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金鄉為什麼找不到許氏宗祠

金鄉為什麼找不到許氏宗祠

發布時間: 2022-01-29 12:03:33

『壹』 許氏祖先最早在哪居住始祖是誰

許氏起源---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原創2017-09-20王道生 李立新許由與許氏文化

許氏起源

發表時間:2013-11-20 15:53:05


許姓在宋人編纂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0位,以2013年最新版百家姓排名第26位,人口總數(截止2010年)約840萬人,是源於河南的中華大姓之一。
許姓起源: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陽城槐里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有關許由的傳說,保存著大批有關許由的遺跡。許由及其部族活動的潁水流域,正是一千餘年後西周武王分封姜文叔的許國的所在地,這從地域上說明許由和文叔之間是有傳承關系的。所以,唐·顏師古在《急就篇·注》中說:「許氏,許由之後也。」南宋文天祥在《五雲夏造許氏初修族譜序》中說:「按許氏,自由隱許,遂以為姓。今許州箕山有由所葬之處,即其地也。」事實說明,許由是許姓的始祖,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的祖居地。
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岳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岳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來源,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
由此可見,許氏得姓好象有兩個源頭,一是許由,系以人名為姓,一是文叔,系以國名為姓。而事實上二者是可以貫通的,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岳伯夷就是許由,「伯夷封許,故曰許由」,許由和文叔一脈相承。此外許由活動的主要區域和許國的疆域也大致相當。因此,可以認為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於文叔1100餘年,因此,許由則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許姓乃出自人名國名的姓,今天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為許姓的祖根所系之地。
遷徙發展:許氏得姓之後,便開始了漫長的遷徙歷程。許姓的遷徙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戰國以前、戰國至唐宋以及元明以後。
戰國以前這一時期,許姓人的遷徙主要局限於今河南省。許部落發源於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嵩山一帶,為了尋求更為優越的生存環境,在許由的率領下,許部落沿潁水向東南遷徙,來到了今天的許昌一帶,因這里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就在這里定居下來。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對這一點有明確的論述:「四岳是姜姓,後來發展為四個分支,即齊、呂、申、許。『許,太岳之胤也』,在今河南許昌縣。傳說許姓的始祖許由,居潁水之陽,在今河南登封市。司馬遷說:『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也在這個地方。後來的許國應是從這里遷去的。」潁水流域的登封市、禹州市、許昌市、鄢陵縣等地是許姓人的最早活動地域。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許由後裔文叔於許(今河南省許昌市),建立男爵許國,開始了許姓人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許國立國之後,曾經霸於中國,一度成為「東諸侯之最」,相當強盛。後來在鄭楚等國的畏迫下,逐漸衰落,被迫不斷遷徙。前576年,文叔第15世孫許靈公寧從許遷國於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前533年,文叔第16世孫許悼公買遷國於夷(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前529年遷荊(今屬湖北),同年復遷葉;前524年,許悼公買又遷國於析(今河南省內鄉縣西北);前506年,文叔第17世孫許哀公斯遷國於容城(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至文叔第19世孫男公結,於前481年為楚所滅。許國在容城滅國後,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戰國至唐宋這一時期,是許姓由河南省向全國各地播遷的時期。許國自容城滅國後,子孫分遷汝南、高陽等地。汝南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平輿縣一帶,高陽在今河北省高陽縣東。汝南、高陽後來形成了許姓最著名的兩個郡望,並以此為據點向全國各地輻射。東漢末年,汝南許氏分遷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後分別形成望族;戰國時期,高陽許氏一支遷於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南朝時期高陽許氏一支遷於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又有一支遷於新城(今浙江省富陽縣),後分別形成望族。這一時期,許姓還先後多次自河南分批遷入福建。最早遷入福建省的許姓人是西漢武帝時左翊將軍許瀅,他於135年奉命自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入閩平叛,今福建同安、金門許氏多為其後;唐高宗景龍二年(708年)許輔乾由中州來閩任武榮州(泉州)刺史,其後分居莆田、晉江等地。唐朝初年,汝南許氏一支遷於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固始許氏在唐、五代時期前後有三支入閩:其一,唐初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人許天正入閩平亂,為開拓閩漳立下大功,被許姓奉為開閩漳始祖,其後散居於南安、安溪、海澄、馬坪以及廣東潮州等地。其二,唐僖宗中和年間(882-885年),河南固始人許愛入閩鎮守漳、泉二州,先居瑤林,後遷石龜,子孫遍布漳、泉二州。其三,唐僖宗四年(887年),河南固始人許十一隨王審知入閩,後居閩清,其後代主要分布在閩候地區。
元明以後這一時期,許姓遷徙主要是自江西分遷南方各省,並由福建、廣東等地播遷海外各地。南宋禮部尚書許貴故籍萬安(今江西省萬安市),許貴晚年看到南宋江山岌岌可危,為保存家族血脈,他把自己和其兄許富的財產分為九份,平分給九個子侄,讓他們分遷各地,散居於贛、粵、閩、鄂、湘、川、桂等省,今廣東電白、福建長汀、湖北仙桃、湖南汝城、四川仁壽、廣西防城、海南文昌等地許氏均為許貴後裔,由江西萬安遷來。此外,另有一支許姓,其祖上為高陽許氏,先由高陽遷汝南,再遷楚州(今河南信陽),再遷同州(今陝西大荔)、西安,最後在元金吾衛上將軍許威的率領下,來到今河南靈寶,愛其風土,遂安家於此,這支許姓在明代相繼有四人任尚書,在當地形成望族,至今已傳26世,有數千人之眾,並留下有許家祠堂、許家墳、東崖精舍、石馬院等文化遺跡和人文故事。今越南、緬甸、泰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許姓人多為許姓閩漳始祖許天正之後,明清時期由珠浦(今福建金門)遷居海外。許姓入台也集中於明清兩代,主要由福建遷入台灣:明永曆年間,泉州人許友儀、許源興、許盛森、許懷沖、許申等分別遷入嘉義、台南、雲林等縣;清康熙年間,又有泉州許姓人入墾新竹、雲林等縣;雍正年間,同安人許利生入墾新竹縣,漳州人許德裕入墾彰化縣;乾隆年間,泉州人許大岳入墾台北縣,漳州人許阿九入墾同縣,漳浦人許山河入墾苗栗縣;嘉慶年間,泉州有許姓人入墾屏東縣。
作者簡介:王道生,河南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兼《許氏文化》主編;李立新博士,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兩位先後合作編著出版有許由與許氏文化文集《根在箕山》、《歷代名人詠箕山許由詩集》、《許氏源流》、《許由聖跡探訪與研究》等書、刊。

