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釣鯿魚為什麼不吃食
⑴ 這個天氣能夜晚釣魚嗎為什麼夜釣有魚不吃食用什麼方法釣魚跪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⑵ 魚類夜間是否需要進食以及魚類的進食規律。
我的答案也僅供大家參考:
1、子夜凌晨[約00:00~04:00]魚類好象跟人們一樣的在休息,基本上不行動,乖乖的待著。
2、黎明時分[約04:00~05:00]魚有一小陣急食,但是時間很短,魚類為夜釣類:海鱔、黃姑
、加吉等。
3、太陽初升[約06:00~10:00]魚類喜歡覓食,屬魚類早餐時間,多數魚類均有進食。
4、中午時間[約10:00~14:00]魚類的午休,這個時間段,很少有魚類急食的。
5、午後小食[約14:00~15:00]魚類有一小陣急食,時間很短。
6、傍晚搶食[約16:00~19:00]魚類喜歡覓食,屬魚類晚餐時間。
7、午夜前夕[約21:00~22:00]魚類有一小陣急食,時間很短。
8、浪花翻滾魚喜食,風平浪靜魚休息!
⑶ 釣魚為何有魚不吃食
如果雨前和雨後的溫差太大,魚是肯定不會吃食的,它們需要適應溫差的變化才會慢慢開始回復食慾的。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水太清涼了也不會吃食的,還有就是你的魚餌這些,釣點等等,影響的因素很多,你只提供了天氣,所以只能判斷是溫差過大造成的。有其他的疑問可以繼續追問。
⑷ 秋天為什麼晚上魚不吃食
關鍵是現在釣魚的人太多了,魚被釣的太稀了,另外就是魚晚上怕光,如果你用手電筒光照的窩子,魚馬上就遊走了,還有就是你選擇的釣點晚上應該在回水處,用腥餌,盡量守釣,不能老動魚竿,不要弄出聲響。如果水溫低感覺冰手,我勸你還是不要浪費時間,除非這里的魚非常密集。
⑸ 鯿魚不吃食料怎麼辦
最好先凈化水質估計是中毒。
魚類群體中毒後,停游、上浮、竄游,繼而又停於水底。低濃度水體中,魚類表現為神經中毒症狀,並持續1天~2天;高濃度,魚類則迅速死亡。甲氰菊酯對人、畜毒性中等,對魚類毒性大。②殺滅菊脂為黃色油狀液體,可溶於二甲苯。因殺滅菊脂而中毒的魚有的鰓部充血,而且易導致畸形。③氯氰菊脂為黃色或棕色,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具有觸殺,胃毒及拒食作用,屬於神經毒性類除蟲劑。魚類群體中毒時,開始表現出興奮狀態,狂游亂竄,繼而失去平衡,抽搐、麻痹,瀕臨死亡。
中毒防治方法
1.水產養殖、水面增養殖承包單位和個人應具有漁業水域環境保護意識,經常關註上游農業生產情況,特別是冬季枯水季節,加強引水溝渠巡查,防止含菊脂類農葯毒水進入漁業水域。
2.天然水域發生菊脂類農葯毒魚事件,環境保護部門、漁業水質監測站要嚴密監控上游水質變化,加強水域水質監測工作,及時准確將有關含菊脂類農葯污水下泄信息告知漁民,做好預防措施,有效減少漁業水域魚類中毒情況的發生。
3.池塘、水庫發現魚類菊脂類農葯中毒,應立即切斷污染水源,大量更換新水,以緩解中毒症狀,減少損失。
4.中毒初期,可用硫酸阿托品片劑(0.3mg/片)全池潑灑,按魚每千克體重0.15mg~0.3mg施用,施葯後魚類中毒症狀減輕即停葯。未見好轉的,每30分鍾~90分鍾重復1次,2次~3次後如情況不見好轉可逐漸增加用量,至情況好轉後減量或停葯。此方法可短時間內緩解魚類中毒症狀,恢復魚的正常活力,實踐證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5.發生魚類輕度中毒的,可根據菊脂類農葯在中性和酸性條件下穩定,遇鹼易分解失效特性,加入1ppm~2ppm鹼水。水深1m每畝用15kg~25kg石灰乳或每畝30kg草木灰水溶液,全池潑灑,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6.違法分子使用菊脂類農葯毒魚,偷竊他人勞動成果,此類案件一般隱蔽性強,公安、漁政執法部門難以查處。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對農葯店銷售含菊脂類農葯的備案制度,公安、農業、漁政執法部門密切配合強化監管,以保護漁業資源和維護正常漁業生產秩序以及魚類食品安全。
