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小孩喜歡拿人家東西丟為什麼

小孩喜歡拿人家東西丟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27 22:29:34

A. 孩子總愛亂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有什麼招數可以改變他的壞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舉止和愛子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沒有父母不愛孩子,當父母把滿滿的愛給予孩子時,是否想過這種愛也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成長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家長所謂的愛孩子的方式都是有問題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很可能形成一種物品獨歸我有的習慣。甚至在別人家的時候,也會不經允許,亂拿別人的東西。

一、不要責怪打罵

爸爸媽媽發現小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時第一反應會對孩子大發脾氣,認為孩子是偷人家東西的壞孩子,丟自己的面子。其實,孩子的腦海里沒有這一印象,沒有偷和搶的區別。小孩子都喜歡玩具,這無可厚非。拿別人家的東西,極大可能只是源於心裡的喜歡。所以,不要大聲責怪孩子,而應該俯下身耐心的詢問孩子原因。

B. 孩子愛拿別人東西,家長要怎麼辦才好

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物品、玩具、書本、等,歸屬感。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幼小時期,就要開導孩子,什麼是集體的東西,什麼是個人東西,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玩,借玩具要及時還給人家。當孩子站在他人角度開始思考問題時,再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先向對方詢問,得到他人允許了,再使用。,可以表達出自己難過、失落的情緒,但是不可以直接拿走


這種行為根本不能說「偷」,但作為家長,當看到孩子這樣做時,必須趁此教育,告訴孩子,這東西不是自己的,不可以拿走,多次教導後,孩子就慢慢知道東西有你我之分。讓孩子親自給別人送回去 ,並且道歉,這樣孩子就會從小就記住了,別人的東西再好也是不可以隨便拿的 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

C. 10歲小孩愛偷拿別人的東西看心理醫生有用嗎

孩子偷東西時,家長應該怎麼辦?——這是我們作為家長經常遇到卻不願進行探討的問題之一。兒童偷東西的原因各異,而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糾正這種行為。

幼兒是不會故意偷竊的。4歲或5歲以下的幼兒對於「物品所有權」沒有任何概念。他們並不知道拿走屬於他人的東西是不對的。

當孩子上小學時,他們就應該明白偷竊是一種錯誤行為了。這一年齡段的兒童拿走他人物品通常是因為他們缺乏自控能力。

對於接近青春期的孩子或者13-19歲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偷竊通常是為了尋求刺激或是盲目模仿周圍的朋友。青少年試圖藉此獲得主宰人生的良好感覺,或是填補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空虛。

無論孩子在何種原因的驅使下發生了偷竊行為,父母都需要運用智慧來解決這一問題。假如家長僅僅由著性子來對待偷竊事件,他們勃然大怒的過激反應肯定是完全錯誤並且極具破壞性的。

(一)兒童偷竊行為的諸多原因

第一,兒童無法控制自身行為。
較為年幼的兒童在自控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哪怕他知道偷竊是不對的,他也有可能拿走某樣東西,這僅僅是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家長必須培養孩子通過誠實方式獲得所需之物的能力。與此同時,父母也必須將物質誘惑最小化。

第二,兒童的基本需求沒有獲得滿足。
對於沒有經濟能力的兒童來說,他的衣食住行都要完全依賴自己的父母。倘若孩子感覺自身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最終會選擇自己動手。最為簡單的解決之道莫過於 「自取所需」。

人的需求源自主觀思想。盡管父母可能覺得小孩子不會追求物質方面的東西,但這不代表孩子真的沒有要求。譬如,如果他學校的朋友都有零花錢,他自己肯定也會想要。如果孩子沒有零花錢,即使其他方面應有盡有,他也會覺得若有所失。如果禁不住誘惑,這種類型的孩子很可能會偷錢,只有這樣,他才能和大家一樣都有零花錢。

第三,兒童需要更多關愛。
孩子覺得生活里缺乏情感和關愛——這可能是兒童偷竊行為更加普遍的誘因。如果小朋友的情感需求無人問津,他們內心深處會覺得空虛,就有可能通過偷竊來填補這份空白。有偷竊習慣的兒童通常比較孤獨,在學校人緣一般,與朋友相處也會有問題。他們缺乏表現自身感受的渠道和機會。