來源:鄭州登封市委統戰部(文章來源:河南許由與許氏文化研究會)

『貳』 許氏宗祠的磡頭村簡介

著名的歷史文化村落磡頭村,以許姓為聚居大族,許氏先人於南宋年間由別處遷此定居,在此後數百年間逐漸繁衍成今日之千灶萬丁的大村落。磡頭村古時又稱雲川,位於海拔1350米的雲嶺腳下的幽谷里,地形極為復雜。當地諺雲:鋤頭磡,上床三檔磡。據說這就是磡頭村名的由來。
磡頭村古來有三屏、五墩、六橋、八景之美稱。何謂三屏?翻看史料,始知三屏乃為陽和屏、寺山屏、亭文山屏。又何謂五墩?五墩即獅文墩、八卦墩、東山營墩、文筆墩與塔嶺墩。六橋是橫貫磡頭村澗溪上的6座石拱橋,即永安橋、聚順橋、三德橋、楊川橋、銀宮橋、
聚秀橋。八景謂之:屏開錦帳、甄峰毓秀、石室清虛、逢石作壺、岩存仙跡、洲涌金魚、巒迥天馬、玉泉聽佩。

『叄』 許氏宗祠的節婦石牌坊

看罷聽泉樓沿溪北上十餘米,即到達許氏宗祠大門口,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門五樓法式的花崗岩節婦石牌坊,牌坊品相完好無損,只是左部基腳下沉,有拔隼現象。仰視牌坊落款處,得知此坊是明嘉靖丁酉年(1537)當朝皇上為表彰村民許保妻章氏守節而立,至今400餘年。古牌坊屹立在許氏宗祠門前,似乎在向人們低低泣訴章氏當年是如何操守婦家之道的。

