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時區為什麼要劃分時間

時區為什麼要劃分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9-03 14:39:20

1. 為什麼全球不統一時間日期,而要分時區

這和世界各地的幾乎相同的計時習慣有關,因為即使是世界各地交流還不廣泛的時候,大家都已經習慣把日升日落一輪算成一天,對「正午」的概念好象也都一樣。隨著主動或被動的交流不斷廣泛,大家都精確的把當地正午看作當地的12點,一天都分成24小時,並用各種鍾表來顯示當地習慣使用的時間方式。

由於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經度不同,地方時也有所不同,因此會劃分為不同的時區。正式的時區劃分,其中包括24個時區,每一時區由一個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有一個例外,每個時區有一條中央子午線;例如,GMT屬於「z」區,因此其時間後通常添加後綴「Z」(口語中用後綴「Zulu」)。

2. 為什麼要劃分時區

地球上各地方晝夜循環不息,以英國格林維治地方的子午線為標准時刻的世界時,不適合世界各地民眾的起居作息時間,西元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性時間會議中決議,全世界按統一標准劃分時區,實行分區計時,這種時間稱為標准時,它以格林維治經線為零度作標准,把西經7.5度到東經7.5度定為零時區,由零時區分別向東與向西每隔15度劃為一時區,東西各有十二個時區,東十二區與西十二區重合,此區有一條國際換日線,作為國際日期的變換,全球合計共有廿四個標准時區,同一時區內使用同一時刻,每向東過一時區則鍾表撥快一小時,向西則撥慢一小時。不過時區界線原則上雖按上述方式劃分,但為方便實施避免施政困擾,世界各國往往加以變通,取政區界線或自然界線來劃分時區。

3. 什麼是地方時間什麼是區時什麼是時區時區是怎麼劃分的

那些書面的,直接網路就可以了。這里通俗點講:地方時是指一個地點所在的經度的時間。比如北京時間12:00,就是指120°E的時間。而11:44是北京的時間。(116°E)。
時區是為了方便計時,人為的將地球劃經度分為東12區和西12區,倫敦格林尼治(0°)為初始,往東7.5°,往西7.5°,作為0時區,而0°是這個時區的中央經線。往東,按15°劃分一個時區,最後,東12區=7.5°,西12區-7.5°。所以這樣,北京就屬於東八區,東京為東九區。
區時是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比如北京是東八區,經度是116°E,其實我們要說北京的區時,則只能是120°E的地方時,而不能是116°E的地方時。

4. 為什麼人要把地球劃分為二十四個標凖時區

一共是二十四個時區,每個時區橫跨15°,0°經線為中時區的中央經線,分別向東西橫跨7.5°的范圍為中時區,180°經線為東西十二區的中央經線。之所以是每個時區為15°是因為在地球上每隔15°,地方時相差一小時。每個時區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這個時區的時間,國家以首都所在的時區時間為國家標准時間

5. 時區劃分是什麼呢

時區劃分是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劃分的時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相鄰兩個時區的時差為1小時。

實際上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嚴格按時區來計算時間。為了在全國范圍內採用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把某一個時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採用的時間。

時區劃分的計算方法。

在計算時區劃分的時候,可以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余數小於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余數大於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具體公式為時區=當地的經度/15度,當所得結果余數小於7.5度為當前時區數,如果所得結果余數大於7.5度,那就再加1。

6. 時間為什麼被劃分成二十四個小時一整天

這個問題問的好,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月份被劃分為12個月
在應用公歷中,由於發現世界時在各地的不統一性,於是,在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范圍作為一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范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准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5°到東經7.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准時。
「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於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規定了區時系統,還存在一個問題:假如你由西向東周遊世界,每跨越一個時區,就會把你的表向前撥一個小時,這樣當你跨越24個時區回到原地後,你的表也剛好向前撥了24小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鍾點了;相反,當你由東向西周遊世界一圈後,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鍾點。 為了避免這種「日期錯亂」現象,國際上統一規定180°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當你由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必須在你的計時系統中減去一天;反之,由東向西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就必須加上一天。
在應用公歷中,由於發現世界時在各地的不統一性,於是,在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范圍作為一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范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准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5°到東經7.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准時。
「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於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規定了區時系統,還存在一個問題:假如你由西向東周遊世界,每跨越一個時區,就會把你的表向前撥一個小時,這樣當你跨越24個時區回到原地後,你的表也剛好向前撥了24小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鍾點了;相反,當你由東向西周遊世界一圈後,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鍾點。 為了避免這種「日期錯亂」現象,國際上統一規定180°經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當你由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時,必須在你的計時系統中減去一天;反之,由東向西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就必須加上一天。

