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龍往河裡撒東西是為什麼

龍往河裡撒東西是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26 04:59:40

① 龍吸水是什麼動作

龍吸水是花式喝可樂的動作。兩手攥住可樂,懟入口中,然後用力旋轉手中的可樂,要盡全力把可樂泡沫以及可樂都吸進體內,不得讓可樂撒出來,撒出來則挑戰失敗。

可樂龍吸水的玩法:兩手抓住可樂,懟入口中,用力旋轉手中的可樂,盡力把可樂與泡沫吸入體內,不讓可樂撒出來即可完成龍吸水。

練龍吸水的方法

1、喝前借故把瓶子盡量的搖晃,這樣開瓶後就直接有大批泡沫流出,可以少喝不少。

2、喝時別把整個瓶口塞入口中,嘴唇占據一半的瓶口,讓空氣可以自由流入瓶體,起到平穩進入口腔的作用。流速過快容易反氣而喝不下。

3、喝時瓶子保持90度左右(可以順便觀察對飲對吹的朋友,對方喝的太猛明顯不如即可直接放下酒瓶裝醉,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嘛)別直接瓶口向下頭仰起喝,這樣也容易反氣。

4、喝完想辦法打出氣嗝,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5、喝啤酒吹瓶子也需要一定的酒量的,拼酒拼吃都不是智舉,希望還是少做比拼較好。

② 貴州出現的「龍吟」在科學上有什麼解釋,真的有龍嗎

在中國古代傳說之中,最為神秘的,當屬於龍的存在。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為常人所知,因此經常被古代先賢用來作為勸喻世人的工具。

在莊子《莊子·列禦寇》中就有這樣一個故事,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屠龍的技巧,但是學成以後卻沒有施展的地方,因為他根本找不到龍。莊子用這個故事來勸喻人們,不要學習那些看起來高大上,實則沒有任何作用的技巧。

四、貴州的“龍鳴”事件

當時是發生在貴州威寧山,當地民眾聽見了巨大的“龍鳴”聲,好奇的民眾不斷的趕過來,想要一睹奇觀。然而,其實根本就沒有人看見所謂的龍,大家都只是聽見聲音人雲亦雲,說是這里有龍,那種奇怪的聲音也就被傳說為“龍鳴”。

後來,專家解釋說,聲音其實並沒有那麼大,而且聲音可能只是一些特殊的地理原因,所導致的空氣震動而出聲音,並不是什麼神乎其神的龍鳴。但是不管怎麼樣,龍是肯定不存在的。

小結

龍的存在與否,一直爭論不休,或許古代人曾經將某種動物當作龍也說不定,或許就是一種美好的傳說。但是中華兒女將龍作為圖騰卻是可以肯定的,中華民族自稱為龍的傳人,龍其實就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③ 龍吸水是什麼動作

龍吸水是花式喝可樂的動作。兩手攥住可樂,懟入口中,然後用力旋轉手中的可樂,要盡全力把可樂泡沫以及可樂都吸進體內,不得讓可樂撒出來,撒出來則挑戰失敗,在視頻中張國偉將一桶1.5升的大可樂在瓶子里旋轉,讓可樂在瓶子里形成一個漩渦的形狀,然後張國偉一口氣全都喝掉了,值得一提的是,張國偉經常會在廁所里表演花式喝可樂,不過遭殃的往往是他家的浴室天花板。

龍吸水動作的危害

很可能會在喝水的過程中將一部分空氣喝到胃裡,很容易引起打嗝或者是腹脹的症狀,而且建議在一天之內要經常的適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去喝,切記不能喝水過多,因為很可能會造成水中毒,如果長時期的喝過多的水,就會使細胞水腫,可能會出現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會造成昏迷。

④ 賽龍船中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



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傳統,民間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今年的端午節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到那時全國的疫情形勢一定會有很大的好轉,舉辦龍舟比賽的各項條件都具備了,這個比賽一定會進行的。但是比賽的規模以及比賽的這個次數的選擇,我想一定要有慎重的考慮,這個官方的組織,他們的工作要做的更細致一些,考慮各種方面的因素更全面一些。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一定要把賽龍舟這個體育項目繼續的發揚光大,讓優秀的文化傳統得以繼承,讓民間體育活動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讓我們懷著一份美好的期待,等待著龍舟賽事早日給我們帶來應有的歡樂吧!

