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環食的時間為什麼不一樣
1. 各地觀測日食時間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地球的經度,緯度不一樣
2. 為什麼日全食的持續時間特別短
日食持續的時間長短,同月球影錐在地面上移動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轉方向有關。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時間各不相等。
以日全食來說,由於月球的視直徑只是略大於太陽,而且月影在地面移動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持續時間很短暫。當日全食發生時,在全食帶的某個地點所看到的日全食時間通常只有兩到三分鍾,一般不超過7分鍾。如果全食帶經過地球赤道附近地區,日全食時間就可延續到7分40秒,這時是觀測日全食的最好機會。
在發生日環食時,月亮總是位於月球軌道遠地點附近。這時月球受地球引力較小,運行的速度較慢,因此日環食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日環食發生在赤道附近,那麼在赤道附近觀測日環食的時間可長達12分42秒。
就全球范圍來說,當發生日食時,如果把月亮半影開始遮掩日面的時間計算在內,日食時間的長度由初虧至復圓的整個過程可長達三個半小時。因此,日食期間是觀測太陽活動的最好時機。
日偏食的時候,由於月影范圍大於其本影,食相經過的時間長短要視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時間也就愈長。因此,日偏食持續時間,與日全食和日環食相比,相對較長。
3. 為什麼在同一地區,每兩次日全食的間隔時間並不一致
在同一地區,每兩次日全食的間隔時間並不一致是因為觀測原因對日月變化周期只能以整數計算,但這兩者的長度並不完全相等。加之地球自轉的影響,相隔一個周期的兩次日食往往不會發生在相同地點,也不一定都是日全食或日偏食,日全食回到同一地點所需要的時間就更不固定了。
而且日月軌道所限,地表能切到「圓錐」的最大截面,直徑也不到270千米,隨著地球自轉掃過狹窄的一條能看到日全食的地帶。每次日全食發生時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和角度不同,月影「圓錐」也就掃在地球上的不同地點。
因為一次日全食,全食帶最多覆蓋地球表面百分之零點幾的面積,所以日食的地域性非常強,但具體的發生地點和日食的類型(全/偏/環)還是不確定的,也和地球的近遠日點和月球的近遠地點有關。所以日食的發生沒有精確的規律可循。
4. 為什麼日食在各地區發生的時間不同
主要是經度差異(體現在地方時的不同),其次是月影軌跡(日食帶多以自西向東移動,一般西方比東方先看到),還有落影形狀(地球是一球體,月影的映射雖然是圓,不過由於弧面影響,會使平鋪圖不規則),這樣即使是在同一經度上,會出現全食的地方總比出現偏食的地方來得早,就是緯度的變相影響。
還有不排除會有大氣折射的影響。
5. 為什麼一次日食,各地所見食分和見食時間,可以是不同,但同一次月食,只要能見到全過程,
日食主要發生時主要是月球擋住了地球時發生的現象,太陽和月亮給我們地球上的感覺好像是一樣大的,這是因為太陽離地球的距離是月亮離地球距離的400倍,太陽的直徑又比月球大400倍,所以我們看起來像是一樣大,也正是因為如此,發生日食時各地所見的食分不一樣,全食帶也因為如此而使一些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或者是根本看不到。
而發生月食主要是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簡單點說就是地球位於太陽和月球中間,而地球比起月球的話距離要近,所以其地影比較大,月球在地球本影中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離開本影,所以當發生日全食時地球上可以看到的地區也比較廣,又由於持續時間長,致使更多人能看到。
一般來說每年發生的日食比發生月食的機會還要多,一年四次日食和兩次月食,有時是五次日食和兩次月食,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但是我們總會錯誤的認為月食比日食多,這也是因為日全食的持續時間短,日食帶經過的地區也較小的原因而容易被忽略;而月全食因為持續時間長,且范圍廣,所以看到的機會就會比較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想知道為什麼日全食每次觀測范圍和持續時間都不一樣
這是因為月球繞地和地球繞日的公轉軌道都是橢圓形,地月、日地距離也總是不斷變化。太陽直徑約是月球的400倍,因此只有日月軌道「相會」且日地距離至少達到日月距離400倍時月球才能完全遮擋太陽直射地球的光芒,形成日全食。像2009年那次日全食來臨時,太陽位於遠地點附近,月球則剛通過近地點,月球陰影在地球上掃過的區域也較寬。而地球表面八成以上都是海洋和人煙稀少的地區,那次月影掃過人口稠密地帶實屬難得。
月球繞地的公轉角速度遠高於地球繞日,因此月影在地球表面的移動速度很快,在赤道地區約1800千米/時,到兩極附近高達8000千米/時,因此發生在赤道的日全食最高可持續7分鍾40秒左右,而在中高緯度地區則只有幾分鍾,到兩極則完全看不到日全食。
7. 日全食時間長短
日全食持續時間的長短,同月球影錐在地面上的大小和其移動的速度有關。
月輪的大小實質是月球離地球的遠近。發生日食時,如果月球離地球比較近,從地球上看,月輪比較大,移動的月輪遮擋太陽的時間就會比遠離地球的月輪遮擋太陽的時間要長。
事實上,月球繞地球的軌道是個橢圓,月地的平均距離是384401千米,月地最近距離為356400千米,最遠距離為406700千米,遠近相差5萬多千米。今年7月22日4時,月球離地球最近,看起來月輪當然比較大,它遮擋太陽的時間就會更長,所以人們看到日全食持續的時間就會更長。
另一個決定因素是月影在地面上移動的速度。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林願介紹說,月影在地面上的移動速度,是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速度(1.01 千米/秒)和地面上某點自西向東自轉速度所決定的(赤道上自轉速度0.46千米/秒)。前者大於後者,故月影仍自西向東掃過地面。地球自轉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在赤道地區,後者最大,月影在地面移動最慢,全食持續時間就長,反之,緯度越高,後者越小,月影在地面移動越快,全食持續時間越短。22日的發生的這次日全食,其全食帶經過的地區恰恰離赤道比較近。
天文專家表示,22日發生的這次日全食將是未來123年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