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音樂生能一次唱很長時間

為什麼音樂生能一次唱很長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9-01 06:49:26

① 為什麼有的人唱歌能連續唱幾個小時有的卻不行

你好!
我想很多人都有些嗓子限制,就認為自己不適合唱歌等...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唱的非常棒的,就算嗓子很不好,也可以通過自我的鍛煉逐漸培養出來的.

其實唱歌到達一定階段,可以說,逐漸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時,用手壓著嗓子,不讓嗓子向上,其實是有原因的.但這並不是正確的唱歌方法,因為嗓子如果壓低,不向上去的話,就不會唱到開叉,但是若是用手去壓,就對嗓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並且也起不到實質的效果,而並非是你真正的會唱歌.但並非所有歌都要一定壓住嗓子唱,如:同一首歌,女聲細調版,就要將嗓子提起才會唱的那麼細.

會唱歌的人都知道唱歌是要用氣唱,而如何用氣就是唱歌好壞的關鍵.而氣卻又是從哪來的呢?如何練氣呢?其實氣是從丹田而發,而提氣上沖,嗓子只是過聲,並不是用嗓子用力喊,所以嗓子的使用率要比不會唱歌的人少.而從嗓子過氣後,沖入腦門,腦門與後腦,以及鼻發生共振,從而達到真正的唱歌.鼻音的大小可自我調整.但腦門的共振卻是非常大的,若達到一定階段,唱久後,腦門就會痛.而吸氣卻並不需要十分急促,就象聞花香一樣,輕輕的切均勻的吸氣.

而丹田氣,實際上有很多的的鍛煉方法,如練武功,每天不停的唱也可以,天天象瘋子一樣大喊也可以.但我這里是一種大家都沒聽過的練氣方法,用枕頭(裡面放滿沙子)然後放在自己的小肚上,躺下練聲,唱歌等...大約不久就會漸漸感覺到自己的丹田氣.

下面也是一個比較重要常識,就是唱歌前一定要開腔.所謂開腔就是,如大喊,或是象學聲樂那種吊嗓子,也就是從低音到高音...升降調...只有開腔後,嗓子才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否則有時會有種唱不開的感覺.

所謂少用嗓子並非不用嗓子,而是巧用嗓子.嗓子用的巧妙,甚至可以模仿N多人的聲音,就想吳克群那種,不過說實話,也許現場版就沒那麼特象,因為每個人的嗓子斗會有多少限制,並不能達到完全和別人一樣的音調.很多地方的那種歌手,都是什麼歌都可以唱,並且都很象.但實際上這樣並不好,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風格.並且模仿別人的同時會傷害自己的風格,所以要堅持自己的風格.

學唱歌的時候
師付教過我一種發聲的方法
嗓子是天生的,唱功是後天的
所以,嗓子不是練出來的
我把方法給你說說吧,好不好使你自己品
*************************************
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
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
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
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
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
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一下,才不會誤入歧途,不會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歌唱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兒童表現歌曲的能力,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 「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准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咬字、吐字准確、清晰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盡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准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怎樣唱高音
一、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② 在KTV唱歌我只要連續唱了幾首就不行了,後面唱的歌到高潮部分就唱不上去了。為什麼啊!如何提高唱歌持續時

朋友。如果你能將以下兩點做到。你就可以發掘出你自身的音樂潛能。

一、平時大家所聽到的歌曲都是用假音演唱的。

五、身體連貫動作:吸-兩肋擴張、小腹微收 呼-腰部、肋骨、小腹內收。
身體連貫動作也就是唱歌是從吸氣到呼氣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如果用最直白的話去解釋它也就是唱歌時,肚子向內收。收的越緊氣息自然就出來的越多。假如人的身體就是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你現在兩只手放在兩個支點上。唱歌時,氣息不斷的向外流出、同時小腹也不斷的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出一定的流量呼出。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丹田。又如一個長氣球,氣球的上下方就是兩個支點。小腹和聲帶。我們把上方介面出松開一點,它就會漏氣。相當於人的嘴巴在唱歌。那麼高音時氣流量需要更大一些。我們就捏長氣球的下部,從而氣壓上升達到更大的流量。

懸賞分少了點。在不給個好評吧。

③ 學音樂一年了,視唱我每天都30分鍾的唱,現在拿到譜都能唱准,但為什麼聽不準音高呢想不通拜託各位教

的確練耳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不過總有好的方法去練習的,
樓上兩位朋友講的都很有道理,
我以前一位音樂老師是這樣都我視唱我練耳的:
以la為標准,
重復地跟鋼琴唱,
6--1 6--1 6--1 (重復N次)
6--2 6--2 6--2 (重復N次)
6--3 6--3 6--3 (重復N次)
6--4(重復N次)
6--5(重復N次)
6--6(重復N次)
6--7(重復N次)
6--i(重復N次)
....(重復N次)
....(重復N次)
....(重復N次)