⑤ 請問有關龍的習俗有那些

龍的節日
形形色色的禱龍習俗,導致了龍的節日和廟會的形成。
一年到頭,幾乎每個月都有龍的節日或廟會,有時一月內還有多次。這些節日廟會有屬於某個民族的,有屬於某幾個民族的;有屬於某片地域的,有屬於多片地域的;並且集祈神、教化、生產、娛樂等於一體,體現著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下面我們按農歷時序介紹一下這些龍的節日與廟會:
農歷正月,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山城海濱,旱埠水鄉,全國各省區幾乎都有「龍燈會」,也稱「鬧龍燈」、「盤龍燈」、「舞龍燈」、「掉龍燈」、「耍龍燈」等。除此之外,正月初五有「龍頭節」。這是雲南河口大瑤山地區瑤族的傳統節日,當地群眾在這一天用各種供品祭祀龍王。正月辰日,則有「祭龍節」,紅河哈尼族群眾在這一天以村為單位舉行鄭重的祭祀活動。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稱為「龍頭」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各家各戶自己置辦齊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一個午日,各戶派一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和哈尼族的「祭龍」相似,基諾族有「祭大龍」的節日。屆時全寨停產三天,立兩個木樁於村寨門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婦女非但不能出寨門,連家門都不能出。村寨邊搭一臨時草棚,草棚前有大樹,樹下宰水牛一頭,水塘邊殺母豬一頭,小豬七頭,將牛尾巴掛在大樹上,豬骨頭供在水塘邊。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龍會」,形式有舞龍、燒龍和拔河比賽——以所用的繩子象徵龍。另外,還有於春節期間,在北京龍潭湖公園舉辦的「龍潭廟會」、於龍慶峽舉辦的「龍慶峽冰燈會」——這些廟會、燈會、不僅名稱與龍有關,內容也多有龍參與,如舞龍、賽龍、龍燈造型等。
正月二月之間,有「祭龍潭節」。這是雲南蘭坪普米族的傳統節日(寧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舉行)。普米族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龍潭」(亦稱「靈泉」),地點大多在深山老林峽谷澗畔。屆時全家同往,在「龍潭」附近歇宿三日。他們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台,稱作「龍塔」,即「龍宮」。塔前立一個百尺標竿,上掛七個用雞毛麻線紮成的七角斗架,作為龍神的住處。將牛奶、清酒、酥油、乳餅、茶葉、雞蛋等祭物擺在龍塔上,先請巫師登壇念經,然後全家祈禱,禱畢,將塗有酥油的五十個面偶投入龍潭。各家祭祀後,全村還要舉行更隆重的祭祀。
二月初一是「春龍節」。舊時山東惠民一帶的鄉民取灶灰作青龍狀,以圖吉祥。《中國全國風俗志》有記:「二月朔日為青龍節,取灶圍物,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
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節」。這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覆蓋面廣,影響也大。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記》雲:「二日為龍抬頭日。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都人用黍面、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為食,曰薰蟲。」這一天,北方農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習俗,並有「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還有「龍抬頭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陰晴卜一歲之潦旱,以為天晴則主旱,陰雨則主潦澇。在大巴山黃官一帶,人們把二月二稱為「春龍節」。為了喜迎春龍,山民們全家起大早,將居室內外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凈凈。然後趁早吃「龍須面」,面拉得越長越好,意思是龍須綿長,象徵吉祥。吃面時,由年長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間,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龍抬頭,風調雨順好年頭;包穀棒子粗又大,高梁穀子舞龍頭」之類的吉言歌訣。中午吃「龍鱗餅」,餅上有村婦們精心製作的「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圖案花紋。這一天還禁止婦女做針線活,因為傳說神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同日還是雲南苗族群眾舉辦「祭龍會」的日子。一般是以村寨為單位,以大樹作為龍的象徵,以豬、雞、狗等為祭品。

⑥ 龍的問題

傳說,黃帝升天後,龍的九個兒子被老龍打入人間,不許他們再回天宮。從此,九條龍子再也沒有升天。那麼,它們兄弟九個在人間干什麼?其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會見到它,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們叫什麼名字。都在干什麼?」

