛便秘:症見大便干結,形體消瘦;或見顴紅,眩暈耳鳴,心悸怔忡,腰膝酸軟,大便如羊屎狀。治宜滋陰補腎。可用六味地黃湯。
6.冷秘:症見大便干或不幹,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青白,手足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治宜溫潤通便。可用濟川煎。 預防 1.飲食上避免過度煎炒、酒類、辛辣,亦不可過食寒涼生冷,宜多食粗糧蔬菜; 2.避免過度七情刺激,保持精神舒暢。 3.便秘不可濫用瀉葯。
便秘是指糞便在大腸內滯留時間過長,水分大量被腸壁吸收,糞塊變得干硬,而不易排出體外。引起便秘的原因大多數為年老體弱,營養不良,腹肌、肛提肌無力收縮,進食中缺乏纖維素,水分不足,腸外腫瘤壓迫腸道,直腸肛門疾患等。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大便干結難解或數日不解,並可伴有頭痛、頭暈、食慾減退、疲乏、腹脹、腹痛,甚至發熱等。
養生指南:
一.應精神愉快,情志調暢。若情志失和,憂愁思慮過度,可致氣機郁滯而傳導失職造成便秘。平時宜多聽柔和的音樂,避免觀看感官刺激及情節緊張的影視。心胸應豁
達,遇事勿怒。養成養花、養鳥、養魚等習慣來陶冶情操。
二.宜食含粗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多飲水及飲料。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及潤腸的食物,如粗糧、豆類、銀耳、蜂蜜等,炒菜時適當增加烹調油。忌酒、濃茶、辣椒、咖啡等食品。
三.選擇適合的食療,如綠豆粥、天花粉粥、三仁粥、黃芪粥等。
四.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直腸對排便運動產生條件反射。每天早晨飲一杯淡鹽水,能增加糞便,並刺激腸子蠕動而有利於排便。
五.盡早就醫,找出引起便秘的原因,明確診斷,針對病因治療。
治療便秘三法
選成熟、新鮮、個大的土豆,用冷開水洗凈,然後用潔凈的器具搗碎,用干凈的紗布擰出汁,便可服用。用法是,每天早飯和午飯前各服半茶杯,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將橘皮洗凈,切細絲,加白糖、蜂蜜適量,煮沸,冷卻,每次1湯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經常喝點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後,空腹飲1杯鹽開水(溫度自行掌握,以溫吞的為好),對腸胃有清洗作用,尤其對習慣性便秘有特效。
❸ 請問,大便不通怎麼一會事
病情分析:
你好考慮是胃腸功能紊亂,蠕動減慢,便秘引起的
指導意見:
可以服用蘆薈膠囊治療觀察看看,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❹ 導致大便不通是為什麼
小兒便秘的防治
大多數的孩子每天解一次大便,但有一部分孩子沒有這個習慣,有的2~3天解一次大便,有的甚至要隔4~5天解一次。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家長要根據不同的原因給予不同解除辦法。
大多數小兒大便乾燥不是疾病引起的,但家長也應注意,以免小小年紀形成習慣性便秘,給孩子造成痛苦。小兒大便乾燥的原因有幾個方面。多數是因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挑食,偏食,不吃新鮮的青菜;此外食量極少,也可引起大便乾燥。還有不規律的排便習慣,運動量過少也是造成大便乾燥的原因。
有的孩子經常更換環境,如外婆帶幾天,奶奶帶幾天,休息天爸爸媽媽帶回家,使孩子的生活沒有規律,平時又缺乏訓練按時大便的習慣,以致排便反射難以形成,造成便秘。家長要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有規律些,讓孩子多吃青菜、水果,多喝水和多吃些脂肪類食品,同時要培養按時大便的習慣,這樣就能改善孩子便秘的情況。有的孩子活動量過小或患有佝僂病、營養不良等,都能使腸功能紊亂而引起便秘。對於活動量小的孩子,可適當增加些活動量,有疾病的孩子應該進行治療,隨著疾病的好轉,便秘會逐漸減輕的。用按摩腹部的方法可以解除便秘症狀,具體的方法:成人用手掌順時鍾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每日1~2次,每次按摩3分鍾。也可在每天早晨給小兒喝一杯鹽開水,增加腸蠕動,對改善便秘有效。
如果小兒幾天不解大便而難受哭吵時,家長可以切一小長條肥皂,蘸些水用手搓成圓柱形,塞入肛門。也可以用小拇指戴上橡皮手套後塗些凡士林或石蠟油伸入小兒肛門,或採用市售開塞露進行通便。但這些方法不宜常用,還是應該以培養按時大便習慣為主。
小兒便秘在家庭中怎樣治療
兒便秘常常使父母焦急、煩惱,其實,孩子便秘在家庭里就可以治療。下面介紹幾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1.把肥皂削成條狀塞入肛門。方法簡便,效果好。