正確實施農葯方法
①把魚集中在魚坑後再施農葯。
②施農葯時把大田進出水口打開,讓水流動,先從出水口一頭施起,施到中間停一下,使被污染田水流出去,再施下一半田,從中間施到進水口處結束。
③還可以採取分段、隔天及注水三結合的施葯法,就是把一丘田分成兩段,一段靠近進水口,一段靠近出水口,第一天先施進水口一段,把魚趕到出水口一段;第二天再施。進水口灌水,把魚趕到進水口去溯水,再施出水口一段,並且打開出水口放水,進水口繼續灌水,估計到田水中帶葯的水放完為主。
(4)不要固定使用一種農葯,要適時輪換以免產生病蟲害的抗葯性。
(5)重視秧田病蟲害防治,使秧苗健康下田,減少大田防治次數,節約農葯成本。
(6)提倡菜油治蚰蟲。
⑹ 水庫釣魚怎麼晚上就不吃食
因為魚的胃口不好,魚要是有胃口的話就會吃鉤的
⑺ 魚不吃食是什麼原因
魚出現不吃食什麼原因
來源:天天寵物網
1.魚兒也是雜食性的寵物,喜歡進食不同味道的食物。如果飼養者長時間餵食單一的食物,魚兒就會吃膩然後開始拒絕吃食。因此飼養者應該將食物的品種進行豐富的搭配,保證每天都有不同的美味給魚兒吃,讓魚兒永遠擁有良好的進食口味。
2.當魚兒患病,身體不適時也會拒絕飲食。飼養者要經常觀察魚兒的生長狀態,當魚兒出現行為異常或是不吃食,飼養者就應該考慮魚兒是否生病了,然後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和治療,讓魚兒盡快的恢復健康。
3.新來到一個環境的魚兒,由於對環境的陌生和不適應,也會出現不吃食的現象。當魚兒適應了新的環境就會恢復吃食了。
4.長期沒有更換新水,魚缸中的水質環境變差,魚兒也會拒絕吃食。此時飼養者應該為魚兒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健康的生活環境,魚兒也會慢慢恢復吃食的習慣。
5.魚兒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飲食的分量也會不一樣。當天氣熱別炎熱或者寒冷的時候,魚兒也會出現短暫的不吃食現象,等帶氣溫回暖,生活環境變暖魚兒就會重新開始吃食。
⑻ 現在釣魚為什麼不吃食了 一天也不上跟魚
1:氣壓低魚沒有胃口。2:跳躍是魚的習性。3:魚受到驚嚇會跳躍,興奮也會跳躍,更具我自己的經驗,魚跳躍的時候是很好釣的,只要你的餌料不是太差勁浮漂調釣不是太鈍應該有口的!如果大家都不吃鉤那就是天氣問題氣壓太低,如果就是你的不吃鉤那就是你餌料釣位的問題,你換個位置換個餌料試試看
⑼ 什麼時候釣魚最好釣呢 現在夜釣為什麼不吃了呢
一年分春、夏、秋、冬4個季節,春暖,夏熱,秋涼,冬寒。氣溫的高低影響水溫的冷暖變化,因此,水溫和季節有著密切的關系。魚兒離不開水,水溫是直接影響魚類生活、繁殖的關鍵因素。魚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隨外界水溫的變化而變化。
但魚的種類不同,對水溫的適應范圍也不一樣,例如:有的魚在52攝氏度的溫泉里也能生活自如;有的魚在-3攝氏度的低溫冰塊中僵凍數周仍能復甦;但對鯉魚、鰱魚等大多數的魚類來說,最適宜的生活水溫卻是20-30攝氏度。在20-30攝氏度時,鰱、鱅、鯉等大多數魚類覓食活躍,生長迅速;當水溫降到15-10攝氏度時,則食量減少,覓食也不那麼活躍;當水溫降到10-4攝氏度時,它們游動遲緩,呆頭呆腦,幾乎停止了覓食;水溫降到4攝氏度以下時,"到了數九,魚兒封口",它們潛棲水底,開始了冬眠.北國的冬季冰封千里,白雪覆地,冰下水溫常在2-4攝氏度之間,大多數的魚類都進入了冬眠.
