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為什麼晚上不上架
『壹』 黃鳥怎麼訓練上架
黃鳥訓練上架需要讓黃鳥學會認架。
認架是鳥上架後,趁鳥羽毛還未乾,讓鳥認架。具體做法就是左手拿著鳥杠,右手食指過去托鳥,讓鳥站到右手食指上面,稍微離開杠一點兒距離。
用右手中指拱鳥的屁股,這時鳥不舒服就會跳到杠上,以此類推,慢慢加大鳥與杠之間的距離,鳥就會飛到杠上。
就這樣,等到鳥羽毛差不多幹了,鳥也認杠了。認架盡量沒事就做,可以讓鳥迅速的熟悉人手,使之不怕人。
黃鳥(學名:Carelis spinus)又名黃鶯、金衣公子、黑枕黃鸝,是一種候鳥,體長20-26厘米,體重60-100克,夏天飛到中國東部地區繁殖,冬季南遷印度、斯里蘭卡和馬來半島等地越冬。
主食是對農林有害的昆蟲,也吃些果實、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叫聲猶如流水般的婉轉動聽。
雄鳥頭頂與頦黑色,翼斑和尾基兩側鮮黃;雌鳥頭頂與頦無黑色,具濃重的灰綠色斑紋;下體暗淡黃,有淺黑色斑紋;雄鳥飛翔時可顯示出鮮黃的翼斑、腰和尾基兩側。
雄性成鳥(春羽):額、頭頂和枕部黑色,枕羽略帶灰黃;眼先灰色;眉紋鮮黃;貫眼紋短,呈黑色;耳羽暗綠色;頰黃色。
後頸和翕綠色,羽緣黃色;腰亮黃色,羽尖色較深,近背部有褐色羽干紋;尾上覆羽褐色,具亮黃色寬緣。
『貳』 黃雀四季生活在什麼地方習性
鳥 種:黃雀 Eurasian Siskin
鳥種描述:描述:體型甚小(11.5厘米)的雀鳥。特徵為嘴短,翼上具醒目的黑色及黃色條紋。成體雄鳥的頂冠及頦黑色,頭側、腰及尾基部亮黃色。雌鳥色暗而多縱紋,頂冠和頦無黑色。幼鳥似雌鳥但褐色較重,翼斑多橘黃色。與所有其他小型且色彩相似的雀的區別在嘴形尖直。 虹膜-深褐;嘴-偏粉色;腳-近黑。 叫聲:鳴聲為丁當作響的金屬音啾叫、顫音及喘息聲的混合,於高棲處或在作姿勢如蝙蝠的炫耀飛行時發出。典型叫聲為細弱的tsuu-ee或干澀的tet-tet聲。告警時也作唧啾叫聲及尖聲的tsooeet。 分布范圍:不連貫。於歐洲至中東及東亞。 分布狀況:甚常見。繁殖於中國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偶可達江蘇省。遷徙時見於中國東部,越冬在台灣、西藏、長江下游、華南及華東的沿海地區。 習性:冬季結大群作波狀飛行。覓食似山雀且活潑好動。
『叄』 黃鳥為什麼晚上鳴叫
黃鳥晚上鳴叫的原因:
1、唱歌的往往是雄鳥,而它們唱歌主要是為了獲得異性的青睞。在求偶時,鳥類傾向於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唱出最響亮的歌聲,以此來表示自己值得交配。因為唱歌會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歌聲越響亮,消耗的能量越多,只有食物充足和健康的雄鳥才擁有響亮的歌聲。
2、雄鳥之所以選在晚上歌唱,那是因為那時雄鳥剛起床,同時氣溫較低,在空腹和寒冷的環境下唱歌,更能體現自己有著強健的體魄。
3、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安全和安靜。晚上的天很黑,不利於掠食者捕食鳥類,因此雄鳥可以安心地歌唱。再加上那時大多數動物還沒醒,環境安靜,噪音較少,而這有利於雄鳥的歌聲聽起來更清晰和響亮。
馴養
黃雀成鳥野性大,馴養要從幼鳥開始。對於野性大的黃雀可採取「惡治」手段。把黃雀翅膀用線紮上,放入小籠中,蓋上籠罩,使其安靜,供給飼料和水誘食。每天晚上打開籠罩,看著它活動一會兒。4一5天後,開半罩放在人多的地方,並用手拿蘇子引逗。若鬧得厲害。就用水噴濕羽毛,黃雀只顧擇羽毛,就顧不得鬧了。這樣經過半個月的時間就變老實了。
『肆』 怎麼訓練黃雀上架
我就看我老公是用脖套把鳥拴在架上,然後把鳥用水嗆一下,這樣他就吃食了,再把他身上弄濕,再把它連架一起放到一個陰涼的地方,我老公說等毛幹了它就認那個桿了,因為它會覺得是那個桿救了他,
『伍』 想開始訓黃雀上手,但不知如何下手
1、上架。給鳥栓脖鎖,注意除了交嘴外,剩下的小鳥都是可以上絆子的,交嘴的嘴厲害,絆子一會兒就會被咬壞,還是上金屬的脖鎖!這類鳥性小,有的根本不用噴水,有的不老實的噴水上架!上架後用手摸鳥背,讓鳥熟悉人手,使之不怕人!