『肆』 瑞安市新河頭村許氏宗祠

仙降的新河村好像只有林氏宗祠

『伍』 福建許氏宗祠的布局

許氏宗祠為三進、三廳、兩庭院落式布局,主體建築為硬山頂,三山門,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梁架的駝墩、瓜柱等構件,精雕細刻,雄健明快,屬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風格。
許氏宗祠三山門上有一副門聯:「一脈祖孫雙進士,兩房文武七登科。」據我了解,自元代江南華亭進士許爵(墓葬梅雲鎮內畔村冬瓜山)。開基創業之後,世代繁衍,裔孫貴眾,詩禮傳家,宗族鼎盛。明清以來,文武及第者,有武進士許材勇,武舉人許齊武,文科舉人許珊、許仁長、許清等七人登科。可見其進士門第所言皆事實啊。
許氏宗祠後天井石柱上,貼有一副對聯:「始祖開基治揭邑,雲孫贊緒教翁源。」其歷史背景是指:許爵治揭,任揭陽縣主簿;許仁長,清嘉慶十二年丁卯科明經進士,(歲貢生)於國子監讀書,後受命翁源縣教諭,揭陽縣續志有載。
走進宗祠中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雙盤龍,懸掛於抬梁斗拱之間。每根長3.68米,木刻精細通雕,兩端雕刻龍頭、龍腳、身刻龍鱗,油彩套色,中間刻一枚圓形寶珠,還有一方印鑒。南北兩根很相似,但色彩有別。一根紅白相間,一根綠白相間,北面的盤龍正方印鑒篆刻「連科及第」四字,南面盤龍上印鑒已字跡不清。
據村人介紹,在古代,凡得中舉人、進士的人,登榜之後,清朝廷每人發二十兩銀,名為「旗匾銀」,作為舉人或進士在家門前掛牌匾、堅旗桿石斗座之用,顯其光宗耀祖。解放前,倘遇大旱年份,村中族長,設壇求雨,便抬出這二根旗桿雙盤龍於壇上,焚香點燭,祈求老天爺降下甘霖,以解民憂。
據記載:「許材勇,官溪都石頭村人,乾隆元年(1736)恩科武舉人;乾隆七年(1742)壬戍科武進士。」因此,我們考證,這二根木刻通雕旗桿雙盤龍,應屬清代乾隆年間文物。而盤龍中間印鑒的「連科及第」四字,應是該村武進士許材勇,建旗桿斗座時保存下來的。在揭陽地方,保存這樣完好的木刻通雕雙盤龍古文物,尚屬少見。
許材勇,生於清康熙年間,少時聰穎,家資豐裕,進私塾讀書多年,不僅知書識字,還頗通書史,明禮儀。但他生性好動。喜歡舞拳弄棒。長大後,志節雄偉,舉止不凡,人又長得魁梧,腰圓臂粗,力氣過人。因此,其父請名師教他學武藝。幾年後,赴武舉鄉試,一鳴驚人,得中武舉人。延至乾隆七年,他又上京赴武殿試,經過艱苦的預考訓練之後,順利完成最高級考試。得中進士(授侍衛),一舉成名,榮宗耀祖。
宗祠後廳大堂上,高懸黑漆巨幅匾額,上書「源遠堂」三個蒼勁傳神大金字,落款田從典。據史料載,田從典為山西陽城人,康熙年間進士,任過知縣、御史、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等職。此匾土改時失散。
