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到晚上貓咪的眼鏡蛇

為什麼到晚上貓咪的眼鏡蛇

發布時間: 2022-09-02 20:27:18

㈠ 蛇怕貓嗎為什麼貓一看到蛇就不會放過

蛇類和野貓都存在瀕危和保護品種。例舉打蛇方法的原意是闡述其在與貓沖突時的狀態,並非厚此薄彼,也並非鼓勵人們去打蛇。實際上,人們攻擊蛇和蛇攻擊人類的原因都差不多,都是因為恐懼,害怕受到威脅,恐懼消失,則攻擊減少。比如誰被蚊子叮了臉,肯定給自己一巴掌,但如果蚊子停在商店貨櫃上,有人會專門拐個彎過去弄死它?不過,雖然蛇和貓同為食物鏈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它們與人類的相關度是不一樣的,被蛇咬和被貓感染疾病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威脅等級。之所以強調不要主動攻擊眼鏡蛇,不僅因為眼鏡蛇的濺射,毒液很寶貴,通常只會用於正面防禦大型猛獸,不會用於遭遇戰,而且只要毒不入眼,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你就是喝了二兩都沒問題,除非胃穿孔。所以不在噴毒,更多是考慮到眼鏡蛇的威脅等級,復合毒液型毒蛇的智商和攻擊性都遠超普通蛇類。類似「記者到蛇舍體驗眼鏡蛇的溫馴」 的新聞,看看就可以了,不要認真。野生和飼養之間存在幾何級區別,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另一原因是因為抗毒血清很昂貴,目前國內醫院通常只常備某一種抗毒血清,我說的是市級醫院。如果當地沒有適合的血清,需要時就得外調,這其中也同樣存在不穩定和不可控因素。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不要主動攻擊眼鏡蛇。這不是說遇到眼鏡蛇就一定要背誦毛主席語錄以求多福,而是之前說過的:物種內部的進化並非平衡。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有人開自動擋把油門當剎車,有人開手動擋換擋不用踩離合;有人可以徒手抓蛇,有人只能用滑鼠抓,還得讀技能條……進化方向不一樣,隔行如隔山,不要輕易嘗試。而且一般只要保持距離不魯莽行事,眼鏡蛇會自己走開。PS9:如果特別在意某一句話而忽略題旨本身,就會失去樂趣。之所以說人類祖先學習了狗的某種技能,是因為只有人類可以學習和模仿動物,反過來就顯得詭異。我要是說狗跟人類學會了跳大神,難道沒人覺得恐怖?至於進化史上的人與狼的結盟,那是發生在至少12萬年前的極遙遠時期,人類還沒進化為智人,和現在的猩猩差不多,不存在馴化的智力前提。這個不便細展開來,因為這里談的是貓而不是狗,雖然總是帶出狗的話題,但必須克制。

㈡ 眼鏡蛇非常怕家貓,一看到貓就趕緊逃跑是真的嗎為什麼眼鏡蛇會怕貓呢

作為一個農村人,見過許多貓和蛇pk的場景,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1,貓不怕蛇。2,貓和蛇打,蛇基本都會被貓弄死。

養過貓的人你就會知道貓科動物的強大,貓的爪子就和匕首一樣鋒利,發怒的時候伸出來很長的,我就被我家貓抓過一次,腿上瞬間就是三到口子,鮮血直流。貓科動物打架一般都是先用前臂也就是用爪子抓,並不會貿然的用嘴去咬,而且貓的敏捷性簡直無敵。

你在農村,你用石頭砸野外生存的貓,你能砸中一隻,我特碼跪下叫你爺爺!我小時候村裡有很多野貓,小時候也不懂事,就和小夥伴用小石頭打貓,無論你怎麼打都打不中的,側面也反映了貓的身手敏捷,寵物貓之類不說了,退化太多。

以前家裡的貓也捉了一條大蛇,雖然我沒看到捕捉過程,但是看到它趴在戰利品旁邊的樣子,仍然是敬佩的五體投地,不得不說,貓能贏得勝利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耐心,因為我幾乎那一整天都看它靜靜的坐在那個地方痴痴的望著,多少次我威逼利誘都沒能打斷她的守望....

直到看到它和它的戰利品我才意識到我原來曾經跟蛇有過那麼近距離的接觸(我的天吶)....雖然不知道貓為什麼要捉蛇,因為它僅僅只是咬掉了戰利品的頭就開始睡大覺了,它是真的累了,一整天呢,全身關注呢,還要抵抗我這個無知鏟屎官的誘惑...我的喵,最棒的喵,哈哈!

