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留時間要換成保留值
Ⅰ 在HPLC中,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據是什麼這種定性方法可靠嗎
保留值定性的依據是保留時間,在特定的條件下,不同的化合物由於極性的不同,在HPLC色譜柱中會有不同的保留時間,具體可檢測該物質的標准化合物和待測未知物一起檢測,若兩者的出峰時間一致,就可以說明是同一種物質。一般來說,色譜法定性相對是比較可靠的
Ⅱ 保留時間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保留時間是由色譜過程中的熱力學因素所決定,在一定的色譜操作條件下,任何一種物質都有一確定的保留時間,有著類似於比移值相同的作用,可作為色譜定性分析的依據。
被分離樣品組分從進樣開始到柱後出現該組分濃度極大值時的時間,也即從進樣開始到出現某組分色譜峰的頂點時為止所經歷的時間,稱為此組分的保留時間。
相對保留時間RRT(Relative Retention Time):
某組分的校正保留時間與相應標樣的校正保留時間之比。校正保留時間是組分的保留時間減去空氣的保留時間。
Ⅲ 相對保留值和保留指數的不同點是什麼
兩者不同的是,相對保留值以任意選定的單個化合物作為參比標准,而保留指數則以正構烷烴系列作為參比標准,把物質的保留行為用兩個緊靠近它的兩個正構烷烴來標定。
1.相對保留值(選擇因子) :組分2與組分1的調整保留值之比,r=t『R2/t』R1=V'R2/V'R1.僅與柱溫和固定相性質有關,與其他色譜操作條件無關,它表示了固定相對這兩種組分的選擇性。
2.保留指數(科瓦茨指數),氣相色譜定性指標的一種參數。 將正構烷烴的保留指數定為它的碳數的100倍。待測物質的保留指數是與待測物質具有相同調整保留值的假想的正構烷烴的碳數的100倍。通常以色譜圖上位於待測物質兩側的相鄰正構烷烴的保留值為基準,用對數內插法求得。在同一柱上,物質的保留指數與柱溫呈線性關系。
拓展資料:
1,保留指數說的形象一點,每個物質在色譜柱上的保留時間可以認為是它的特定長度,而這些正構烷烴的保留時間則定義為標准刻度,就像一把有了刻度的直尺。用這把標准尺度的直尺去衡量不同物質,他們的保留指數就可以用這些刻度單位表示出來。
2.有了保留指數這個神器,就可以在不同色譜柱上(再次提醒,固定相必須一致)或者不同色譜條件上使用統一的參數來定性了。只需要事先在同樣的色譜柱上採用同樣的色譜條件用正構烷烴標樣分析一次(或者在樣品中加入正構烷烴序列),就可以得到所有化合物的保留指數了。在FID或ECD這些常規檢測器上,這個保留指數就可以替代保留時間用於定性。
3.而對於質譜檢測器,保留指數還可以用於對NIST匹配結果進行篩查,將計算得到的保留指數和NIST譜庫里這些化合物的保留指數進行比對,排除一些保留指數明顯不符的化合物,使匹配結果更加精準。
Ⅳ 名詞解釋:保留時間
被分離樣品組分從進樣開始到柱後出現該組分濃度極大值時的時間,也即從進樣開始到出現某組分色譜峰的頂點時為止所經歷的時間,稱為此組分的保留時間,用RT表示,常以分(min)為時間單位。是層析分離技術的一個參數。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溶質通過色譜柱所需時間,即待測組分從進樣到出現峰最大值所需的時間。相對保留時間RRT(Relative Retention Time):某組分的校正保留時間與相應標樣的校正保留時間之比。
相對保留時間
相對保留時間RRT(Relative Retention Time):某組分的校正保留時間與相應標樣的校正保留時間之比。校正保留時間是組分的保留時間減去空氣的保留時間。
如空氣的保留時間是2.5s,組分的保留時間是6.3s,標樣的保留時間是8.2s,組分的校正保留時間是6.3-2.5=3.8s,標樣的校正保留時間是8.2-2.5=5.7s,組分的相對保留時間是3.8/5.7=0.67。
Ⅳ 氣相色譜法的保留時間為什麼要去掉死時間
影響的因素很多,大致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客觀因素是:GC的載氣流速,柱溫,電路因素,色譜柱類型,分流比,採集頻率,樣品的性質,儀器的老齡化等。主觀因素:進樣技術,採集與進樣時間的差異。但是,一般我們分析時看的相對保留時間,所以保留時間多少會有些差異也是正常的現象。
Ⅵ 文章中列出保留時間 色譜柱換了,怎麼確定保留時間
色譜分析是依靠對比保留時間來進行定性的,保留時間變化超出識別時間范圍工作站就無法定性,而保留時間推後的原因是組份在色譜柱中滯留時間變長了,原因可能如下:
1、色譜柱更換了,更換成具有保留能力更強的柱子,比如粒度變小,柱長變長,填料更換等;
2、流動相類型、比例或者流速變慢,導致對組份的吸附能力更強,流速變慢也會導致組份在柱子時保留時間更長;
Ⅶ 調整保留時間與什麼有關
一般來說液相的操作不會導致保留時間的變化。
首先你得保證流動相是同一個。如果換過流動相就沒有可比性了,因為配製過程會有誤差的。
第二,你得保證平衡。有的時候色譜柱和緩沖液平衡相對較慢。通常半小時平衡好的,但是有的時候需要一小時。如果沒有平衡好就進樣了,那麼保留時間就會不準確。最好再連續進樣幾次,看看保留時間的變化趨勢。如果逐漸趨於平穩,那麼就用最後兩次。
第三,觀察一下儀器的柱壓。有時候儀器壓力不穩,可能導致保留時間不對。如果有壓力監控最好打開,看看壓力的變化趨勢。
第四,進樣口進樣針重新清洗幾次。如果殘留著一些酸鹼溶液的話,混入這次的樣品中,pH值可能也會導致保留時間的變化。
出現情況只能慢慢地找原因,一條一條排查看看。
Ⅷ 色譜 保留時間定性、保留指數定性、保留值規律定性 區別
保留時間定性僅適合同一台色譜儀,同一個條件,相同的操作來定性。
保留指數定性是避免了保留時間定性的缺點,脫離不同儀器及條件的區別來定性,有廣泛的參考意義。
保留值規律定性,誤差很大,僅適合大致的推測。
詳細你可以去「色譜世界」網站看看,這個網站在色譜方面非常專業,高手較多,對你會有很大幫助。
Ⅸ 氣相色譜法中 什麼是保留時間
保留時間就是樣品在柱中停留的時間,也就是出峰的時間。同一樣品保留時間相同,保留時間不同,樣品肯定不同,保留時間相同,樣品可能相同。
氣相色譜原理:
1、氣相色譜分析主要是以氣體作為其流動相,使用微量注射器將樣品准確注入進樣器。
2、被汽化後的待測樣品被流動相也就是載氣攜帶進入毛細管色譜柱或填充柱,由於待測樣品中的不同組分在氣相和固定相之間間的分配和吸附系數存在差異。
3、各不同組分通過載氣的反復沖洗,在兩相之間進行了多次分配,因而各組分以不同的時間和順序從色譜柱中流出。
4、然後檢測器對其進行測定與分析,根據各個組分出峰時間來進行定性分析,根據峰面積來進行定量分析。
Ⅹ 液相色譜計算兩物質相對保留值為什麼調整保留時間還要減一
因為系統管路的問題,總會有死體積造成的死保留時間存在,因此需要對保留時間進行調整。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