龍的長子叫(音畢希),它的長像鱉形龜貌,氣力大,好負重。所以,它充當了人間石碑座子。很多人把墳墓里碑座誤認為是鱉和龜,實際上都不對,它是龍的長子。

龍的二子叫螭吻。它喜歡挺而走險,愛在高空作業,魯班就把它作為建築物上的俏柱,立於屋頂。

龍的三子名叫蒲牟,它整天喜鳴愛吼。傳說它的喊聲可傳十里以外。寺廟的和尚在鑄鍾時,把它鑄在鍾扭上,作為裝飾品。

龍的四子叫狴犴。生來面貌威嚴,人人見了都害怕,衙門管法律的長官,就派它做了監獄門上龍頭門環,震懾囚犯。後來有權有勢的人,把它也用在自己家的大門獅子門環上。

龍的五子叫饕餮(音陶鐵)嘴饞身懶,愛吃愛喝。民間就把它派用在各種烹飪鼎器上,如大銅茶壺。各種酒皿實物上。

龍的六子叫蚣蝮。它愛喜波弄水,常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民間建橋工匠就把它作為橋上的橋標。

龍的七子叫睚眥(音崖自),嗜殺成癖。好像一天不殺生,它就活不下去,民間很厭惡它,後被衙門一名劊子手發現,就把它裝飾在殺人的「鬼頭刀」環上。它總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龍的八子叫狻猊(音宣宜),它好煙火,閑下無事,到處 煽風點火,弄得民間烏煙瘴氣。後被廟院里一位和尚發現,分配它作香爐上的裝飾品,從此,它才安居樂業。

龍的九子叫椒圖。它喜歡給人當警衛。民間不論誰家出了事,它整天整夜在人家大門口「站崗放哨」。後來民間就把它派用在大門上的龍頭「門環」。

總之,龍的九個兒子孫雖說相貌不同,性格不一,愛好各異用場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獲。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游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岩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岩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是怎麼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征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升華成若干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在天上彎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一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一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麼,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適度,牧草豐茂,穀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乾枯,百穀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一切是多麼神秘,多麼雄奇,多麼可怖可畏啊棗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個「神物」,主管這一切,總領這一切,支配這一切,排演這一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會游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系的。

該怎麼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涌,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卷風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麼樣子呢?一些人說像魚,一些人說像鱷,一些人說像蛇,還有一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一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一個物體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復數的同一。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為之。那麼,讓這個神物像什麼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麼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現在這個「龍」。

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像、崇拜等等,都貫穿、投注、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涵蘊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圖騰(Totem),原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彙,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志、象徵和保護神。世界各國不少學者,都對圖騰崇拜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現象做過考察和研究,普遍認為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其殘余在近現代一些民族中還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氏一多。聞先生在他的一篇專門談論龍鳳的文章中這樣說道:「就最早的意義說,龍與鳳代表著我們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兩個單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為在『鯀死,……化為黃龍,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鳥(即鳳),降而生商』兩個神話中,人們依稀看出,龍是原始夏人的圖騰,鳳是原始殷人的圖騰(我說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為歷史上夏殷兩個朝代,已經離開圖騰文化時期很遠,而所謂圖騰者,乃是遠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種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

那麼,龍圖騰是如何形成的呢?聞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說:龍這種圖騰,「是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是「蛇圖騰兼並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龍圖騰說由20世紀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還成為占統治地位的觀點。到了20世紀80年代,一些學者開始質疑龍圖騰說,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如:「無論如何,圖騰物總是自然界中實有的物體。因為說到底,圖騰制體現的也正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因此,如果依據通行的理論和被學界接受的材料,龍作為一種圖騰同時又不存在於自然界中是難以令人接受的。」(閻雲翔)「迄今為止,考古學、歷史學均無可信資料證明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強大的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至於兼並與融合其他以馬、狗、魚、鳥、鹿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說法更是完全出於臆想。」(劉志雄、楊靜榮)

學者們還指出,將中國古文物上出現的動物造型或紋飾視作圖騰的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考古學中的某一類型文化與社會學中某一氏族部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從時空范圍上講,前者比後者大得多。因此,某一類型文化中的某種紋飾與某一氏族的圖騰劃等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有的學者從圖騰文化的基本特徵提出悖論,如:圖騰是氏族群體成員崇敬的對象,是不得損傷、殺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國的古代典籍和神話傳說中,不乏貶龍、辱龍、斗龍、斬龍以及食龍的載述。