許多孩子沒有得到他們想要那種關愛。他們覺得沒有人愛自己,或者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這可能是真實情況,也可能是孩子的臆想。筆者在《如何改善兒童行為》里曾經提到,相對於家長關愛的多與少,孩子如何感知這份關愛更為重要。無法感知家長關愛的孩子有可能將情感需求轉化為物質慾望。偷竊成為他們表達不滿以及需求滿足的方式。

第四,兒童希望主宰自己的生活。
兒童對於自身弱點有著非常強烈的意識。他們缺乏對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部分孩子在這方面確實有困難。如果孩子的依賴感覺出現了問題,他們可能會進行偷竊,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控制感或者反叛感。

第五,來自同齡人的壓力。
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喜歡模仿朋友們的行為。如果他和一群通過行竊來尋求刺激的孩子混在一起,為了成為團體的一員,他也會加入偷竊行列。有的時候,孩子偷東西可能是為了向夥伴們展示自己所謂的勇敢。如果孩子和一群不良少年糾纏不清,家長需要採取很多具體措施。這方面可以參考《青少年交友不慎應該如何應對》這篇文章。

(二)如果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偷竊行為,家長應該怎辦?

第一,保持冷靜。
不要反應過度。雖然孩子發生了偷竊行為,這不意味著他變成了小偷或是朝著犯罪生涯一路狂奔。偷竊行為和孩子的其他錯誤實際上沒有任何區別。

第二,不要認為孩子在故意作對。
獲得關愛是兒童偷竊行為的動機之一。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從自己那裡偷東西是故意跟自己對著干,孩子進行偷竊的動機會就進一步強化。

第三,不要責罵孩子或者與其當面對峙。
這點需要特別強調——家長必須當場捉住孩子的偷竊行為,只有這樣,其中的道理才能不言自明。

絕對不要通過間接證據與兒童進行對質。這樣做只有兩種結局:第一種,孩子欺騙家長或被迫撒謊,第二種,他們承認自己的偷竊行為。倘若孩子承認錯誤但家長卻懲罰了他,家長就向孩子灌輸了「撒謊也值得」這種觀念。兩種情況都會令家長在解決問題時陷入僵局,因此,間接證據是毫無用處的。

從他人那裡聽說孩子有偷竊行為對於解決問題也是沒有幫助的。假若孩子對此表示否認,家長也不得不相信他的說法。如果家長提出質疑,就等於向孩子表明自己不信任他。

沒有什麼事情比知道父母不相信自己更能慫恿一個孩子變得不誠實。如若孩子承認了錯誤,家長就不能懲罰他。

即使家長完全確定自己的孩子存在偷竊行為,責罵孩子也不是明智之舉。比方說,家長查看自己的錢包,發現昨天剛從銀行取的50塊錢不見了,結果卻在收拾孩子的換洗衣物時找到了藏匿其中的嶄新鈔票。但是,家長並沒有當場捉住孩子的偷竊行為。有很可能是別人丟了一張嶄新的50塊錢,而孩子碰巧撿到了。也有可能是家長不小心把錢弄丟了,正好被孩子拾起來了。除非家長目睹小孩子從錢包里翻出並拿走了50塊錢,否則就不能算發現偷竊行為。

第四,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對於較為年幼的兒童來說,這點尤其重要。

(三)當捉住孩子的偷竊行為時,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不必要求孩子進行解釋,只需告訴他不可以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令人厭煩的陳腐說教要不得,舉些簡單例子就足夠了。

例如,「偷東西是不對的。你肯定不希望別人拿走你的玩具。所以你拿走別人的玩具就是做錯了事情。」

絕對不要在言辭里暗示孩子的品行不端。偷竊是不良行為,但孩子本身是可愛的。千萬不要用「做賊」、「撒謊」、「騙子」之類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小孩,你絕對不會希望他成為這種人的。當你給孩子貼上某種類型的標簽時,他也會逐漸向著這方面發展。

(四)如何糾正偷竊這種錯誤行為?