聚居在「許地」的眾多族人,自清末分產分家以來,不少人境況相繼破落。據史料記載,許氏家族在福州曾擁有一些地產、房產,但沒有田產。到了第五代,許多產業陸續被子孫變賣、敗散。據許崇清自述:「我家高祖雖曾是福建大鹽商商,但他死後就已停業。世代相傳以官最著名者有許崇智和許崇澈。民國以來,許崇清一直以教育為終生事業,促進教育改革,桃李盈門;許廣平為『女中豪傑』,沖破封建包辦婚姻為業,都靠官傣收入維持,不佔有生產資料。所以,我父親死後,我才8歲,家裡就窮得不能維持。」許廣平(魯迅夫人)談自己身世時也說:「我出生時,家中生活已處於困境,舉債度日。」正是「人無代代富,花無日日紅。」抗日戰爭期間,祖居多處被族人拆毀、盜賣,致面目日非。誠如許氏族人的一封家書中所言:「我族祖宗,百年積累之遺產,前經分家散盡,而祖宅子孫,坐食者百數十年,生養嫁娶者千數百眾,除有志之士,發奮有為,努力報國,保持家聲外,乃有墮落成性,自暴自棄之輩,既拆毀祖屋,復欲虎視祖宗之血食薄產,甚或提倡拍賣再分,散嘗蔑祖,可為痛心。」寥寥數語,道出一個大家族之破落經過。真是「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正乃社會發展時移世易的正常現象。誠如信中所說,許氏族人之中,不少「有志之士,奮發有為,努力報國,保持家聲」者。
在近、現兩代的歷史中,許祥光就是奮起組織領導民眾抗擊英軍以鴉片戰爭而大侵的反帝志士,在「戊戌變法」中許應鏘上書光緒帝,力主維新,受到翁同酥的贊賞。特別在民主革命和新民主革命這個風起雲涌的歷史時期,許氏家族第六代崇字輩的子弟有多人技奔孫中山的命黨,參加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的革命,的伽鎖,掙脫樊籬,參加「五四」運動,成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最終成為無產階級文化運動主將魯迅的伴侶和助手。許崇香是這個家族中最激進的革命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在葉挺獨立團中參與汀淚橋、賀勝橋、武昌等著名戰役;在土地革命時期,又是廣州起義的參加者;1929年與張雲逸、鄧小平一起組織百色起義,歷任紅七軍參謀長,轉戰於桂、粵、贛、閩之間,於1935年戰斗中犧牲,時年僅27歲。在以後的歲月里,許錫績、錫振、錦滿、錦綽等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工作或武裝斗爭,都可說是崇蓄的後繼者。
解放後,錫績脫下國民黨軍裝,致力於祖國飛機製造,歷任多家航空工廠的總工程師、副廠長,為新中國組織生產第一台航空噴氣發動機,還是第一間航空噴氣發動機廠、第一所航空工藝研究所、第一間航空測試儀器廠的組建開拓者。錫振則致力於地面工程建造,曾任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副院長等,主持了中國第一批機載設備廠以及第一個航空電機高空試驗室、航空機輪慣性試驗室的設計工作,還領導了地空導彈總體研究所、大型飛行模擬器實驗室以及一批航空和導彈工廠的設計。他們都是許氏家族中的佼佼者。許氏子孫中不斷涌現出一代又一代的俊才,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每年清明,旅居海外的許氏宗親都會不辭萬里回家祭祖,而今許氏一系已經遍居世界各地。許氏宗祠,是許氏族人傳統文化訊息的載體,每年都有宗族聚會,瞻仰前輩先賢的豐碑,讓子孫閱讀先賢艱辛創業的歷史,傳頌一種精神,就像一首勵志史詩,催人奮進!