總觀龍圖騰說的爭論,覺得起碼有這樣兩個問題值得思考:

一個問題是,圖騰說來自西方學者,中國遠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樣,有過一個圖騰崇拜時期?分析古籍中的有關記載,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學界的普遍觀點,圖騰文化發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繁榮於舊石器時代晚期,進入新石器時代便趨於衰落,步入階級社會,就只剩下一些殘余在延續。按考古學提供的實物資料,龍的起源當是新石器時代開始以後的事,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圖騰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龍卻起源了。將方興未艾的龍歸劃於一個趨於衰落的崇拜現象,有悖於事物發展的基本邏輯。

另一個問題是,圖騰概念有其原有的為學界所基本公認的內涵和外延,這樣的圖騰是嚴格意義上的圖騰,或可稱為「狹義圖騰」。增其內涵、擴其外延之後的圖騰,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圖騰了,或可稱之為「廣義圖騰」。嚴格意義上的圖騰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實物,而龍不符合這個條件,它們是自然界里沒有的神物,因此,要說龍為圖騰的話,就只能將龍劃歸到廣義圖騰的框框里。問題是,狹義圖騰和廣義圖騰時不時地會發生沖突。比如,按狹義圖騰的要求,圖騰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殺害的,而身為廣義圖騰物的龍卻屢屢被懲罰被斬殺棗這個問題如何解釋?如果要在狹義圖騰和廣義圖騰之間選擇的話,我倒更傾向於狹義圖騰,因為我覺得圖騰就是圖騰,應該尊重原初的內涵和外延,如果太廣義了,也就沒有圖騰了。

鑒於此,我在一系列談龍的著作、文章中,都沒有用「圖騰」一詞,而選用了「圖徽」這一概念。

龍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來概略。

在龍的神性中,「喜水」位居第一。這是因為,龍本來就是「水物」和「水相」,或者說,龍本源於「水物」和「水相」。龍的諸多的模糊集合對象,可以說都是「水物」或「水相」。魚、鱷、河馬、海馬、水牛等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處水濕陰潮之地;豬、陸牛、陸馬、鹿等離開水也活不下去;而雲、雷電、虹、海潮、龍卷風、泥石流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關系密切棗似乎完全可以用「水相」稱之。本源於水物、水相的龍,怎麼可能不「喜水」呢?

「喜水」的神性,使龍對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特別勝任。

「好飛」在龍的基本神性中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龍之「好飛」,原因有這么幾條:一是作為龍的模糊集合對象,雲、雷電、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天象」;二是魚、鱷、蛇等在水中潛游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三是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糊性,往往將潛游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雲、雷電、虹霓等看成一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四是人類自從有了精神生活以後,就一直幻想超越自身的局限,擺脫現世的苦累,飛騰、翱翔到高妙闊遠、有星星,有月亮,白雲繚繞的空中去。而龍作為寄託著、體現著古人理想的神物,要是不能飛,不好飛,那也就不是龍了。

「好飛」的神性,使龍很自然、很方便地成為某些神仙、聖傑、帝王的乘御對象。

「飛」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也只能是神秘、遼闊、至高無上的天空。因此,「好飛」必然「通天」。早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雙耳盆上,就有將「魚藻紋」和「鳥紋」刻劃在一起的圖案,陝西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鳥魚紋」(亦稱「龍鳳紋」),也將天上飛的鳥同水中游的魚棗龍的模糊集合對象聯系起來,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龍的模糊集合之初,龍就開始有了「通天」的意味。後世的許多建築雕刻、繪畫,人們都讓神龍出現在浩渺無垠的昊天雲氣中,如北京故宮的雲龍望柱、天壇的雲龍石、孔廟的戲珠飛龍,等。

龍「喜水」,水聚流於地;龍「好飛」,飛升於雲天。於是,龍就具備了溝通天地,做天地間的橋梁和信使的能力。那些帝王君主們之所以以龍自比,其根本點就在於瞅准了龍的「通天」的神性,和充當天地間橋梁和信使的能力。

由於龍是由眾多的對象模糊集合而成的,各集合對象之間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別,因此,龍又有了「善變」的神性。在古人的心目中,龍在天可以是雲、是電、是虹,在地可以是豬、是馬、是牛,在水可以是魚、是鱷、是蛇。換句話說,天上的雲、電、虹,地上的豬、馬、牛,水中的魚、鱷、蛇,等等,都可以是龍的變體和化身。