2、認架。鳥上架後,趁鳥羽毛還未乾,讓鳥認架。具體做法就是左手拿著鳥杠,右手食指過去托鳥,讓鳥站到右手食指上面,稍微離開杠一點兒 距離,用右手中指拱鳥的屁股,這時鳥不舒服就會跳到杠上,以此類推,慢慢加大鳥與杠之間的距離,鳥就會飛到杠上。就這樣,等到鳥羽毛差不多幹了,鳥也認杠了。認架盡量沒事就做,可以讓鳥迅速的熟悉人手,使之不怕人,而且鳥基本上會翻杠了,不會弔死!
3、飛食。這類鳥體型小小,給鳥喝幾口水,再練一會兒認架後,基本上鳥就會餓了!用蘇子喂鳥,鳥吃了,喂幾個即可!再給水,待會兒再用蘇子逗鳥,這時就不要直接給了,慢慢提高拿蘇子的手的高度,讓鳥抻著脖子夠著吃,有時鳥難以掌握平衡,翅膀會忽閃兩下,這一步在津叫鳥「振翅兒」,到了這步,您的鳥離飛起來吃食就不遠了,只需再稍微提高高度和有點兒耐心,鳥就會飛起來吃食,飛食就練成了。
4、叫遠。一手拿杠,另一隻手心打開,放上蘇子,引誘鳥飛到手上吃食,這樣叫遠就練成了!有的鳥比較怯手,不敢上手來吃,可以將鳥托到手上來吃幾粒,沒幾次就會飛上手了!
5、叼物。這類鳥不能打蛋,練的就是叼物,有叼硬幣、紙幣、絨球、面具和小旗等等,訓練的方法大同小異,我以叼硬幣來說明一下!首先要根據鳥的體型來選擇硬幣的大小,比如讓黃雀叼五分錢的硬幣就有點兒難為它了,叼一分錢和兩分錢的還差不多!在硬幣的一面的邊上沾點兒水,然後沾點兒蘇子在上面,讓鳥看一眼吃幾個,然後把硬幣抬起讓鳥看不到蘇子,它知道上面還有蘇子就會去夠的,夠不到蘇子就會叼硬幣踩在腳底下吃,然後人要拿著蘇子給鳥吃,並且把硬幣從鳥的腳下取下,反復這么幾次,鳥就會懂得叼硬幣有食物吃,以後不用粘蘇子鳥也會叼硬幣了,這時只需拿蘇子跟鳥換硬幣即可!黃雀經常存在叼玩硬幣踩不住的問題,這時可以給鳥扣食,待它踩住的時候多給幾粒,後面它慢慢就會想辦法踩住硬幣等著人來取了!其他的也是一樣,用食物粘在上面,用食物再去換,我就不再一一去說了!
6、掐線。掌握好鳥的狀態,您就可以掐線在大家面前表演了。注意每次在解脖鎖和系脖鎖時給鳥點兒吃的,省得鳥躲手!
