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為什麼養一段時間就休息
1. 養紫砂壺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關於喝茶的講究還真不少。茶葉的選購養護有講究,泡茶飲茶的方法有講究,就連茶器的養護也是門講究。在所有茶壺中,最為著名的要屬於「茶器之王」紫砂壺的養護。所謂養紫砂壺,指的是通過悉心的養護養出紫砂壺外層溫潤典雅的包漿。養好的紫砂壺外層透露出自然渾朴的光澤,看起來十分大氣。
養紫砂壺分為內養和外養兩種。壺為茶而生,所謂內養,指的自然是通過用紫砂壺泡茶來養壺。只不過通常來說,內養需要茶葉長時間多次和紫砂壺內壁發生作用才能養成。同時,用不同的茶葉養紫砂壺的效果和所需時間也不大一樣。其中普洱養壺最快,綠茶養壺效果最好,不過總的來說,內養還是要比外養慢的多。因此,我們通常探討的都是用外養來養紫砂壺的方法。
外養紫砂壺主要通過養壺者對紫砂壺經常性地擦拭而撫摸來達到養紫砂壺的目的。對紫砂壺的擦拭也是講究方法的,最好選擇在泡茶的時候,准備上一塊細膩輕柔的布,細細地擦拭紫砂壺的茶身,這樣多次以後,紫砂壺很快就能長成淡淡的壺身光澤。
外養紫砂壺的原理在於,當紫砂壺在泡茶的時候,紫砂壺壺身會達到一定的溫度,這時候紫砂壺壺身上的氣孔也會隨溫度升高而逐漸外張,這時候再用布去擦拭紫砂壺外身,就會很容易顯出紫砂壺本身的自然光澤。當然,紫砂壺的日常保養對於養紫砂壺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平時我們也要注意隔上那麼一段時間就讓紫砂壺好好休息一次。並且盡量將紫砂壺存放在陰涼通風處。
2. 紫砂壺怎麼養紫砂壺怎麼更好的養壺,應該要注意什麼
新的紫砂壺經過開壺程序後,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過程也是一個養壺的過程。相對於開壺,養壺的過程更加漫長,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過程中養壺,而不是在養壺的過程中品茶。
養壺如養性。一把養好的壺,應該呈「黯然」之色,光澤「內斂」,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
養壺的過程說起來好像挺嚇人的,其實做起來也沒什麼,主要是平時一點一滴的細節上的注意。具體說來,要注意幾個細節:
在養壺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紫砂壺的結構通透;
在沖泡的過程中,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後再往壺里沖水,也就是常說的「潤壺」;
常用棉布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
紫砂壺泡一段時間要有「休息」的時間,一般要晾乾三五天,讓整個壺身(中間有氣孔結構)徹底乾燥。
網上養壺的方法五花八門,究其宗旨,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外乎以下六點:
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
切忌油污接觸;
用茶汁滋潤壺表;
適度擦刷;
用畢清理晾乾;
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網路(泥石頭)了解更多關於紫砂壺的保養方法。
3. 養紫砂壺要注意哪些問題 紫砂壺能天天用嗎
紫砂壺養護到底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就把養壺注意事項告訴您。
1、使用新壺,應先用茶湯燙煮一番,一則去除土味,也可以使壺接受滋養。方法是干凈鍋器盛水,用小火加熱煮壺,到將滾未滾時,再將茶葉放入鍋器中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再稍些時候取出新壺放在乾燥並且無異味處自然陰干後,便可以使用。
2、舊壺重泡,每次泡完茶後,將茶渣倒掉,並用熱水洗去殘湯,以保持清潔,合乎衛生。
3、注意「壺里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將茶湯留在壺里陰干,日久累積茶山,如維護不當,易生異味,所以在泡前更要用滾沸的水將壺沖燙一番。4、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把茶渣擺放在壺里來養壺的方式絕不可取。一方麵茶渣悶在壺里容易生酸餿異味,有害於壺,另一方面紫砂壺乃吸附熱香茶味之質,殘渣剩味實在也無益於壺。
5、壺應該經常擦拭,不僅手感舒服,且能煥發出紫砂壺陶質本身的光澤,渾朴潤雅,耐人尋味。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稍稍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清洗壺的表面時,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後再用干凈的細棉布擦拭,然後放於乾燥通風且無異味處陰干,久而久之,自會和這把壺產生感情。
6、紫砂壺天天用可以,但是也要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吸收。 最好多備幾個好的紫砂壺,喝某一種茶葉時只用指定的一個壺,不可喝什麼茶葉都用同一個茶壺,應加識別,以免混亂。
7、切勿用洗潔精或任何化學物劑浸洗紫砂壺,否則會把茶味洗擦掉,並使外表失去光澤。
4. 什麼事紫砂壺休息時間
紫砂用過一段時間後 砂內茶汁接近飽和 給紫砂壺一點休息的時間可以晾透水分 對健康也有益 一般 一周有一、二天的休息 一年 有一個月的休息時間就可以了
5. 紫砂壺養過幾個月了,一般需要休息多長時間
沒有標准.壺幹了就好,然後再用.休息壺的目的就是讓壺干透,
假如你壺的裡面有水,休息再長也沒有意義.