第一,假若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行竊:孩子必須向別人歸還所物品。
如果孩子在商店或者鄰居家裡偷竊,在事發之後家長必須監督他歸還物品。要求孩子進行道歉並表明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在道歉時,家長應陪同孩子前往,這樣他更容易改正錯誤。

第二,如果孩子從家長那裡偷錢:估計一下他到底拿走了多少錢,並向他說清楚這些錢必須償還。
孩子可以通過幫忙做家務來還錢。家長給孩子的「工資」應足夠讓他在一個月內還清這筆錢。告訴孩子家長知道他需要更多的零花錢,並給他一些錢或者增加零花錢的數目。

第三,隱藏物質方面的誘惑:不要把錢放到孩子能夠輕易找到的地方。
告訴孩子的兄弟姐妹,你要暫時看管他們的零花錢,但不要向他們說明具體原因。不要讓孩子拿著大面額鈔票去商店替你買東西,因為這樣營業員會找他一大堆零錢。

第四,已經發生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找出孩子偷竊行為的根本原因。
如果孩子需要更多關注,家長就要更加關心他。如果孩子渴望控制自己的生活,家長需要給他更多零花錢以及更大的支配自由。如果孩子需要藉助某件東西來融入自己周圍的同齡人,那麼就買給他吧。

第五,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偷竊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質不好或行為不端。
家長不會希望自己對事情的過激反應令孩子走向極端。小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對他們的期望。倘使家長把孩子看成喜歡小偷小摸、行為不端或經常撒謊的人,孩子極有可能如其所願,變成這樣家長所形容的這種人。

第六,家長要擔當誠實楷模:兒童是通過觀察家長的一舉一動來學習做人的。
家長應該注意保護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假使家長總是把辦公室的辦公用品拿回家私用,或者經常因為超市收銀台算錯了帳而沾沾自喜,孩子也會覺得誠實與否是無所謂的。

(五)結論
兒童偷竊屬於常見問題。和孩子犯下的其他錯誤一樣,家長要用平常心來對待這一問題。這種錯誤行為必須給予糾正,但千萬不要矯枉過正。倘若家長能夠恰如其分地採取措施,迅速解決兒童偷竊問題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D. 孩子總是愛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兒童心理學研究,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有兩種心理因素引起:一是孩子有一種強烈的佔有慾望,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充滿好奇心,而且很想馬上獲得。在這種私有欲的引領下,他便悄悄將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另一原因是孩子有一種異乎成人的冒險心理,他們心想,我拿了別人的東西,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這是多和神秘呀。可見,孩子剛開始偷拿別人的東西,主要是在外界誘因的驅使下,通過自身的心理活動而形成的。如果家長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就會逐漸演變成偷竊行為。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順手牽羊的行為時,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1、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概念 年幼的孩子活動范圍只限於家庭,從記事起他就發現,爸爸媽媽可以隨便拿他的東西,孩子也可以拿大人們的東西。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他開始上幼兒園了,接觸的人和事越來越多,看到別的小朋友玩具很好看或很好玩時,就想拿過來玩一玩,甚至塞進書包帶回家玩,把玩具占為己有。這是由於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頭腦中有了我的、我自己的的概念,但對你的、他的概念又比較模糊,所以,對一切他們有興趣的東西,都認為是自己的。 當孩子缺乏物品所有權概念時,就要積極幫助形成物品所有權概念。即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屬於自己的可以支配,他人的東西要徵得別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在家中也要建立這種所有權的意識。將孩子的東西與成人的東西區分開,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長的東西時,必須徵求家長的同意。家長也要在使用孩子的物品時,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的衣櫃和玩具要和家長的分開。還可經常提出這東西是誰的?等問題來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的概念。 2、對孩子的需要應適度滿足 現在的家庭對孩子的需要往往滿足過度,容易造成孩子一種思維習慣: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出現強占或私拿,這是孩子思維的一個誤區。因此在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不能一味地全部滿足,有些要求可以讓孩子通過努力去實現。 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不允許孩子隨意獲得他並不太需要的東西,這本來是正常的。但如果家長既不給他提供,又不作解釋,就會使孩子感到失望。很可能導致他產生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作為己有的不良行為,說起來,這實在還是一種對家教過嚴的報復行為。 3、讓孩子樂於與家長交流 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對於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很重要。對待孩子出現的問題要保持一種冷靜的態度,讓孩子樂於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你是不是也想要以只像明明那樣的筆呀?你可以用你的零花錢一個。孩子每天回到家,都要與他聊聊在幼兒園或在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讓孩子養成與家長說心事的習慣。 4、讓孩子把玩具還回去 家長若發現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千萬不要打罵、鄙視孩子,應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不可取,讓孩子學會接受錯誤,勇於承擔後果。如要求孩子把玩具還回去,也可陪著孩子物歸原主,讓孩子給對方道歉,甚至送給對方一個小禮物。讓孩子意識到知錯就改、補償對方的重要性。但切忌小題大做,把拿上升到偷的高度,甚至威脅懲罰孩子。相反,家長可以藉此培養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使小朋友難過,並鼓勵孩子角色易位,體會自己喜愛的東西遺失會是什麼滋味。 另外,對於孩子拾金不昧、幫助他人等行為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5、要強調傷害 到了幼稚園階段,大多數五歲左右的孩子明白拿別人東西不對。即便如此,孩子有時會對鍾愛的東西不由自主。若家長發現孩子有順手拿來的行為,要反復強調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不會被容。該年齡段的孩子特別重視友情,因此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會傷害彼此友誼,讓孩子考慮自己的行為對朋友和老師造成的傷害。 6、要維護孩子的自尊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犯了錯,總愛擺起一副老子教兒子天經地義的態度來教訓孩子。用不能解決問題,孩子最多知道這件事讓家長特別生氣,下次不能做,或者下次不能讓他們知道。家長應有分寸地用科學方法來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如果孩子是初犯,要警告他:這次行為如能改正不再犯,就可以得到原諒,如果再犯要重罰。在批評和懲罰孩子時,要針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他的人格,既不要像個歷史學家翻出孩子過去的錯誤不放,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教訓孩子,否則,孩子會從心裡和家長產生對抗,以後再想說他什麼可就難了。 7、須警惕孩子說謊 若孩子經常拿東西,家長則要格外當心。家長要經常檢查孩子的書包,即使多一件小物品,也要問清來路。如果孩子說是朋友送的,即使懷疑孩子說謊,也不要當場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長核查,不要輕易定性孩子偷盜。家長絕對不能對孩子拿別人東西視而不見,以防患未然。 上小學後,孩子已有是非觀念,可以明辨對錯,不會隨手拿別人的東西,但家長更要警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仍有可能僅僅出於愛好而霸佔別人的東西,也有可能受嫉妒心理驅使拿別人的東西。譬如說,寫字漂亮的同學經常得到老師贊揚,孩子可能認為同學的鉛筆有助自己寫好字,從而將具有神奇力量的鉛筆占為己有。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時,家長不能毫不介意,這樣孩子會認為你默許了他的做法,慢慢形成惡習;要及時向孩子了解原因,是在哪兒拿的,拿誰的;讓孩子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會給別人帶來不方便和煩惱,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要求孩子及時歸還別人的東西,並向對方道歉;對孩子的行為提出明確要求,及時提醒,嚴格監督,使孩子養成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好習慣。