㈢ 令人恐懼的毒蛇,為什麼貓卻不怕

其實很多動物都怕蛇,因為蛇能吞掉許多體積大的動物,比如說人。

但是蛇再厲害也逃不過萬物相生克的法則,在動物界,貓跟蛇狹路相逢的時候,是要通過決斗來定勝負的。

貓和蛇的對戰通常是貓占上風,但並不代表貓可以免疫蛇毒,只不過有些毒蛇的神經性毒素對於人體的識別度較高,對人體傷害更大,貓也會中毒但不像人類那麼嚴重。之所以覺得貓不怕蛇,都是因為人太怕蛇了,大多數人會被蛇嚇個半死,貓卻可以將蛇玩弄於股掌之間,而人又可以輕松地收拾貓,這種相生相剋的關系一直是自然界亘古不變的定律。

㈣ 貓的養法,習性

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現在,貓成為了全世界家庭中極為廣泛的寵物。研究表明,貓不吃老鼠,夜視能力就會有所下降,會長期喪失夜間活動的能力。德國海德堡大學有一份研究稱老鼠體內有一種牛黃酸的物質,可以增強生物的夜視能力,而貓體內不能自己合成該物質,只能通過吃老鼠進行補充。
性格特點
1.貪睡
貓一天中有半天處於睡覺狀態 貓在一天中有14-15小時在睡眠中渡過,還有的貓,要睡20小時以上,所以貓就被稱為「懶貓」。 但是,您要仔細觀察貓睡覺的樣子就會發現,只要有點聲響,貓的耳朵就會動,有人走近的話,就會騰地一下子起來了。本來貓是獰獵動物,為了能敏銳地感覺到外界的一切動靜,它睡得不是很死。
2.任性
貓顯得有些任性,我行我素。本來貓是喜歡單獨行動的動物,不像狗一樣,聽從主人的命令,集體行動。 因而它不將主人視為君主,唯命是從。有時候,你怎麼叫它,它都當沒聽見。貓和主人並不是主從關系,把它們看成平等的朋友關系更好一些。也正是這種關系,才顯得獨具魅力。另一方面貓把主人看作父母,像小孩一樣愛撒嬌,它覺得寂寞時會爬上主人的膝蓋,或者隨地跳到攤開的報紙上坐著,盡顯嬌態。
3.愛干凈
經常清理自己的毛 小貓在很多時候,愛舔身子,自我清潔。飯後它會用前爪擦擦鬍子,小便後用舌頭舔舔肛門,被人抱後用舌頭舔舔毛。這是小貓在除去身上的異味和臟物呢。貓的舌頭上有許多粗糙的小突起,這是除去臟污最合適不過的工具。
4.反應和平衡首屈一指
高牆上,優雅散步,輕盈跳躍 看到貓在高牆上若無其事地散步,輕盈跳躍,不禁折服於它的平衡感。這主要得益於貓的出類拔萃的反應神經和平衡感。 它只需輕微地改變尾巴的位置和高度就可取得身體的平衡,再利用後腳強健的肌肉和結實的關節就可敏捷地跳躍,即使在高空中落下也可在空中改變身體姿勢,輕盈准確地落地。
善於爬高,但卻不善於從頂點下落。
5.貓通過叫聲與主人對話
和貓交往 貓的叫聲不僅能傳遞信息,而且能表達感情,因而主人能通過觀察、判斷來讀懂它,和它交流。 貓有很多種,有嘴挺貧的,有愛沉默的,不能一概而論,要長年和它相處的話,就能讀懂它的每句言語。
6.貓用肢體表達語言
所謂「貓的肢體語言」就是貓用耳、尾、毛、口、身子來表達自已的心情和慾望。貓要是膩在人的腳下、身旁,用頭蹭你的話是親熱的表現。如果貓把從嘴邊分泌出來的一種氣味蹭到你身上的話,就表示它想把你占為已有。要是貓的喉嚨里發出嘰里咕嚕的聲音,就表明它心情很好,還有要是貓像鴨子孵蛋一樣,前腳往裡彎的話,就表示它的安心和依賴。
7.貓的報恩
一般貓在臨死前會預感到自己將要死去,然後他會回到他的主人家「道個別」,然後找個無人知曉的地方,獨自死去。