為了是讓壺多吸收茶油而已.
6. 紫砂壺的保養
養壺不是一件單獨的工作,使用紫砂壺的過程也就是養壺的過程,我們應該在品茶的過程中養壺而不是相反。養壺的過程漫長,養壺如養性,需要耐心和細心。
一把養好的壺,應該呈潤澤之色,光澤內斂,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溫文含蓄。養壺的方法五花八門,究其宗旨,基本原則不外乎以下幾點:
①每次泡茶完畢需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
②切忌油污接觸紫砂壺。
③趁紫砂壺溫度高時,用茶汁滋潤壺表。
④適度擦刷壺身(如壺表面有泥繪、雕刻等工藝的壺要特別小心)。
⑤用畢晾乾。
⑥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⑦最好專壺專用,一把壺泡一類茶甚至是一種茶。
這其中,潔凈是第一要務。
7. 紫砂壺所謂的"養"是什麼原理 應該怎樣養紫砂壺
養壺,對喜歡品茗的人來說,是一件極為慎重的事,有很多人都習慣用速成的方法來使茶壺光亮,並使用一些極不妥當的方法,例如將茶渣浸泡在壺內數日,使茶壺內壁產生一層茶垢,或謂之茶山,以為如此下次泡茶時,便會有茶味,殊不知如此做,會帶來不良的後果,一來由於茶葉內氨基酸極易產生黴菌或異味,二來茶垢又會堵塞壺的毛細孔,造成透氣不良,影響茶湯的表現。
此外也有人將茶汁淋在壺身,或用毛筆沾茶汁抹在壺身以加速壺身光亮,其實都不是很好的方式,一把茶壺,即使不使用,放久了因為紫外線及表面的氧化,自然也會變得更光亮,本人曾經有此經驗,即同樣材質、款式的二把壺,一把放在客廳壺櫃內,另一把用紙包起來放在儲藏室,經過二、三年後,經常接觸陽光的前把壺,用熱水燙過之後,居然與後一把壺,不論色澤、明亮度皆大不相同,非常亮麗,即使不曾用過,只要保持得當,還是會變化的,更何況是每天都拿來泡茶,實在不必操之過急,而破壞了茶壺本身土質的自然美,以下提供個人的養壺心得與大家分享。
茶壺不論泡何種茶葉,使用過後,先用茶匙將茶葉取出,再注滿熱水,蓋好茶壺後,重新再用熱水從壺嘴至壺把淋洗一次,再將壺內水邊搖邊倒掉,並確認壺內及壺嘴沒有茶渣殘留,並趁著壺身微熱時,使用干凈的濕毛巾,(要稍為擰干,不要滴水),將壺身及壺蓋,輕輕的擦拭一遍,切勿用力擦,要存放時,記得不可以將壺倒著放,一定要放正,壺蓋則放置在壺的旁邊,要注意避免碰撞破損,在通風之處自然乾燥,以保持茶壺的潔凈,日復一日,時間久了,打開壺蓋,就可聞到一股淡淡的茶香了,諸位茶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