龍具備了「善變」的神性,而變,就免不了要變出些「靈光」、「靈通」、「靈妙」、「靈驗」和「荒誕」、「離奇」、「怪異」來。因此,龍又有了「靈異」的神性,成為古人心目中的「四靈」(其它三靈是麟、鳳、龜)之一。

人們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給自己帶來好處。龍是古人模糊集合了眾多的動物和天象,從而創造出來的神物,如果這個神物不能給人間帶來福祉和祥瑞,古人創造它做什麼呢?上述龍的種種神性,又都為龍的徵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礎:龍喜水,而水是生產、生活的命脈;龍好飛,飛是對超越苦難、擺脫困境的嚮往;龍通天,天是天帝和諸神居住的地方;龍善變,變是對生存環境的適應;龍靈異,靈異使龍神奇莫測、非凡不群。將這種種優長集中於一身,龍又怎麼能不祥瑞呢?

龍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禍」。棗這倒也符合辯證法,其根據是現實的驗證和歷史的、道德的評價。如導致西周滅亡的「龍黿之怪」、造成古時三苗地區大亂,的「日妖宵出,龍生於廟,犬哭於市」,等等。

龍的性情中,也有兇猛威厲、乖張易怒的一面。我們概而稱之為「示威」。龍之「示威」,蓋源於龍的模糊集合對象的習性和危害。如灣鱷兇殘傷人,蛇類陰毒咬人,雷雨使江河水漲成災,龍卷風捲走人畜樹木,泥石流沖毀房舍田園,等等。古人對這些現象不會有科學的解釋,只好以「龍怒」、「龍怨」、「龍報仇」、「龍做孽」等說之。
參考資料:http://www.wenyi.com/culture/dragon/qiyuan/qysw-4.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龍的故事中國民間故事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燦明珠,民間文學與小說故事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當前位置:中國民間故事網首頁 >> 龍的故事. 龍的故事. [更多]
www.6mj.com/zt04.htm - 13K - 2005年10月26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中國民間故事網 http://www.6mj.com... 當前位置:中國民間故事網首頁 >> 專題. 龍的故事. 龍的故事. 對龍的由來 ...
www.6mj.com/topiclist.asp?topi... - 8K - 2006年02月28日 - 網頁快照

阿龍的故事 2002,a long de gu shi,aldgs 影視 ...用戶評分:(/) 差好. 正在載入... 片長:90分鍾. 推薦好友. 收錄至網摘. ... 兩人一起長大,互相勉勵,片中扮演阿龍的譚耀文稱:龍的故事,劇本樸素感人他在表演時曾幾次落淚,鄰家女孩的扮演者是首次沖進香港電影的李湘,梁家仁扮演父親阿仁。 ...
www.movfox.com/movie,20909.htm... - 24K - 2006年02月28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龍的故事_IT解題小組:全力打造專業電腦解題網站!載入中... 載入中... 龍的故事. 熱 薦. 龍的故事.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9-5. 上一個FLASH: 不和諧的音符. 下一個FLASH: jvascript. 郵 箱 登 陸 : 設為首頁 ... 您現在的位置: IT解題小組 >> FLASH >> 其它應用 >> FLASH正文. 龍的故事. 熱 薦 ...
www.itcfan.com/flashs/qtyy/200... - 42K - 2006年01月13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龍的故事,龍的故事下載,搞笑龍的故事觀看-愛上FLASH23flash-愛上FLASH FLASH中文欣賞門戶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FLASH、小游戲資訊!一站在手、娛樂 ... 龍的故事 -> 產品廣告-> FLASH 應用->愛上FLASH. 龍的故事. 全屏欣賞 ... www.23flash.net 愛上FLASH. 名 稱: 龍的故事. 大 小: 不詳 KB ...
www.23flash.net/flashhtm/flash... - 38K - 2005年09月08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YoYo女孩的故事-flash動畫本 類 熱 門. 新編唐僧收徒記. 液晶娃娃. YoYo女孩的故事. 尋聲之音. 比我性福(賀閃吧改版) 新漁夫和金魚故事. 特 別 推 薦. YoYo女孩的故事. 作者:sd728 大小:8310 加入時間: ... ·邁拓小龍 (sd728) ·毀滅者3外傳-1 (sd728) ·龍的故事 (sd728) ...
www.3721mp3.net/flash/7931.htm - 14K - 2005年03月25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龍的故事八仙斗花龍. 龍王輸棋. 北宿成龍. 潘和伏禿龍. 岑港白老龍. 巧妹綉龍. 東海龍王塌東京. 青石龍. 管家老龍. 三戲海龍王. 錦線女龍. 桃花女龍. 龍女拜觀音. 智斬獨角龍. 龍頭金釵. 煮海治龍王. 龍外孫的故事
www.xxcn.net/shuwu/long - 4K - 2006年02月26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Nature封面:奔龍的故事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聯系站長. [組圖]Nature封面:奔龍的故事. Nature封面:奔龍的故事. 副標題: 作者:張迪 文章來源:生物通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0-18
www.sciei.com/news/interest/Ar... - 30K - 2005年12月12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龍的故事... 龍的故事. 龍的故事. 第一章. 龍女拜觀音 ...
www.jl2sy.cn/xssq/wxxx/th/ldgs - 5K - 2006年02月25日 - 網頁快照 - 更多此站結果