年齡

貓咪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能活8.9年,最多36年。
假如你的貓從小吃好睡好精神好,能活到快12年(但一般來說很少)
[編輯本段]貓的品種
貓科動物大約有35種,家貓主要是由非洲野貓進化而來的。貓科動物幾乎生活在世界各地,從熱帶雨林到沙漠再到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都是它們的家園。
目前比較流行的貓的種類分法有四種:
1、西方品種和外來品種(包括暹羅貓、東方貓等)。西方廣泛流行的產地分類法。
2、純種貓和雜種貓。按品種培育角度分類。
3、家貓和野貓。按生活環境分類,不過,兩者之間並無嚴格的界線。
4、長毛貓和短毛貓。主要根據毛的長短來分類,例如,波斯貓,喜瑪拉雅貓屬長毛貓;泰國貓、俄國藍貓屬短毛貓。
短毛貓品種較多幾乎分布於全球世界各地,主要品種如下:
狸花貓
狸花貓中國是狸花貓的源產地,它屬於自然貓,是在千百年中經過許多品種的自然淘汰而保留下來的品種。人們最熟悉的就要算是「狸貓換太子」(宋朝)的故事了,這也是能夠找到的最早有關於狸花貓的記錄了,所以,狸花貓就有了一個這樣的英文名字Dragon Li,由CAA貓會授予。它非常受百姓們喜歡,因為它有漂亮、厚實的被毛,健康的身體。容易喂養,並且對捕捉老鼠是十分的在行。但是由於外地貓只的不斷引入,純種的狸花貓已經很少見,所以廣大飼主不要以為所有虎斑貓都是狸花貓而上當受騙。
外貌:狸花貓有非常圓的頭部,兩只耳朵存在的間距不短,耳朵的大小十分的合適,有非常寬廣的耳根,很深的耳廓,位於尖端的部分比較圓滑。狸花貓有非常寬大的面頰,讓頭部有一種十分圓滑的感覺。它那非常大的眼睛很圓,稍稍傾斜,從黃色、金色到綠色不等。鼻子的顏色是磚紅色的,黑色「描邊」。狸花貓有非常適中的身材,不但有很寬的胸腔,還很深、厚。四肢同尾巴一樣,都是長度適中的,非常合適,並且有非常大的力氣,有很發達的肌肉。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有非常健壯的身體,以及和英短有得一拼的大圓臉。
被毛與毛色:狸花貓的被毛是由長護毛和短絨毛組成的,比較短硬,很有光澤,還十分的順滑。狸花貓有非常清楚、明顯的斑紋。協會只承認鯖魚斑,最好是中間斷開的「Broken Mackerel Tabby」,平時人們都稱為狸花斑紋,那是因為這種斑紋非常像野生的豹貓(狸)身上長有的;在它的額頭上有所有虎斑貓共有的M形紋,位於眼角的部位會出現有連在一起的延伸的「眼線」。環形的項鏈會出現在它的頸部、四肢及尾巴上;魚骨刺斑紋(鯖魚斑)(完整的)或「斑點」(斷開的鯖魚斑)會出現在它的身軀上。一般情況下,斑紋的顏色是黑色,它被毛底色是棕色或深褐色,可以帶有其他色調;頸部、腹部下面的毛發是灰白色或乳白色。白色斑塊暫不被允許。相互摻雜的鯖魚紋,和虎皮有些相似。一般情況下,它的腳墊和掌上的毛發都是黑色的。這樣的斑紋,可以使它在野外的時候得到掩飾,以更好的捕獵和躲避敵害。
性格:狸花貓有非常獨立的性格,愛好運動、非常開朗,如果周圍的環境出現了改變,那它會表現的十分敏感。它對主人的依賴性是非常高的,如果突然地給它換了個主人,它的心理可能會變得憂郁。雖然成年後的貓不會十分愛好和人玩耍,但它還是會隨時在你的視線之內走動的。它是非常含蓄的動物,並且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主人很忠心。
飼養重點:在家庭中,對於狸花貓的喂養問題非常簡單,它不需要太多關注,只要有非常干凈的清水與適合它的口糧就可以了,這就是它過快樂生活的必備條件。貓兒們的進化經過上千年了,普通的小毛病是不會把它們困住的,因為它們有非常高的自我調整能力。它不懼怕寒冷的天氣。

波斯貓(喜馬拉雅貓)

英文名:Persian(單色貓)/Longhair(非單色貓)/Himalayan(重點色貓)
喜馬拉雅貓
波斯是古伊朗的國名。波斯貓是最常見、最典型的品種,波斯貓實際上是以古波斯地區(今伊朗)的長毛貓和土耳其或亞美尼亞地區的安哥拉貓為基礎,在英國經過100多年的選育繁殖,於1860年誕生的一個品種。波斯貓有一張討人喜歡的娃娃臉,長而華麗的被毛,優雅的舉止,因而身價很高。一隻純種的波斯貓可達上千美元,是世界上愛貓者最喜歡的貓之一。
【外貌】波斯貓是矮腳馬型,有健壯滾圓的軀干,頭和臉為圓形、四肢;粗短、鼻子短、眼睛大而圓。被毛特別豐滿,這是一種雙層被毛,有兩種毛組成:長而柔軟蓬鬆的地下層絨毛以及稍長而粗糙的芒毛(展覽會上好的純種貓的芒毛可達12厘米)。從雪白色到烏黑色;從銀灰雙層漸層到明顯的玳瑁色。達到展覽標準的波斯貓,價格極其昂貴。
【體形】大或中等身形. 胸部又闊又深. 肩部與臀中間部分豐滿, 背部平直. 富肌肉感. 但不會過分肥胖.
【頭部】又圓又大, 頭蓋骨甚寬闊,兩頰豐滿
【耳朵】細小, 耳尖渾圓, 向前傾斜. 底部不會過分寬闊; 雙耳間距闊, 位於頭上偏低位置, 順著頭部渾圓的線條連合
【眼睛】既大且圓; 眼色亮澤. 雙眼間距寬闊, 予人可愛的神情
【鼻子】短、扁、寬闊。在英國,鼻尖必須低於眼下緣。
【下巴】飽滿, 結實渾圓, 發育良好, 反映良好的咬合狀態
【四肢】短而粗壯. 前肢筆直; 從後面看, 後肢筆直.
【足掌】結實, 且又圓又大. 足趾緊貼; 前肢各有五趾, 後肢則有四趾
【尾巴】短, 但與身體成比例
【披毛】雙層被毛. 底毛濃密, 且被一層長而光滑的防水披毛覆蓋著. 冬天時, 濃密的底毛完全生長, 因此冬天的披毛較夏天的豐滿. 披毛的質素與類型最為重要, 顏色及圖案則較次要
【習性】波斯貓天資聰穎,溫文爾雅,反應靈敏,善解人意。性情屬外靜內動,表面安靜懶動,卻隱匿了內心的喜怒哀樂,而且渴望得到主人的關愛。集寵物的優秀性情於一身,舉止高雅,恬靜可愛,樂觀向上,對人誠實,易於溝通。還是著名的捕鼠高手。 波斯貓叫聲纖細動聽,適應環境能力強。但夏天討厭人抱,喜歡獨自睡在地板上。