每個調都要練,練上一段長時間你就會聽出音程的效果,
有了感覺後可以試試聽柱式和弦,雙音、三音、四音。
聽柱式和弦一般先找根音,》》》》》
事過多年現在要我聽和弦可能一個都聽不出了。

音樂美術都少不了一個慢長苦悶的練習過程,
調整好心態苦中作樂,一定會成功的。

祝:學業有成!新年快樂!

④ 為什麼每首歌都是3-5分鍾以後要進入音樂碎片化時代了嗎

每首歌的時間基本都是3~5分鍾,這並不是說音樂就不能做得更長,而是說現在迎合人們聽歌的習慣,基本都是卡在4分鍾左右的,這個時間大家聽一首歌會更新鮮,所以音樂逐漸進入碎片化的時代,這個很正常。

音樂的形式可能會變得更加靈活多變,但是音樂進入碎片化時代,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事情,就是聽歌時間在4分鍾左右,一首時間短的可能才三分鍾能夠破5分鍾的歌曲就很少了,因為這個對作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於歌手本人對歌曲的駕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時間比較短的話,難度都會下降很多。

⑤ 不會唱歌!想練一首歌每天跟著唱長多長時間才不跑調唱的有節奏感

我是廣州麗聲俱樂部的k歌培訓師。
跑調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性的,就是沒有高低音的概念,就算再簡單的歌曲,也聽不出跑調。簡單兩個音符,聽完也分辨不出哪個高哪個低。這種網路上叫「失歌症」,比較難調整,屬於生理上的缺陷;另一種是後天的,聽得出別人跑調(聽不出自己的很正常),有高低音的概念,只是唱歌的過程中無法運用正確的方式。這種是屬於沒有任何技巧的原生態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只要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是一定可以出好效果的。
針對音準很差的人,以試著一邊開著原唱一邊拿出簡譜出來唱。這樣即可以練到音準,也可以練到節拍。而且,跟著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覺、聲音的位置。另外,每天至少要唱十首歌的歌譜。這樣就會形成一種音樂記憶。記旋律會快。而且不容易走調。
針對音準還不錯,可是音域很窄,稍微有點高音低音就唱不下去導致走調的,那就要訓練一下科學的發音技巧了:
一、歌唱的呼吸 我們平時生活中採用的是自然式呼吸,這種呼吸很淺,不能用於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後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靠氣傳」。
下面介紹幾種有效的練習呼吸的方法
1.吸氣 想像自己處於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想深深地聞一下鮮花的異香——這就是歌唱的吸氣,這樣吸得才深。吸氣以後,像打噴嚏之前那樣短暫的一憋,體會一下腰周圍的擴張、膨脹的感覺,找到這種感覺是歌唱的關鍵。
2.呼氣 呼氣的方法就是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呼氣要均勻、舒緩。各位可以准備一張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紙片,放在牆上,距離它4—6公分,用口吹氣使之不落地,半分鍾以上便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燒的蠟燭,對著火苗發「u」音,正確的 氣息是火苗倒而不滅。
3.怎樣訓練橫膈膜的力量 橫膈膜的力量對氣息的保持和聲音的力度都很重要。傳統的訓練方法有: (1).數數字:深吸一口氣,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從1開始數,數到60為合格。數數要均勻,有節奏,不能偷氣。 (2).吹灰:深吸一口氣,然後像要吹掉桌上的灰塵一樣往前吹氣,一慢二快,體會橫膈膜的力量。 (3).多做仰卧起坐,增強腰腹的力量。
二、歌唱的共鳴 有了正確的呼吸後,便可以開口唱歌了。要使歌聲圓潤、悅耳,必須利用共鳴。我們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鳴腔體有胸腔、咽喉、鼻腔及頭腔,聲音要好聽,必須在唱高、中、低音時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鳴,也就是「聲音的高位置」。
1.歌唱的基本狀態 要獲得聲音的高位置,必須放鬆喉頭,內收下巴,這兩個器官不能在歌唱中使力。一般人唱高音都是靠擠壓喉頭發聲的,這是錯誤的發聲方法,不能獲得美妙的聲音。應放鬆喉頭,使之成為氣息的通道,然後抬起軟齶,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狀態),使聲音能通向鼻腔。
2.共鳴的位置 一般來說,演唱時低音以胸腔共鳴為主,到中音、高音後,高位置共鳴腔比例逐漸加大,以鼻腔、頭腔共鳴為主。 以上講的都是歌唱發聲的基本要領,各位必須多多練習,熟能生巧,這樣才能唱出美妙動人的歌聲。另外,通俗歌曲演唱還有許多表現韻味的技巧,如顫音、哭聲、氣聲、挑音、噎音等等。

