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咽管瘤為什麼總想吃東西
① 顱內有腫瘤會導致哪些問題
腦部腫瘤是指生長在顱腔的新生物,又稱顱內腫瘤、腦癌,可起源於腦、腦膜、神經、血管及腦附件,或由身體的其他組織或臟器轉移侵入顱內而形成,大都可產生頭痛、顱內高壓及局灶性症狀。腦瘤的發生率約為1.9~5.4人/(年·10萬人),佔全身各種腫瘤的1%~3%。
腦部腫瘤是指生長在顱腔的新生物,又稱顱內腫瘤、腦癌,可起源於腦、腦膜、神經、血管及腦附件,或由身體的其他組織或臟器轉移侵入顱內而形成,大都可產生頭痛、顱內高壓及局灶性症狀。腦瘤的發生率約為1.9~5.4人/(年·10萬人),佔全身各種腫瘤的1%~3%。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對腦瘤缺乏了解,有許多病人沒有及時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而斷送了生命,故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現將腦瘤的10大早期信號分述如下:
(1)頭痛:性質多較劇烈,常在清晨發作,有時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輕度活動後頭痛就會逐漸緩解或消失。
(2)嘔吐:由於顱內壓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樞受到刺激,從而出現嘔吐,嘔吐多在頭痛之後出現,呈噴射狀。
(3)視力障礙:顱內壓增高時會使眼球靜脈血迴流不暢,導致淤血水腫,損傷眼底視網膜上的視覺細胞,致視力下降。
(4)精神異常:位於大腦前部額葉的腦瘤可破壞額葉的精神活動,引起興奮、躁動、憂郁、壓抑、遺忘、虛構等精神異常表現。
(5)單側肢體感覺異常:位於腦半球中部的頂葉,專管感覺,該部位腫瘤常會導致單側肢體痛、溫、震動、形體辨別覺減退或消失。
(6)幻嗅:顳葉部腫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現幻嗅,即可聞到一種並不存在的氣味,如燒焦飯或焦橡膠等氣味。
(7)偏癱或踉蹌步態:小腦部病變更具特異性,即患者常在頭痛、嘔吐、視物障礙之後,出現偏癱或踉蹌的醉酒步態。
(8)耳鳴、耳聾:此種多在打電話時發覺,即一耳能聽到,另一耳則聽不到。該表現多是聽神經瘤的先兆。
(9)巨人症:多見於腦垂體瘤。表現為病人生長迅速,出現肢端肥大症(大下巴、大鼻子、口唇、舌頭均肥大、手足異常粗大)。
(10)幼兒生長發育停止:常見於顱咽管瘤。臨床表現為十五六歲身材只有五六歲高,性徵亦不發育,肚皮上堆滿脂肪,看上去大有「少年發福」之勢。
綜上所述,腦瘤表現多種多樣,故當出現上述徵象時應速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目前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對腦瘤均能早期做出確切診斷。
② 顱咽管瘤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顱咽管瘤是由外胚葉形成的顱咽管殘余的上皮細胞發展起來的一種常見的胚胎殘余組織腫瘤,為顱內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在鞍區腫瘤中占第二位。好發於兒童,成年人較少見,好發於鞍上,占整個顱內腫瘤的5~7%,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2~13%,其主要臨床特點有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顱內壓增高、視力及視野障礙,尿崩症以及神經和精神症狀,CT掃描可明確診斷。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腫瘤。
1病因
病因不清,誘發因素可能為:遺傳因素,物理和化學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大多數顱咽管瘤起源於顱頰管靠近漏斗部的殘余鱗狀上皮細胞,故腫瘤位於鞍上,形成所謂「鞍上型」顱咽管瘤;少數腫瘤起源於中間部的殘余細胞,則腫瘤位於鞍內,形成所謂「鞍內型」顱咽管瘤,部分顱咽管瘤在鞍上和鞍內都有,則腫瘤呈啞鈴形。
2臨床表現