緬甸貓 Burmese

原產地:緬甸 , 在三十年代的初期,美國舊金山的Dr. Joseph Thomson從緬甸獲得一頭吸引人的合桃啡色的雌貓,他為它起名「王貓」 〔Wong Mau〕,當時因為沒有弄到同品種的公貓,只好讓它和暹羅貓交配。經過與暹邏貓的繁殖後便訂立了這個與別不同的品種–緬甸貓。在繁殖的過程中會得到一些毛色較淡的小貓,而美國的繁殖者要求美國CFA同樣確認這些淡化的顏色,最初這些淡化顏色的貓被列為另一個品種Malayan,後期則變成緬甸貓中的DiluteDivision。
【外貌特徵】緬甸貓體形豐滿,肌肉結實;四肢細長,前肢比後肢短;腳爪小,為橢圓形;尾巴長度適中。頭部呈適中的楔子形,顴骨高,鼻子略短。眼睛上眼眶向上吊,下眼眶為圓形,眼珠為黃色;耳朵大小適中,尖稍呈橢圓形;被毛短而稠密,圓潤富於光澤,如緞子一般光滑,受人珍視。
【體形】中等身形, 肌肉發達, 身體健碩.肌肉發達,四肢短而勻稱,腳爪大而圓。
【頭部】不論從正面或側面觀看, 頭兒也是圓圓的; 面罩既短且寬, 發育甚佳. 下巴結實渾圓. 以反映出良好的咬合狀態
【耳朵】細耳, 且基本上是短耳, 根睰砝? 連接頭部的位置較闊, 耳尖渾圓, 位置稍偏下向
【眼睛】又大又圓, 間距較寬
【鼻子】明顯的凹位
【足掌】呈圓形. 前肢各有五趾, 後肢則有四趾
【尾巴】修直, 屬中等長度
【披毛】短密, 具有絲綢般的光澤
【毛色】1. 黑貂色( Sable ) 2. 香檳色( Champagne ) 3. 藍色( blue ) 4. 白金色 ( Platinum )
【習性】緬甸貓不像暹羅貓叫聲吵鬧,它性格溫和,頑皮活潑,叫聲和動作都很可愛。喜歡與人作伴,不懼怕陌生人。

土耳其安哥拉貓 Turkish Angora
CFA賽級貓源於土耳其,土耳其安哥拉貓是最古老的長毛貓品種之一,取名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之舊稱——安哥拉。16世紀進入義大利和法國,爾後又進入英國,是進入歐洲最早和當時最受歡迎的長毛貓品種。19世紀中葉,由於波斯貓的出現,它的地位逐漸降低。1963年首次抵達美國,東山再起,重新出現於各類貓展,再度受到人們的青睞。1970年制定其標准並得到眾多貓協會的承認。
【外貌特徵】土耳其安哥拉貓屬混血型體型,頭長,修飾過的楔形;杏仁形眼,耳大直立,從耳朵長出的飾毛很具特色。背部起伏較大,四肢高而細,腳趾長滿飾毛。尾毛蓬鬆,有時尾巴一直能伸到頭後腦。優雅柔順的外表,使整體散發出一股流暢的動感美。
【性格喜好】聰明敏捷,獨立性強,生性好動。幼貓喜歡嘻鬧玩耍。易於調馴。不太怕水,反而喜水性。
【頭部】小到中等,向頰部變細呈楔形,平滑。鼻長中等,鼻樑直,線條和緩。額頭至鼻尖成直線。口吻線條流暢。
【耳朵】耳大直立,耳端尖,基部寬,耳內長有飾毛。
【眼睛】眼睛大,杏仁形,眼梢稍吊。眼色有藍色、琥珀色、金黃色、異眼(不同顏色)。
【軀體】大小中等,長而苗條,背部起伏較大;胸部緊湊而細,腰高。頸細,體型優美。纖細的骨骼,和強壯的肌肉。
【四肢】四肢高而細,長度與身體比例協調,後肢比前肢長。
【趾】趾小而圓,緊湊,足趾間有飾毛。
【尾】尾巴長,尾端尖,尾毛蓬鬆。
【被毛】全身長滿中長度單層被毛,毛質纖細而不纏結,觸之如絲綢,富有光澤,允許有少量波浪形。飾毛長,尾毛蓬鬆密生。
【毛色】以前的標准只認可白色,被毛為白色單色,無斑點,鼻、足趾間粉紅色。現在除承認白色、紅色、藍色、黑色單色外,尚承認銀虎斑。
【缺點】鼻鏡、足趾間非粉紅色,咬合不正(非剪式咬合)者為缺點。體型短胖、尾巴異常扭曲,標准色以外的眼色者為劣品。斗雞眼是不被允許的。