E. 孩子老愛拿別人的東西回來怎麼辦

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不能隨隨便便拿別人的東西的,爭去說服孩子把東西還回去

F.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屢教不改,怎麼幫助孩子徹底改掉這個壞毛病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屢教不改,怎麼幫助孩子徹底改掉這個壞毛病?

小孩到一定階段,會有探索的慾望,拿別人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強制讓他不拿,如果越強調反而容易讓小孩越關注,應該慢慢引導,讓他有物權意識,別人的東西,需要經過別人同意才可以拿,或者拿自己的東西交換,如果別人不交換也不能生氣。

沒有經過別人同意隨便拿別人東西是要接受懲罰的,除了道歉外,要接受一定的懲罰,比如減少出去玩的機會或者看電視的時間或者喜歡的零食之類的,還要把讓別人隨便給拿自己的東西,也就是換位體驗教育,教小朋友換位思考。

G. 小孩老拿悄悄拿別人東西是怎麼回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是一種佔有欲和偷竊欲的綜合表現。他現在還小,還沒有做不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且朋友親戚也會容忍,可一旦觸犯到法律,後果就不堪設想。從小偷針,長大偷金,這個道理誰都懂。處理方法1:抓住後必須嚴加管教,說服最佳,必要時採用暴力,長記性。處理方法2:偷什麼東西回來,你扔掉,然後成數十倍的給他買回來,放在他面前,不需要說什麼,讓他自己想。PS:我以前是一個罪犯,所以能深深的感到這個問題不是小問題,必須從嚴從重從快解決,否則後果非常嚴重,到時候家長才追悔莫及。最後祝你的孩子能快樂成長。

H. 我家孩子九歲了,最近發現他特別愛撿別人丟掉的東西回家怎麼辦

孩子九歲了,最近發現他特別愛撿別人丟掉的東西回家時可以好好跟消化溝通,多給小孩一點關愛,每次他拿東西你可以好好交流看是什麼動機,好好分析,不行可以買一個同樣的東西給他,讓他把其他東西還回去並道歉等。

