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國飛行員每年的時間少
⑴ 飛行員最到可以飛行多長時間
我國的飛行員飛行年齡為45歲,每年飛行時間一般為120小時左右。也就是3000小時左右。楊利偉他們也是飛了1500小時左右。
⑵ 二戰空軍飛行員為什麼訓練時間那麼短聽說英國空軍有隻訓練兩周就上前線的,就算突擊訓練這么短時間怎麼
戰時是不一樣的,戰時都有戰時應急措施的,就和醫療一樣,戰場急救術是每個兵都要掌握的,可是這種急救術只是暫時急救一下而已,沒有後方那麼好的醫療條件的!現在空軍飛行員培訓是兩年,可是你們別忘啦,他們當飛行員之前就已經做過好幾年的步兵啦!真正的航空兵學院幾乎不會對社會上招聘學員,除非是幫助培養一批民用飛行學員還有可能!那些軍用飛行員都是軍隊里挑的!
⑶ 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空軍飛行員的每年飛行時數
美軍的年飛行時數約在230小時左右,實戰部隊、駐外部隊與航母空隊更多。
解放軍飛行員平均每年飛行時數在100-150小時之間
然從時數管理的角度來看,解放軍飛行員平均每年飛行時數應在100到150小時之間,但實際應不到此數,因為飛機超過一定飛行時數後需進場大整修(俄制的蘇愷27及蘇愷30戰斗機的引擎飛行時數一千個小時後需進廠做大保養,而俄羅斯尚不肯將此技術授予中國,尚須送回俄羅斯保養,這也是中國為何致力於自行研發發動機的原因之一),故除了殲七、殲八外,蘇愷戰機尚須送回俄羅斯才得進行大整修,在解放軍飛機極力提高妥善率的因素下,飛行員飛行時數勢必受到壓縮。
而中國自行生產製造的戰斗機發動機每七百個小時飛行時數需進廠大保養,殲七、殲八又有同機種間零件無法互換的毛病,據說是當初急於攻關,零件精密度不夠,公差太大,每一個飛行小時需要15-20小時來作保養,這也是造成飛機容易出毛病的原因之一,也讓飛行員懼飛,進而導致飛行時數更少。
故此,解放軍空軍比較合理的年飛行時數應為60-100小時,看機種而定。
⑷ 台軍方:飛行員每月訓練1小時 ,飛行員一個月訓練多長時間才正常
最近台灣地區發生了很多起墜毀戰斗機的事件,而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新聞,也非常質疑台灣的防務部門究竟有沒有制定一個合理的飛行計劃,同時,台灣范圍內的飛行員到底有沒有一個嚴格的考核標准?
我們國家對於飛行員的培養是非常嚴格的,在一年的時間里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學有所成,但是在這短短一年時間的培訓時間里,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立即就投入到工作中的,而像那些在工作中能夠有聲有色的飛行員,基本上都經過了刻苦的努力,當一個飛行員,不僅要有非常可靠的身體素質,還要有很強大的心理素質,所以一個好的飛行員是可遇不可求的。
⑸ 為什麼二戰美國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培養出那麼多的飛行員
雖然美國1941年12月才因為珍珠港事件參戰,但美國1939年9月就已經開始准備戰爭了,在這期間美國陸軍和空軍都招募了大量的預備役飛行員,美軍不收他們的學費,還給他們大量補貼和獎金,所以數以萬計熱愛飛行的年輕人參加了預備級,戰爭一爆發這些年輕人就成了正式飛行員。
此外美國還為戰爭准備了各種飛行訓練計劃,比較有名的如CPTP/ WTS,戰爭期間為美國培育了43萬飛行員,進入美軍服役的就有6萬。
關於訓練難度,題主忽略了一點就是二戰期間的飛機復雜程度根本沒法和現在比,二戰美國一年生產數萬架飛機,但現在一年生產幾架F35都難,所以二戰時培養飛行員的時間要比現在容易多了。當然美國作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各類資源都不缺也是一大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