土耳其梵貓 Turkish Van

1955年,英國的愛貓人士在土耳其的梵湖畔看到正在玩水的貓而帶回飼養,土耳其梵貓是由安哥拉貓突變而成的,嚴格說是安哥拉貓的一個變種。1969年被認作一個獨立的品種,逐步繁衍並得到國際貓協的認證。
【外貌特徵】土耳其梵貓外表和安哥拉貓很相似。特別的頑強,環境忍受能力好,非常活潑。盡管曾經被人認為具有攻擊性,現在經過育種專家的努力,該品種的行為已經變得很友好,對其他貓尤其如此。自我,貪玩,個性強,感情豐富,常常對主人表現出佔有欲。是非常好的伴侶,嗓門略大。能適應公寓生活。但有水環境的大型庭院更佳。生長遲緩,要3到5年時間才能完全成年。平時每周一次的毛發梳理即可,夏初脫毛季節需要適度增加次數。土耳其梵貓有一身緻密、柔軟的絲狀被毛,但沒有任何內層絨毛。冬季它的被毛完全可與BT之家的長毛相媲美;夏季被毛逐漸脫落。
【性格喜好】與眾貓不同的是該貓尤其愛嬉水,甚至會到淺水中去游泳,出水後身上的水極易甩干。 聰明、機敏、活潑、喜歡玩耍、攀爬。叫聲甜美悅耳,對人友善。
【體形】軀干修長,肌肉發達
【頭部】短而呈楔形
【耳朵】耳大多毛
【眼睛】圓形,為琥珀色
【鼻子】鼻子細長,末端帶色
【四肢】中等長度
【足掌】腳爪小而圓,呈粉紅色
【尾巴】尾長而尾毛豐滿,尾部應有幾圈較深的金棕色毛。
【披毛】被毛長而有光澤,被毛基調為白色,在耳朵前部有一些金棕色斑紋;尾部亦帶有暗色斑紋。
【毛色】顏色為白色,臉和尾部有金棕色斑紋
【注釋】沒有允許雜交品種 可接受的顏色如下:
乳黃色貓(乳黃色斑紋與白色粉筆似的被毛形成對比。面部垂直向下的白色面斑一直伸過鼻子,把頭上顏色區分成兩半。頭上顏色區局限於眼睛以上,不能伸過耳後跟。耳朵本身是白色,耳內是帶淡黃色的粉紅色。尾巴應是純乳黃色並可能略向上延伸至背部。)
紅褐色貓(斑紋圖案非常重要,頭上的紅褐色毛區局限於眼睛以上且不能延伸至耳後。鼻子是白色,清晰的垂直白色面斑把頭上紅褐色區分成兩半,尾巴也是紅褐色。)
【不良性徵】身體出現多於三個的斑塊。臉部沒有火焰紋。斑紋分布不均勻。尾部著色的太早的開始於背部。
另:有一種全白貓,名為Turkish Vankedisi,至於是不是梵貓還在糾結中~

孟加拉貓 Bengal

有亞洲豹貓(狸貓)的血統,是貓中最名貴的一種 一般可以賣到5、6萬
1、概述:原產:美國
祖先:亞洲豹貓交叉配種
起源:1963年
中型到大型。重量:5.5到9公斤。長而強壯。骨架結實。短被毛。
2、頭:頗大,帶圓弧輪廓。長大於寬。前額到鼻樑處有柔和的曲線過渡。高起而明顯的臉頰。豐滿而寬的吻部。大而寬的鼻微帶凹曲線。頜很明顯。
3、耳:中小型,基部寬,耳尖圓,向前傾。耳尖不能有猞猁狀簇毛。
4、眼:大,橢圓形,間距大,眼梢微微向耳基部傾斜。除了藍色和淺綠色,所有的顏色都可接受。
5、頸:長,粗,肌肉發達,強有力。長度和身體長度成比例。
6、身體:長,大型,強有力,但並非東方型身體。骨骼粗壯,肌肉有力。
7、腿和爪:腿的長度中等。後腿稍微長於前腿。骨骼強壯粗大。大而圓的爪。黑色的足墊。
8、尾:中等長度,粗,向尾尖逐漸變細,尾尖呈圓形。
9、被毛:短而細膩。濃厚,好話,異常柔軟。顏色包括:黑色(未被承認);啡虎斑(底色有深淺之分);銀虎斑(未被承認);白雪貓(猞猁色點貓Lynx-point/水貂貓Mink-point)是較淺的斑點或花崗岩紋,藍眼(水貂貓綠眼,水貂貓未被承認)。