孩子年幼,他們自我意識剛剛覺醒,所有的行為處事都是以自我的需求為中心,並且家庭中一切基本都是圍繞孩子旋轉,孩子更加分不清楚他人的需求。

天天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有一天放學回來,媽媽給他收拾書包,發現書包裡面多了一輛不屬於天天的小汽車,經過詢問,天天說是因為自己家沒有這輛小車,媽媽又不給買,正好好朋友敏敏帶來給他看,他就中午時候裝進了自己書包中。

孩子沒有自己與他人界限,受自身發育特點推動,對於自己喜歡的物品產生很強烈的佔有欲,如果沒有得到家庭方面的滿足,就會採取一些其他的方式滿足自己的小需求。天天就是因為媽媽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恰好小朋友有這個玩具,忍不住就把玩具拿回家玩。

I. 發現孩子總是拿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1.常見的三種態度
a.非常敏感:爸爸媽媽一旦發現小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就會胡亂責怪孩子,視作孩子有偷竊行為,因此會對孩子進行非常嚴厲的呵斥或者處罰。
b.滿不在乎:和敏感型相反,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還小,拿別人東西無所謂的。有些比較市儈的爸爸媽媽甚至覺得孩子這樣無傷大雅,因此完全不在乎,也不會做出任何處置。
c.謹慎對待:找到孩子為什麼會拿別人東西的原因,觀察小孩子只是好奇拿來看看還是想要佔為己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著充分的耐心,正確對待孩子的行為。
2.處理此類問題的注意事項
a.不要隨便把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視做為「偷」,因為說到偷,性質就會變得很嚴重。小孩子拿別人東西動機有時候的目的是很單純的。非常多的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是由於小孩子「喜歡那個玩具」或者「我沒有這個東西」,又或者「我也想有一個這個東西」......孩子有了這個想法以後就不自覺地想要去拿別人的東西,而不是因為偷竊。
b.孩子因為害怕可能會不敢承認自己拿了別人東西,有時候可能會說是別人給自己的,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不能過分強硬,不要採用打罵孩子的方式來逼迫他承認,而是要教育他「拿了別人的東西應該還給別人」,不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c.要跟小孩子講道理,告訴他,「要是你把丁丁的玩具拿走,他想玩的時候就找不到了,這個時候他會非常難過,同樣的,要是你的玩具找不到了,你會不會難過呀?」
d.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事的時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把拿來的東西還回去,要是小孩子不肯一個人去,爸爸媽媽要陪著他一起去,同時還要教育他對別人使用禮貌用語道歉:「對不起,我之前拿了你的玩具,我現在知道自己做錯了,所以我把東西還回來請你原諒我吧。」
e.有的爸爸媽媽因為愛惜孩子,會代替孩子承認錯誤,這樣是不對的,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不然孩子記不住這個教訓。
f.要是孩子拿的東西是很喜歡的,同時是必需品的話,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告訴孩子,這個東西要先還給人家,因為人家也需要這個東西,如果你以後遇到這樣喜歡的東西,可以告訴爸媽,爸爸媽媽會滿足你的願望。下次千萬不要通過拿別人的東西來滿足自己,你不問過他就拿他的東西,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
g.爸爸媽媽要做好榜樣的工作,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教育孩子物品的所有權,什麼東西屬於誰,這些道理要告知孩子,如果喜歡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求別人的意見,千萬不能隨便拿。
遇到孩子擅自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加註意!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找不到向日葵APP了 發布:2024-09-21 02:31:47 瀏覽:797
蘋果的鈴聲為什麼那麼好聽 發布:2024-09-21 02:10:57 瀏覽:920
農業銀行交學費為什麼找不到學校 發布:2024-09-21 01:48:13 瀏覽:663
為什麼蘋果新手上不了百度 發布:2024-09-21 01:47:48 瀏覽:177
蘋果筆記本電腦為什麼越用越慢 發布:2024-09-21 01:34:54 瀏覽:338
原神為什麼找不到稻妻任務 發布:2024-09-21 01:33:20 瀏覽:325
為什麼每個地方方言都不一樣 發布:2024-09-21 01:32:43 瀏覽:555
微信為什麼左邊有一條黑色 發布:2024-09-21 01:11:53 瀏覽:416
小孩子為什麼牙齒分很開 發布:2024-09-21 00:53:03 瀏覽:471
卸載的軟體為什麼還存在呢 發布:2024-09-21 00:44:23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