『陸』 關於黃雀(黃鳥)飼養問題
黃雀
黃雀以一身鮮麗的羽色以及委婉動聽的歌聲得到了眾多愛鳥者的認可,現已是普遍的寵物鳥,容易飼養。除換羽期外,整天鳴叫,每年歌唱可長達8個月。
一般認為,嘴尖細、身腰長、尾長的健美且善鳴叫的較好。也有的依下體羽色選擇,有青色、白色、黃色之分。還有人喜歡紅腳(俗稱「紅爪。)或頭、頸、胸染紅的。實際上這些顏色與食物有關,一般自然界的黃雀都是黑腳的,經人工養一段時期就變成肉色的,春季遷過的黃雀羽毛常呈紅色,但一換羽紅色就消失了,其原因尚不清楚。
黃雀每年春、秋兩次遷徙時途經我國北方,常可捕獲,容易飼養和馴熟。黃雀籠有多種多樣,但比較講究的是漆竹圓籠,宜為封閉底,內鋪薄布墊,因為其主食粉料或乾粉料,糞便少面干,不易污濕籠底。還應有較高底圈,防止粒料殼亂飛以及鳥糟踏食物。為教以技藝,或做「囿子」,有的人把雌黃雀用架養,多數為直架。
『柒』 在籠子里養了一年多的黃雀還能不能上架籠子里養了一年多的黃雀還能不能上架
摘要 您好!我可以看一下嗎
『捌』 黃鳥為什麼一到晚上就鬧籠
他就是這個習慣,到晚上的時候他想出去飛,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喜歡鬧鍾,這個是他的特性。
『玖』 怎麼訓練黃鳥
黃鳥又名黃雀,黃雀性情活潑,姿態美麗,常常昂頭連續鳴叫,使人心曠神怡。由於此鳥易飼養,並且鳴叫悅耳,深受人們喜愛。為了便於訓練和調教,首先要使黃雀馴熟,消除其懼怕馴鳥人員和觀賞人群的心理,可以利用條件反射,用蘇籽引誘,使黃雀在飢餓時,按馴鳥人員教給的動作表現,成功後喂給少量蘇籽,並且要有步驟地進行訓練和調教,持之以恆,調教成功對養鳥者來說,是極有趣的。訓練的步驟:
黃雀的鳴叫:在北京地區講究「三口」,即喜鵲、沼澤山雀和油葫蘆(昆蟲名)的鳴叫聲,而且沒有「雜口」,如忌諱太平鳥、燕雀、金翅等鳥的叫聲。訓練黃雀的「三口」相當困難,必須將幼鳥嚴格隔離,經常提著鳥籠到有灰喜鵲棲息的樹林中去遛,途中要將鳥藏好,聽到灰喜鵲叫時再打開籠套,使黃雀靜聽。這樣經過20天左右的聽、學,可逐漸學會喜鵲鳴叫。學沼澤山雀的鳴叫,可將沼澤山雀放在黃雀的一旁讓其聽,一學即會。學油葫蘆的叫口,是自己養油葫蘆,晚上油葫蘆愛叫,將黃雀放在燈下聽學。
1、放飛:用「脖索」先拴住鳥,「脖索」的細線可拴長些。手中放幾粒蘇子,逗引鳥飛到手上啄食。然後使其飛回架桿,逐漸延長距離,直至放開脖系細線,鳥也會飛回架桿,或由架桿飛到手掌上啄食蘇籽。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後,准備個小旗或硬幣,當鳥飛到手掌上,把小旗和硬幣給它,它也會叼住,這時給它幾粒蘇籽,逐漸把小旗和硬幣改放在架桿旁,鳥也會叼起,飛到主人手掌上領賞,如此訓練,可以讓黃雀做許多游戲,別有情趣。
2、黃雀「戴面具」:訓練黃雀放飛成功後,便可訓練它戴面具技藝了。用硬紙板做成凹形面具,面具內用銅絲拉一橫線,作為黃雀銜取面具的部位。面具外部可用彩筆顏色畫成各種戲劇臉譜。訓練時,先在面具內放幾顆黃雀愛吃的蘇籽等飼料,待黃雀飢餓時啄食,並把面具放在前面逗引,只要咬住背面橫條即給蘇籽吃,反復訓練,形成銜取面具就獲得食物的條件反射。這個動作熟練以後,把面具放到離鳥架遠一些的地方,讓它飛過去把面具銜回來,再跳回原處給鳥食吃。這樣經過反復訓練,就可表演頭戴面具的節目了。