俄羅斯青灰貓/俄羅斯藍貓 Russian Blue

歷史上曾被稱做阿契安吉藍貓,17世紀時隨著船隻被帶到英國繁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險些絕種。俄羅斯藍貓體型細長,頭部彷佛由數個平面構成,額頭平坦,由側面看像蛇,故稱作「眼鏡蛇的頭」。全身由帶銀光的藍毛包著,眼睛為綠色。其四肢細長、臉窄小,大耳朵極薄,具雙層短毛。此貓性情內斂且溫馴,絕不會亂叫。大而直立的尖耳朵,腳掌小而圓,走路像是用腳尖在走。身上披著銀藍色光澤的短被毛,配上修長苗條的體型和輕盈的步態,盡顯一派貓中的貴族風度。
俄羅斯藍貓性格文靜害羞, 怕生,不願外出。叫聲輕柔甜美, 感情豐富而溫順,對飼主非常信任,喜歡取悅主人。並能與家中其它寵物和平共處,容易飼養,是極受歡迎的家庭寵物。
俄羅斯藍貓歷史較為悠久,它們的祖先「阿契安吉藍貓」早在17世紀就從俄羅斯的港口被帶往英國。二次大戰以後,俄羅斯藍貓的數量急劇減少,為了把其種群數量恢復,培育者用暹羅貓與其進行雜交,使得俄羅斯藍貓的外形帶有一些東方情調。由於祖先起源於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帶,很多地方稱它為「冬天的精靈」。雖然有人說,以名字看,應源於北歐及俄北部,但正確起源仍是謎。不過,由英國人培育品種之說法,倒成為定論。19世紀末,該貓首度出現於貓展。當時的體型接近短身型;但世界大戰後,常與暹羅貓交配,變成纖細體型。不過自1960年代以後,有返回原體型的傾向。
體形:修長優雅的體形略帶東方情調,骨骼結實,被毛簡單華麗。短毛,有著天鵝絨一般的質地和手感,內層的絨毛可抵禦嚴寒,有灰色、藍灰色,看上去散發著水貂皮一樣的銀灰光澤,故稱俄羅斯藍貓。頭短,呈楔形。中等長度的鼻樑與前額基本呈直線,眼睛為杏核形,顏色為綠色。耳寬大、直立,有透明之感。四肢修長,腳爪呈正圓形。長而光滑,呈錐形。
性格特徵:寧靜安詳,生性溫和略帶羞澀,智商較高。喜歡寓所生活,但也能適應寒冷的環境。
日常管理:雖是短毛貓,但應經常梳理被毛,以保持被毛的光澤。該貓喜歡寧靜的家庭,最適合愛安靜的老人。
俄羅斯藍貓又有「短毛種之貴族」和「冬之精」美譽。原產於白海沿海或斯堪的納維亞地區。
另:已有黑色與白色,來自澳大利亞,未被接受,且極其稀罕。

斯芬克斯貓Sphynx

【別名】(極不正式)加拿大無毛貓(Canadian Hairless)
【原產】加拿大
【皮毛】無毛類
【體型】中等瘦長型
【外貌】這種貓除了在耳、口、鼻、尾前端、腳等部位有些又薄又軟的細毛外,其它全身部分均無毛。
【特徵】皮膚多皺,有彈性,和別的貓相比,多汗和油脂。頭部呈楔形,尾長且細。肌肉發達,觸摸體溫比其它貓高。
【眼睛】眼睛大成圓形,稍傾斜,多為藍色和金黃色.
【耳朵】耳朵大。
【習性】斯芬克斯貓非常老實,忍耐力極強,容易和人親近,好玩,對主人忠誠。因為它愛出汗,所以飼養時要注意經常給它洗澡。
[編輯本段]進化史
與狗不同,貓是自我馴化的動物。
狼最初能夠適應人類生活是因為它們的社會行為在許多方面正好與人類相匹配。貓卻不同於人類,它們是獨來獨往並擁有固定領地的獵獸,而且大多活躍在夜間,然而正是貓的捕獵行為促使它們最初與人類環境相接觸,而它們守護領土的強烈本能又驅使它們不斷出現在相同的地方。
馴養貓的歷史要比犬晚得多。這一時期可能不會早於公元前七千年,當時由於農業得興旺發達,在中東形成了新月形米糧倉地帶。家宅、谷倉和糧食商店的出現為鼠類及其他小型哺乳類動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環境,而這些動物正好是小型野貓的理想獵物。從一開始,人與貓之間就建立起互利關系:貓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而人類免除了討厭的嚙齒動物的困擾。最初,這些野貓的存在可能不被人類所接受甚至受到鼓勵,不時拋給一些食物。就象狼一樣,較為馴服的一些野貓逐漸被吸納進入人類社會,由此產生了最早的半馴化貓群體。
家貓幾乎肯定是遍布於歐洲、非洲和南亞的小型野貓的後裔。在這片廣袤的地域內,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演變出無數個野貓亞種群。它們的外觀不盡相同,生活在北方的歐洲野貓身材粗壯,短耳,厚皮毛;非洲野貓的身材更修長,長耳,長腿;而生活在南方的亞洲野貓則身材小巧,身上帶斑點。
家貓的原始祖先很可能是非洲野貓,因為非洲野貓的形體只稍大於家貓,性情也比其他品種野貓馴服。非洲野貓經常出沒在人類住地附近,並很容易被馴化,往往作為當地居民地寵物來飼養。馴化後的貓被帶到世界各地後,可能與當地野貓相互交配,成為不同地區現代家貓的祖先。目前帶深色斑紋的歐洲家貓的皮毛紋路兼備了歐洲野貓和非洲野貓的特點,而生活在印度的家貓所帶的斑點說明它們的先祖與亞洲野貓有著血緣關系。家貓與叢林貓等另外一些野貓品種雜交後產生的品種不大可能對家貓的主流品種產生重大影響。
經過數千代的繁殖,在貓身上也發生了家養過程所引起的生理變化,這與狗身上的變化相似。包括形體變小,爪子縮短,大腦和顱腔容積縮小,伸展雙耳和尾巴的姿態以及皮毛的顏色和質地也起了變化。不過貓與狗不同,它們在人類社會中保持著很大程度的獨立性,因此很少因為選擇性的外來壓力而形成某些為人類所需要的行為特徵。因此,家貓與其祖先野貓相比,在外貌上變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發現中很難加以區分。
在不同的史前人類遺址附近都曾發現過貓的殘骸,包括約九千年前的以色列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千年前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谷遺址。不過,這些殘骸很可能是為了謀取皮毛或肉而被殺死的野貓。有趣的是,在地中海的塞普勒斯島上同時發現了八千年前的貓和鼠的殘骸,它們只能是被人類移民帶到島上。盡管這些貓可能尚未完全馴化,但它們是有意被帶到島上來對付鼠害的。
[編輯本段]貓與人
貓作為性情溫順,聰明活潑的動物,作為家庭寵物已經有長久的歷史,在歐美國家的家貓程度尤其很高。在20世紀初,美國的一名動物學家首次發明了貓樹(cat tree,貓爬架)這種產品,目的就是為了治療日益嚴重的家貓鬱悒證。它的錯落的空間組合使家養寵物貓擁有自由玩耍的空間,激發貓科動物的天性,產品上的天然麻繩讓貓感受自然的氣息,並可以在不毀壞傢具的前提下保持磨爪子的生理習慣。今天在許多國家裡,一些高檔的產品已經成為標準的居室用品和工藝品,和主人的審美情趣家居風格相結合,讓貓和人都享受高檔次的生活。國際知名的品牌比如澳洲的加菲島Garfieldisland(加菲島,自然大師),美國的Morden Cat,都是為這方面的產品開發而出現的企業,貓樹貓爬架是它們的重要產品。

