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為什麼要計算飛行時間
㈠ 飛行員每月飛行時間是多少
最多不超過100個小時。這是指飛行時間,就是從飛機從停機位推出,到著陸這一段時間。
㈡ 飛行員說時間就是什麼
指的是飛行時間,即飛行員在空中的時間,不等於航班時刻的時間。
㈢ 通用航空公司的飛行員也需要累計飛行時間嗎
需要的,每一個飛行員,不管什麼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安全飛行時數,不僅自己的職業需要,民航局也需要記錄
㈣ 為什麼各國飛行員每年飛行的時間那麼少
首先是飛機發動機壽命限制,飛行員不可能所有訓練都通過實操,大部分的時間都會使用模擬倉的進行訓練。飛機本身也需要進行保養和維修,出勤率要看地勤的維護水平。而且飛行訓練需要大量的經費,印象中殲10飛機飛行一個小時光燃油費就超過40萬人民幣,120小時的飛行 光燃油費都超過4800萬了。不是富裕國家根本養不起頂尖飛行員。
根據美國雜志的報道,解放軍空軍一線部隊的飛行小時數已經超過了美國空軍,雖然如果把更多使用第二代戰斗機的二線部隊計算進去,其總平均值仍然和美軍存在差距;但這二十年來解放軍空軍在訓練時間上的巨大進步仍然值得稱贊。而隨著實戰化訓練的不斷推進,解放軍空軍飛行員飛行小時數的「質量」也在穩步提升。
據悉,美軍戰術飛機飛行員人均年飛行小時數已下降到158小時。
對於上述問題,軍事專家指出,首先我們要承認從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空軍的訓練時間和西方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主要是由於過去大量裝備殲七、殲六這類二代甚至一代戰機。由於這類飛機載油量有限,發動機耗油量又大,機械故障較多,而中國的軍費有限,造成空中飛行時間不能滿足訓練需要。但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實力裝備大量三代戰機的時候,這個情況馬上就會得到改觀。
美國空軍專家哈羅蘭的文章稱,隨著新一代戰機的揭幕,中國空軍邁入了一場全新的革命。 在飛行訓練上,如今的解放軍空軍據稱每年要求飛行員飛滿200小時,與上世紀60到70年代每年24小時的飛行訓練相比,這已經實現了巨大的提升。在這方面,解放軍空軍正在接近美國空軍的標准。中國空軍那種陳舊的裝備、受人質疑的訓練和過時的概念都已經一去不返。
根據國內媒體一篇題為《南中國上空的暗戰》報道,其中特別提到北約國家空軍年飛行時間在180小時到250小時左右,而中國飛行員也早就達到190小時以上。而且,中國年輕的飛行員似乎也頗能吃苦。中國戰機飛行員不但飛行時間趕了上來,而且在飛行科目的難度也逐漸增大,例如包括復雜氣象條件下100米至200米超低空飛行和對地攻擊、擺脫對方雷達鎖定的S形急轉等等。該報道還披露了中國飛行員使用重型戰機迫降入侵領空的超輕型飛機。中國飛行員利用嫻熟的駕駛技術,在接近失速的情況下在小型飛機前面用曳光彈迫使其降落。可見中國空軍主力部隊飛行員的經驗和技巧。此外中國在飛行員的培養上,不但重視實際的操縱和駕駛技術,而且開始向態勢感知能力、戰術運用能力、自主決策能力等「駕馭」戰場能力來傾斜。
一切貼近實戰,已經成為今日中國空軍飛行員戰鬥力生成的標准。過去美國空軍的「紅旗軍演」曾以高強度對抗著稱於世,現在中國空軍通過歷史上規模最大、對抗性最強、實戰化程度最高的空戰比武,鍛造了我國空軍的「金頭盔」尖子飛行員。「金頭盔」爭奪戰,是中國空軍訓練史上的里程碑。
㈤ 飛行員的飛行時間怎麼算的
我們都是用發動機時間算得,飛機上一個和汽車里程錶一樣的東西,發動機一轉開始計時,就都算時間了.
也有些航線,比如成都飛黃龍是抱斷的,不管飛多久都按照固定的時間算.
㈥ 飛行員為什麼要飛滿一千小時
飛行員的培養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駕駛作戰飛機是遂行戰斗任務對飛行員的技術、身體素質、心理品質、戰鬥技能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作戰飛機的飛行員並不是越年輕越好,也不是年紀越大越好,需要有一個經驗的積累過程。因此,一名成熟的戰斗機飛行員應當具有一千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並且有比較豐富的作戰訓練經歷。達到這個水平的戰斗機飛行員年齡通常在30歲以上。由於駕駛飛機執行戰斗任務需要承受比較大的機動,對飛行員的體力也有比較高的要求;在動態復雜的戰場環境下需要對作戰的態勢作出靈活的反應,要求飛行員有非常靈敏的反應能力,因此飛行員年齡的上限也不能太大。網友所說的地震中犧牲的那名飛行員是直升機的駕駛員,他們在遂行任務時機動的G並不大,因此對年齡上限的要求要比戰斗機飛行員寬松的多,他們需要的是豐富的駕駛經驗,年齡可以稍大一點。
㈦ 飛行員為什麼要按小時計算呢
你活著的時候,累計的飛行時間越多,證明你越可靠,價值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