⑥ 剛開始當音樂生會有哪些痛苦經歷

額?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 -汗
你的聲音應該不錯吧?不要吃對喉嚨過於刺激的食物。還要注意不要唱超過嗓子負荷的歌曲就好了~
還有就是
學唱歌的技巧:

我們平時生活中採用的是自然式呼吸,這種是下意識的,氣吸得少而淺,呼氣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鍾左右,不能用於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既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後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一次呼吸往往長達十幾秒鍾,歌唱的高低強弱,茚揚頓挫的變化,全靠呼吸肌肉靈活有力的運動來完成。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靠氣傳」。

⒈吸氣
想像自己處於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深深地聞了一下鮮花的異香----好,這就是歌唱的吸氣,這樣吸氣得才深。吸氣要用鼻和口同時自然的進行,盡力作到平穩輕巧,柔和,不可用強制力量,不能僵,氣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窩處。吸氣以後要有像打噴嚏之前那樣短暫的一憋,體會一下腰周圍的擴張,膨脹的感覺。找到這種感覺是唱歌的關鍵。

⒉呼氣
呼氣的方法就是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把腰腹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想像自己手裡拿一大瓶香油往另一個小瓶里灌時那種小心翼翼,憋住氣息的感覺,呼氣要均勻,舒緩。各位可以准備一張10平方大小的薄紙片,放在牆上,距離它4---6CM,吸氣後保持一下,然後用口吹氣使之不落地,半分鍾以上便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隻燃燒的蠟燭,對著火苗發「U」音,正確的氣息是火苗倒而不滅,時間越唱越好。

⒊怎樣訓練橫膈膜的力量
橫膈膜的力量對氣息的保持和聲音的力度都很重要。

傳統的訓練方法有;
⒈數數字;深吸一口氣,利用腰腹的力量保持住,從1開始數,數到60為合格。數數要均勻要有節奏,不能偷氣。
⒉吹灰;深吸一口氣,然後就像吹掉桌上的灰塵一樣往前吹氣,節奏是一慢而快,體會橫膈膜的力量。
⒊多做仰卧起坐,增強腰腹的力量。

1.顫音
顫音是利用氣息與喉結的配合,使聲音產生波動感,起伏感。這是抒情歌曲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顫音有很多種類。如周華健的顫音幅度適中,不大不小;齊秦愛用小顫;鄧麗君,張學友則以大顫見長;而日本歌曲的特點是「先直後顫」,即後唱一段直音,再開始顫,幅度有小到大,頻率有慢到快,這需要功夫。很多朋友不會這個技巧,不要泄氣,這完全可以練出來的。關鍵是氣息與喉頭要配合好,千萬不要只用喉頭,發出一種類似羊叫的小抖音。

⒉氣聲
在發生時,如果氣先與聲出,氣多聲少,就會發出氣聲。它使歌聲更柔媚,更動人心魄。鄧麗君的《在水一方》第一段,林憶蓮的《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第一段也是典型的氣聲唱法。

⒊哭腔
哭腔是目前通俗歌曲演唱中最流行的技巧之一,它是再喉間和用猛然加大氣息而產生的爆發力,發出一種類似痛苦的聲音。張學友,周華健是哭腔的代表人物。哭腔用的好可以增加歌曲的感染力,但也不可用的太濫。

⒋挑音
挑音是一位優秀歌手必須掌握的但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忽列的小技巧。它是在字尾聲音向下滑在忽然往上一挑而發出的。周華健再歌唱時挑音用的很講究,很到位。有的歌手喜歡有大挑音,如葉倩文,她演唱的《真心真意過一生》,《明月心》等歌曲,幾乎每句歌詞的結尾都有一個幅度很大的挑音。

⒌噎音
噎音是一種在喉間發出的類似哽咽的聲音,港台歌手唱噎音最有代表的是王傑。王傑之所以給人一種悲涼滄桑之感就是因為他的歌聲中「噎音」,「哭腔」特別多。

高音是所有學習聲樂的人都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是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來掌握一定的方法,除非是由於聲區的原因,一般都可以唱高音的。如果你的嗓音屬高聲部,就一定能練出高音來。