龍的故事設為主頁.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意見留言. 網站幫助 . FLASH發布. 華人男歌手 華人女歌手 樂隊組合 動漫卡通 在線游戲 FLASH ... 位置:首頁 作品分類其它應用產品廣告 > >龍的故事 ... 【報告錯誤】 【龍的故事鈴聲】 ...
www.szflash.net/flash/8288.htm - 26K - 2005年09月12日 - 更多此站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龍攪水什麼意思什麼樣的

龍攪水就是「龍吸水」

龍卷風,因為與古代神話里從波濤中竄出、騰雲駕霧的東海跤龍很相象而得名,它還有不少的別名,如「龍吸水」、「龍擺尾」、「倒掛龍」等等。

現在我們知道,龍卷風是一個猛烈旋轉著的圓形空氣柱,它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發生在海上,猶如「龍吸水」的現象,稱為「水龍卷」;出現在陸上,卷揚塵土,捲走房屋、樹木等的龍卷,稱為「陸龍卷」。遠遠看去,它不僅很象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一條巨蟒,而且很象一個擺動不停的大象鼻子。

這個大「象鼻」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大自然里的龍卷風誕生在雷雨雲里。在雷雨雲里,空氣擾動十分厲害,上下溫差懸殊。在地面,氣溫是攝氏二十幾度,越往高空,溫度越低。在積雨雲頂部八千多米的高空,溫度低到攝氏零下三十幾度。這樣,上面冷的氣流急速下降,下面熱的空氣猛烈上升。上升氣流到達高空時,如果遇到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風,就會迫使上升氣流「倒掛」(向下旋轉運動)。由於上層空氣交替擾動,產生旋轉作用,形成許多小渦旋。這些小渦旋逐漸擴大。上下激盪越發強烈,終於形成大渦旋。大渦旋先是繞水平軸旋轉,形成了一個呈水平方向的空氣旋轉柱。然後,這個空氣旋轉柱的兩端漸漸彎曲,並且從雲底慢慢垂了下來。對積雨雲前進的方向來說,從左邊伸出雲體的叫「左龍卷」,從右邊伸出雲體的叫「右龍卷」;前者順時針旋轉,後者反時針旋轉。伸到地面的一般是右龍卷,左龍卷伸下來的機會不多。

另外,龍卷風也容易在兩條颮線的交點上發生。颮線經常出現在炎熱季節強冷空氣的最「前哨」。

龍卷風出現時,往往不只一個。有時從同一塊積雨雲中可以出現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象鼻」--漏斗雲柱。只是有的「象鼻」剛剛開始下伸,有的「象鼻」下端卻已經接地或在接地後正在縮回雲中,也有的在雲底伸伸縮縮、始終不垂到地面。

龍卷風的范圍小,直徑平均為200-300米;直徑最小的不過幾十米,只有極少數直徑大的才達到1000米以上。它的壽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幾分鍾到幾十分鍾,最多不超過幾小時。其移動速度平均每秒15米,最快的可達70米;移動路徑的長度大多在10公里左右,短的只有幾十米,長的可達幾百公里以上。它造成破壞的地面寬度,一般只有l-2公里。