顱咽管瘤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6~14歲最多見。大多數顱咽管瘤呈間歇性生長,故總體上看腫瘤生長較慢,其症狀發展也慢;少數顱咽管瘤生長快速,其病情進展亦較快。其臨床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腫瘤佔位效應及阻塞室間孔引起的高顱壓表現;腫瘤壓迫視交叉、視神經引起的視力障礙;腫瘤壓迫下丘腦、垂體引起的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腫瘤侵及其他腦組織引起的神經、精神症狀。主要有以下5方面,各種症狀在兒童及青年患者與成人患者的發生頻率略有不同,前者首發症狀以顱內高壓多見,後者以視神經壓迫症狀多見,所有患者均有可能產生內分泌改變,但成人發現較早。
1.顱內壓增高
表現顱咽管瘤的體積較大,作為顱內佔位性病變,它可直接通過佔位效應引起顱內壓升高。顱咽管瘤還可壓迫第三腦室,阻塞室間孔而使顱內壓升高,這可能為其引起高顱壓最主要的原因。
2.視神經受壓
表現表現為視力、視野改變及眼底變化等。
3.下丘腦症狀
顱咽管瘤壓迫下丘腦及垂體還可引起多種內分泌代謝紊亂和下丘腦功能障礙。尿崩症,煩渴多飲或口渴感喪失,多食或厭食,發熱,腺垂體功能減退,TSH、ACTH和促性腺激素的不足,垂體功能亢進,常見的表現有性早熟、肢端肥大症、皮膚色素加深、皮質醇增多症等。部分患者有肥胖、嗜睡、精神失常、血管舒縮功能紊亂等症狀。
4.垂體功能障礙症狀
腺垂體功能減退較垂體功能亢進常見,尤以LH/FSH和GH缺乏較多見。兒童患者約50%有生長延遲,約10%的患兒出現明顯的矮小症伴性發育不全。成年患者GH缺乏的表現不突出,但有性功能減退的在30%以上。TSH不足引起的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約見於1/4的患者,ACTH不足引起的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亦不少見。
5.鄰近症狀
腫瘤可向四周生長,如向兩側生長,侵入顳葉,可引起顳葉癲癇。腫瘤向下擴展,侵及腦腳,可產生痙攣性偏癱,甚至出現去大腦強直狀態。部分患者可出現精神失常,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情感淡漠,嚴重者神志模糊或痴呆。
3檢查
1.實驗室檢查
普通實驗室檢查無特殊。
2.內分泌功能檢查
多數患者可出現糖耐量曲線低平或下降延遲,血T3、T4、FSH、LH、GH等各種激素下降。少數表現為腺垂體功能亢進,大多數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腺垂體及相應靶腺功能減退。主要檢查項目有:①生長激素(GH)測定和GH興奮試驗;②促性腺激素(GnH)尿促性素(FSH)、黃體生成素(LH)測定和GnH興奮試驗;③泌乳素(PRL)測定;④促腺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甲狀腺激素TSH測定;⑤抗利尿激素(ADH)測定;⑥腰椎穿刺。
3.顱骨X線平片
80%~90%的患者頭顱X線平片有異常改變。兒童頭顱平片有異常改變的佔94%,成人佔60%。主要異常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①腫瘤鈣化;②蝶鞍改變;③顱內壓增高徵象。
4.CT掃描
顱腦CT掃描顯示為鞍區腫瘤改變,非增強掃描者實質性腫瘤表現為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像,鈣化斑為高密度,囊性者因瘤內含膽固醇而呈低密度像,CT值為-40~10Hu,囊壁為等密度。病變邊界清楚,呈圓形、卵圓形或分葉狀,兩側側腦室司擴大。
4診斷
任何年齡的患者如出現高顱壓、神經眼科症狀及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均應考慮顱咽管瘤的可能。根據好發部位、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診斷顱咽管瘤並不困難。凡青少年兒童出現內分泌功能障礙,如發育矮小、多飲多尿、肥胖、生殖器發育不良等,均應首先考慮本病;若有鞍上或鞍內鈣化斑,更有助於診斷。若成人出現性功能障礙或頭痛、視力視野障礙,也應考慮本病。
少數臨床表現不典型者、臨床症狀輕微者診斷不易,關鍵是要提高對本病的警惕性。通過實驗室檢查、CT和MRI對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疑似病例應及時做此種檢查,以免延誤診斷。
5治療
1.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為顱咽管瘤的首選治療方法。手術治療的目的是通過切除腫瘤達到解除腫瘤對視神經交叉及其他神經組織的壓迫,解除顱內壓增高,對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則較難恢復。