3、上架:用紅色絲線,編織成一毫米寬的絲帶,做成活絡套,套在黃雀頸部,大小以黃雀頭不能掙脫出來為准,絲帶兩端的絲線安放在黃雀頸後部作為羽翎裝飾,頸前部絲帶線上可用帶有一條絲線的小銅鉤鉤上,絲線長25公分,一端系在橫桿上,桿為竹製。黃雀抓棲在橫桿上,馴鳥人手拿橫桿不斷走動,使其能在桿上適應平衡,不致因人走動或見到陌生環境,而飛落下橫桿,有時也可將橫桿安插在一個固定地方,使其適應上架生活,上架初期,時有飛落,而被絲線吊起,可用橫桿接起或將黃雀安放在橫桿上。正在調教的黃雀,白天均不能給以足量食物,而以半飢餓狀態為好,這樣可使其在白天時刻都有求食的慾望。調教時一手拿橫桿,另一手用食指和拇指拿著蘇籽誘食,讓其飛到手指上啄取食物,待熟練後,就可訓練接食,接物和放飛動作。
4、接食:上架已馴熟的黃雀,能在桿上接取手指上食物後,如果手指拉開一段距離給食,黃雀卻會無動於衷,從不輕易起飛,來啄取手指上的食物。即使拉開一點,到黃雀稍微啄取不到的距離,黃雀會伸直脖子,試圖啄取食物,但始終是用爪趾抓住竹桿而不起飛或起跳啄食。為此,在開始調教時,許多初入門的養鳥愛好者就感到很難,如果在設施上改進一下,這一點也是可以解決的。調教接食時,先在竹桿上套上一節竹筒,竹筒內徑比竹桿稍大一點,只要讓竹筒在竹桿上自由轉動就行。養鳥者一隻手拿竹桿,並用食指和拇指按住竹筒,不使竹筒轉動,被馴黃雀停立竹筒上,另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拿住蘇籽來誘食。開始距離近一點,按原先給食,讓其啄食,待啄後就可拉開一點給食距離,當用蘇籽誘食時,黃雀欲伸頭啄食時,就可將拿竹桿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放鬆,使黃雀正欲啄取食物時有一個不穩定性,以致使黃雀就會離開竹筒起飛取食,初試時,黃雀可起飛回落到竹筒上,但不一定就一下子啄得到食物,經多次訓練,使竹筒轉動——起飛——啄取食物——回落到竹筒上,成為一個連貫動作,就算初步完成。黃雀接食後,要注意回落時的竹筒,也須用食指和拇指固定住,不要使黃雀回落時產生不穩定感。這一方式熟練後,就可將竹筒移去,讓黃雀直接抓立在竹桿上起飛接食,頸上絲線可放長,接食距離拉遠;也可將蘇籽放在手掌上,讓其來啄取,下一步就可在室內進行,將黃雀頸部活絡套上小鉤脫下,不帶絲線地進行接食訓練。
5、接物:接物是在黃雀接食為基礎所進一步調教的動作,開始時可訓練黃雀接取紅色絨球,方法是將蘇籽放在紅絨球上,一手拿絨球,一手拿竹桿,黃雀見到絨球上的蘇籽,就會起飛來啄取絨球上的食物,有時蘇籽被啄取,有時因蘇籽嵌入絨球,就將絨球啄取,當絨球被啄取時,就用蘇籽鼓勵,這樣不斷地調教,就會使黃雀見到絨球即能起飛啄取,形成接取絨球就有食物可吃的條件反射。開始時由絲線拴住,重復訓練多次後,再加長距離。訓練距離超過一公尺時,就可將小銅鉤脫開於頸部活絡套,任其自由接物。
黃雀的馴養與調教並不難,但需要耐心,當你盡情的欣賞調教好的黃雀時,你會忘記調教之辛苦的。