從上述情況來看,釣魚活動雖然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季節不同,水溫不同,釣法和收獲也不一樣,最好的釣魚時間是水溫在15-30攝氏度之間.所以,漁諺把魚兒覓食與垂釣規律總結為「人穿棉衣魚不動,人穿夾襖魚開食,人穿單衣吞鉤猛」。
由於季節不同,水溫有高有低,因此,一年之中有釣魚的旺季,也有淡季。就全國江河、湖沼、坑塘、水庫等水域的情況來看,從「春風桃李花開日」,到「秋雨梧桐葉落時的春、夏、秋季,釣魚最好,是垂釣豐收的旺季。北風呼嘯、瑞雪亂飄的冬季,浪白水寒,水溫低,是垂釣的淡季。」
春天天氣漸暖,水溫開始升高,尤其暮春季節,魚兒覓食更活躍,垂釣的上鉤率很高。此時又是魚類產卵繁殖期,魚兒相互追逐嬉戲,從過冬的深淵游向湖、河、坑塘岸邊附近水深1-1.5米的溫暖的淺水區,覓找產卵場所,淺水區水下的溝坎處、不平處、水面殘荷敗葦處等等都是下鉤的好釣點。所以,春江夜釣,經常會響起魚躍擊水的啪啪聲,垂釣的漁人往往能得到滿意的收獲。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溫差較大,東西地區的時差也很明顯,各地有各地的規律和特點。落花流水的江南各地,春釣旺季早;浪擁冰凌的北國春天,垂釣旺季遲。北方春釣常與夏釣混而為一,幾乎沒有明顯區別。
夏季是比較長的垂釣旺季。草萋萋,水澹澹,水煙蒙蒙罩釣潭,幾乎整個夏天都是釣魚的好季節。但我國南北溫差大,炎夏季節晝夜溫差懸殊。有的地區炎夏酷熱,向陽的淺水上層的水溫燙手,水中的溶氧也很低,中午魚兒都避入深淵的背陰的清涼水域,但夜涼水爽時它們又都游到岸邊的淺水區覓食,如果這時還像往日那樣垂釣,收獲往往不如春、秋季節好,所以有「午釣深潭夜釣邊」的說法。有些北方地區,炎夏的水溫並不那麼灼熱燙手,魚的餌料又很豐富,這時正是魚兒覓食、生長、育肥的好季節,因此,也正是釣魚的旺季。遇有微風吹柳,水起細浪,那麼,順風口下游岸邊的角灣,將是下鉤的好釣點。
秋季,垂釣旺季有的地區長,有的地區短。江南各地酷暑已過,秋高氣爽,水溫適宜,正是魚兒覓食、育肥的大地時期,這時垂釣,漁人的收獲往往很好。東北各地,夏季剛過,轉眼北風掃地,江河很快出現冰凌,秋釣時間很短。所以,我國北方的西北高寒地區的釣魚旺季,是從春末到秋初這段時間。
冬季,有些地區雖風寒水洌,魚沉水底,但尚未冰封,還可進行冬釣。北方或高寒地區冬釣季節短,長江水系或長江以南地區整個冬天都宜冬釣。漁諺雲:「冬釣天氣暖洋洋,魚兒水底覓食忙。」季節雖到「數九」,鯽魚、狗魚等耐寒的魚兒並沒有封口,宜在風和日暖的日子垂釣,要選向陽背風、水深2米左右、水底有坑窪處下鉤,這種地點才是魚群集中的好釣位。
此外,江河、湖泊、水庫等水深波寬的水域,在同一個季節同一個水域,水深不同,水溫也有差異上層水溫對氣候變化最敏感,冬寒夏熱,一天之中的早、午晚也不一樣,對魚兒的影響顯著;中層水溫夏季降溫明顯,一般每深1米降溫1攝氏度;下層水溫夏涼冬暖,溶氧少,魚類的餌料也少,不是夏季魚兒覓食活動之地,卻是魚類理想的冬眠棲息之所。以上這些,都是指2米以上的深水來說。1.5米以下的水域屬於淺水,水域沒有上、中、下之分。
夜釣不吃: 個人認為是不是天氣原因;餌料原因。
⑽ 為什麼我去夜釣 魚都不吃鉤的
應該是位置和餌料有問題,白天大魚去深水了,白條多,晚上大魚靠邊吃東西。所以,白天釣遠岸、深水;晚上釣近岸、淺灘。
白天和晚上的魚餌是也是有區別的,白天素餌,晚上餌料相對來說略腥香。
如果想知道更多的釣魚技巧的話可以去靈動社區逛逛,裡面有不少大神分享的釣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