演唱高音嗓子出現累、緊和破音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演唱者過分的用力造成的,實際上學聲樂時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先唱好中聲區,然後以中聲區的感覺去唱高音,雖然你覺得中生區唱得很自然,可實際上中聲區一定是有問題的,否則高音就解決了。所謂的自然並不是指演唱者平時的狀態。人都有一定性格的,一般都會偏向一面,適中的性格是很少見的,自然就是指平和、中正的狀態,絕不是以帶有一定性格傾向的狀態。例如內向的人性格偏沉,因為狀態太懶,就容易唱不出高音。外向的人性格偏急,因為狀態過急躁,容易造成高音緊和喊。

練習高音的方法首先要找到演唱中聲區是的平和心態,然後以不變的狀態來唱高聲區。另一種辦法就是注意在演唱高音時不特意深呼吸和用力,尤其是注意喉嚨部分一定要自然,你出現的問題就是由於高音用力,使喉嚨捏緊,造成音越高,勁越大,喉嚨越緊。另外就是演唱中多注意情感的表現,實際上現在的許多歌星都沒學過聲樂的發聲方法,但他們很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演唱得很投入,當真實情感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調演唱方法的問題。實際上聲樂演唱就是表達一定的情感,所以以情帶聲可以極大的緩解發聲方法的問題。

高音區的練習
高音區常常在作品的高潮中出現,有著激發聽眾情緒、振奮人心的力量。唱好了高音,會給整個演唱增添光彩。因此,具有響亮的、金屬般的高音對歌唱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在找到了自然聲區,打好了中聲區的基礎,又掌握了換聲區的技巧後就可以進行高音的練習。唱高音時,兩顴骨要更積極開放,整個歌唱狀態要更加積極向上,興奮。隨著音高向上,下頜需要鬆弛地向下,向兩側向後拉;小舌頭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氣,使喉嚨更加打開,喉頭不可隨音高往上移動,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氣的狀態,當然這個狀態必須有氣息的支持。唱高音的方法是訓練中的一個難點,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也已經總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每一種方法都要因人而宜,採取適合自己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第一個就是支點提法:在唱歌的時候好像聲帶不長在喉嚨里,而長在了胸口,唱每一個字都不要離開這個支點,嘴放鬆唱,這樣把注意力往那兒一想,一下子聲音就得到平衡了。這種方法可以解決好幾個問題:如果唱高音喉頭容易上提的話,你一想到胸口就不想喉頭了,支點一低,喉頭也自然放鬆,下放,喉頭放下以後,喉嚨自然打開。還有聲帶都有長在胸口處,氣息當然就不能超過聲帶,那一定在胸口的下面,氣息也就往下沉了,穩定了。這基本是找到了正確的發聲方法。

第二個反向提法是「喉下換字」的比喻。喉下換字的辦法,就是說一般唱高音時喉頭都容易高,那就在喉下一寸或者二寸左右的地方換,或者「貼著肩膀換,在脖子根換」。這樣唱的時候,喉嚨最容易打開,而且聲音比較容易垂直,容易進入頭聲,容易找到高音的焦點位置。

PS:後面有些看不懂或不理解沒關系,只要能掌握前面兩條,在唱歌時能學會正確呼氣吸氣的話,相信你就會唱得相當不錯了。

你現在的階段正是長身體發育的時期,聲帶或許正處於變聲期,所以保護嗓子也是非常重要的。

變聲期聲帶保養:正確使用嗓子,不要過度濫用嗓子高聲喊叫或無節制地大聲喧嘩,尤其注意不要過度K歌,青春期用嗓過度可能導致終生聲音嘶啞。

除此之外,平時要多喝水,避免飲用酒精和咖啡。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潤聲帶。 飲食上的保健,應特別注意從飲食中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如缺乏維生素A,鼻咽喉部易發干、發炎。維生素C如缺乏,易導致鼻粘膜出血和聲帶無力。

B族維生素能維持耳鼻喉的正常功能。多選用有利於保護嗓子的食物:對嗓子有益的食物有蘋果、梨、桔子、香蕉、青蘿卜、西紅柿、黃瓜、小白菜、大白菜、油菜、芹菜、菠菜、蜂蜜、豆腐、豆漿、雞蛋等,這些清淡食品有益於潤喉、清嗓和開音,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為維持健康有益。少吃過冷過熱食物:食物過熱易引起咽喉粘膜充血,影響發音和共鳴。過冷的食物可使咽喉部肌肉產生不正常的收縮和血管痙攣,使靜脈血迴流障礙,引致粘膜損傷,影響喉肌和聲帶的正常功能。不要過度飲酒及食用過於辛辣的東西,因為酒精和大蒜、辣椒、花椒等食物,對口腔、喉嚨和食道黏膜刺激最大,易使這些部位充血、腫脹,並使嗓音失調。