㈤ 貓被眼鏡蛇咬了,就口吐白沫,貓會死嗎

貓被眼鏡蛇咬了,就口吐白沫,貓會死嗎?不僅貓咪這個樣子,後來養了一隻田園犬,也是上躥下跳,兩眼通紅,一邊叫喚一邊到處跑,試圖找地方藏起來,而且狗狗死的時候,還口吐白沫。

以前不知道,後來才知道,貓咪的這種症狀是貓癲癇,狗狗的那種症狀是腦膜炎。



貓咪前期癲癇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態,早期剛發現的時候,鏟屎官如果不注意,那拖延時間久了,對貓咪的病症會影響很大;貓癲癇一般很難治,癲癇時間越久的貓咪,就越是難治療。

前幾天有一個鏟屎官也給我留言,網友說,家裡養了2隻貓,兩只貓咪同父同母,大一點兒的貓咪特別健壯,身體很健康,能吃能喝;然後小一點的那隻,身體就很虛弱,經常有病,最嚴重的是,小一點的貓咪還有癲癇。



每一次貓咪癲癇的時候,鏟屎官都要請假帶著貓咪去寵物醫院,哪怕給貓咪准備了抑制的葯用處也不太大;有一次,鏟屎官沒有在家裡,通過攝像頭隨時觀看著貓咪的狀況;但當她發現小貓發作癲癇,趕回家的時候,小貓已經不行了,嘴角還有口吐的白沫。

這件事情,給鏟屎官帶來了很大的陰影。

貓癲癇,真的是很少見,但治療起來很麻煩的一種貓咪腦部有問題導致的疾病。



導致貓咪患上癲癇的原因,有哪些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貓咪腦部的某項功能受損,進而導致貓咪患上癲癇;也有可能是,貓咪的身體裡面缺少某些東西,但這種可能性很小。

貓咪發作癲癇的時候,這本身不能說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典型的大腦功能異常。

貓咪癲癇,一般可以分成全身性癲癇和局部癲癇。

顧名思義,全身性癲癇是貓咪全身性發作,全身抖動、抽搐,四肢站立不穩,並且伴隨著大小便失禁的症狀,嚴重的話,貓咪還會口吐白沫。

而局部癲癇,就是貓咪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抽搐、抖動,不受控制,比如是貓咪的四肢,也比如是貓咪的臉部頭部等。

當貓咪癲癇嚴重,會舌頭發紫,難以呼吸,最後窒息而死。

㈥ 眼鏡蛇與貓咪大戰結局會如何

貓咪完勝

空虛問題;沒時想答。

貓咪會獲勝,請看我分析。眼睛蛇算是比較兇猛的動物了,毒性強,攻擊性高,在蛇類中也算是一個王者的存在了,非常靈敏。

而現在有一個能與眼鏡蛇的速度媲美的,那就是貓,貓的感官神經比蛇還好,身體還特別柔軟輕盈,從高樓跳下都沒事,都說貓有九條命。

蛇靠的是溫度來感應四周。但貓就不同了,它有四肢,而且有眼睛,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貓的反射神經非常快。有科學家說貓的反應可以達到蛇的七倍。試想想,蛇的動作在貓的眼裡跟慢鏡頭似的,我們看著很快的毒蛇吐信,在貓的眼裡就是慢吞吞的,它完全有時間反應過來,然後進行有效的反擊。反應速度比蛇快,是貓最大的優勢,但絕不止是只有這樣一種優勢。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在自然界中,花豹為了培養子代捕食能力,會讓它們進行捕蛇活動,母豹在一旁看著,也不擔心其被咬到。這就很能體現出貓科動物比蛇厲害了。

如果是,野外蛇,家養貓,處於同一水平高度。大小體,狀態,在一個20×20×20的環境打起來。貓死。因為蛇有毒,那貓應該怎麼樣取勝?和他比靈活體力。然後打7寸。

貓會戲耍蛇因為貓的反應是貓的7倍,腦子還沒過來身體就躲過去了。

我猜是兩敗俱傷![流淚]