『陸』 高陽郡許氏宗祠對聯九字

汝南世澤,衣冠陳俎豆;
太守家聲,禮樂薦馨香。
(備註: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柒』 許姓的由來

許姓的由來!

一、尋根溯祖 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 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2、傳說堯帝時許由的後代也稱許氏。許由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後被葬在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於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
二、遷徙分布 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後,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許姓北上最初遷徙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後有許氏復遷回河南寶豐等地。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此後,北方許姓主要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進而又有移居海外者。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三、郡望堂號 【堂號】 "洗耳堂":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時,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污了他的耳朵。許氏因以"洗耳"為堂號。 "得仁堂":伯夷、叔劉在周滅商後,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孔子誇他"求仁而得仁"。許氏因以"得仁"為堂號。 "訓詁堂":漢代時有許慎字叔重,博覽經籍,當時人誇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他著有《說文解字》,集古今經學和訓詁的大成,到現在還是研究文字學必備的工具書。 【郡望】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秦末隱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許猗。 高陽郡:東漢桓帝時置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縣東)。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十六國許據的5世孫高陽太守許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支許氏,為文叔直系後裔。 太原郡:戰國時秦莊襄王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許氏,為汝南許氏分支,是東漢末年大名士許劭之後。 會稽郡: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此支許氏,其開基始祖為東漢著名文學家許慎之後。
四、歷史名人 許 衡:元朝理學家。元世祖即位後,與劉秉忠等定朝儀官制,為元統治者策劃"立國規模"。與劉因、吳澄並稱為元朝三大理學家。 許劭:三國魏大名士。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幾乎稱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 許 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 許夫人:元初畲民起義女英雄。1278年,她聯合黃華起義。當時,元軍已入福建,宋臣蒲壽庚降元。抗元將領張世傑轉戰至閩西南,在她的支持下,討伐蒲壽庚及元軍,屢次獲勝。 許道寧:宋代畫家。以擅寫林木、平遠、野水三景聞名。張士遜曾贈詩有"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之句,以贊其作。 許敬宗:唐初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後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 許 行:最早出現於史籍的許姓著名人物,是戰國時楚國人,主張"賢者與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 ",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一種理想,有學生數十 許(火良)光:美籍華裔學者、美國人類學博士。1911年生,遼寧省庄河市南尖鎮潮河沿人。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社會系,考取庚款公費生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文化人類學系。1940年取得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後,曾返正置抗戰烽火中的祖國,在華中大學和雲南大學任教,並在西北、西南從事文化人類學考察活動。1944年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和西北大學講授人類學,歷任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這位蜚聲西方人類學界的學者,曾到過夏威夷、香港、日本等地實地考察,並把研究心得融合在他的大量著述之中。許教授應用的方法是從每一文化體系的對事對物的看法想法中,抽出若干主要概念概括那個民族的基本主張進行比較研究,作為認識不同文化體系的關鍵所在。1969年問世的《有文字文明的研究》書中,他從中國文化和民族意識中抽出十四條基本主張,也從美國抽出十數條基本主張。在中國文化的第一條寫道:「一個人的最大義務和責任是對待父母的」,「孝道即是用以報答父母給他生命並撫養他長大」。而在美國的第一條則稱「一個人的最大關心所在是他的自我利益,這包含他的自我表示、自我發展、自我滿足以及獨立」。許氏的分析研究引起人類學的廣泛注意。1983年5月曾歸國訪問,就學術問題同中國學者作了有意的探討,他對中國重建社會學表示高興。 用心理學法從事人類學研究由來已久,可是美籍華裔學者許(火良)光博士在1961年所著《心理人類學》及1973年的增訂本中,就此作了新的見解。許氏認為,心理人類學是現代人類學的一個分支科學。他的任務是著重研究人類文化與人類社會人格、社會心理之間的相互作用。許氏就不同民族的民族性,以及不同文化的歧異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他應用心理學的觀點分析民族心理學和不同文化體系的差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從而使心理人類學成為人類學領域中獨樹一幟的學派。正因為許博士的獨特貢獻,他在七十年代當選為美國人類學會副會長、會長。 -------上摘《參考消息》(人物誌)《許(火良)光博士和心理人類學》 許天振提供 。 安徽碭山明末清初望郡,許姓自明初以來繁衍多代,問天下有誰能告訴我老譜何在?