龍卷風的脾氣極其粗暴。在它所到之處,吼聲如雷,強的猶如飛機機群在低空掠過。這可能是由於渦旋的某些部分風速超過聲速,因而產生小振幅的沖擊波。龍卷風里的風速究競有多大?人們還無法測定,因為任何風速計都經受不住它的摧毀。一般情況,風速可能在每秒50-150米,極端情況下,甚至達到每秒300米或超過聲速。

超聲速的風能,可產生無窮的威力。1896年,美國聖路易斯的龍卷風夾帶的松木棍竟把一厘米厚的鋼板擊穿11919年發生在美國明尼斯達州的一次龍卷風,使一根細草莖刺穿一塊厚木板;而一片三葉草的葉子竟象楔子一樣,被深深嵌入了泥牆中。不過,龍卷風中心的風速很小,甚至無風,這和台風眼中的情況很相似。

尤其可怕的是龍卷內部的低氣壓。這種低氣壓可以低到400毫巴,甚至200毫巴,而一個標准大氣壓是1013毫巴。所以,在龍卷風掃過的地方,猶如一個特殊的吸泵一樣,往往把它所觸及的水和沙塵、樹木等吸卷而起,形成高大的柱體,這就是過去人們所說的「龍倒掛」或「龍吸水」。當龍卷風把陸地上某種有顏色的物質或其他物質及海里的魚類卷到高空,移到某地再隨暴雨降到地面,就形成「魚雨」、「血雨」、「穀雨」、「錢雨」了。

當龍卷風掃過建築物頂部或車輛時,由於它的內部氣壓極低,造成建築物或車輛內外強烈的氣壓差,傾刻間就會使建築物或交通車輛發生「爆炸」。如果龍卷風的爆炸作用和巨大風力共同施展威力,那麼它們所產生的破壞和損失將是極端嚴重的。

但是,在通常的情況下,如果龍卷風經過居民點,天空中便飛舞著磚瓦、斷木等碎物,因風速很大也能使人、畜傷亡,並將樹木和電線桿砸成窟窿。就是一粒粒的小石子,也宛如槍彈似的,能穿過玻璃而不使它粉碎。

據統計,每個陸地國家都出現過龍卷風,其中美國是發生龍卷風最多的國家。加拿大、墨西哥、英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印度等國,發生龍卷風的機會也很多。我國龍卷風主要發生在華南和華東地區,它還經常出現在南海的西沙群島上。
由於龍卷風的發生與強烈雷暴的出現密切相關,所以龍卷風一般在暖季出現。但在沒有雷暴的寒冷季節里,只要具備強烈對流的條件,也是可以出現龍卷風的。

龍卷風在白天、夜間都能生成,但大部分發生在午後。有時,同時有幾個龍卷一起出現。

從火山爆發和大火災產生的煙和水蒸汽中,也可能誕生龍卷風。這種龍卷風稱為火龍卷或煙龍卷。

各種龍卷風的范圍很小,壽命很短促,這給科學研究和預報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是,龍卷風到來之前,只要留心觀察,總會出現一些值得注意的天氣現象和特徵的。比如,龍卷生成前大氣很不穩定,雲系對流旺盛,氣壓明顯降低,雲的底部騷動特別厲害等等,這對於預報龍卷風有一定的幫助。另外,氣象雷達在發現和追蹤龍卷風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測到300公里外的雷雨雲,一旦在雷達中發現有龍卷風存在的鉤狀回波時,即可發出警報。但也有的龍卷風出現時,這種鉤狀回波不明顯。因此,採用雷達和目視相配合的方法常常更可靠一些。當觀察者發現龍卷風後,應立即報告氣象部門,可用雷達跟蹤,隨後還有一定的時間對龍卷風路徑上的居民和單位發布警報。

氣象衛星的出現給龍卷風預報增添了新的探測工具,尤其是用同步衛星拍攝的雲層照片,在監視龍卷風的發生上起著更重大的作用。衛星晝夜都能觀測,並且可以看到更小的目標。如果把衛星和雷達結合起來,就能連續觀察龍卷風的變化,可在龍卷風發生前半小時發布警告。