2.用塗油的肛門表插入肛門,輕輕擺動亦可引起通便作用。
3.應用小兒開塞路的1/3支注入肛門,可刺激直腸壁反射引起排便。
4.食療:
(1)小兒便秘時,吃兩個香蕉,能潤腸通便。
(2)香油拌菠菜,每次三兩。
(3)用紅棗熬湯,以汁餵食。
(4)按摩:讓小兒仰躺在床上,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緊貼腹肌,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邊柔邊推,按此方向反復進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續約十分鍾,每日施術2~3次,直至便秘好轉。再持續1~2周,以鞏固療效。揉腹能促進腹部胃腸血液循環,增加腸蠕動,不但能使大便通暢,且能增進嬰兒食慾。
小兒便秘食療方
小兒便秘食療方
便秘是經常困擾家長的兒童常見病症之一。小兒大便干硬,排便時哭鬧費力,次數較常明顯 減少,有時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即為便秘。由於小兒腸道功能尚不完善,臨床一般 不宜用導瀉劑治療,如果導等,以防引發腸道功能紊亂;而中葯又因其味苦,多數嬰幼兒不 予配合,所以食療無疑是一種簡便易行之法。臨床按便秘的伴隨症狀不同,將其分為暫時性 便秘和習慣性便秘兩種。前者較常見,多因飲食停滯,燥熱內結,或熱性病後耗傷津液造成 ,治療宜清熱通便;後者多因脾胃虛弱所致,治療宜健脾運脾,滋潤通便。
1�積熱便秘 特點是大便乾燥,堅硬如羊糞,排便困難,可伴有腹脹痛、口臭、手足心熱等 症。治宜清熱潤腸。
(1)菜汁湯:鮮菠菜或白菜適量,煮湯飲用。
(2)蘿卜汁:紅心蘿卜搗成泥狀取汁(或榨汁機取汁),白糖適量,共煮2~3分鍾,溫服。
(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
(4)每日早晚空腹食蘋果半個~1個。
(5)番瀉雞蛋湯:番雞葉5~10克,雞蛋1個,菠菜少許,食鹽、味精適量。將雞蛋磕入碗中 攪散備用。番瀉葉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雞蛋、菠菜、食鹽,煮沸加味精即成。
(6)黃豆皮100克,水煎服,日3次。
(7)蜂蜜30~60克,芝麻油10克,開水沖服,早晚各1次。
2�虛證便秘 特點是大便時秘,排便困難,或大便先干後稀,並伴有形體消瘦、倦怠乏力、 食慾不振等症。
(1)韭菜汁:韭菜葉搗爛取汁1小杯,溫開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鮮土豆去皮切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 同飲,連用半月左右。
(3)蘿卜籽10~20克,炒黃研細粉,加糖,開水沖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搗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與雞蛋同煎或夾 入饅頭、麵包內,日1~2次。
(5)地瓜煮食。
(6)黃芪蘇麻粥:黃芪10克,蘇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將黃芪、蘇子、火麻仁洗 凈,烘乾,打成細末,倒入200毫升溫水,用力攪勻,待粗粒下沉時,取葯汁備用。洗凈粳 米,以葯汁煮粥。適用於氣虛便秘。
(7)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葯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適量。將前三味洗凈去皮打碎和 勻,加蜂蜜,加水適量煮沸,頻服。
(8)家庭常備中成葯:偏於熱積便秘者,可服小兒七珍丹、小兒保赤丸、通便靈等;偏於體 虛者,可備啟脾丸、靈菇合劑等。
便秘在小兒中並不少見,不但孩子痛苦,連家長也常常跟著著急。小兒便秘從病因看有以下幾方面:
1.飲食不當 如過食辛辣之物,偏食,不吃蔬菜、水果,多食肥甘厚味等等,都可造成食物滯留腸道中時間過長,產生內熱,損傷體內津液,形成便秘。
2.過食寒涼 寒涼之物適當食之對身體無害,過之則易傷脾胃,日久造成脾胃虛弱。脾胃主管人體消化功能,脾虛胃弱則消化功能下降,食物停留腸道中時間延長,水分再吸收增加,使大便秘結。
3.生活無規律 包括吃飯、睡覺不定時,飲食無規律,使人體的生物鍾紊亂,脾胃消化功能受影響造成便秘。
小兒便秘在治療上要針對病因,及時治療。除葯物治療外,飲食療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治便秘的飲食原則是宜進食含粗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蘿卜及蘋果、香蕉等,以刺激腸壁使腸蠕動加快,糞便易排出體外;也可多飲水,清晨起床後飲溫開水一杯,加食鹽適量,可促進腸蠕動;平時炒菜時多加烹調油,利用脂肪的潤滑作用,也可達到緩解便秘的效果。
對於內熱重,大便干結如球,小便短赤,身體素質尚好的小兒,可採用以下食療方法:
1.鮮菠菜250克,香油15克,菠菜洗凈在沸水中氽3分鍾取出,用香油拌食。每天2次,連服數天即可起效。
2.蘋果1~2個,每天早晚空腹時吃,連吃數天。
3.香蕉250克,冰糖30克同煮湯吃,每日1~2次,連服數天。
脾虛體弱的小兒可選黑芝麻、蜂蜜各60克,黃芪18克,將芝麻搗磨成糊狀,煮熟後調蜂蜜,用黃芪煎湯沖服。每兩天1劑,分4~6次服完,連服數天。
便秘的葯物治療和食療固然重要,但除去病因必不可少。因此必須讓小兒做到生活有規律,不挑食,少吃寒涼飲食,這樣才能根治便秘。
便秘是指大腸運動緩慢,水分吸收過多,造成大更乾燥硬結,排泄困難。小兒便秘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飲食因素 嬰兒飲食太少,飲食中糖量不足,均可以造成消化後殘渣少,大便量少。飲食中蛋白質含量過高使大便呈鹼性、乾燥,次數減少。食物中含鈣多也會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鈣比人奶多,因而牛乳喂養比母乳喂養發生便秘的機會多。蔬菜中的纖維可以剌激腸蠕動,促使排便。有些小兒不喜歡吃蔬菜,也是造成便秘的一個主要原因。
2、習慣因素 由於生活沒有規律或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或個別小兒因突然環境改變,均可出現便秘。
3、疾病 佝僂病、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兒腹肌張力差,或腸蠕動減弱,便秘比較多見。肛裂;肛門周圍炎症,大便時肛門口疼痛,小兒因怕痛而不解大便,導致便秘。先天性巨結腸的患兒,生後不久便有便秘、腹脹和嘔吐。腹腔腫瘤壓近腸腔時大便不能順利通過,也可引起便秘。 小兒發生便秘後該怎麼辦呢? 1、飲食調整 便秘的小兒大部分屬於第一種情況,調整膳食後多數便秘得以緩解。牛乳喂養的嬰兒便秘時,可將牛奶中的糖量增加到8%,並增加水果汁,較大嬰兒可添加蜂蜜。幼兒便秘應減少蛋白質類飲食,增加谷類食物,長增加蔬菜、水果等含渣食物。
4、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三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幼兒可在清晨或進食後時坐便 盆,並應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5、適當使用開塞露和緩瀉葯 不能常用開塞露、肥皂頭通便,因為一旦養成習慣,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便秘更難糾正了。千萬不要經常服緩瀉葯,因為小兒消化功能不完善,用瀉葯後可能導致腹瀉。
正常小兒大便應每日一次,質軟成形,如果大便乾燥堅硬,秘結不通,排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常二三日以上排便一次,或雖便意頻而排出困難,則稱為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有腸動力缺乏,腹瀉、痢疾而過用止瀉葯等等原因,本文所述便秘是排除器質性病變的單純性便秘。大便性狀與食物成分關系密切,如食物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占的比例大,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糞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麵粉類食品較谷類食品易引起便秘,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引起便秘。進食量過少,食物殘渣少可使大便減少、變稠。另外,小兒貪玩而抑制排便,或某些原因使小兒排便時過度緊張,會影響正常排便反射的建立而便秘。大部分小兒都能通過改變飲食結構、養成良好排便習慣而使便秘治癒或緩解。
在飲食上,便秘時應注意飲食清淡,多飲水。嬰兒(小於一歲)應適時添加輔食,牛奶喂養的小兒便秘時,可適當增加糖含量,加喂蜂蜜、橘子汁。大孩子要多吃蔬菜、水果、豆類、紅薯、土豆等食物,水果中以香蕉、梨子較好,濃銀耳湯亦有潤腸作用。主食不要太精細,適當吃些粗糧,另外還可選用富含油脂、性質滑利的食品,如黑芝麻、核桃仁、松子仁、花生仁等(生食最好)。飲食烹調以稀軟易於消化為原則,不宜多吃辛辣油炸食物,糾正不良進食習慣,不偏食,進食量足,少吃零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避免少動、久坐、久卧,保持精神舒暢,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❺ 大便不通,什麼情況
便秘是指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以致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干結、排出困難或不盡。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難且排便後仍有殘便感,或伴有腹脹,也應納入便秘的范圍。