『捌』 許姓宗祠通用對聯選登

許姓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萬卷畢覽;五經無雙
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許善心,少年時聰明,被稱為神童。在南朝陳曾任散騎常侍,入隋官至通議大夫。博學多聞,家中藏書萬卷,無不遍覽。接替父親許亨未完成的《梁史》續修。下聯典指東漢時期的許慎,跟從賈逵學習,曾任太尉南閣祭酒等職。博通經籍,時人評論他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有《說文解字》,集古文經學訓詁之大成,為後代研究文字及編輯字書最重要的根據。又著《五經異義》,專主古文經學。
汝南世澤;二龍家聲
全聯典指漢朝時期的許劭與兄許虔齊名,時稱「二龍」。
孝宣求劍;飛瓊鼓簧
上聯典出西漢宣帝皇後許後,名平君。宣帝劉詢出生數月,其父母便因「巫蠱之禍」同時遇害,他被寄養在祖母史良娣家,生活在民間,而許平君也是民間女。當朝中公卿商議立皇後時,宣帝下詔要尋找原來舞過的劍。大臣了解他的意思,便奏請立許後。下聯典出傳說中的古代仙人許飛瓊,為西王母侍女,西王母常令她鼓震靈之簧。
系承炎帝;源出許昌
全聯典指許氏的出處和源流。
評推月旦;緒衍箕山
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許劭,字子將,與從兄許靖並有名。好評論鄉黨人物,每月更換其品題,俗稱「月旦評」。曾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大喜。下聯典出堯讓位於許由,相傳堯把君位讓給他,他逃到箕山下,耕鑿而食;堯又請他為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意聽到。
徹鍾泰岱;緒衍箕山
全聯典指堯高士許由耕於箕山。
忠孝世澤;節義家聲
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許遠,與張巡合力拒賊,血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兵糧俱盡,城陷被執,不屈死。
魯齋道學;旌邑仙傳
上聯典指宋、元朝時期的許衡,與姚樞、竇默等人講程朱理學。曾任京兆提學,在關中大興學校。元朝建立,他與劉秉忠等制定朝儀官制,後主持國學,以儒家六藝(六經)為教學內容,對漢、蒙文化的融合及交流,起過一定作用。官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著作有《魯齋遺書》等。下聯典指東晉道士許遜,向吳猛學道。後舉孝廉,曾拜旌陽令,有感於皇室紛亂,棄官周遊江湖,傳說寧康年間在南昌西山,精修成仙,並且全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雞犬也隨之升天。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
繩其祖式;世澤綿長
不詳
孫支挺秀;祖德流芳
台灣省金門縣許氏家廟聯。
五言通用聯
出岫且從龍;縈空寧觸石
此聯採用唐朝禮部尚書許康佐《日暮碧雲合》詩句聯。
六言通用聯
兄弟六登科甲;父子四為尚書
全聯典指明朝巡撫許進,上聯說許進八子六登科甲。下聯說許進及子許誥、許論、許贊等四人,皆為尚書。
七言通用聯
寶樹春回雙月旦;錦江瑞靄百花潭
上聯典出東漢末汝南平輿人許靖及從弟許劭。下聯典出許靖,舉孝廉,任尚書郎。後入蜀漢,歷官廣漢太守、太傅。「錦江」,地名,在四川,流經成都市。「百花潭」,地名,在成都西郊錦江岸邊。
化日光天新氣象;清風明月舊襟懷
全聯典指晉代文學家許詢,幼年聰慧出眾,人稱神童。後司徒府召為掾屬,不就。曾為道士,隱居永興。早卒。有才藻,善為文。精名理,善清談。好游山水,身體矯健,曾與王羲遍游會稽名山。與孫倬同為東晉著名玄言詩人。簡文帝稱「玄度五言詩,可謂妙絕時人」,實際上則是以玄言哲理敷衍成篇,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對當時東晉詩壇影響極大。今存《竹扇詩》一首及《白塵尾銘》、《墨塵尾銘》等文。
掬泉洗耳辭堯禪;解字成文費段箋
上聯典出堯予許由天下不受,又授其為九州長,憤而洗耳於穎水之濱。下聯典出東漢經學家、文學家許慎著《說文解字》,清朝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為其注釋,有《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古經典;山雨滿樓唐律詩
全聯典指唐朝詩人許渾,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名句。
知人其能九德貴;聞過則喜百世師
此聯採用清道光進士許信臣撰書聯。
訓詁傳經千古業;說文解字萬世師
此聯採用河南省偃城許慎祠聯。
但有餘閑惟學帖;即逢佳客莫談天
此聯採用清朝書法家許庚自題聯。許庚,字文恪。
其他通用聯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應侯順德,貽厥孫謀
此聯為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許氏家廟聯。廟祀開漳功臣、昭應侯許天正。
摸索賢才,自明幽暗可識;品題才物,咸惟月旦公評
上聯典出唐朝大臣許敬宗陰附武後,謀逐褚遂良,殺長孫無忌等。下聯典出東漢名士許劭初為郡功曹,深受敬重。他好評論人物,每月更換一名,時稱汝南「月旦評」。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閩海敉平,翊黃宣威昭聖德;漳州建制,弘揚教化應民心
此聯為福建省詔安縣南詔鎮許氏家廟聯。
入潁陽、守睢陽、令旌陽,赫赫神仙之府;漢太傅、唐右傅、明少傅,堂堂宰相之家
此聯為安徽省績溪縣家朋村許氏宗祠聯。上聯典指許由、許遠、許遜。下聯典指許靖、許敬宗、許存仁。
萃子姓於一堂,緬先人祖有德宗有功,為烈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衍雲礽播諸代,願吾輩孫也賢兒也肖,能文能武,鴛班鷺序集南洋
此聯為許氏南洋宗祠聯。
許姓,中華姓氏,屬顓頊帝姬姓子孫衍生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約八百九十八萬四千餘,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56%左右,以江蘇、山東、雲南、廣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約佔中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5%。2014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許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往,在福建安家落戶。唐僖宗時,侍御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以後許姓大舉南遷繁衍於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廣東。明代福建人許沖懷、許申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進而移居海外。遷至四川,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許氏,有的融入侗、壯、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玖』 許功順:許氏始祖,原哪裡人現宗祠於何處