澳大利亞的東部擬眼睛蛇,可算是野貓殺手了,並且自身重量最大也就一斤卻經常以小博大。其實貓捕殺的蛇人用腳就能踩死(體重蛇一般比貓輕太多了斗獸中體重非常重要!)而且一般沒毒,即使遇見銀環這種劇毒的但蛇一般只想逃跑到最後發現跑不了想反抗也已經被打成殘血。東擬咬死野貓多也主要因為它非常兇猛加毒性極強(毒性世界第2僅次於內陸太攀蛇,吊打黑曼巴)

眼鏡蛇獲勝的幾率較大,但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多隻貓攻擊一個眼鏡蛇,眼鏡蛇必死無疑

把他倆弄一起打一架看看。

㈦ 小貓和眼鏡蛇的圖片有什麼寓意

這幅畫是義大利插畫家Marco Melgrati創作現實題材,你永遠不知道跟你玩的人是誰,要尊重每一個人,也不要輕易看不起和低估任何人。你看到的可能是一點點,而別人其實早已看清你,只是考慮要不要傷害你。

㈧ 為什麼貓見到蛇就會打架呢

大多數情況下貓和蛇打架其實只是貓在玩蛇或者溜蛇而已,或者在拿蛇練捕食技巧又或是練爪子。

一般情況下,貓是不怕蛇的,而且也打得過蛇。根據食物鏈的說法,貓在蛇的上端,蛇在貓的下端。貓作為貓科動物,其反應速度之敏捷,捕捉食物時攻擊頻率之快,是大多數動物難以企及的。

蛇看起來兇猛,但蛇的皮肉很容易被利器撕裂,蛇在纏繞動物時會非常小心,以免被劃到皮膚。所以貓的利爪對蛇簡直是致命的。蛇的全身都是軟骨頭,鬆弛狀態下非常容易折斷。

人們常說:打蛇上棍,打蛇七寸,道理一樣的。實際上,蛇再兇猛,都是害怕棍子的,因為棍子細長,讓蛇不能集中注意力,而貓的前腿類似短棍,快而有力,每次挑逗蛇,蛇的氣的不行又沒有辦法。

另外,蛇的內臟多集中在前半身,腎臟處於後半身,腸子貫穿全身,這些應該就是蛇致命的缺點了,每當蛇想纏繞貓的時候,最終蛇死的結果都是內臟受損而亡。

蛇在攻擊時採用的是突然跳起來攻擊,但攻擊距離是自己體長的三分之一,對於貓這種靈活的動物來說,跳躍式的攻擊特徵太明顯,不具有殺傷力。而且蛇在攻擊時是直線攻擊,想躲避它的進攻很簡單,只需要換個方向就可以了,而蛇要轉頭是很費力的。

最重要的是,蛇屬於冷血動物,它的耐力是很有限的,蛇每一次攻擊所消耗的能量等於貓跑一公里的能量。所以在遇到貓和蛇打架的時候,完全沒必要擔心,貓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展資料

1、蛇的生活習性

蛇是一種體溫隨氣溫而變的變溫動物,因為蛇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來產生和維持恆定的體溫。蛇類活動的最適溫度是20~30℃,在這適宜范圍內蛇的生長速度也隨氣溫上升而直線上升。

例如有一項研究結果是,在18℃、23℃、28℃溫度下,眼鏡蛇成蛇月增重量分別是64.7、72.7、94.3克(幼蛇相差更大)。但超過35℃左右就會厭食、生病,40~45℃以上迅速死亡。空氣濕度對蛇類也有很大影響,一般以50~70%為宜。

過高易患霉斑病、肺炎等,南方死亡率較高;過低(例如北方春旱期)則因水分蒸發過快不利於蛻皮(尤其是孕蛇),影響它繼續生長,甚至造成死亡。「蛇過道,大雨到」,也是因為雨前氣壓低、濕度大,蛇感到不適到處亂跑的結果。

2、貓的生活習性

貓咪在一天中有14~15小時在睡眠中度過,還有的貓,要睡20小時以上,所以貓就被稱為「懶貓」。但是,要仔細觀察貓睡覺的樣子就會發現,只要有點聲響,貓的耳朵就會動,有人走近的話,貓就會騰地一下子醒來。

本來貓是狩獵動物,為了能敏銳地感覺到外界的一切動靜,它睡得不是很死,所以不應該稱之為「懶」,因為貓只有4~5小時是真睡,大多數時間應該算是在「假寐」或者叫做閉目養神。但從小和人類待慣的貓睡得比較死,睡的時間比較長。

熱點內容
為什麼老公老是問我晚上吃什麼 發布:2025-02-12 01:50:35 瀏覽:865
為什麼現在失聯大多是女生 發布:2025-02-12 01:45:41 瀏覽:319
為什麼福鱷顏色變淺了 發布:2025-02-12 01:45:33 瀏覽:935
為什麼男人總是喜歡為難男人 發布:2025-02-12 01:43:58 瀏覽:663
為什麼一到晚上起風疙瘩 發布:2025-02-12 01:36:10 瀏覽:402
為什麼長跑完晚上容易做夢 發布:2025-02-12 01:36:09 瀏覽:380
女人為什麼喜歡要求別人 發布:2025-02-12 01:07:56 瀏覽:544
小尾寒羊羔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12 01:07:43 瀏覽:465
為什麼眼睛周圍突然有灼熱感 發布:2025-02-12 01:02:47 瀏覽:203
大姨媽顏色棕色為什麼 發布:2025-02-12 01:02:43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