資料來源:網路文庫http://wenku..com/link?url=-707QrViM_SNT__eLfmEjqK
『拾』 黃雀的形態、生活習性和飼養管理有什麼特點
黃雀也叫黃鳥、金雀、瓦雀、蘆花黃雀、黃鳥瓦雀、黃雀兒、黃獎、金獎等。在分類學上屬於雀形目、雀科、金翅屬。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中部、俄羅斯、日本和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
形態:體長11~12厘米,體重11~16克。雄鳥頭較小,前額、頭頂和頦部黑色。眉紋黃色。貫眼紋黑色。上體主要為暗綠色。腰部黃色。尾羽褐色。翅膀黑褐色,有黃色斑。胸部黃色。腹部灰白色。虹膜黑色。嘴暗褐色。腳暗褐色。雌鳥頭較大,頭頂暗綠色,喉部無黑色塊斑。胸部黃色不顯著。
生態:棲息於平原、丘陵地帶的樹林中,也見於灌叢及草叢中。常結成10~100隻群體。十分活潑好動,常常在樹冠上邊飛邊叫,叫聲悅耳。飛行能力強。主要以各種野生植物的果實、種子和幼芽為食,也吃小甲蟲、蚜蟲和其他昆蟲的幼蟲。繁殖期為4~8月。營巢於松樹、赤楊等樹上。巢呈深杯狀,由蜘蛛網、苔蘚、羽毛、獸毛、纖維等繞成,內墊羽毛等。每窩產卵4~6枚。卵呈藍白色,上面有淡棕色和紫色的斑點。孵化期11~14天。在此期間內,雄鳥外出覓食喂養雌鳥,雛鳥出殼後,由雌雄鳥共同育雛。育雛期半個月左右。
飼養:黃雀性情活潑,歌聲悅耳,易飼養和馴熟,能學技藝,適合初學養鳥者飼養。應選擇嘴尖細、身腰長、尾長而善鳴的雄鳥。生鳥可把其翅膀用線紮上,放入小籠中,蓋上籠罩,使其安靜,供給飼料和水誘食,每天晚上打開罩子,4~5天後,開半罩放在人多的地方,經過半個月的時間就變老實了。黃雀飼養籠可用金絲雀籠或點頦籠,飼養雄性黃雀,有專門精製的黃雀籠,黃雀也可以上架飼養,主要是為了教以技藝。以穀子、黍子、稗子、蘇子、花生、核桃、葵花籽等為主。一般把玉米、花生和蘇子以3∶1∶1的比例混合磨成粉喂給,或者按粟子5份、稗子4份、白蘇子1份調配粒料。平時喂少量玉米面拌蛋黃(重量比為2∶1)。每天給1~2條小皮蟲,並經常喂些白菜、油菜、馬齒莧和少量沙粒。黃雀喜歡吃蘇子、花生、核桃、葵花籽等含脂肪高的食物,但不能喂得太多,以免過肥,影響鳴叫和繁殖。冬季和換羽時,蘇子的供給量可增加一成,也可喂少量搗碎核桃仁或花生米。黃雀體型較小但食量並不小,而且有揀食的習慣,每天消耗的飼料(包括被甩出罐外而浪費的)較多,可以採用每天少投勤添的做法以避免浪費,但如果要試圖讓它們在籠中繁殖則飼料罐中的食物始終不能空。為防止食物被撥撒掉,可以採用口小肚子大的食罐或大而深的食罐(要大到足以讓鳥站在罐中取食)。黃雀喜歡飲用清水,所以飲用水一定要經常更換,保持飲水罐清潔。黃雀還喜歡水浴,春、夏季要設置水浴槽,讓它水浴。春秋兩次換羽期的飼養是管理的關鍵,應精心照料。在換羽期間要保持環境安靜,防止鳥受到驚嚇,使換羽期中斷或延長。換羽期間同時還要注意環境溫差,注意保持一定溫度,防止忽冷忽熱。換羽期要減少水浴次數,水浴時要注意水溫。黃雀在春、秋、冬季要多曬太陽,但在夏季切忌曝曬,最好放在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