手術原則上應力爭做到腫瘤全切除,尤其對兒童患者,以防止復發。小的顱咽管瘤特別是鞍內型腫瘤一般採取經蝶術式,大瘤宜採取經顱術式。
根據腫瘤生長部位、大小、形狀、鈣化程度、囊腫部分的位置,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和容易接近腦脊液通路等因素,手術需選擇不同的入路或方式,並各自有其優缺點。
2.放射治療
早在1937年,有人就採用放射線治療顱咽管瘤。一般採用外照射的方法。由於大多數顱咽管瘤用手術方法不能完全切除,而其化療又不敏感,故主張術後加用放射治療。顱咽管瘤的術後復發率高,而再次手術的風險很大,故對復發患者也只能採用放射治療。近年,有人採用立體定向技術植入膠體磷[32P]酸鉻、膠體釔[90Y]、膠體金[198Au]治療顱咽管瘤,也取得了成功,其優點為放射損傷小。
3.化學療法
目前尚無特殊有效葯物。
4.其他治療
對高顱壓者應立即給予脫水劑和利尿劑,以降低顱內壓。此類患者應盡快做術前准備,行手術治療。
術前有腺垂體功能減退者,應注意補給足量的糖皮質激素,以免出現垂體危象。
如術後仍有腺垂體功能減退,應給予相應的治療。手術或放射治療引起的腺垂體功能減退一般為永久性,應予治療。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③ 顱咽管瘤的術後恢復和預防
北京煤炭總醫院神經外科的秦懷海主人提醒我們,顱咽管瘤術後的恢復注意事項:1. 下丘腦損害的觀察,下丘腦不同程度的損傷,易造成尿崩症及水電解質紊亂,准確記錄單位時間的尿量變化,觀察尿液顏色,必要時測尿比重;2. 神志的評估,術後顱內血腫、電解質紊亂引起昏迷、體內激素水平低下是顱咽管瘤意識改變的主要原因。意識變化突然,並伴有血壓升高、脈搏增快、瞳孔不等大時,首先考慮顱內壓的改變,當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時,及時報告醫生,積極配合搶救;3. 視力、視野的觀察,視野的觀察 術前已對病人的視力視野的情況有所記錄,手術以後要對視力視野再進行評估,以掌握手術後的顱內變化;4. 瞳孔、生命體征的觀察,瞳孔的變化往往早於生命體征的變化,所以術後一定要加強對雙側瞳孔大小、形態、對光反應的觀察,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5. 體位及引流管的護理,病人意識清醒,血壓平穩,採取頭部抬高15~30度斜坡卧位,以利血液迴流,降低顱內壓,保持引流管暢通,病人頭部做適當限制,在翻身、治療等損傷操作時,動作輕柔、緩慢、角度小,不可牽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拔脫。
④ 顱咽管瘤總復發,你知道怎樣可以有效預防復發嗎
顱咽管瘤不好預防。顱咽管瘤是人體發育的過程中出現了發育異常,導致顱咽管沒有完全的發育,在人的大腦內遺留有殘留物,就會導致患者發生顱咽管瘤,所以在胚胎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的對此病進行監測。所以要想預防顱咽管瘤,盡量要避免高齡懷孕,在懷孕的過程中要適當地吃葉酸,避免受到各種有害因素的刺激;適當的增加營養,避免出現營養不良,可能會預防顱咽管瘤的發生。
⑤ 顱咽管瘤是否會自行縮小
顱咽管瘤是一種發生在人體顱咽管殘余上皮細胞的腫瘤疾病,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臨床表現主要為顱內壓增高征、雙側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內分泌功能障礙及下丘腦症狀。 你好,顱咽管瘤臨床症狀表現主要有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及視神經萎縮。發育遲緩,性功能障礙,女性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男性性慾減退、陽萎。體溫調節失常、多飲、多尿、消瘦、精神異常等。向鄰近生長者可有偏癱、感覺減退等相應壓迫症狀、體征。
⑥ 患了顱咽管瘤後,是不是就沒有發育的可能性了
建議你到內分泌可看看是不是激素水平低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的身高較低。
⑦ 顱咽管瘤會引起內分泌紊亂嗎
在兒童顱咽管瘤中,2/3患者早起出現內分泌紊亂症狀,比如:多飲、多尿、智力發育遲緩、身材矮小、向心性肥胖(即脊背渾圓敦實、腹部脂肪堆積),也有骨瘦如柴者。如果是男性青少年發病,性器官可不發育,第二性徵缺乏或不明顯。賀教授說:「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異常,無管怎樣都得引起家長、親屬和幼兒園或學校老師的注意。及早帶孩子到醫院神經外科或小兒科就診,常會早期發現顱咽管瘤的可能存在」。