平時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⑦ 練習唱歌到很熟的能把一首歌唱出來要多長時間

這個是按自己的能力來掌握,初學的時候不能練太久,然後再一點點往上加時間。通常練上一個多小時最好先休息一下,喝點水調節一下,要不然嗓子會吃不消。早上練歌效果應該是最好的,一天練歌時間不要超過四個小時,嗓子也是要休息的嘛。不要一直吊高音,從低音階開始一點點往上升。 平常保護嗓子的話不要吃太多的糖,要多喝水。不要一直練聲練好久,需要間斷休息。嗓子疼的時候要減少練聲時間最好不要吊高音了,如果實在要練建議輕聲唱。要保暖,盡量不要感冒,要不然鼻腔不通練聲效果會受影響。買一點含片吃也會有效果的。 練流行歌曲的話那就可以多練幾首歌嘍,當然感覺嗓子干或者疼得時候就要立即停下來,不要逞強,即使仍有餘興都不能繼續練下去,否則嗓子會啞,再想恢復就難了。

⑧ 為什麼有的人聽歌只要聽一遍就能學會,看著歌詞就能跟著唱,而且很好聽……是因為他們有天賦嗎

這不能說是天賦,有些人就拿我當例子說吧,我剛沒有正統的去學音樂的時候,我唱歌跑音的,什麼叫跑音?你們跑贏還能聽出來挨同學你跑贏了我跑硬是啥你唱的是這首歌嗎?到這種地步,再後來我是特別喜歡唱歌嗯,我練丹田用各種鋼琴也練過一練就將近四年,將近一練就是將近四年,跑段過各各KTV,我還學過樂理,我現在聽一遍我就可以跟他一起唱,你覺得這是天賦嗎?我停上兩三遍,我就會記住旋律,但記不住歌詞,我光聽音樂,我就將近六七個小時,所以我覺得這是不是天賦,只想說自信一點,相信自己,我們的聲樂老師告訴過我們,你們未必是唱的最好的,但是你們要給你們心裡說,你們唱是唱好,每天我們練生完了以後,該唱歌的時候,老師會讓我們大喊這我唱歌最好三遍才開始唱歌,自信歌聲最好聽

⑨ 為什麼大多數我們聽的歌曲時長都是三到五分鍾

想必很多朋友從小就是聽音樂長大的,因為聽音樂不僅可以讓我們的神經放鬆下來,而且還可以為我們緩解一些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疲勞。而我們常聽流行音樂的話,就會發現,一般來說現在的流行歌曲大多數都是在三分鍾到五分鍾的程度內,通常不會有太長的時間。而在這個時間段內的歌曲也是非常多樣的,並且大部分都是現在人們喜歡聽的一些歌曲,那麼歌曲的長度為什麼會這樣進行規定呢?如果變得非常短或者是非常長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之所以人們會有這種喜好,是因為如果音樂的時間太短,那麼就會導致人們還沒有聽過癮的情況下,音樂就早早的結束了,如果音樂的時間太長,比如一般像古典樂,可能會有幾十分鍾的市場,那麼對於現在生活節奏較快忙碌的都市人來說,可能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欣賞,所以為了迎合現在一些什麼的需要,以及作為流行歌曲來說,它們的結構演繹主要也還是要扣緊音樂的市場,所以在這個區間內是比較合適的,既能夠完整的表達出整首歌曲,又不會讓人們失去興趣,喪失購買的慾望,所以最後才會得出3到5分鍾這樣的一個慣例。

熱點內容
為什麼夏天男生容易脫發 發布:2025-02-12 08:16:48 瀏覽:757
為什麼小米有那麼多有鎖機 發布:2025-02-12 08:16:40 瀏覽:702
嘴裡為什麼要放蘋果 發布:2025-02-12 08:06:50 瀏覽:714
末影人為什麼不可以看他的眼睛 發布:2025-02-12 08:06:45 瀏覽:784
非人學院得到表情後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2025-02-12 07:46:17 瀏覽:638
為什麼微信轉賬後對方沒有提示 發布:2025-02-12 07:46:16 瀏覽:604
晚上二個小時醒一次為什麼 發布:2025-02-12 07:37:55 瀏覽:601
奶水充足為什麼孩子不長身體 發布:2025-02-12 07:34:37 瀏覽:232
孕期為什麼不能吃寒性的東西 發布:2025-02-12 07:34:13 瀏覽:659
吉林萬客隆超市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12 07:31:07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