我也姓許 不太清楚

『拾』 誰知道許姓的由來

許姓 許氏族譜 譜牒資料--詳細 尋根行 網路族譜始建完畢,彷彿大工程竣工一樣如釋重負,可又無法解脫。既不想蒙「竊天功己有」,又知久後維系「她」並非易事,聯絡和擴展是永遠的義務。於是,借這次被明確可以「居家休息」(等於提前十年退休)後,抽身逆循祖宗遷徙軌跡,來他個獨身尋根查訪----- 2004年5月9日,動身這天是「母親節」。首站,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遼寧省東港市椅圈鎮椅山村。因為正式的回訪,我特意為長我一個月的叔伯哥哥准備了兩棒好酒一條好煙做見面慶賀之用。在許愛家大伯的指點和鄰里的引見下,找到了村子裡不算顯赫也不平庸的三間瓦房和大大的院套。這是依大伯臨別時遺言,由親戚鄰里特別是李前陽姐夫家幫助在原址上重新翻建的。 哥嫂為生活忙得要命(承包兩個草莓大棚、一個香瓜大棚還有粳地若干畝),也能時不時打吵一番。不叫這次周日我的到來,又給了哥哥一個良機,據說周一就去離婚簽字了。他們唯一的獨生子死活不願意在家幫著務農,又去大連打工了。 聽父母講,嫂子的母親曾在我哺乳期沒奶吃時,用她的乳汁支撐了我,就特別邀請她老人家(81歲很健康自己單過)作為哥哥的岳母我的奶娘雙重身份參加晚宴。也使「母親節」的夜晚多了份親情實意。老人家又是生氣(因為哥嫂打架)又是高興(因為我還想著她老人家),喝了些許啤酒。席間,為表孝敬之心,我特地敬獻一張「偉大領袖」給老人家,並祝願她健康長壽。 經常參與勸慰的好鄰里族人許傳發大哥年已七旬,特約前來、姐姐姐夫也老早來了。俗語說「好酒不醉人」,本來從不喝酒的哥哥那天也酒興大發,我們四個男人竟然喝光了兩棒白酒。客人走了,我和哥哥一猶未盡,差點喝光哥哥特地准備的十幾瓶啤酒。哥哥問我,他為什麼喝了這么些酒也不覺醉意?我告訴他,可能是不光我們感到喜慶,故去的親人也和我們同喜同慶,所以就不會醉了。 早晨6點醒來,哥嫂已去大棚忙著摘果。三人吃罷早餐,我謝絕了一再挽留,先讓哥哥陪同後山祭祖,並核實祖塋第一墓是我十六世太祖公許際惠。街巷裡留下些網路族譜地址後,奔向此行的第二站----庄河市栗子房鄉南尖子鎮。 如今的南尖子鎮並入了栗子房,系十六世太祖公許際惠的出生地。好在當年的《許氏族譜》編委會主任許丕恩在當地曉有聲望,住在人稱「中南海」的第一戶,我們很容易就見面了。我講明來意和打算,告知未經他們允許把他們辛苦編印的《許氏族譜》搬上網路,並提議見見另兩位族譜編輯有重大貢獻的老者:許天振、許寰家,門前留影以示紀念。晚宴設在鄉里飯店,我拒絕了丕恩的「地主之儀」,為表我的仰慕和敬意做東宴請他們。時逢下午,未特別安排專門祭奠已故先人。 我向二老介紹電腦網路族譜的優點和用途,他們很是贊揚「《許氏族譜》後繼有人了」。講起當年編譜,許丕恩組長主要負責張羅和資助,天振和寰家二老為節省開銷自帶干糧奔走查訪族人,歷經整整五年匯成卷宗編印散發開來。聽說我的下一站是去我們的先輩祖籍山東,講起他們當年也到了煙台,卻趕上天降大雨,數日出不得門,加之無從下手找到聯系人,就又折返回來。看來想和祖籍地族人建立聯系是很久的嚮往了。 晚飯後,送別二老。天色尚早,丕恩陪我查訪了保存有許族先人留下字畫的幾家鄰里,拍照了他們的收藏,擬日後發表於網路。我潛藏買意,他們則明令拒絕,以收藏為自豪,有的還出資精心裝裱她們。可惜他們都不是許氏族人。當地族人中產生一個譽滿全球的名人是,過逝不久的美籍華人、美國人類學博士許(火良)光。其海外弟子眾多,一雙女兒均五旬開外,定居美國。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許博士顧問陪同,當年很想回鄉看看舊宅,因那段歷史的原因未能如願。