⑧ 腦瘤的症狀
腦瘤(又稱顱內腫瘤)是神經外科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為1/10萬~10/10萬。在全身腫瘤的發病率中,腦瘤的發病率僅次於胃、子宮、乳腺及食管腫瘤,約佔全身腫瘤的20%。
腦瘤是顱內原發性或繼發性新生物的總稱。原發性腦瘤可發生於腦組織、腦膜、腦神經、垂體、腦血管及胚胎殘余組織等。身體其它部位的惡性腫瘤亦可轉移至顱內形成轉移瘤。腦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少年兒童以顱後窩及中線腫瘤較多見,主要為髓母細胞瘤、顱咽管瘤、室管膜瘤、松果體瘤及其它胚胎殘余組織腫瘤等。成年人腫瘤多發生在小腦幕上,常位於大腦半球及鞍區,少數也發生於小腦幕下,常見的腫瘤有星形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腦膜瘤、垂體腺瘤及聽神經瘤等。老年人則多發生在大腦半球,以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及轉移瘤為多。
腦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各種學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一種學說只適合於某些腫瘤,如血管網狀細胞瘤及神經纖維瘤等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顱咽管瘤或表皮樣囊腫等則為胚胎殘余組織所形成;也有人認為腫瘤與病毒感染、某些化學物質、放射線照射、生活習慣、環境及外傷等因素有關。因此,發病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常用的方法是手術,也常聯合放療及化療一起使用。但是,近二十年來,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效果沒有明顯進展,病人總的5年生存率為15%—20%,治癒率不到3%,75%左右的病人在確診後第一年內死亡。對患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病人來說,即使腦腫瘤是良性的(如腦膜瘤),也不意味著一定能夠得到治癒,因為有些部位的腦腫瘤不能完全被切除掉。
腦腫瘤也是兒童中最常見的實體腫瘤,佔全部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的20%左右。腦腫瘤分幾種組織學類型,其中最常見的三種兒童腦腫瘤是星形(膠質)細胞瘤、成神經管細胞瘤以及室管膜瘤。星形細胞瘤幾乎占兒童腦腫瘤的三分之二,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兒童。成神經管細胞瘤在5—10歲的兒童中最為常見,而室管膜瘤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最為常見,兒童腦腫瘤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在某些病例可能與p53腫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有關。雖然不同部位及不同組織類型的腦腫瘤的結果不同,但總的說來治療效果均不佳。在多數情況下,並發症及死亡是由於腫瘤局部生長的結果。
⑨ 顱咽管瘤會影響生命嗎_顱咽管瘤
顱咽管瘤術後要重點監測水電解質平衡,尿量,尿比重,以及激素變化情況,如果出現精神變差,食慾下降,性格改變,癲癇(抽搐)要馬上復查E4A,甲功三項+激素全套,必要時復查頭部CT,再根據檢查結果給予相應處理。出院後病情出現變化要及時和醫生聯系,術後也要密切隨診。祝您健康!
⑩ 顱咽管瘤全切除術後一年,【顱咽管瘤】
你好!
如果垂體功能不能夠恢復,不服葯的情況下激素水平很低的話,是需要進行長期口服激素替代治療的,目前除了口服葯物之外尚沒有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治療,需要定期復查激素水平。激素的副作用是存在的,所以當自身激素水平漸漸恢復後可逐漸停葯。
腫瘤的恢復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手術後的情況時間長短各不相同,所以並不能准確的告訴你是多久,望見諒。
謝謝你對我的信任!祝您早日康復!
(梁維邦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