便秘時,常出現下腹膨脹,便意未盡,嚴重者出現食慾不振、頭昏、無力等症狀,這可能與糞便的局部機械作用引起神經反射有關。
便秘在臨床上有多種分類方式:
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
按有無器質性病變,可分為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按糞塊積留部位,可分為結腸性便秘和直腸性便秘。
有學者把便秘按急、慢性分類,將急性便秘分為暫時性單純性便秘和癥候性便秘,將慢性便秘分為習慣性便秘與癥候性便秘,而習慣性便秘又可分為結腸性便秘與直腸性便秘。
❻ 請問大便不通有幾種情況會導致的
一、繼發性原因
1、精神因素:人們若是精神受到刺激、過度緊張等都會導致便秘的發生,形成便秘。
2、結腸神經肌肉病變: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巨直腸等都可能造成便秘。
3、肛腸疾病:一些肛腸疾病,如痔瘡、肛裂等人們排便時疼痛,導致忍便或懼便,從而導致便秘的發生。
4、大腸病變:大腸病變都有可能造成人們大腸痙攣、運動失常,糞便通過不暢,如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等。
5、濫用葯物:人們長期濫用葯物,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很難排出便來。
二、原發性原因
1、不良的排便習慣:很多人蹲廁時間過長,當排不出便時更加用力排便,不定時的排便,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
2、飲食因素:人們飲食葷素搭配不當,粗細不協調,導致腸道蠕動緩慢,形成便秘。
3、喝水少:人們身體內水分爐石多,不多補水很容易使糞便干結,排便困難。[1]
4、排便的姿勢不當,常服強瀉劑及灌腸:這些都可能會造成直腸反射敏感性下降,導致排便反射不能產生而引起便秘。
5、心理情緒出現問題:在心理上若出現抑鬱或過於激動等情況,也會導致條件反射發生障礙,因而引起便秘。[2]
4治療編輯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從而使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出現了很多影響健康的症狀。大便不通就是這些症狀之一,引起大便不通的原因主要是便秘,下面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大便不通的養生之道,希望您在工作之餘,採取一些方法治療大便不通[1] 。
一、應精神愉快,情志調暢。若情志失和,憂愁思慮過度,可致氣機郁滯而傳導失職造成便秘。平時宜多聽柔和的音樂,避免觀看感官刺激及情節緊張的影視。心胸應豁達,遇事勿怒。養成養花、養鳥、養魚等習慣來陶冶情操。
二、宜食含粗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多飲水及飲料。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及潤腸的食物,如粗糧、豆類、銀耳、蜂蜜等,炒菜時適當增加烹調油。忌酒、濃茶、辣椒、咖啡等食品。
三、選擇適合的食療。如綠豆粥、天花粉粥、三仁粥、黃芪粥等。
四、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直腸對排便運動產生條件反射。每天早晨飲一杯淡鹽水,能增加糞便,並刺激腸子蠕動而有利於排便。
五、盡早就醫。找出引起便秘的原因,明確診斷,針對病因治療。
治療便秘四法:
選成熟、新鮮、個大的土豆,用冷開水洗凈,然後用潔凈的器具搗碎,用干凈的紗布擰出汁,便可服用。用法是,每天早飯和午飯前各服半茶杯,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將橘皮洗凈,切細絲,加白糖、蜂蜜適量,煮沸,冷卻,每次1湯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經常喝點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後,空腹飲1杯鹽開水(溫度自行掌握,以溫吞的為好),對腸胃有清洗作用,尤其對習慣性便秘有特效。
腸SPA:腸SPA治療便秘是無副作用的。通過一定療程的結腸水療,除了徹底軟化清除布滿整個大腸內的硬結大便外,還可以軟化清除腸粘膜表面的硬結層,恢復腸粘膜的分泌,促進結腸的蠕動,從而恢復正常排便功能,達到徹底的治療目的。
❼ 通便不暢的原因是什麼
通便不暢有可能是便秘,而之前我就是這個原因,服用些好健時清好清暢潤腸膠囊,可以幫助改善,此外,在日常上我是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多飲水,多利於保證腸道內水分充足,多參與戶外運動,有利於腸道的蠕動,從而有利於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