⑧ 舉一個關於迷信龍的例子。

1982年的夏天,安徽省當塗縣城關鎮姑溪河大橋上,有很多人在納涼,那時候,當地人有將涼床竹床搬到大埂邊納涼的習慣.姑溪河是長江的一條分支,屬於內陸河流,卻也滿大,尤其是夏天漲水的時候,河面寬20多米呢,兩頭都通長江的.
突然很多人驚呼起來,河裡發現一個大旋渦,很大很大,旋渦不斷加速度的盤旋,幾分鍾後,旋渦里突然鑽出一條蛇,媽媽的描述沒有說那是龍,因為那和龍的差異很大,沒有鱗甲,沒有角,沒有蒲扇一樣的尾巴,就是一條蛇,但是卻長了4個腳,也就是爪子,人們看的清清楚楚,那半蛇象龍的物體,直接往雲里鑽,此時天空暗了,象是要打雷下雨,江南夏季這樣的天氣本就常見,再加上有這個奇觀,導致很多人擁擠到橋上觀看,整個過程持續有10多分鍾,所以河兩岸加上橋上有幾百人在觀看,最後那物體直接往上空游動,直到消失,天空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我也曾經問過很多同學的媽媽爸爸,或者上了年紀的人,他們都說有這個事,很多很多的人在看,描述的龍的樣子完全一致.這些人都是我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隨性而問的,他們很多都是不認識的,所以我否定了串通的可能!
老人們說:"龍都是蛇修煉變的,蛇修煉到一定程度,就會長腳,也就是爪子,然後升天,漫漫再修煉成龍威武的樣子!龍的前身就是蛇的樣子."當年,他們看到的就是一條修煉剛成龍的蛇升天的情景!蛇修煉成龍,升天,要麼去了個我們不知道的天界,要麼就是騰雲去某個山某個洞繼續修煉!
總之,龍肯定是存在的!只是眾說紛紜!
你也可以來當塗問問老人們,那晚所看到的!
一個人說,你會說是神經病,兩個人說,你還是不相信,一個縣城的人都在說,那麼,這個事就有點懸乎了!
2.河南省新野縣有個龍背村。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老龍,為救一方百姓,違背天條布雲施雨,被龍王打入凡間,累死於此,屍體化為200餘畝的黃土高坡。龍背村由此而得名。千百年來,每逢天旱,百姓們便會供上豬頭大饃,燒香磕頭,祈求老天降下甘霖。於是,龍背村人便形成了一個迷信思想:龍背上不能挖溝、打井,否則,就等於斷龍背動龍脊,老龍怪罪下來,村裡便會死人。所以,千百年來,這200餘畝土地的收成年年靠天。
2002年,農村開展「學教」活動以後,鄉黨委派來了駐村工作組,在全村開展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動員黨員帶頭向迷信思想宣戰,帶領全村村民在老龍背上挖溝打井、發展生產。聽說要動龍脊,村裡十幾位老人竭力反對。駐村工作組一邊做解釋勸說工作,一

⑨ 龍抬頭節的民間傳說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中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從此以後,漢族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這一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從科學角度看,農歷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中國漢族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⑩ 龍舟節時起初人們為什麼往河裡扔米飯

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國三閭大夫、詩人,由於奸臣誹謗,昏庸的楚王不但不採納他聯齊抗秦的主張,反而放逐了他。屈原投汨羅江後,

當地百姓馬上劃船撈救,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端午的時候會把粽子扔到水裡的習俗。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熱點內容
光遇為什麼想加好友卻找不到人 發布:2024-09-20 09:07:34 瀏覽:550
為什麼天天一個時間醒 發布:2024-09-20 08:54:48 瀏覽:712
回族供奉女人和驢是為什麼 發布:2024-09-20 08:36:48 瀏覽:662
小米手機為什麼開不了wifi 發布:2024-09-20 08:23:01 瀏覽:522
手機時間為什麼老變慢 發布:2024-09-20 08:22:57 瀏覽:120
登著快手為什麼收不到微信消息 發布:2024-09-20 08:22:22 瀏覽:172
蘋果手錶蜂窩版為什麼連不了手機 發布:2024-09-20 08:19:56 瀏覽:601
小米5一發熱就卡為什麼 發布:2024-09-20 08:16:04 瀏覽:793
為什麼保存的py文件打不開了 發布:2024-09-20 08:03:31 瀏覽:638
超市裡的桃子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4-09-20 08:01:41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