7. 世界上為什麽要劃分時區,為什麽要用區時確定時間

劃分時區可以使全球時間方便計算,24個時區一算就知道各個時區的時間,如:北京是8時區,倫敦0時區,北京就比倫敦早8個小時.

8.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地球的自轉形成了晝夜交替。一般來說,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說東邊地點的時刻總是比西邊地點的時刻要早。我們知道,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360°),即一小時轉過經度15°。這樣,世界各地在同一瞬間,由於經度不同,時刻都不相同。例如,我國首都北京的經度是東經116°,英國倫敦的經度是0°,北京和倫敦日出的時刻相差不到8小時。當北京已是旭日東升的早晨,倫敦還是繁星密布的黑夜。這種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稱為地方時,使用地方時在交通和通訊方面造成許多不便。

為了統一時間標准,國際上決定了劃分時區的辦法。規定每隔經度15°,劃為一個時區,把全球按經度劃分成24個時區。以0°經線為中央經線,從西經7.5°至東經7.5°,劃為中時區(或叫零時區)。在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在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稱為區時。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整整一小時。在任意兩個時區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它們就相差幾個小時;其中,較東的時區,區時較早。在同一時區里的時間,和真正按照太陽方位定出的時間相差不多(不超過半小時)。在每個時區里的時間是統一的。時區和時區之間,只是小時數不同,分秒數還是相同的。這樣,使用起來就方便很多了。

9. 二十四時區是根據什麼劃分的具體點

是根據一次國際經度會議。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它們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

實際上,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嚴格按時區來計算時間。為了在全國范圍內採用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把某一個時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採用的時間。例如,我國把首都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的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又例如,英國、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等國,雖地處中時區,但為了和歐洲大多數國家時間相一致,則採用東1區的時間。

在東西經180°上,你可以看到這條國際日期變更線並不是一條直線,為了方便這里局面生活,特意做了彎曲

10. 地球上24個時區是怎麼劃分的

為統一時間,國際上採用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的方法,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其中以0°經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中時區(也稱零時區),向東到180°依次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向西到180°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均為半時區。

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從零時區向東,每增加一個時區,時間增加1小時,向西每增加一個時區,時間減少1小時。西十二區比東十二區在時間上少24時。

(10)時區為什麼要劃分時間擴展閱讀

一、時區的由來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

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鍾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現今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由於實用上常常1個國家,或1個省份同時跨著2個或更多時區,為了照顧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將1個國家或1個省份劃在一起。

二、時區劃分中的日期變更線

1、自然界線不斷變化,即0點所在的經線,由於地球不停自轉,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不停自東向西交替,其速度大約每小時西移15個經度。自西向東過0點所在經線,日期要加一天,自東向西過0點所在經線,日期要減一天。

2、人為界線固定不變,即國際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目界線日期要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界生日期要加一天。

熱點內容
做自媒體為什麼文筆不好 發布:2025-02-11 16:06:55 瀏覽:198
為什麼在抖音上找不到 發布:2025-02-11 15:57:12 瀏覽:69
手機為什麼連不上4g網路 發布:2025-02-11 15:46:41 瀏覽:879
大人為什麼晚上睡覺哼唧 發布:2025-02-11 15:37:37 瀏覽:479
為什麼年輕人釣魚不好 發布:2025-02-11 15:31:39 瀏覽:100
為什麼楊洋這么短時間可以瘦 發布:2025-02-11 15:29:24 瀏覽:744
為什麼小米是印度第一智能手機 發布:2025-02-11 15:29:13 瀏覽:379
日本人的眼睛為什麼大 發布:2025-02-11 15:18:08 瀏覽:942
為什麼吃飯後不能看手機 發布:2025-02-11 15:13:58 瀏覽:120
為什麼聳肩不好看 發布:2025-02-11 15:00:40 瀏覽: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