宅基還在,只是房子和門窗被翻了新,住進了孫成喜一家。 次日帶上丕恩送我的八本譜卷,懷著故人的重託、編譜人的期望和族人的召喚,我經由大連與12日晨落腳與煙台港,奔赴此行的第三站:山東祖籍地----乳山市。 下船時地面還乾爽,天剛放亮淅瀝的小雨就下個不停,我登上了去乳山市的長客。迎接我的小雨比先前大了許多,進得市政廳,衣服早被淋濕了。在市志辦公務員的熱忱幫助下,我查看了當地許姓的由來,< www.rushan.gov.cn/rssq >乳山市網址。他們還給了我一張市區地圖,指給了三處查訪地:海陽所鎮許家埠(合並趙家莊)、育黎鎮許家、白沙灘鎮大陶家。 在通往海陽所的小客上,閑聊中結識兩人的好友鄰里有許姓,並能背出我們的家譜命名字。他們通過電話介紹我先去查訪一個叫許唐家的族叔。海陽所到許家埠還有三里地,因雨天路不好走,出租司機都拒絕我。還是在那二人的說服下,一個機動車司機因為認識許唐家的兒子才同意帶我前往。冒雨行進在泥濘蜿蜒的鄉間土路確實艱難。進得家門,雨也剛好停了。拜見了本族叔叔嬸嬸,我拿出了那八本族譜。族人就是親呀,嬸嬸忙著下廚准備午飯,那祖孫三人忙著查看對照家藏老譜書,當看到載有自己爺爺時極度興奮。我抓拍了此情此景。談及起十三世祖許昆公曾於嘉慶七年(公元一八O三年)南歸掃墓買祭田立志碑建宗祠,查訪所在地,回答是:「破四舊」時祖墳被平,蓋起了學校,宗祠被砸,什麼痕跡也找不到了,只是還記得宗祠的樣子。這時,一個叫許天勝的長輩進得院來,話無幾句,將我給他的譜卷和網址頁抱在懷里扭頭走了,屋裡人納悶了一會兒。 聽唐家叔說,乳山這地界許氏後代沒有當大官的,家境也都不富裕,這埠里許姓從來沒過五十戶,總有搬走的。除了保留120年前的老譜外,山東這邊沒人張羅新譜。這次我帶去遼寧這邊的八本新譜卷和網路地址,告訴他們如何使用,爭取通過電腦網路把族人的資料聯系起來。族侄說,他們學校就有電腦,看來有新生代的參與就不難了…… 唐家叔這里只好是我此行的終點站了,再去別處也意義不大。因為古跡不存,古墓造不出來,宗祠無錢無法重建。十代將軍出身的烈祖烈宗們連個後人的香火都得不到,何以「幽明兩合」呢?難怪上次的大雨滂沱和這次的淫雨霏霏,原來是先人羞於讓他方後人到此尋根,以證後來的「慘淡經營」。 聽說海陽所這里有30裏海灘,是個天然浴場,正在招商開發當中,許氏有識後人如有錢勢可投資開發,順便重建宗祠振興許氏。願此行傳播《許氏族譜》、(網路版)的種子能生根爬藤,蔓延開來,壯大起來。借天時地利人和之機重振許氏雄風,連手打造許氏未來子日可待。

熱點內容
微信為什麼打不開好友發來的文件 發布:2024-09-20 16:24:00 瀏覽:561
女生突然猛刪朋友圈為什麼 發布:2024-09-20 16:09:40 瀏覽:182
為什麼來月經的顏色是褐色的 發布:2024-09-20 15:58:48 瀏覽:77
光遇為什麼想加好友卻找不到人 發布:2024-09-20 09:07:34 瀏覽:552
為什麼天天一個時間醒 發布:2024-09-20 08:54:48 瀏覽:714
回族供奉女人和驢是為什麼 發布:2024-09-20 08:36:48 瀏覽:664
小米手機為什麼開不了wifi 發布:2024-09-20 08:23:01 瀏覽:524
手機時間為什麼老變慢 發布:2024-09-20 08:22:57 瀏覽:122
登著快手為什麼收不到微信消息 發布:2024-09-20 08:22:22 瀏覽:174
蘋果手錶蜂窩版為什麼連不了手機 發布:2024-09-20 08:19:56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